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ASIK术后瞳孔散大1例

    作者:胡春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新技术,其疗效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获得广泛认可,但其术中或术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LASIK术并发症近年来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报道[1-3],但对LASIK术后出现瞳孔散大这种并发症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现将我科1病例报告如下.

  • 高度近视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艳玲;熊宁;姜国民;胡泳霞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with a giant tear,RDWGT)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RDWGT9例(10眼).2例2眼行环扎、放液、外加压、冷冻术;7例(8眼)行标准三通道式玻璃体切除联合剥膜、全氟萘烷注入、眼内光凝及硅油注入,其中2例2眼联合巩膜环扎.术后均全身应用激素.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6个月),7例(8眼)视网膜完全复位(80.0%),未复位2例(2眼)均为外路手术;术后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1眼,视力为0.01~0.05者2眼,0.06~0.1者2眼,0.2~0.5者3眼,0.6~1.0者2眼;与术前相比,视力提高6眼,视力不变4眼.结论高度近视RDWGT应首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显著,术中可以不进行巩膜环扎术.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使用皮质激素有助于预防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 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吴静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ICL)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34例64眼高度近视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人术,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人性化护理,完善和重视术后护理.结果 术后第1天复诊,本组34例64眼中,3例6眼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31例58眼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使ICL矫治高度近视获得较好疗效.

  • 门诊中高度近视成人眼病保健意识的调查

    作者:郭彦;张宛侠

    目的 调查门诊中高度近视成人患者的眼病保健意识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掌握存在的问题,指导现行的中高度近视患者眼病保健工作,为近视患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我院眼科近视门诊151例中高度近视成人患者进行眼病保健意识问卷调查,并对有无家族史、家中有无医务人员及中度与高度近视眼病保健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5%~22.5%的中高度近视患者有一定的就医意识,30.5%~37.7%的患者对自己的眼病比较关注,41.7%的患者认为做完近视手术近视就治愈了.有无家族史、家中有无医务人员及近视度数的高低对眼病保健意识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国近视患者的眼病保健意识较差,加强全社会对高度近视的重视,加强与患者的信息交流,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患者的基础健康意识、视觉关注意识及就医意识在现阶段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 高度近视眼血流多普勒研究

    作者:杨漪;周荣芬;房勤茂;李景胜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的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在高度近视病理改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观测42例高度近视和30例正常人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睫状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上升;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减低.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及视网膜存在血液灌注不良.睫状后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不足可能是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变的原因之一.

  • 水浴法B超对高度近视患者生物测量中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王育红;肖扬;洪惠;傅智勇

    目的评估水浴法B超在高度近视眼生物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对23例26只眼分别进行水浴法B超和实时A超生物测量,根据B超的测定值采用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定人工晶状体术后实际屈光度,比较2种生物测量方法对术后屈光的预测偏差.结果水浴法B超、实时A超测得的眼轴分别为(28.90±1.04) mm、(29.34±1.30)mm(P=0.041),实时A超测得的眼轴偏长;水浴法B超、实时A超术后屈光预测偏差分别为(0.73±0.47) D、(1.28±0.56) D(P=0.002). 结论水浴法B超在高度近视眼生物测量中准确性高,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术后屈光状态.

  •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后囊型植入术超声检测与分析

    作者:郭丽珍;张红斌

    目的:评估后囊型人工晶体度数与眼轴长度密切关系.方法:对368例老年性白内障高频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严格地测量眼轴长径、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结果:368例患者,其中363例患者行后囊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例高度近视患者行囊外摘除术,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测眼轴长与植入人工晶体度数具有重要意义.

  •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作者:胡春明;汪辉;阴正勤;任茜;文建英;罗启惠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35例患儿(6~14岁)36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随访.结果 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的等效值和球镜屈光度LASIK术后第1个月较术前分别平均减少6.75 D和8.30D,术后3个月之内均表现一定的回退,术后3~6个月部分回退,6~12个月趋于稳定.Sim k的差值与柱镜屈光度的变化相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各阶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切削区角膜地形图的形态以平滑型居高术后偏心切削占55.56%.结论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临界角膜厚度高近视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卫涛;魏静;王芳;乔鹏;汪浩

    目的 比较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中央角膜厚度≤520 μm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120只眼分为两组,A组为超薄瓣LASIK组,30例60只眼,球镜度-6.00~ 10.00 D(平均-7.25 D),柱镜度0~2.50D(平均-0.96 D);B组为LASEK组,30例60只眼,球镜度-6.00~ 10.00 D(平均-7.35 D),柱镜度0~2.75 D(平均-0.90 D).分别于术后1周和1、3、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值球镜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波前相差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1周A组视力1.11±0.37,B组视力为0.76±0.3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1、3和6个月A组UCVA分别为1.13±0.26、1.12 ±0.34和1.12±0.25,B组UCVA分别1.08±0.26、1.11±0.25和1.10 ±0.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CVA与术前比较无1例下降.A组无Haze,B组少量Haze出现.术后1周,1个月两组均表现为轻度过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屈光回退现象,B组回退(-0.16±0.53)D,A组回退(-0.14 ±0.49)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1、3和6个月两组总高阶相差、垂直慧差、水平慧差和球差均方根值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总高阶相差增加倍数低于A组(P<0.05).两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薄瓣LASIK与LASEK治疗临界角膜厚度的高度近视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超薄瓣LASIK早期视力恢复快,LASEK视觉质量优于超薄瓣LASIK.

