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障碍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乐鹏;王艳雪;代新年

    目的 观察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假治疗组3组,在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接受功能性电刺激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假治疗组接受功能性电刺激及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步态运动学参数、时间参数、距离参数及Amer-Lindholm分级对3组患者的下肢综合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步态运动学参数、时间参数、距离参数及Amer-Lindholm分级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运动功能.

  •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低频磁疗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桂新

    脑卒中后1-3个月常发生偏瘫侧肩关节疼痛,患者痛苦,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同时减慢偏瘫的治疗进度.我科曾对2009-2010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低频磁疗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70例

    作者:余朝阳

    目的:研究与分析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7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康复训练组与联合电刺激组,每组各35例.其中康复训练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而联合电刺激组患者在采取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联合电刺激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康复训练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71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海;韩晶;冯菲;张启文;谢荣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中风偏瘫合并有肩关节疼痛的患者,依据其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71例)及对照组(67例),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89.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run-strom分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中药贴敷可有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有利于偏瘫患者康复。

  •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活动平板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运动功能的效果

    作者:刘跃琴;张惠佳;覃容;胡继红;刘璨;谭碧霞;丁玉莲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活动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 =30)和对照组(n =30),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进行佩戴功能性电刺激产品在活动平板上进行步行训练,对照组穿戴踝足矫形支具在平地上进行步行训练,每组每天训练1次,每周5d,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改良的 Ashworth 量表测定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变化、关节量角器法测量下肢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 D 区(站立)、E 区(走跑跳)分值。结果2组患儿治疗12周后,踝关节 ROM增加,GMFM之 D 区(站立)评分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治疗12周后,MAS 评分及 GMFM-88之 E 区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 <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 MAs、踝关节 ROM及 GMFM-88之 D 区(站立)、E 区(走跑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活动平板进行步行训练能更有效地降低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 功能性电刺激和早期康复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飞云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和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功能性电刺激和早期康复干预,治疗4周后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干预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和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疗效观察

    作者:付明超;孔尚军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消除脑水肿、减轻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良肢位摆放等)、电针治疗及运动疗法,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Gill评分、MMT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肩痛的强度、肩关节外展肌群肌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Bobath技术加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丁德权;谭峰;张明霞;李广兴;周孝琨;黎力生

    目的:观察Bobath技术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用Bobath技术即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时间20天.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具有较好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技术加功能性电刺激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时序功能电刺激系统

    作者:周平;李胜利;黄耀熊

    目的:开发可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肌肉自主运动的的系统.方法:应用LabVIEW开发了一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两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结果:系统可输出各种刺激信号.结论:有关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达到了设计的各种技术指标,并具有开发方便的优点.

  • 不同功能性电刺激方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尿失禁的疗效

    作者:罗娟;刘倩

    目的:研究不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方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NADS)尿失禁的疗效.方法:纳入68例NADS尿失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在每次治疗中,均以患儿可耐受的初始阈电流强度进行FES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则在每次治疗中期,在初始阈电流基础上增加电流强度至患儿可耐受的新的阈刺激强度,并持续至治疗结束.每次治疗时间为40 min,每周3次,疗程为12周.在治疗结束后至少6个月门诊随访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时的尿动力学检查(UDS)指标与尿失禁症状,对比两种方案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UDS指标逼尿肌漏尿点压、膀胱容量、逼尿肌大压力、逼尿肌顺应性与尿失禁症状72 h总排尿次数、总尿失禁次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ES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儿童NADS尿失禁,疗效确切且持续稳定,治疗中期增加电流强度方案疗效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邵阳;李民;陈力学;张强;马海涵;赵敏

    目的:回顾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对诱导瘫痪或麻痹的肌肉产生功能性或治疗性运动的作用,总结功能性电刺激修复脊髓损伤中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 1990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有关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文章,检索词"脊髓损伤,电刺激",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有关功能性电刺激在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文章,检索词"spinal cord injury,electrical stimulatio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功能性电刺激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相关文献,查找全文,对文献分析,总结研究内容.结果:功能性电刺激通过一定频率电刺激诱导瘫痪或麻痹的肌肉产生功能性或治疗性运动,可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可以恢复截瘫患者的部分运动功能.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是现代康复工程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的一项新的治疗性技术.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可以可以达到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恢复截瘫患者的部分运动功能.

