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影响的体模研究

    作者:王倩;赵心明;宋俊峰;郭宁;朱颖;刘建新;綦维维;武靖;梁媛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体测量因病情需要行腹部CT检查的68例体质量指数(BMI)为18 ~ 24 kg/m2的成年男性腹部CT扫描的腹部径向数据,借鉴CTP515辅助测试模体,制作符合国人尺寸的腹部体环,嵌套Catphan600性能测试模型为观察对象,模拟成人腹部CT低、高对比特点用于实验研究.以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450 mA组为对照组;相同管电压条件下,自动管电流技术组为实验组,其中噪声指数(NI)值设置为4 ~ 20,共14组,管电流范围10~ 450 mA.对模型进行扫描.测量Catphan600模体中心均质区域CT值,验证模型对X线衰减的等效性.记录每组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个体化剂量估计值(SSDE)、剂量长度积(DLP)、有效剂量(ED)及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值(SD)、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3名分别来自不同医院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腹部诊断医师对Catphan600模体中的CTP515低对比目标显示程度(LCD)模块及CTP528高对比目标显示程度(HCD)模块进行独立主观评价.对NI值与SDb、CNR、CTDIvol、DLP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LCD模块评分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NI组间SD、CNR及CTDIvol值与对照组的比较采用t检验.LCD和HCD评分的组内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检验,组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 Test秩检验.3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结果 实测人体正常肝脏组织CT值为(52.8 ±9.1)HU,腹部模体中心区域平均CT值为(50.8±1.0) HU,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P>0.05),偏差程度为4.9%.此模型与成人腹部对X线衰减具有较好的等效性.所有辐射剂量指标均随NI值增大而降低,NI值增加1个单位,辐射剂量指标CTDlvol、SSDE、DLP和ED值分别平均下降1.23 mGy、2.03 mGy、13.20 mGy·cm、0.20 mSv.NI值与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指标间呈高度线性相关(r=0.871~0.982,P值均<0.05).实验组NI =4 ~7组与对照组间SD、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3 ~-0.17,0.03 ~1.12,P值均>0.05).实验组NI=4~ 10组与对照组间LC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637 ~0.000,P值均>0.05).实验组NI =4 ~ 13组与对照组间HCD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423 ~0.000,P值均>0.05).3名医师对LCD、HCD评分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0.743、0.795.结论 在腹部CT扫描中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确保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 64层螺旋CT肺部高分辨率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体模研究

    作者:赵晶;康德强;郭英;沈云

    目的 分析影响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常规肺部容积扫描条件下获得HRCT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64层CT对Catphan500模具进行连续、重复扫描.对比内容:扫描方式(轴面扫描、螺旋扫描)、kV值(140、120 kV)、层厚(1.25、5.00 mm,其中5.00 mm图像折分为1.25 mm)、重建算法(骨+算法、肺算法).评价内容: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图像噪声.统计分析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 扫描方式在密度分辨率(轴面扫描:11.44±0.04;螺旋扫描:12.61±0.04)、图像噪声(轴面扫描:5.89±0.05;螺旋扫描:6.92±0.05)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9.61、179.02,P值均<0.01),轴面扫描密度分辨率高于螺旋扫描,图像噪声低于螺旋扫描;重建算法间在空间分辨率(骨+:9.90±0.09;肺:7.40±0.09)、密度分辨率(骨+:11.39±0.04;肺:12.65±0.04)、图像噪声(骨+:6.55±0.05;肺:6.28±0.05)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5.00、627.95、13.97,P值均<0.05),骨+算法优于肺算法但噪声值略高.结论 容积扫描在密度分辨率、图像噪声控制上较传统HRCT稍差,但在空间分辨率上容积扫描骨+算法重建与HRCT图像质量相当,用于显示肺内细节时容积高分辨率CT可代替常规HRCT.

  • 被检体形状及放置对MR线圈信噪比的影响

    作者:李建伟

    目的 了解被检体、线圈间的耦合与线圈信噪比(SNR)的关系.方法 MR扫描时,在头、体线圈中使用不同形状的水模及不同放置,做SNR测量序列扫描,检测SNR.结果 扁圆柱体W100水模在头线圈中轴向放置时SNR(55.47±0.69)比径向放置时(46.59±1.36)高(t=16.48,P<0.01),也比水平向放置时(46.32±0.88)高(t=23.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扁圆柱体W100水模在体线圈中轴向放置时SNR(20.35±0.29)比径向放置时(19.52±0.42)高(t=4.60,P<0.01),也比水平向放置时(19.68±0.46)高(t=3.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径较小的长圆柱体自制水模,中央轴对称放置于头线圈时SNR(27.64±0.83)比侧移或倾斜时(26.32±0.85)高(t=3.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线圈中心轴为对称轴放置被检体,可提高线圈SNR.

