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德光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评价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因缺氧而收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疑似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57例,对其进行头颅B超检查,并同步进行DWI检查.结果 (1)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DWI脑室周围白质水肿区高信号.磁共振成像(MRI)呈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DWI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特异度为95%.结论 (1)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表现.(2)DWI能发现早期脑白质损伤病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建议常规行头颅MRI检查.

  • 经椎-基底动脉插管建脑梗死模型:beagle犬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韦文姜;肖承江;李立恒;肖可喜;赵芝香;许光;唐迎红

    背景:因犬颈内动脉入颅之前弯曲度大,呈螺旋形,难以超选择插管,目前犬脑梗死模型往往从颈内动脉灌入自体血栓、明胶海绵等栓塞物质,这种方法建立的模型与人类的脑梗死发病机制相差甚远。椎动脉造影可以清晰显示大脑血管结构,可能会为犬急性脑梗死模型的建立提供新的条件。目的:探索用介入技术经椎-基底动脉途经超选择插管制作beagle犬急性脑梗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只beagle犬分为血栓组(n=3)与对照组(n=2)。血栓组犬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行主动脉弓、颈总动脉与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将2.7F微导管经椎-基底动脉超选择插管至左侧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交通处,注入1条自体血栓条。对照组犬注入适量对比剂。结果与结论:5只犬左、右侧颈总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粗大的颈外动脉(10/10)及其分支,但只有5条(5/10)颈内动脉在颈总动脉造影时隐约可见显影。颈内动脉管径较细并形成一螺旋形血管袢。左、右椎动脉(10/10)造影可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Wil is”环、双侧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均能将微导管经椎-基底动脉超选择插管至左侧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交通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造模后3 h与6 h血栓组犬左侧大脑颞叶出现局部高信号。说明用椎动脉造影的方法选择经椎-基底动脉途径将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beagle 犬的左侧大脑中动脉行自体血栓栓塞可成功制作 beagle 犬急性脑梗死模型,这为选择插管精确栓死beagle犬大脑中动脉提供新方法。

  • 短时轴向负荷下腰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及T2值的变化

    作者:蔡兆熙;杨泽宏;李永;陈建宇;赖炳佳

    背景:椎间盘磁共振功能研究大都是平卧状态非负荷下进行的,不能反映人体直立下椎间盘负荷状态下的形态及功能改变,因此需要研究模拟人直立状态下的椎间盘磁共振功能成像特点。目的:探讨轴向负荷对受检者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及T2值的影响。方法:募集腰腿痛患者17例,年龄34-65岁。轴向负荷前后进行常规T2W、T1W、弥散张量成像、T2-mapping成像,负荷质量为体质量的40%-50%,负荷10 min后扫描第2个弥散张量成像序列,约负荷15 min扫描第2个T2-mapping序列。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TR 2500 ms,TE 89 ms,弥散方向为6个方向,b值设为400 s/mm2,扫描时间4∶10 min。利用弥散张量成像原始数据重建表观弥散系数图、b0图,测定其负荷前后椎间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T2-mapping序列自动重建出T2值图,测量髓核全椎间盘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分析短时轴向负荷前后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7例85个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结果:Ⅰ级0个,Ⅱ级26个,Ⅲ级19个,Ⅳ级30个,Ⅴ级10个。表观弥散系数图84个纳入研究,T2值图85个纳入研究。84个椎间盘短时轴向负荷下,短时轴向负荷下全椎间盘(减少38×10-3 mm2/s,Z=2.567,P <0.05)及髓核区表观弥散系数值减少(减少62×10-3mm2/s, Z=3.461,P<0.05),表观弥散系数变化主要影响PfirrmannⅢ级椎间盘(减少55×10-3 mm2/s,Z=2.556, P <0.05)。T2值的变化主要影响正常椎间盘(PfirrmannⅡ级),负荷下椎间盘T2值减低(减少3.17 ms, Z=2.967,P <0.05),其余级别椎间盘负荷下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短时轴向负荷下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与T2值的变化因退变Pfirrmann分级不同而不同,评价椎间盘的活体MRI功能可能要根据不同的退变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 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血清CA125测定构建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研究

    作者:黄瑾;顾美皎;苏园园;阳丽君;李远明;何惠嫦

    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DWI)、血清CA125测定及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方法构建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对1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住院记录进行分析.196例患者均经术前MR-DWI评估、血清CA125测定及诊断性刮宫,术中作充分的手术病理分期和系统性盆腔或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结果 196例中164例(83.7%)经术后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32例(16.3%)有淋巴结转移.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的准确率达96.9%.对MR-DWI提示的肌层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CA125值、组织学分类、分级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盆腹腔MRI提示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具有独立的统计学意义,P<0.05.用上述6项指标构建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模型,模型全局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并给各项指标附值评分1分,构建ROC曲线,获得低危组(53.1%)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0.结论MRI-DW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的准确性评价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通过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血清CA125测定及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方法构建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能避免53.1%的低危患者行系统性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诊断

    作者:王丽君;王克礼;刘铁利;伍建林;郎志谨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10例进行了传统MRI平扫、增强及DWI扫描.11例仅进行了常规MRI扫描.[结果]21例患者单发肿瘤15例(71.40%),多发肿瘤6例(28.6%),共31个病灶,27个病灶位于大脑(87.1%),3个位于小脑(9.7%),1个位于下丘脑(3.2%).病灶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近.所有病灶都有占位效应,水肿程度不一.所有病灶都呈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7个病灶(22.6%)中心见裂隙状低信号影,周围呈环带状明显强化区.10例共13个病灶进行了DWI扫描,所有病灶在DWI图像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结论]脑内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传统MRI及DW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明确诊断.

