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选三:让艺术与心灵相通——长宁区教师心理服务点工作亮点

    作者:钱文娟

    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长宁教师对于提升人文艺术素养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许多学校的教师都组织有艺术兴趣小组,区教育工会组织的文艺活动大家也都踊跃参加.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很好的抓手,形成了长宁区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工作的两大特色:一是开展以表达性艺术辅导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借鉴表达性艺术辅导的相关专业技术,通过“舞动减压”“音乐心灵探索”“沙盘游戏工作坊”等活动,为教师提供通过艺术表达、探索自我、体验成长、释放压力、分享感悟的机会,紧扣长宁教师对人文艺术的兴趣与热爱,以教师欢迎的形式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 微信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辅助治疗研究

    作者:赵永忠;杨闯;林子江;王维千;易艳红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时对惊恐障碍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筛选精神科门诊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伴或不伴有场所恐怖的惊恐障碍诊断标准,并有微信使用习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共81人完成试验,其中微信组(n=42)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同时予以微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n=39)予以同样药物治疗同时通过微信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惊恐障碍痊愈率,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DSS各因子分和总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信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时发作时痛苦感(0.92±0.73vs.1.33±0.73)和预期性焦虑(0.94±0.71vs.1.38±0.80)两个因子分及总分(5.83±4.40vs.7.10±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1周、2周、4周及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7%、51.3%(P=0.159),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为96.5%、71.8%(P=0.031)。结论在惊恐障碍的药物治疗早期,联合微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裴利华;李芳;谭志平

    目的 通过研究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探索提高自我同一性的途径,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 从自愿选修<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课程的30名学生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实验组进行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用SCL-90和EOM-EIS-Ⅱ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SCL-90多个因子项的得分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实验组的学生除早期闭合状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外,扩散状况的变化较显著(P<0.05),延缓状况和完成状况的变化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0.01).结论 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是促进大学生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 浅谈团体辅导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赵莉莉

    目的 观察团体辅导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部队两个班级100名士兵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名不应用团体辅导,观察组48名应用30课时,共15次的团体辅导.对比两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抑郁(0.59±0.16)分、焦虑(0.56±0.13)分、人际敏感(0.79±0.24)分、敌对(0.55±0.17)分、偏执(0.52±0.11)分,对照组(0.85±0.21)分、(0.83±0.24)分、(1.05±0.37)分、(0.87±0.22)分、(0.74±0.29)分,两组数据对比明显不同(P<0.05).结论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 大专生新生心理测评与结果浅析——以海南澄迈高校为例

    作者:李永星;杨娟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合成人网络成瘾量表、幸福感量表、社会适应性自评量表等共六种量表,测验新生当前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对不同专业新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部分结论,为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团体辅导的阶段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

  • 社区高血压防治

    作者:张滨

    目的:探讨结合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方式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着重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针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采取以健康教育大课和团体辅导小课相结合的方式,用1~3年的时间,在接受干预措施前后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比较.结果:通过1~3年的综合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进行体育锻炼的增多,盐摄入减少,油摄入减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利用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相关知识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

  • 护理人员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冯怡;徐东娥;丁钰

    医疗服务是高科技、高情感、高风险的服务[1].而现代护理工作更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要求高的助人专业.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除执行医嘱、作好常规护理外,还承担着教育者、心理辅导员、社会工作者及收费解释员等多种类工作,加之护士严重缺编直接导致劳动强度增大、超负荷工作、生活紧张,以及医患关系淡化或物化,风险大、纠纷多、索赔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差等多种原因,护士的心身耗竭程度处于中等偏高程度,尤其是年轻的、临床一线的护士更为明显[2].

  • 团体辅导对护士长职业压力和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

    作者:冯怡;徐东娥;骆宏

    护士职业的高风险和高度紧张、超负荷运转、频繁倒夜班、职业认同感差等特点,导致护士情绪过度疲惫和衰竭,非情感性反应和个性倒退,在做助人工作时的完美感和个人成就感体验降低[1].可见,心身耗竭综合征不但对护士心身是一种损害,而且也妨碍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我院启动员工援助计划(EAP)对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职业压力管理.其中,对护士长主要进行聚焦解决问题思维模式团体心理辅导,以期提升护士长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与技巧,维持心身健康,经过近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干预研究

    作者:李蔓荻;夏斌;高万敦;谷晓红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前测、后测加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及自制团体反馈表的考察,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 团体辅导后,除稳定性维度外,无论是总分还是其他各维度,后测得分均普遍高于前测得分.朋友支持维度前后测差异显著,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3个维度差异达到了边际水平,自我效能和家人支持2个维度差异不显著.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3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 团体辅导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的提升,尤其在朋友支持维度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 大学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郭辉;苏萌;陈旭;李蔓荻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1组新生进行适应性团体辅导,采用SCL-90量表对团体成员辅导前、后的测评,及自制团体反馈表的考察,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团体辅导后,被试的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4个心理健康因子上的评分有明显改善;多数成员比以前自信、开朗,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与能力增强.结论 团体辅导能增进大学新生归属感,促进其人际关系和谐,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了解、调控自我.

  • 团体咨询改善女大学生人际态度的研究

    作者:张莉;何亚芸

    目的 探讨改善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态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针对女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态度进行训练.结果 实验组大学生在自编量表10个因素的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成员的人际交往行为有了明显改进.结论 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态度.