  • 基于体模三维DSA的导航精度及与MR血管成像的图像融合

    作者:汤伟军;金毅;李克;冯晓源;洪泳

    目的 通过体外模型考察三维(3D)DSA的导航精度,评价通过与MRI和(或)MR血管成像(MRA)[MRI(A)]的图像融合实现基于3D DSA神经导航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1)模型:树脂玻璃体模(Peg-Board Phantom),圆柱体的底部随机排列有32个高低不等的实心定位圆柱体,其高度和排列位置均符合正态分布.(2)3D DSA检查:采用日本東芝公司的Infinix NS/VC DSA机,原始数据经3D工作站重组后,传输至在线PC工作站,经WFU DICOM_Toolkit软件转换为标准的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DICOM)图像层面数据.(3)MRI(A)检查:采用GE Signa VH/i 3.0 T超导MR成像系统,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进行扫描,DICOM图像亦传输至PC工作站.(4)图像融合:采用3D Slicer软件以定位圆柱体的位置及形态为依据,对3D DSA和MRI(A)图像进行手工配准,融合效果由多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评价.(5)导航精度的测量:计算3D DSA、MRI(A)显示的底盘上的32个定位圆柱体顶点的坐标与模型实际坐标间的欧氏距离.体模的DSA导航精度与MRI导航精度间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评价.结果 以定位圆柱体的位置及形态为依据进行体外模型的3D DSA、MRI(A)的图像配准,终图像融合效果满意.模型内定位圆柱体顶点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38±0.24)mm(3D DSA)、(0.31±0.12)mm[MRI(A)],两者间的导航精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55).结论 通过与MRI(A)的图像融合,可以实现基于3D DSA的神经导航手术,其导航精度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与多层CT胸部扫描病变检出及辐射剂量的体模研究

    作者:赵峰;曾勇明;彭盛坤;彭刚;郁仁强;谭欢;蔡文晶

    目的 评价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及MSCT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及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DTS及MSCT分别扫描共置入45个肺模拟结节及热释光剂量计(TLD)的胸部体模,记录并储存图像,测量胸部主要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样本数小于30)和x2检验,比较DTS与MSCT扫描对模拟结节检出率的差别;两种检查方法器官吸收剂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DTS与MSCT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66.7%( 30/45)和91.1% (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3,P<0.05);对CT值为- 650 HU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分别为73.3% (11/15)和93.3%( 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S对CT值为- 800 HU及直径<8 mm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3.3% (5/15)和16.7% (2/12),MSCT的检出率分别为80.0% (12/15)和66.7% (8/12),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DTS检查各主要组织器官(肺、胸椎、心脏、肝脏、乳腺和甲状腺)的吸收剂量明显低于MS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部位的t值分别为19.69、30.01、16.33、5.06、9.43和8.05,P值均<0.05).DTS与MSCT胸部扫描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65和7.71 mSv.结论 DTS对于CT值为- 650 HU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与MSCT相近,对极低密度(- 800 HU)磨玻璃结节及直径<8 mm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低.肺部结节检查时,DTS有效剂量低于MSCT,约为MSCT辐射剂量的8.41%.

  • 定量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

    作者:霍天龙;杜湘珂;廖静敏

    目的 定量评估64层螺旋CT(MSCT)与DSA 2种成像方法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心脏动态体模,设定心率为0、50、70、90次/min,对内径3 mm的模拟冠状动脉(内设25%、50%、75%3段狭窄)及内径4 mm的模拟带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段内设50%、75%2段狭窄)分别进行MSCT与DSA成像,将MSCT与DSA对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MSCT对25%、50%、75%3段狭窄的平均测量值为(30.0±1.4)%、(49.5±1.3)%、(72.9±3.9)%(P值分别为0.005、0.531、0.369);DSA分别为(24.8±2.0)%、(48.2±2.1)%、(75.3±2.4)%(P值分别为0.883、0.180、0.796).(2)MSCT图像伪影随心率增快而增加,心率≥70次/min影响变明显;DSA不受心率影响,所有心率下都可清晰地显示狭窄程度,无伪影.(3)MSCT与DSA测量血管狭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5,P=0.000).(4)MSCT可同时显示支架及支架内狭窄,但显示支架内狭窄能力有限,对50%狭窄分别显示为(46.4±4.5)%(心率为0)和(43.6±5.7)%(心率为50 次/min),与标准值(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狭窄,但不能很好显示支架形态.结论 (1)MSCT与DS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结果可靠,MSCT受心率的影响大,时间分辨率有待提高,作为排除性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管径较粗和低心率条件下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价值.

