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载BMP-2多肽P24的巯基化壳聚糖水凝胶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詹健峰;刘徐妹;于博

    目的 探讨载BMP-2多肽P24的巯基化壳聚糖(chitosan-4-thio-butylamidine,CS-TBA)水凝胶的异位成骨能力及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壳聚糖、2-亚氨基硫烷盐酸盐、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制备CS-TBA/HA溶液,进一步加入P24多肽制备CS-TBA/5%P24/HA、CS-TBA/10%P24/HA溶液;取上述3种溶液,加入β-甘油磷酸二钠(β-glycerophosphate disodium,β-GP),获得CS-TBA/HA/β-GP、CS-TBA/5%P24/HA/β-GP、CS-TBA/10%P24/HA/β-GP水凝胶.取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A、B、C3组(n=6),制备竖脊肌肌袋后,分别植入CS-TBA/HA/β-GP水凝胶(A组)、CS-TBA/5%P24/HA/β-GP水凝胶(B组)、CS-TBA/10%P24/HA/β-GP水凝胶(C组).术后观察大鼠存活情况,4、8周取材采用micro-CT检测标本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皮质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组织学观察(HE、Masson染色)分析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及成骨作用.结果 术后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取材时间点.micro-CT显示,术后随时间延长,各组新生骨逐渐增多;同一时间点B、C组较A组明显,且随着P24浓度的增加,C组新生骨形成更多.术后各组Tb.Th、Tb.N、BMD逐渐增加,除A组Tb.Th外,其余各指标4周与8周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B、C组Tb.Th、Tb.N、BMD明显高于A组,C组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染色观察示,B、C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成骨效果随P24浓度升高而增强.结论 P24多肽有助于提升CS-TBA水凝胶的异位成骨作用,且10%浓度效果更强.

  • Micro-CT评价不同弯曲度根管预备后根尖偏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 使用Micro-CT评价不同弯曲度根管预备后的根尖偏移.方法 选取10颗离体上颌磨牙共30个根管.根据不同的弯曲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弯曲共3组根管,每组10个根管.使用不锈钢K型锉采取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分别于预备前、中和后进行Micro-CT扫描,评价根管的根尖偏移情况.结果 根管预备至25号锉时,各弯曲度根管组间的根尖偏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备至35号锉时,重度弯曲根管组与轻度和中度弯曲根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轻度和中度弯曲根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预备至35号和25号时的根尖偏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管弯曲度越大,根尖偏移度越大;根管预备锉的号码越大,根尖偏移越明显.

  • 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Osx基因活化材料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大鲁;黄国倩;李肇元

    目的:建立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构建含有质粒pcDNA3.1 flag-Osx的基因活化基质,并与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混合,观察Osx基因活化技术对种植体周围骨的形成和矿化的作用。方法:术前抽取Bea-gle犬骨髓,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扩增质粒pcDNA3.1 flag-Osx。雄性Beagle犬15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只,第1组为4周组,第2组为8周组,第3组为12周组。每只动物拔除左侧下颌第2、4前磨牙及右侧第2前磨牙,于拔牙创颊侧制备骨缺损,植入奥齿泰GSII种植体3枚,分别填入A组:倍骼生; B组:倍骼生+BMSCs+空载体pcDNA3.1flag; C组:倍骼生+BMSCs+pcDNA3.1flag-Osx。应用GBR技术,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分别于4、8、1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标本,应用影像学、组织学、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手段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硬组织观察:骨缺损处均有新骨形成。 C组多, B组其次, A组少。2、 Micro-CT数据结果显示:第1组:除骨体积分数(BVF)外,其余指标B组与A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数目(Tb.N)、 BVF、骨小梁的体积(BV) 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C组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2组:除BVF外,其余指标B组与A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Tb.Sp.、骨小梁厚度(Tb.Th)、 Tb.N.、 BV 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各指标C组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3组:各指标B组与A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BVF外其余指标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指标C组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Osx质粒构成的基因活化材料,有明显的骨诱导作用,与不含Osx基质的对照组相比成骨速度更快,新生骨量更多,明显促进了骨组织再生。

