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555电解质分析仪的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

    作者:李杨

    我科使用南京嘉伟E-555电解质分析仪,已4年多,经过实践检验,证实该仪器有测定K、Na、Cl和Ca离子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标本污染率低、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测定速度快等优点.受到临床科室特别是ICU和急诊科的欢迎.现报告如下.

  • 43例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结核分支杆菌时污染菌种的分析

    作者:王易伟

    目的探讨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污染菌种分布特点,以期更好地控制污染,降低污染率。方法对1997年10月至1999年1月收治的650例肺科病人痰标本BACTEC法培养污染标本,用常规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50例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标本中,污染43例,总污染率为6.6%(43/650)。对43例污染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鉴定,共分离出12种菌株,其中4例培养出2~3种菌株,共得48株。以枯草杆菌和微球菌为主,分别为16株(33.3%),9株(18.8%)。另外,还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2.5%),白色念珠菌3株(6.2%)以及革兰阴性杆菌14株(29.2%),且分为7种细菌。结论 (1)实验室污染仍为主要污染源,应加强严格的无菌操作。(2)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共占到47.9%(23/48),提示与肺部感染及口咽部病原菌污染有关[1],建议临床加强肺部炎症控制。

  • 一起豆瓣酱引起的肉毒中毒及其实验诊断

    作者:张雪平;薛峰;王荫椿

    新疆地区历来是我国肉毒中毒发病多的地区,尤以北疆居多.[1]究其原因是(1)北疆土壤中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率高.(2)北疆汉族居民较多,他们大多有家制发酵豆制品的传统习惯,常因食用含毒的发酵豆制品而致中毒.

  • 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作者:白瑶;叶淑瑶;江涛;柳江山;李孟寒;李志刚;李凤琴

    目的 建立一种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方法,并对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方法 分别使用18株创伤弧菌菌株和水产品中常污染的背景杂菌,定量接种于检测创伤孤菌的选择性增菌液和4种选择性平板,优化出适合创伤弧菌检测的选择性培养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增菌培养法分别检测样品中的创伤孤菌后进行方法对比,建立PCR和增菌培养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并应用此方法研究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结果 改良后的选择性增菌液适用于创伤弧菌的检测.北京市市售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7% (18/115),其中贝类、蟹类、鱼类和虾类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23.4% (15/64)、8.3% (1/12)、5.3%(1/19)和5.0% (1/20).结论 PCR法与传统增菌培养法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创伤弧菌检测效率.北京市市售贝类等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率较高,需引起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关注.

  • HITACHI KY20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

    作者:任凤琴;沈瑛;宋耀虹

    目的:对HITACHI KY20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一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对仪器进行相关性、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干扰进行了测试.结果:与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比较,各指标相关系数r为0.9966~0.9997.各项指标,高浓度对低浓度样品的污染率为1.2%以下;低浓度对高浓度样品的稀释作用为-0.87%以内.仪器精密度试验,各项指标的批内CV值为0.15%~4.6%;批间CV值为1.5%~3.6%.干扰试验,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分别高达118μmol/L、17.2 g/L、5.69 mmol/L时,对测定无干扰.结论: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符合设计性能,测试项目全,重复性好,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完全能满足中小医院生化检验的需要.

  • 医用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方法改进

    作者:罗带姨

    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据有关资料表明,氧气湿化瓶装置污染率为79.45%,且氧气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为防止因氧气湿化瓶污染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及保存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

  • 医院中心供氧装置的消毒与管理

    作者:张众春;樊彦红;宋玲;刘碧霞

    氧气的输入装置是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为防止感染,可以采用一次性氧气输入装置,对非一次性装置也可采取氧气湿化系统的消毒与管理措施.但中心供氧装置接口部件多,管腔细长,清洗、贮存难度大,如何做好消毒管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实践中发现,对该装置的消毒即要避免甲醛对环境与人群产生的不良影响,又要解决化学浸泡消毒所致的残留物和贮存造成的再次污染.一次性氧气输入装置,只达清洁,不达消毒和无菌标准.经检测使用中和备用的输氧装置300件次证明,有菌生长161件次,污染率达53.7%.经采用集中供应,采取统一处理措施,2年跟踪监测3万余件次,均获满意效果.