  • 利用3D打印颅脑辐射等效体模进行个性化适形放疗的剂量验证

    作者:张琛;王志鹏;张昊兆;何正中;袁子龙;杨如飞;路伟钊;石丽婷;侯坤;邱建峰

    目的 建立利用3D打印颅脑辐射等效体模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放疗剂量验证的方法,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保证手段.方法 采集两例患者(患者1和患者2)的CT图像数据,基于患者1的图像数据,重建其颅骨与脑组织,制作颅脑体模,验证颅骨与脑组织的等效材料.基于患者2的图像数据,根据3D图像重建并选用组织等效材料重建完全的头颅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全头颅体模.通过对目标区域插入电离室剂量仪并行放射治疗方案,获得头颅体模病灶部的剂量,验证和校准实际放疗计划的安全性.结果 对所获两个体模分别进行DR、CT成像,颅脑体模的等效骨骼与患者1骨骼的X射线灰度值差异为13 721,颅脑体模的等效脑组织与患者1的脑组织的CT值差异为35~ 40 HU,全头颅体模等效颞肌与患者2的颞肌组织的CT值差异为18 ~ 28 HU,影像数据表明体模材质的辐射等效性与人体组织近似,并且等效剂量分布符合常规治疗范围,体模的剂量验证可以有效验证放疗计划系统的准确性.结论 基于3D打印和组织等效技术所设计的个性化放疗体模,可应用于个性化放射治疗验证.体模制作方法简单快速,个性化程度高,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安全提供一种可靠的剂量保证手段.

  • 125I粒子治疗舌下腺恶性肿瘤的靶区剂量分布研究

    作者:石妍;毛凯;黄明伟;张红志;张建国

    目的 测量并计算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舌下腺恶性肿瘤的放射剂量在口底靶区及靶区周缘黏膜、颌骨、皮肤等组织器官的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仿生物人体模型进行实验,分别使用活度为29.6、25.9 MBq/粒的125I放射性粒子31粒,处方剂量(即周缘匹配剂量)120 Gy,模拟对单侧舌下腺恶性肿瘤进行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并计算口底靶区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剂量值,采用辐射自显影胶片绘制剂量分布曲线.结果 靶区中心剂量达到390 ~500 Gy,靶区边缘剂量达到160~480 Gy,靶区边缘外1 cm剂量达到90~170 Gy.皮肤的接受剂量为25~81Gy,下颌骨靶区外的接受剂量为7.9 ~ 67 Gy.靶区内剂量分布无明显冷区.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底区舌下腺恶性肿瘤,可以达到有效的靶区内治疗剂量分布.对周围组织的放射剂量在安全限值以下.对下颌骨的放射剂量较小,减少了放射性骨损伤的可能.

  • 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书旭;周凌宏;陈光杰;林生趣;沈国辉;王余峰

    目的 探讨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系统应用于放疗质量控制中的特点.方法 用MatriXX系统和自制的剂量测量体模,对临床放疗质量控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包括MatriXX系统的刻度、X线虚拟楔形野的离轴比、半野和偏心野衔接、均整块的校准、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二维验证、散射屏对大面积电子线特殊野的影响、大野附加散射屏后铅挡块的遮挡效果和挡块的佳位置和厚度的确定.结果 任意角度的虚拟楔形野的离轴比均可用MatriXX来测量,测量时只需要1次照射;半野和偏心野衔接位置可精确到小于1 Imm;用MatriXX系统可对照射野内任一点的计算值与测量值,或整个射野内任意百分比的等剂量曲线分布以及任意方向离轴比进行对比分析;均整块校准后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分别为1.85%和0.98%;散射屏明显改变了电子线射野的剂量特性,大面积电子线特殊野照射时远距离遮挡难以达到遮挡目的 ,近距离或直接遮挡效果佳.结论 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系统用于放疗质量控制时,比普通指形电离室和胶片剂量测量更简便、高效,是放疗质量控制的理想工具.