  • 基于micro-CT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特点的研究

    作者:杨兰;郑雷蕾;陈杨;唐宇英;周洁;胡赟

    目的 运用micro-CT及组织形态学方法研究糖尿病大鼠骨骼的特点.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8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两组:正常组10只,实验组10只.实验组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同时辅以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血糖、血清胰岛素、胰腺组织切片染色评价建模效果,通过股骨micro-CT扫描及组织学方法比较实验组和正常组大鼠骨骼的特点.结果 正常组(n=10)体质量及血糖低于实验组(n=9)(P<0.05),两组胰岛素水平基本相当(P>0.05).胰腺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胰岛形态规则,边缘界清,胰岛细胞排列紧密.糖尿病组大鼠胰岛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胰岛细胞稀疏,纤维结缔组织增多.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正常组相比,其股骨的骨体积(单位:%,正常组:0.194 2±2.332,实验组:0.080 7±1.952)、骨小梁厚度(单位:mm,正常组:0.052 9±0.004 5,实验组:0.043 6±0.002 4)以及骨小梁数量(单位:mm-1,正常组:3.668 8±0.134 5,实验组:1.851 7±0.288 8)均减少(P<0.05).骨小梁间隙(单位:mm,正常组:0.219 6±0.072 1,实验组:0.496 5±0.076 4)增加(P<0.05).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与micro-CT结果一致.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大鼠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临床2型糖尿病的骨骼特点,micro-CT下表现为骨体积、骨小梁密度以及骨小梁数量下降.

  • 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宁;徐皑;刘兴容;蒋雪玉

    目的:通过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用Mi-cro-CT扫描无明显根管弯曲的成人下颌中切牙,将获得的扫描图像输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几何重建,将其导入Geomagic Studio 10软件进行精修和曲面化后保存为IGES格式.后利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软件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弯曲角度(20°、40°)和弯曲半径(2 mm、5 mm)的下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可有效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 应用显微CT评估两种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晓燕;马琰;邱申彩;舍玉秀;吴佩玲

    目的:使用显微CT(micro-computde tomographic imaging,Micro-CT)扫描成像系统,观察比较ProTaper Next (PTN)和Twisted Files Adaptive (TFA)预备下颌磨牙近中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方法:20颗近期拔除的具有两个独立且呈25°~35°近中根管的下颌磨牙,采用两种机用根管锉系统进行根管预备,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根备前后并成像,对以下参数分析:根管容积、表面积、根管偏移、根管/根宽度比和预备时间.结果:PTN平均偏移范围为0.038~0.174mm,TFA为0.079~0.197mm,在各水平评估的参数的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预备完成后,所有根管在观测水平的根管宽度都不超过根宽的35%.结论:应用Micro-CT系流评估,PTN和TFA在根管偏移和对中能力上具有相似结果,两种器械没有出现过度切削牙本质,降低了根折的风险.

  • 新型单支锉根管预备系统对卵圆形根管成型和清理能力的对比研究

    作者:郭嘉;郭田;刘飞;刘进

    目的:比较 Reciproc(RE)、OneShape(OS)、ProTaper(PT)3种根管预备系统对卵圆形根管的清理和成型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57个离体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管,分组后分别用上述3种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并记录操作时间,电镜下观察根管预备后根管壁上的碎屑和玷污层,比较3种系统对卵圆形根管的清理能力。在预备前后进行 Micro-CT 扫描,对比3种系统对卵圆形根管的成型能力。结果:根管预备后,扫描电镜下,根尖部评分显示 PT 组清理能力低于 RE 组和 OS 组(P <0.05);根的冠部、中部无显著差异。三维根管重建图像分析显示,OS 组在预备前后根管形态各项参数(体积、表面积、范围、大直径和小直径)的改变量低于 RE 组和 PT 组(P <0.05),PT 组预备前后的根管弯曲度改变量高于 RE 组和 OS 组(P <0.05)。RE 组和 OS 组的根管预备时间低于 PT 组(P <0.05)。结论:RE 和 OS 在根管预备效率、根管清理能力以及保持根管原始走向方面均优于 PT。OS 与 RE 在清理能力上无明显差异,而 OS 对根管的切割成型能力要低于 RE 和 PT。

  • 结合Micro-CT建立3种固位型的单端粘接桥有限元模型

    作者:张倩;姜文静;马雷;王永亮

    目的:结合Micro-CT技术建立3种固位型设计的单端粘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用Micro-CT扫描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将获得的CT影像通过Mimics 10.0软件进行拟合,初步形成模型。再将模型转入Geomagic 7.0软件进行精修细化,形成ANSYS 10.0软件可识别的实体三维模型,终得到单端粘接桥的牙体预备体与修复体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以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基牙、3种不同固位型设计的单端粘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数分别为553959、468134、516748。结论:将Micro-CT扫描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结合建立高精度的单端粘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应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分析。