  • 飞秒激光制瓣与准分子激光磨镶术治疗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迎月;黎新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中央角膜厚度480 ~ 520 μm且近视等值球镜度(sperical equivalent,SE)(-6.00~-10.00)D的患者90例.分为:A组,飞秒激光制瓣SBK组患者59例118只眼,SE平均(-7.20±0.80)D.B组,LASEK组患者31例62只眼,SE平均(-7.31±0.96)D.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恢复情况,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SE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反应轻,角膜恢复快于B组.术后1周A组裸眼视力(1.06±0.11)优于B组(0.73±0.20).但术后1、3、6和12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A组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B组有少量haze出现.在术后各期SE在±0.50~±1.00D的眼数A组均大于B组,术后6个月以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回退,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SBK与LASEK是治疗角膜相对较薄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飞秒激光制瓣SBK术后视力恢复快,且预测性和稳定性优于LASEK.

  • 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作者:胡丹;惠延年;张鹏;白建伟

    目的观察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使用IRIS 810 nm半导体激光对26例28眼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为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了激光经瞳孔温热治疗.男10例11眼,女16例17眼,平均年龄40.2岁.屈光度-6.00~-12.00,均伴有不同程度矫正视力下降、注视性暗影、视物变形等临床症状.采用光斑直径为1.2、2.0及3.0 mm光斑,功率为100~300 mW的激光照射60 s.6眼进行了2次治疗.随访4~40周,通过视力、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10眼(36%),无变化者16眼(57%),视力下降者2眼(7%).12眼注视性暗影及视物变形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眼底检查出血渗出完全消退或减轻者共6眼.复查眼底造影者中7眼脉络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出血减轻.结论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有一定的效果,该法较安全、经济.但其治疗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需更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 固体扫描式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180眼结果分析

    作者:宋玉英;尹茶仙;杨冠;陈国辉

    目的探讨固体扫描式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美国产Light BladeTM Ⅱ型固体激光手术系统进行扫描式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180眼,随访2年,回顾性地分析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106例患者,平均年龄28.5 岁.术前近视-6.25~-16.00D,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8.19±0.53D;固体激光PRK术后2 4个月-0.53±0.56D.平均角膜屈光力术前43.24±0.26D,术后40.22±0.44D.术后1 、6、12和24个月,试图矫正和实际矫正屈光度相差±1.00D内分别为94.44%、90.55%、 93.33%、92.11%,相差±2.00D内分别为98.33%、93.89%、98.33%、98.68%.术后2 年,裸眼视力≥1.0占56.59%,≥0.5占94.74%,89.47%达到术前好矫正视力,3.95 %超过1~2行,6.58%下降1~2行.术后角膜Haze轻微,术后2年,88.16%角膜透明,不留痕迹,9.21%Ⅰ级Haze,2.63%Ⅱ级Haze.12眼屈光回退再手术.6眼激素性眼压升高,用药后控制了眼压.结论固体激光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没有发现威胁视力的并发症.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洁;王鑫;朱兰英;张波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利用显微角膜刀形成一带蒂角膜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内消融,因此保持了角膜组织前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减轻了因术后角膜组织的愈合反应而引起的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特别适合于中、高度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治疗.

  • 不同强度的激光诱导建立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

    作者:张励;祃红燕;罗海华;张淑春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炎症、高度近视等多种眼科疾病,常见于黄斑部,可引起眼底出血、渗出,导致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 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作者:王炜;何守志;崔霞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部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16例(17眼)病理性高度近视连续治疗患者进行OCT检查,并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光动力治疗后患者的OCT图像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7眼中有12眼CNV呈类圆形团块状,自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向上突出,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间隙,呈强或中等强度反射;5眼的CNV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亦呈强或中等强度反射,位于色素上皮层平面.17眼中9眼伴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11眼伴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14眼伴不同程度视网膜水肿和增厚.12眼经光动力治疗(PDT)后,FFA检查显示荧光素渗透消退或减弱,OCT检查显示CNV团块不同程度退缩,形态亦发生变化.结论 OCT检查可确定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中CNV团块的形态、大小及位置.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中CNV的OCT图像以突出于色素上皮层的类圆形团块为特征,形态和大小可因治疗和观察时间而变化.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作者:刘莉;王丽强;董素霞;沈向学

    目的 探讨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9例高度近视患者(18眼,术前屈光度-6.75~-28.00 DS)行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8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11眼(61.1%)裸眼视力≥0.5,9眼(50.0%)佳矫正视力≥0.8,裸眼视力及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眼瞳孔呈轻度竖椭圆形;2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2眼夜间眩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近期疗效明显.

  • 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对策

    作者:曹以芹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按病因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眼前固定黑影、眼前运动闪光、环视等.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病因多由高度近视、外伤、白内障手术史引起,也可由于炎症、血管病变或肿瘤造成的渗出液积聚于视网膜下形成视网膜脱离.

  •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疗效观察

    作者:朱姝;卢国强;刘祥龙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眼轴大于26mm的1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3 84只眼,占67.74%.其中,眼轴26~30mm组中,术后视力≥0.3 51只眼,占79.69%;眼轴>30mm组中,术后视力≥0.3 33只眼,占55.00%.前者术后视力明显好于后者.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可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觉质量,疗效可靠.

  • 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洪远;张洪霞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69例(8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眼前手动者6眼;眼前数指~0.1者6眼;0.12~0.4者48眼;0.5以上者25眼.并发症:后囊破裂3眼(3.6%);虹膜损伤2眼(2.4%);后囊混浊19眼(23%);角膜水肿6眼(7.3%).结论: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 青少年近视欠矫与全矫对眼屈光度发展影响的比较

    作者:王春霞;郭渊;赵小云

    我院自2007年7月以来在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近视患者86例(172只眼),年龄13~16岁,排除父母患高度近视者,进行建档跟踪.

1475 条记录 3/74 页 « 12345678...737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