  • 应用DWI和ADC图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建辉;詹宇楠;刘振春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临床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敏感地显示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出血性病灶和水肿性病灶,特别是对小出血灶和小水肿灶的检出能力较强,结合ADC图对细胞毒性脑水肿的诊断更加敏感.结论 对于外伤患者在平扫序列的基础上施加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更多的显示病灶,更加敏感地发现脑内小病灶,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乳腺肿瘤疗效的应用研究

    作者:徐超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乳腺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行紫杉醇周治疗方案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6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行三维重建并对肿瘤的体积进行计算。结果:有效组与对照组在乳腺肿瘤缓解情况、ADC值升高差值均数等方面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与病理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后疗效评价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 磁共振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昌胤;朱晓临;童萼塘;圣刚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不仅可以超早期诊断脑梗塞,明确缺血部位、缺血范围,估计缺血半暗带的大小和鉴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殊磁共振序列还可以确诊早期颅内出血.有助于溶栓对象的筛选和预后的判断,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雷宏伟;高岩

    目的 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临床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50例经单纯放疗被初步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行常规外照射前、外照射20GY/10F时及完成外照射时3个时间点对所有患者进行1.5T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和磁共振DWI扫描.图像处理后,对各时点的宫颈癌原发灶ADC值进行测量,并分析各时点的差异性及其与肿瘤退缩率的相关性.结果 行常规外照射前、外照射20GY/10F时及完成外照射时3个时间点的宫颈癌原发灶ADC值分别为(0.82±0.14)×10-3 mm2/s、(1.14±0.17)×10-3mm2/s、(1.44±0.13) ×10-3mm2/s,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常规外照射之前和外照射20GY/10F时及完成外照射时3个时间点的宫颈癌原发灶ADC值与肿瘤退缩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行常规外照射之前和外照射20GY/10F时2个时间点宫颈癌原发灶ADC值的R值与肿瘤退缩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23,P=0.024).结论 放疗后,宫颈癌原发灶ADC值随着外照射剂量的逐渐增加呈现出进行性升高的趋势,且ADC值的早期变化与肿瘤退缩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重要指标.磁共振DWI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技术,在放疗早期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在实用性和经济学等其他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值对乳腺炎性病变与非肿块样强化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张瑜;陈轶轩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乳腺炎性病变与非肿块样强化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确诊的45例乳腺炎性病变患者和同期40例非肿块样强化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MR-DWI检查,分析MR-DWI图像病变形态、信号表现,并测定ADC值.结果 45例乳腺炎性病变患者MR-DWI全部可见不均匀高信号,部分可见显著高信号灶,边界清晰,40例非肿块样强化乳腺恶性肿瘤患者MR-DWI呈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炎性病变患者炎性渗出或增生肉芽组织ADC值为(1.51±0.23) ×10-3 mm2/s,脓腔或微脓腔ADC值为(0.92±0.22) x10-3 mm2/s,非肿块样强化乳腺恶性肿瘤患者ADC值为(1.18-±0.2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联合ADC值对于乳腺炎性病变与非肿块样强化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患者30例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宫新扣;张鹏国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特点,治疗上关键是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尽快遏制病变发展、逆转损害的神经功能.目前认为有效治疗的时间窗为发病后6 h内,即脑梗死的超急性期.常规影像检查(包括CT和MRI常规序列)尚不能判断和评估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较低敏感性和特异性.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纪红;张孟超;王春美;杨杰;刘云霞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糖尿病(DM)肾病(DN)患者肾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于该院内分泌科治疗并具有明确诊断及临床分期的6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实验目的分为DM组和DN 组,后者又分为DN Ⅲ期组和DN Ⅳ期组,其中DM 组22例,DN 组46例( DN Ⅲ期组24例,DN Ⅳ期组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肾脏冠状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弥散梯度因子(b 值)为(0,600 s/mm2)和(0,1000 s/mm2)。对 DM 组及 DN 组患者肾脏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 ANOVA 分析,明确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 值为600 s/mm2时,DN Ⅳ期组肾脏 ADC值与DM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NⅢ期组肾脏 ADC 值分别与DM组、DN Ⅳ期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b值为1000 s/mm2时,DN Ⅲ期组肾脏 ADC值与D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N Ⅳ期组肾脏ADC值与D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N Ⅲ期组肾脏 ADC 值与DN Ⅳ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用高b值DMI能发现早期DN的肾功能损害,所测量的ADC值与DN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张荣伟;禹红梅;王慕一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96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经DWI检测结果分为DWI异常组及对照组,全部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二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和类型以及颈动脉狭窄率.结果 DWI异常组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53%、29.31%(P<0.01);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4.78% vs 5.88%,26.09% vs 5.88%,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在DWI异常组高于对照组(71.05%vs 31.03%,P<0.01),且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1.05% vs 6.90%,15.79% vs 3.45%,P<0.05).结论老年TIA患者DWI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斑块或动脉狭窄有关.