  • Micro-CT测量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釉质厚度的研究

    作者:孟蕾;邵金陵;段小红;刘呆运;邓邦莲;王培欢

    目的:用Micro-CT扣描重建陕西地区出土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测量并记录其牙冠釉质厚度,比较不同部位釉质厚度的差异,以期摸索一种新的古代牙齿标本形态数据的保存方式,并为研究中国人牙齿的演化过程积累资料.方法:用Micro-CT扫描20个陕西地区出土三千年前人的上颌第二前磨牙,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后测量牙冠不同部位的釉质厚度.结果: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舌尖处釉质厚度大于颊尖处的釉质厚度(P<0.05);远中釉质厚度大于近中釉质厚度(P<0.05);舌丽釉质厚度大于颊面(P<0.05);舌侧咬合区釉质厚度大于颊侧咬合区厚度(P<0.05).结论: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釉质厚度在牙冠不同部位分布存在差异.

  • 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和CAD软件在建立模拟根管治疗术后牙体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李莹;倪龙兴;殷霄

    目的:通过Micro-CT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及CAD软件建立牙齿根管治疗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通过Micro-CT对获得的完整人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扫描,将获得的图片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初步拟合,之后导入Geomagic 10软件中精修细化获得NUBS曲面.在Pro/Engineer Wildfire 4.0软件中根据根管器械的形态学参数建立模拟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形态.后,将精修细化的曲面文件和在Pro/E中建立的根管系统在ANSYS前处理软件Workbench中进行布尔运算和切割,并且进行属性定义和网格划分.结果:建立了根管锥度为0.02、根尖直径为0.35mm的下颌第一磨牙的精细有限元模型.结论: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和CAD软件可有效建立出牙齿模拟根管治疗后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

  • 用实体建模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殷霄;张亚庆;侯磊;韩冰

    目的:通过裂纹实体建模方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的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正常上颌第一磨牙进行Micro-CT扫描,经调整后的断层图片使用MIMCS软件根据图像灰度进行拟合,分别建立带有结点、面信息的釉质和牙本质的STL格式三维模型.用MAGICS对STL文件进行处理,调整表面三角形质量并使釉牙本质界密合、均匀一致.之后将高质量的釉质、牙本质的STL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通过三维裂纹实体建模方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的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对裂纹部位网格进行手动修改,初步加力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建立了精细的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的有限元模型,裂纹网格能够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结论:三维裂纹模拟的实体建模方法简单有效且易于实现,可以用于隐裂牙的裂纹扩展分析建模.

  • 大鼠尼古丁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颍凤;王小竞;吴礼安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并观察尼古丁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36只SD大鼠,丝线结扎上颌右侧第二磨牙颈部,左侧未结扎作为自身对照.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尼古丁每日低剂量组和高剂量实验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尼古丁每日0.83 mg/kg、1.67 mg/kg腹腔注射.给药第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采用组织学、Micro-CT方法观察大鼠牙周破坏情况.结果:第14、28天各组大鼠结扎侧第二磨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槽骨丧失值(ABL)均高于对照侧(P<0.01),尼古丁给药后各测量值进一步加重,并呈浓度依赖性.仅给予尼古丁亦可造成大鼠非结扎侧牙槽骨吸收.结论:组织学、Micro-CT方法证实牙颈部丝线结扎方法可成功的建立牙周炎实验模型,腹腔注射尼古丁可致加重大鼠牙槽骨丧失.

  • Micro-CT 评价萨尼 S3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后根管偏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平虎;屈铁军;倪龙兴

    目的:评价萨尼 S3机用镍钛锉控制根管偏移和中心定位的能力。方法:将40个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 S3(A 组)、Mtwo(B 组)、ProTaper(C 组)以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D 组用不锈钢 K 锉以标准预备技术预备根管。预备前、后均用 Micro-CT 对各牙进行扫描并分别测量其近中、远中根管壁(双根管以颊侧根管计)的厚度;用 Gambill 的公式计算各组的根管偏移量和轴中心率。结果:根管预备后,各组的根管偏移量 B 组小,D 组大;轴中心率 A 组大,D 组小。A、B、C 3组的根管偏移量和轴中心率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根管偏移均小于 D 组(P <0.05),轴中心率均大于 D 组(P <0.05)。结论:用 S3机用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与 Mtwo、ProTaper 相比,均能较好的维持根管原始走向,减少根管中心的偏移。