  • 团体辅导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影响

    作者:张莹;林丽;李灵

    目的 考察团体辅导在解决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中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SCL-90进行前后测;对团体中的部分成员进行随机访谈.结果 SCL-90人际敏感因子(t=3.35,P<0.01)、偏执因子(t=4.22,P<0.001)、敌对因子(t=3.53,P<0.01)、抑郁因子(t=3.02,P<0.01)、焦虑因子(t=5.77.P<0.001)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个案访谈同样显示了团体成员在辅导前后的巨大变化.结论 团体辅导对缓解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 大学生两性交往成长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作者:李欣珍

    目的 探讨两性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方法 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设计了提高大学生两性交往能力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实施程序,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12名师范大学生进行了为期6周的改善两性交往的训练.结果 大学生在适宜的团体中,开放自己,接纳别人,内化经验,形成新的两性交往理念和交往行为.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对提高大学生两性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团体辅导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李萍;于云辉;盖旭红;苏静静;杨筱筠;孙振宝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士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以某部队90名日常军事生活环境中的士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15次团体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S)分别对两组的士兵施测,检验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干预组士兵采用自编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表在干预后进行主观评估.结果 团体辅导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SCL-90总分及除恐怖、躯体化因子以外的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成员的应付方式问卷得分除"幻想"分量表差别细微外,"解决问题"、"求助"2个分量表分数增高,"自责"、"退避"、"合理化"3个分量表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自身比较,后测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比前减少,除恐怖、躯体化因子以外的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后测的应付方式问卷得分除"幻想"分量表变化细微外,"解决问题"、"求助"2个分量表分数增高,"自责"、 "退避"、"合理化"3个分量表分数降低.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帮助士兵更多采用积极有效的应付方式,提高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力生;郭华星;赵冬梅;朱莹;彭小燕;张丽萍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辅导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把24名被试分成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实验1组接受卡尔·罗杰斯的“会心团体”辅导方案;实验2组接受森田疗法取向的“生活发现会”团体辅导方案,各进行8次,每次2小时,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 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在SCL-90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上的后测有显著差异(F=22.73,P<0.001).结论 以卡尔·罗杰斯的“会心团体”和森田疗法取向的“生活发现会”为指导的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干预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 某小学四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丽娜;程淑英;陈允恩;王亚楠;耿雪华;杨美荣

    目的 了解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团体辅导对提高该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2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2个班选出量表总分前15名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的47名学生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并在辅导后再次使用心理健康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MHT量表总均分为(36.32±11.97),有2名学生的MHT全量表得分在60分(标准不健康值)以上,检出率为2.6%,有12名学生的全量表得分在50~59之间(心理状态欠佳);除学习焦虑量表得分外,其余内容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学习焦虑的检出率和平均分高;②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3.185,P<0.001);③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t=-1.397,P>0.05);④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3.774,P<0.001).结论 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上,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影响

    作者:和娟;杨玲枝;俞世伟

    目的:研究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性,为高校心理卫生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上招募及心理普查筛选出4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接受6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随后采用自杀态度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评估.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 =-3.05,P<0.01)、对自杀者的态度(t=-2.56,P<0.05)、积极应对(t=-2.61,P<0.05)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有极端心理危机倾向的大学生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 运用团体辅导方法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秀珍

    目的 通过团体辅导训练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对36名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辅导,辅导前后分别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员能力自我评价量表判断效果.结果 经过8周团体辅导后,SCL— 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辅导前,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5个因子得分有显著差异(t=2.081,2.203,2.346,2.312,1.997;P<0.05);愿意理解别人、了解自我、乐于交友、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关怀他人等6个自我评价项目的得分均高于辅导前(t=2.012,1.999,2.052,2.038,2.586,2.456;P<0.05或P<0.01).结论 团体辅导能够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自闭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干预

    作者:曾晶;史慧颖;杨子凝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自闭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亲职压力简表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前测,筛选亲职压力程度较高且自愿参加的11名家长(实验组6人,对照组5人),对实验组进行8次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团体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后测,并对实验组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对照组前后测亲职压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在亲职压力总分与亲职愁苦维度压力水平显著降低(Z=-2.20,2.02;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亲职压力总分差值边缘显著(U=4.50,P=0.05);焦点访谈结果反映实验组成员对干预评价较好,成员自身也认为发生了一些正向转变.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自闭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水平.

  • 神经语言程式学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效果

    作者:郑诚;朱剑宇;李鸣

    目的 探究神经语言程式学(NLP)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网络成瘾倾向的疗效.方法 选取苏州2所高校同时符合网络成瘾损害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成瘾标准的新生共4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人)和对照组(21人).研究组实施团辅导,疗程7周,每周2单元.对照组不做干预.于团辅前、团辅后和结束3个月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亚健康驱体症状自尊量表(SC-SHs-Q)对两组进行总分及因子分评定.结果 团辅前两组SES、SC-SHs-Q和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团辅后研究组的SES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989,P<0.05),SC-SHs-Q总分及疲劳、肠胃因子分(t=-2.309,-1.991,-1.982;P<0.05或<0.01),SCL-90总分及驱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t =-2.202,-2.189,-1.986,-2.017,-2.465,-2.690,-0.991;P<0.05或<0.01);团辅结束3个月后,上述因子与对照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NLP团体辅导可有效缓解高校新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可作为网络成瘾团辅的重要手段.

15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