  • 功能性电刺激促进急性脑梗死大鼠脑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向云;燕铁斌;庄志强;金冬梅;彭源

    目的 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增殖的影响.探讨FES治疗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机制. 方法 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S治疗组、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18只).行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制作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后第3天,FES治疗组开始接受FES治疗(10 min/d,每天1次),安慰刺激组阻断动脉但不予电刺激.在FES治疗后3、7、14d评价大鼠行为学功能(平衡木行走测评、转棒上行走测评、网屏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和室管膜下区NSCs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梗死侧脑组织nestin总蛋白表达量. 结果 FES治疗组网屏试验评分在治疗后14 d时低于安慰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S治疗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和室管膜下区nestin阳性细胞数和梗死侧脑组织nestin总蛋白表达量在治疗后7d、14d时均高于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能促进急性脑梗死大鼠脑部内源性NSCs的增殖并改善大鼠行为学功能,这可能是FES治疗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机制之一.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作者:刘健;游伟星;孙栋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组和肩托治疗组,治疗后6周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功能性电刺激组改善更明显,与肩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可改善患侧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的运动功能.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血管病偏瘫侧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孙小斐;沈维青;赵军;杨光;邹颖;陈世龙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血管病偏瘫侧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6例和 FES 刺激组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的运动康复方法,FES刺激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方法上给予 FES 刺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给予 SEP 检测。在所有患者入院后1个月给予 MAS、MESSS 评分和随访观察患者3个月内的活动情况并进行 Frenchay 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后 SEP N20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FES 组患者治疗后SEP N20的潜伏期缩短,波幅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并且 FES 组的差异性大于对照组。对照组和 FES 组患者治疗后的 SEP N20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显著 P﹤0.05。SEP 与 MESSS、MAS和 Frenchay 具有相关性。结论:早期行 FES 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 运动想象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梁宇健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结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MI结合FES治疗加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和MRC肌肉功能-运动指数(muscular function-motion index,MF-MI)评分量表对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运动功能FMA评分和MF-M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结合FES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长期卧床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胡烈洪;赵俊红;解龙昌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改善因长期卧床导致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因长期卧床导致认知功能减退的患者,随机分为FES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FES组加用FES治疗,对照组加用未通电流的FES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听觉相关电位P300检测,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及听觉相关电位P300检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FES组MOCA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听觉相关电位P300检测显示平均靶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以P2和P3波表现突出,靶波幅显著降低(P<0.05),以P3波较为明显.结论 FES治疗可影响因长期卧床导致认知功能减退患者的MOCA评分及P300检测结果,对其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 四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卒中后遗症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庆中;刘文权;徐武华;曾德良;梁宇健

    目的 探讨四通道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8例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按接诊序号将患者分别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四通道电刺激治疗,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20 min,每周治疗5d,共持续治疗2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两周后,两组FMA和BBS评分有明显提高,实验组为(17.54±6.99)分、(35.67±10.67)分,对照组为(13.75±5.50)分、(28.33±12.32)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四通道电刺激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平衡功能.

  •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梁天佳;吴小平;莫明玉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治疗1组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2组在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时加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2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2组比治疗1组两项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同时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则康复疗效更显著.

  • 功能性电刺激对 ICU 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

    作者:龙臣;朱云龙;许俊;袁光雄;付林;冯文斌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 ICU 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 ICU 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30例)和电刺激康复组(30例)。比较2组起病后第10日、1个月、3个月、6个月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MBI)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量表总分,以及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起病的第10日 MRC 总分、MB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常规康复组在起病的第1、3个月处于生活依赖状态,而电刺激康复组在起病后第3个月四肢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正常,2组 MRC 量表总分及MB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电刺激康复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常规康复组短(P 均<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能促进ICU 获得性肌无力患者肌力早期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矫正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徐旭东;金奕;赵媛;邬闻文;王秀东

    目的 系统评价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的矫正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期)、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矫正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2013年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RCT,255例患者.4个RCT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功能性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步行速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9,95%CI (0.00,0.18),P=0.04],其余指标因数据不全仅作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速度,但其他指标疗效尚不能确定,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结果证实.

203 条记录 9/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