  • 机用 ProTaper 和 Reciproc 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对比研究

    作者:郭田;郭嘉;史婷;刘进

    目的:比较机用 ProTaper(PT)和 Reciproc(RE)两种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对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方法:选择20个离体下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2组(n =10),分别用 PT 和 RE 进行根管预备并记录预备时间;在根管预备前后分别进行 Micro-CT 扫描,并利用 Fitme DICOMViewer 软件进行根管三维重建和分析,比较2种器械对弯曲根管的形能力。结果:三维重建图像显示,根管预备前后弯曲度的改变量 PT 组大于 RE 组(P <0.05);两组根管体积和表面积的改变量在根上部和根中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根尖部 PT组大于 RE 组(P <0.05);根管预备时间 PT 组长于 RE 组(P <0.05)。结论:单支锉根管预备系统 Reciproc 在预备效率及中心定位能力,尤其在根尖1/3部,优于机用 ProTaper。

  • 两千年前人与当代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牙釉质厚度和密度的对比观察

    作者:杨香菊;邵金陵;段清波;卢娟

    目的:通过对两千年前人与当代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牙釉质厚度和密度的比较,探寻两千年来牙釉质厚度和密度的变化.方法:运用Micro-CT对两千年前古人及当代人各10颗上颌第二前磨牙进行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不同部位牙釉质的厚度和密度.结果:和两千年前古人相比,当代人上颌第二前磨牙颊尖、舌尖、颊尖区咬合侧、舌尖区咬合侧以及中央窝处牙釉质厚度均变大(P<0.05),当代人舌尖及牙合面中央窝处牙釉质密度增加(P<0.05).结论:在咬合面,牙釉质厚度和密度可能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

  • 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胫骨软骨下骨微结构的Micro-CT分析

    作者:吉喆;党晓谦;王坤正;周虹

    目的 应用显微CT(Micro-CT)技术观察和分析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下骨微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 野生型小鼠12只,随机均分为内侧半月板-胫骨韧带切断术组(DMM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术后8周,取两组动物术侧全膝关节置于Micro-CT仪器中进行扫描,应用三维重建处理和分析软件对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全部及其外、中、内1/3三个亚区域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组织骨密度(TMD)进行检测,并行膝关节的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MM实验组小鼠在Micro-CT成像和组织学染色上均出现软骨下骨骨小梁增宽、致密、排列紊乱不均匀等表现,关节内侧缘可见骨赘形成;在全部亚区域的Tb.Th、外1/3亚区域的BV/TV与TMD、中1/3亚区域的BV/TV、Tb.Th与TMD、内1/3亚区域的Tb.Th均升高,而在全部亚区域的Tb.N、外1/3亚区域的Tb.Sp、中1/3亚区域的Tb.N与Tb.Sp、内1/3亚区域的BV/TV与Tb.N均降低.结论 对小鼠DMM骨关节炎模型的胫骨软骨下骨多个亚区域进行微结构的Micro-CT测量分析可获得小鼠模型更加全面的数据资料.

  • 维吾尔族下颌第二恒磨牙根管形态显微CT观察研究

    作者:郭宏;赵丽琴;何惠宇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下颌第二恒磨牙根管形态.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42颗,进行Micro-CT扫描,使用Mimics10.01软件进行根管形态、牙根外形观察测量.结果 维吾尔族下颌第二恒磨牙双根发生率71.43%,融合牙发生率28.58%.双根牙近中根Ⅰ型根管16.67%、Ⅱ型根管23.33%、Ⅲ型根管13.33%、Ⅳ型根管20.00%、Ⅴ型根管23.33%、Ⅵ型根管3.33%;双根牙远中根I型根管90.00%.维吾尔族下颌第二磨牙双根型牙主根尖孔距离牙尖的大距离为1.92 mm,中位数为0.52 mm.结论 维吾尔族下颌第二磨牙牙根根管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 Micro-CT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作者:郭妍芳

    Micro-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微型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一种新型的采用X射线成像原理进行高分辨三维成像的设备.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对骨骼,牙齿和各种生物材料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并进行组织结构,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各项定量分析.因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无创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口腔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就Micro-CT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58 条记录 8/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