  • 成年受检者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有效剂量估算

    作者:张琳;朱建国;刘长才;宋钢;刘伟;李玉升;刘芳;陈跃;卞华慧;刘玉龙

    目的 估算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时组织、器官吸收剂量和受检者有效剂量,为辐射剂量学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按照受检者检查部位(主射束扫描部位)将体模实验分组,以放射科现场收集的数字断层融合扫描人体不同部位时实时显示的数据作为体模实验的条件,对体模进行扫描,计算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估算成年受检者的有效剂量.结果 成年受检者采用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时有效剂量分别为头部组0.524 mSv、颈椎组0.736 mSv、胸椎组2.719 mSv、胸部组1.810 mSv、腰椎组1.240 mSv、腹部组2.317 mSv、骨盆组2.316 mSv.结论 数字断层融合扫描时,成年受检者有效剂量的估算结果为胸椎组高,其次为腹部组,头部组小,有效剂量主要相关因素为管电压、总mAs、照射野大小、主射束照射范围、扫描范围内组织或器官的数量.

  • 应用TLD对放疗中拟人体模鼻咽受照剂量测定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玉龙;冯炎;李龙根;廖原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条件下,应用热释光剂量仪(TLD),对拟人体模进行剂量测定,监测鼻咽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实际受照剂量,分析和核实它与处方剂量的一致性,以使肿瘤放射治疗剂量更趋精确化,从而找到一种能在广大基层单位应用的简便、高效的质量控制(QC)的方法,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疗效.

  • 肺部容积高分辨CT低剂量扫描方案的体模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高燕莉;张镭;刘晓娟;翟仁友

    目的 研究肺部容积高分辨CT(volumetric high-resolution CT,VHRCT)的低剂量扫描方案,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20 kV和10~250 mAs对Catphan 500体模行VHRCT扫描,层厚0.625 mm,记录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及扫描剂量,制定低剂量VHRCT的扫描方案;105例在本院行常规剂量VHRCT检查的肺弥漫病变患者,复诊时行低剂量VHRCT,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VHRCT对于肺弥漫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体模研究中,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250 mAs时,VHR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均为9 LP/cm;低于120 mAs时,随着管电流降低,VHR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下降而噪声增加.临床研究中,对于肺弥漫病变各种征象的显示,低剂量VHRCT(120 kV,120 mAs)与常规剂量VHRCT(120 kV,250 m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剂量较常规VHRCT降低52%.结论 采用120 kV和120 mAs行低剂量VHRCT,可以在保持图像的分辨能力及诊断价值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放射剂量,其取代常规剂量VHRCT具有可行性.

  • XperSwing技术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对比模体研究

    作者:郁仁强;曾勇明;罗素新;陶黎;彭盛坤;王杰;谭欢;刘潇

    目的 研究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与采用XperSwing技术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差异.方法 应用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采用XperSwing和CCA2种检查技术,将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布放于仿真胸部体模的主要组织器官,测量各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读取设备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值.实际测量有效剂量等于组织器官吸收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后的总和;设备读取的有效剂量等于DAP乘以转换因子(0.185 mSv/ Gy·cm2).结果 采用XperSwing技术造影的组织器官平均吸收剂量低于CCA检查;CCA和XperSwing技术造影的设备读取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3.88和3.13 mSv,低于实际测量的平均有效剂量(5.57和4.94 mSv).结论 采用XperSwing技术的辐射剂量低于CCA,设备读取的有效剂量有可能低估了患者实际接受的有效剂量水平.

  • 新型散射线滤除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鹏程;张桂芳;侯丽霞;谢晋东;李士骏

    随着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借助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测量、计算X线影像平面上散射线强度分布,并在影像中分离、消除散射线影响,提高图像质量成为可能[1-2].本研究针对数字X线摄影技术,设计制作了散射线滤除模板,利用模板的微孔技术,测量数字X线影像上局部散射线强度分布,并通过双三次多项式内插算法计算成像平面上全视野条件的散射线强度分布,将体模影像通过数字处理技术减去散射线强度分布,得到经散射线校正的清晰的体模原始影像.

