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

    作者:王希;袁君君;李瑛

    目的:分析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对75例中颈痛14例,颈肩痛38例,肩背痛23例,误诊为颈椎病35例,肩背肌筋膜炎21例,肩周炎19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取颈神经后支阻滞配合手法以及肩关节腔内液压扩张加手法松解.结果:75例平均随访8个月,总优良率88%.与误诊疗效率、症状一时减轻61.3%、完全无效38.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该类型颈肩痛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疼痛常常不表现在它的病理改变部位;②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或神经根刺激征;③物理学和影像学结果不相符合;④颈椎关节突关节固定性压痛,受累后支支配区牵涉痛和压痛或肌痉挛;⑤影像学检查,关节突关节呈退行性改变.结论: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可能存在的病理相关性;诊断思维的局限性;治疗方法的雷同性;疗效短暂的有效性;均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重视病史和临床检查,以触诊定位,神经定位,结合影像学资料,是提高诊疗水平,防止误诊的关键.

  • 软组织张力测试对颈痛的诊断

    作者:黄曹;周卫;钟红刚;章永东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诊断颈痛痛点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及量化指标,即生物力学张力测试法(BMT).方法:采用自制的局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统对颈痛患者局部痛点及正常人群无压痛点进行定量检测,用BMT作出诊断;并用目前颈痛痛点诊断方法(CDM)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诊断学试验.结果:软组织张力测试诊断颈痛痛点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86.7%,Youden指数为56.7%,符合率为81.1%;阳性预测值为72.4%,阴性预测值为85.3%,阳性似然比为5.43,阴性似然比为0.32.结论:局部软组织张力测试诊断颈痛,能准确鉴别颈痛痛点与正常测试点,达到客观化诊断颈痛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软组织 张力 颈痛 诊断
  • 自发性环枢椎脱位58例病因和疗效分析

    作者:尹培荣;卢膞康;付家智;陈雄德

    自发性环枢椎脱位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本文在除外颈椎结核,肿瘤及严重外伤者,根据:1.颈痛、突发或缓发性斜颈及颈部活动障碍.2.X线拍片均具备有:(1)环齿前距>3mm;(2)环枢棘突角>10°;(3)环枢关节间隙不等;(4)齿突与侧块间距差>3mm[1]作为本病的诊断标准.自1975年~1994年我院收治58例,对其病因及治疗问题进行分析.

  • 红外线成像技术在青少年颈痛患者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庆甫;黄沪;时宗庭;杜春林;陈兆军;李俊海;陈黎明;殷岳杉;阿迪力江;马玉峰

    目的:通过对比颈肩部区左右温度分布,为热像图用于未病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并论证其在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3月至12月,收集4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19~22岁,平均21岁;病程2~20周,平均13周.取C7水平线将所选区域分为颈部、肩部,颈部后正中线将所选区域分为左右侧.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患者安静状态下颈肩部区左右温度分布.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肩部区温度趋势总体高于颈部区.②颈部和肩部左右两侧的高温、平均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部区左右两侧的低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对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能够早期发现颈肩部两侧异常的肌肉代谢失衡信号,为预防提供依据.

  • 周平安教授选方遣药经验浅析

    作者:冯晓帅

    周平安教授临证,谨守病机,喜用经方,组方遣药,特点突出.惯用旋覆花合车前子药对治疗咳嗽;独用“三两三”(酸枣仁、夜交藤、石菖蒲各30g)治疗失眠;重用葛根治疗颈痛(颈椎病),川芎治疗头痛等.选药普通,疗效确切,值得借鉴和学习.

  • 穴位特异性与针刺得气对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影响

    作者:徐书君;符文彬

    目的:评价经穴的特异性对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9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优化方案组(260例)、安慰针组(266例)和穴位浅刺组(268例).采用NPQ颈痛量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3组患者的NPQ量表得分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除随访第3个月时穴位浅刺组与安慰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点每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治疗方案均可使NPQ量表计分下降,3种方案的降分差异经方差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优化方案的降分幅度大,其次为穴位浅刺方案,小为安慰方案.结论:穴位的针刺得气与否可影响针灸的疗效,同时也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确实存在.