  • 液相色谱-质谱测定小麦中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作者:梁颖;张春晖;刘邻渭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含有200余种化合物,是镰刀菌毒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B类,基本结构为四环的倍半萜,以C8位上的羰基为特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化学名称为3α,7α,15-三羟基草镰孢菌-9-烯-8-酮,它对谷物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居于镰刀菌毒素之首,给人、家畜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其明显的毒性作用是引起呕吐、腹泻、腹痛等症,并延缓生长、降低免疫机能.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化学名称为3α,4β,7α,15-四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烯-9-烯-8-酮,其污染率和毒性相对较低,但也广泛存在于农作物中.DON、NIV的结构式见图1.

  • 如何有效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

    作者:方厂云;罗春芳;彭解英

    口腔诊疗过程中,设备、器械及医护人员的手容易被污染。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表明:某家医院口腔科在没有实行严格、规范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前,牙科综合治疗台等表面乙型肝炎抗原污染率:椅位拉手57.14%,操作台面45.45%,水枪28.57%;“消毒”后的手机14.28%,医护人员的手33.33%。采用的预防控制措施是以假定所有患者都是致病因子的携带者为基础的。

  • 染色方式与制片污染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骆新兰;姚军;黄泳军;梁堃铭;朱小兰;豆文宪;刘雪峰;邝丽娟;梁龄尹;刘艳辉

    组织交叉污染是病理诊断的严重隐患,组织污染发生的环节很多,在被公认的易发生污染的环节(如取材、包埋、切片及捞片),不管是医师还是技术人员均会加以防患,但还是难以杜绝组织交叉污染。除上述环节易出现污染外,HE染色所使用的试剂有没有可能造成组织交叉污染?其发生概率有多高?我们通过检测并统计了组织学HE染色仪上的每种试剂中脱落的组织碎片数量及空白玻片的污染率,现总结如下。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保护雾化吸入器吸嘴

    作者:王心;王琳;丁虹

    雾化吸入器已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而雾化器吸嘴在给病人使用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如何有效地保持雾化器吸嘴的无菌状态,避免污染,足雾化器使用过程中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及交义感染的关键.以往雾化器吸嘴消毒完毕后采用儿菌纱布帽式包扎,以防止空气中的尘埃污染,但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弊端或不便之处.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替代无菌纱布,同样可达到防尘、防污染的目的,且操作方便、实用、美观.现介绍如下.

  • 巧用一次性呼吸回路帽盖保护简易呼吸器接头

    作者:史甜;朱金兰;窦英茹

    简易呼吸器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而简易呼吸器接头在给病人使用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如何有效地保持简易呼吸器接头的无菌状态,避免污染是简易呼吸器使用过程中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关键.

  • 一种新型喉头喷雾器的研制与使用

    作者:黄虹;吴惠平

    临床上,耳鼻喉科常用于检查和治疗的喉头喷雾器由喷头(金属材料)、药物盛装瓶(玻璃材料)、气压球囊(橡胶材料)三部分组成.因喷雾器喷头在操作中必须伸人患者口腔,接近患者且一周内反复使用,极易污染,造成交叉感染.调查中我们发现,喉头喷雾器喷头的污染率高达89.7%[1].为此,我们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喉头喷雾器,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该喉头喷雾器介绍如下.1 材料与结构

  • 评估经阴道超声探头覆盖物——避孕套

    作者:姜春峰;胡述德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TVS)扫查过程中,探头覆盖物避孕套的破裂率及探头污染情况.方法:428名门诊患者接受TVS,探头由避孕套覆盖,使用后的避孕套被加入过氧化氢,再注入500ml水检查穿孔情况;用干燥的棉球擦净探头,或再加用75%的乙醇擦拭,定期检测及培养使用后的棉球,隔周抽查一次耦合剂.结果:428名患者共使用434个避孕套,6个在使用过程中破裂,4个用后肉眼检查发现小孔(2.3%),余无漏气漏水;92次使用后的棉球取样,2例培养阳性,为不动杆菌属,8次耦合剂菌培养及26次擦试探头的棉球病毒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避孕套本身破裂穿孔发生率很低,再加用乙醇消毒则探头污染率更低.