  • 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和管电流组合对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戴工华;马承军;姚杰;曲良勇;于红;段继瑛;王鸣鹏

    目的 探讨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时,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条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日本岛津无线平板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机和荷兰Artinis公司CDRAD 2.0体模,采用小儿床边日常工作的50 kV管电压、1.40 mAs管电流曝光,得到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再于移动DR机束光器开口处附加1 mm铝、2 mm铝、1+2 mm铝和0.3mm铜4种滤过组合,并分别采用50、66、83、100 kV 4种管电压与不同的管电流组合对体模曝光.所有曝光后图像分析得到IQFInv值.采用Pearson相关及回归分析管电压、管电流对IQFInv值的影响,并且找到与日常工作图像质量IQFInv值相当的各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采用瑞典RTI公司Barracuda诊断水平剂量仪,测量各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的入射体表剂量,每种组合测量20次.结果 各种滤过及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摄影条件图像质量比较,在测试范围内管电压与IQFInv值呈正相关(r=0.49,P<0.05);管电流也与IQFInv值呈正相关(r=0.36,P<0.05).随着附加滤过的增加,需要更大的管电流才能得到所需的图像质量.同时随着附加滤过的增加,各级管电压之间IQFInv值差距加大.各种滤过及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摄影条件下,采用附加滤过后入射体表剂量变化范围为(30.58±0.21) ~(10.49±0.09) μGy.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06~514.585,P<0.05).各种附加滤过均能有效减少入射体表剂量.同时随着滤过的增加和管电压的增加,入射体表剂量减少更为明显.但是超过83 kV管电压以后,各种附加滤过的入射体表剂量都呈上升趋势.结论 附加滤过是有效降低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入射体表剂量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之下,高原子序数的附加滤过与次高千伏的管电压以及匹配的管电流组合是优的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条件.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临界狭窄准确性的体模研究

    作者:杜祥颖;郭宁;李鹏雨;王艳;李坤成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体模,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显示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搏动性心脏体模,其表面装置塑料管模拟冠状动脉.模拟冠状动脉管径分别为4 mm和3 mm,狭窄分别设置为40%、45%、55%和60%,斑块密度分别为800 Hu和20 Hu模拟钙化斑块和软斑块.体模心率设定为55 次/分.模拟冠状动脉腔内造影剂浓度设定为350Hu.扫描参数为:120 kV,550 mA,旋转速度每周0.35 s,pitch为0.2.基于模拟动脉的长轴位图像,对狭窄率进行测定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管径和斑块的密度情况下测定的狭窄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管径为4 mm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被高估,而无论其斑块密度和本身狭窄程度,即使40%狭窄也会被高估为50%以上.钙化斑块的测定狭窄程度显著高于软斑块(P<0.05).在3 mm血管,钙化斑块所致狭窄只有40%狭窄可以测定,并被显著高估.软斑块所致狭窄也被高估.结论 在临界狭窄的评价中,CTA趋于高估狭窄,而无论斑块成分,从而导致冠心病的过诊断.钙化会扩大高估的程度并可能使狭窄的评价难以进行.

  • 东芝Aquilion16型CT机环形伪影故障分析与排除1例

    作者:陈燚;邹青;王明昭

    在CT扫描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图像伪影,如温度变化使探测器性能漂移造成的伪影、球管老化造成的伪影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先采取空气扫描校正或者模具(水模、头模、体模)扫描校正,这些伪影大都能解决;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我们应该通过检查相关部件来排除类似故障.下面就我院东芝产Aquilion 16型CT机1例环形伪影做简要分析,供同行参考.

  • 一种MRI临床质控体模的设计构想

    作者:井赛;罗二平;申广浩;景达;翟明明;谢康宁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临床日常质控的MRI检测体模.方法:在相同参数条件下使用国内常用的Magphan SMR170型和Victoreen 76-903型体模进行测试实验,比对各模块检测数据,分析各模块的优缺点并设计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该体模可适用于高成像质量MRI设备的检测,并能解决定位不准确、尺寸不匹配等问题.结论:该体模可满足MRI临床日常检测的需求,为体模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误差测量体模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许俊超;林新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测量神经导航系统误差的体模.方法:神经导航误差测量体模主要由玻璃底座、玻璃罩和玻璃立柱3个部分组成.使用时先对体模扫描成像,获取图像数据,并选取体模中预设的特征点模拟病灶部位,做出手术计划,用已有的手术导航系统进行定位注册.获取神经导航系统中的立体图像靶位与实际体模中的靶位之间的误差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获取影响导航精度的因素.结果:神经导航体模能够精确客观地获取实验研究数据,从而方便进行导航误差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论:该神经导航体模可以检验神经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是神经导航系统误差测量的理想校验器材.

  • 多层CT应用质量的检测方法初探

    作者:斯海臣;刘晓军

    探讨了多层CT应用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使用国际上认可的检测设备,在相关生产厂家的配合下,依据厂家出厂的技术规范、合同或标书所规定的标准要求,对近2年在部队系统新安装的多排CT进行验收检测,并以此总结分析多排CT的检测特点.

134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