  • DWI-MR与增强CT在老年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组织中的显影效果

    作者:窦平;张莉;吴月明;张望;冉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MR)与增强CT在老年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组织中的显影效果.方法 收集53例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WI-MR与增强CT下肺癌及肺不张组织影像学特点.结果 增强CT、T1WI、T2WI、DWI、T2WI+DWI下分别有23例、11例、28例、42例、48例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组织可鉴别,T2WI+DWI鉴别能力高,其次为DWI,高于增强CT鉴别能力,T2WI+DWI鉴别能力高于DWI(P<0.05);DWI图像信号强度比(SIR)及噪声比(CNR)均高于T2WI图像(P<0.05);DWI图像下肺癌组织(ADC)值低于肺不张组织,信号强度高于肺不张组织(P<0.05).结论 DWI-MR对老年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两种组织的显影效果明显优于增强CT,可通过图像边界、信号强度及ADC值等对两种组织进行鉴别,DWI-MR联合T2WI可进一步提高老年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组织的鉴别能力.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金磊;张孟姝;张祥林;张文路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非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MRI、DWI检查,并将检查图像进行处理后,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差异.结果 DWI检查发现,对照组可见清晰3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0±0.26)×10-3〕mm2/s;观察组病灶处呈现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6±0.17)×10-3〕mm2/s,观察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放疗结束后,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16例;放疗前CR与PR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CR与PR患者ADC值均高于放疗前,且CR组高于PR组(P<0.05).结论 DWI可以准确地反映宫颈癌的组织特点,ADC值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癌恶性程度和放疗疗效.

  • TIA及轻型卒中远期复发卒中及死亡的队列研究

    作者:杨洁;高庆春;陈向燕;黄家星;殷建瑞;解龙昌;高聪

    目的 既往的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远期预后关注较少.我们将对影响此类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我们筛选了白2004年~ 2005年间连续住院的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其发生缺血性卒中及死亡事件,截止至2012年6月30日.结果 共278位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入组.其中,53人(19.6%)发生了卒中,67人(24.1%)死亡.多因素非条件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史、缺血性卒中病史是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复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男性、糖尿病史及新鲜卒中病灶增加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及既往卒中病史是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5 y)发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除高龄和男性两个因素外,急性病灶及糖尿病史是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谢春梅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脊柱转移瘤患者74例,对患者分别进行横断位的T2加权序列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敏感性为89.83%(53/59),特异性为73.33%(11/15);横断位T2加权序列的敏感性为79.66%(47/59),特异性为60.00%(9/1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敏感性(χ2=,P=)和特异性(χ2=,P=)均高于横断位T2加权序列.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对脊柱转移瘤进行更为准确地判断.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对鼻咽癌颅底放疗疗效的评价价值

    作者:曹玉梅;李广喜;张继军;马洪舟;刘俊华;王涛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鼻咽癌颅底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复查的4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DWI检查,测量放疗前、后ADC值,根据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复发组(n=5)及未复发组(n=35).结果:复发组放疗前ADC值为(0.797± 0.031)× 10-3mm2/s,与未复发组放疗前ADC值(0.805± 0.028)× 10-3mm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ADC值为(1.097± 0.091)× 10-3mm2/s,与未复发组放疗结束12个月以后ADC值(1.705± 0.128)×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鼻咽癌颅底放疗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通过DWI对ADC值的测量,可有效的预测患者预后是否良好.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作者:朱宏;朱莉;韩世愈;方芳;于洋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32例,分析术后病理、治疗前及化疗后常规MRI 及DWI 检查结果,用Kaplan-Meier和Cox风险比例回归对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及MRI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期分析。 ROC曲线用于寻找独立预后因素预测疾病进展的临界值。结果32例患者中10例在随访期出现疾病进展。平均随访时间31.6±6.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肿瘤大径线、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前后ADC值变化( ADC chang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ΔADC)值与疾病进展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与ΔADC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ROC曲线获得的临界值分别为2.00和0.3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敏感度90.0%,特异度68.2%)和0.864(敏感度80.0%,特异度81.8%)。结论在新辅助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FIGO分期和ΔADC值对无进展生期有一定预测作用。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囊虫病恢复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许俊锋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囊虫病恢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6间收治的52例脑囊虫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检查,一般观察到头节和囊液基本可确诊为脑囊虫病。结果发现应用增强扫描T1 WI在变形坏死期,患者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94.0%(47/50),特异度为50%(1/2),诊断价值较高。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法能有效检查患者脑囊虫病的状况,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75 条记录 6/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