  • 59例人体血液及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病历污染率及临床意义

    作者:习慧明;杨文航;刘文静;徐英春;姚彬

    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血液或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其报警时间与葡萄球菌感染之间的关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血液和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的59例住院病历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血液及静脉导管培养葡萄球菌阳性,有7例(污染菌)未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余52例(污染菌和致病菌)都使用了抗生素,且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污染菌与病原菌的报警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污染菌报警时间长于病原菌.结论: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假阳性率比较高,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此采血培养标本时应严格规范操作以减少其污染,其阳性结果也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污染菌,以避免临床上不必要抗生素的滥用,从而也可防止葡萄球菌的高耐药率的问题.

  • 两种不同血培养采集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作者:田颖;张新蕾;杨杰;王改先;王会杰

    目的 分析比较用注射器穿刺法和真空采血针穿刺法采集血培养标本的采血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两年间采用两种不同血培养采集方法效果进行比较,对送检后的血培养标本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血培养采集方法在标本污染率、穿刺成功率、皮肤破损、血细胞破坏等方面的发生情况.结果1584份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真空采血针组较注射器穿刺组平均采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针头滴血及皮下瘀斑少、手污染率低;标本溶血率、凝血、血小板破坏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采血针组血培养污染率低,穿刺成功率高,痛苦小,建议临床采用真空采血针抽取血培养标本.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尿培养加药敏标本污染率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霞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肾内科住院患者尿培养加药敏标本污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降低肾内科住院患者尿培养加药敏标本污染率为活动主题,成立品管圈小组,比较肾内科住院患者在活动前后尿培养加药敏标本的污染率,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尿培养加药敏标本污染率降低至5.21%,较活动前均明显改善(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肾内科住院患者尿培养加药敏标本污染率,提高标本采集质量,以协助临床诊断和观察药物疗效。

  • 吸痰连接管接口处采用医用输液瓶口贴降低污染率的研究

    作者:裴艳玲;初紫晶;赵琪珩

    目的 探讨医用输液瓶口贴在吸痰患者中的特殊应用,以降低吸痰连接管的污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12月骨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吸痰后吸痰管的吸引连接管60个,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个;试验组患者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吸痰连接管后,直接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封闭连接管接口处,对照组患者吸痰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吸痰连接管,放入离子水中;对两组连接口处进行细菌培养;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中有3份吸痰连接管细菌生长,阳性率为10.00%,试验组30份连接管中培养出细菌3株,革兰阳性菌2株占66.67%,革兰阴性菌1株占33.33%;对照组30个连接管中培养出细菌17株,革兰阳性菌8株占47.06%,革兰阴性菌为9株占52.94%.结论 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而且能有效的降低吸痰连接管接口处污染率,更好的预防医院感染.

  • 上海市部分医院病床隔帘病原菌污染的调查

    作者:周春妹;胡必杰;崔扬文;沈燕;朱晨迪;单玉璋;叶相如;高晓东

    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性医院IC U与普通病房的病床隔帘的病原菌污染情况,为降低隔帘污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棉拭子擦拭方法,收集8所医院病床隔帘病原菌标本,共120份,密涂血平板和M RS A显色平板,统一送中山医院临床微生物室检验,35℃培养48 h后观察病原菌的生长,记录平板菌落数量,并对疑似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菌落采用VITEK MS进行菌种鉴定。结果120份隔帘标本采自ICU 48份、普通病房72份;ICU采集的标本合格(<10 CFU/100 cm2)率为45.8%、普通病房为6.9%(P<0.01);ICU 重度污染(≥50 CFU/100 cm2)率为12.5%、普通病房为44.4%(P<0.01);<1周清洗的ICU 隔帘标本细菌污染(≥10 CFU/100 cm2)率为25.0%,明显低于>1周清洗的ICU隔帘标本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床隔帘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342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常见,共138株占40.3%,其次为藤黄/里拉微球菌71株占20.8%、芽胞杆菌属48株占14.0%。结论 IC U病床隔帘细菌污染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房,污染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常见,定期清洗可以明显降低污染率。

  • 早孕期经腹绒毛取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戚庆炜;向阳;黄尚志;边旭明;郝娜;吕珂;谭莉;张为民;周京;孙念怙

    早孕期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主要是绒毛取材(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CVS),CVS的方式主要有经宫颈CVS(transcervical CVS,TC-CVS)和经腹CVS(transabdominalCVS,TA-CVS)两种.长期以来,国内早孕期CVS均采用TC-CVS,该法取材量少、母体组织污染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因而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我院从1994年起,开展在B超引导下的早孕期TA-CVS,该法操作简便,取材量充足,母体组织污染率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便于在临床上广泛开展[1],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