  • 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俊合;戚芷琪;潘佳慧;沈文骏;李灵杰;卢璐;徐书君;符文彬

    目的:探讨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受试者分为针刺优化方案、穴位浅刺、安慰针3组进行干预.采用McGill疼痛问卷及Northwick Park疼痛量表(NPQ)作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治疗结束时、随访1个月时、随访3个月时进行评价.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NPQ量表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Gill疼痛问卷方面,优化方案组相较穴位浅刺组、安慰针组在治疗结束时及随访1个月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推断针刺优化方案在中老年颈椎病群体中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在NPQ量表方面,3组在各评价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推断针刺优化方案在改善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综合生活质量方面欠佳.结论:针刺优化方案可加强对中老年颈椎病颈痛患者疼痛的缓解,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及推广前景.

  • 不同精灸灸度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周俊合;李灵杰;卢璐;沈文骏;潘佳慧;戚芷琪;符文彬

    目的:探讨3种不同精灸灸度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评价不同灸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普通灸组(30例)、发泡灸1组(30例)、发泡灸2组(24例).采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评分来观察不同时点组内及组间疗效差异.结果:3组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1个月时NPQ、MPQ、VAS量表总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疗程结束及随访1个月时,发泡灸1组、发泡灸2组均较普通灸组NPQ、MPQ、VAS评分下降(P<0.05,P<0.01);发泡灸1组与发泡灸2组在疗程结束及随访1个月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精灸灸度治疗颈椎病颈痛均有效,发泡灸1组与发泡灸2组在改善颈椎病疼痛方面疗效类同,均优于普通灸组.

  • 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问题及对策

    作者:狄忠;姜硕;梁兆晖;符文彬

    文章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现状,分析目前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远期疗效欠佳的原因,探讨增强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远期疗效的对策.从颈椎病颈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人手,针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分析发现目前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重针轻灸;一是重经络轻脏腑.而灸法可祛风散寒、温阳固本,标本兼治,防止复发.肾主骨生髓,心藏神、主血脉,调理心肾,可增强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认为增强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关键在于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且重在调补心肾;刺灸方法应做到针灸并重.

    关键词: 针灸 颈痛 远期疗效
  •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梁兆晖;杨宇华;于鹏;朱晓平;伍洲梁;张继福;符文彬

    目的:探讨影响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穴取大椎、颈百劳、肩中俞;对照组接受假穴位治疗,针刺点为百劳、肩中俞穴位各向外旁开1 cm.两组均留针20 min,期间予以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采用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疗效,对各种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为52.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常规穴位针刺的疗效优于假穴位对照组(OR=2.670),患者既往的颈痛发作频率(OR=1.055)和发作持续时间(0R=2.446)均对疗效有影响.结论:针刺对于治疗颈椎病颈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既往的颈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 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

    作者:狄忠;姜硕;林咸明;符文彬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将颈椎病颈痛患者145例随机分为针灸组(49例)、针刺组(48例)和灸法组(48例).3组取穴均为颈百劳、大椎、肩中俞、中渚.针刺组各穴均行针刺,留针20 min;灸法组各穴均行麦粒灸,每穴灸5壮;针灸组于针刺后行麦粒灸.每3天治疗1次,各组受试者均在4周内完成10次治疗,随访3个月.采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评分作为疗效指标,评价各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和随访3个月时,3组患者的NPQ评分、MPQ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而针灸组的NPQ、MPQ评分低于针刺组和灸法组(NPQ:15.9±4.7 vs 18.2±5.0,20.2±4.5;MPQ:3.3±2.4 vs4.7±2.5,5.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灸组、针刺组和灸法组治疗颈椎病颈痛均有较高的有效率,说明3组均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其中以针灸组有效率高.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 点按阿是穴致晕针样反应1例

    作者:马培锋

    急性颈痛以指针点压远隔部位[1](一般位于手背侧二三掌骨之间)压痛点,同时嘱患者配合颈部运动,对缓解颈部疼痛及颈部运动受限,疗效立竿见影,然因指针点穴而出现晕针样反应者,临床罕见.本文介绍1例急性颈痛患者以指压远端阿是穴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眼前发黑、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头部及周身冷汗出等类似晕针反应症状及其转归.

  • 提托输刺-筋节点法治疗颈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立光;李孟媛;张敏

    目的 观察“提托输刺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颈痛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提托输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颈痛胶囊联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结论 采用“提托输刺筋节点”法能有效治疗颈痛,还可避免内服药物的慢性长期损害及急性期中推拿引起的副作用.由于本法取穴少,具有可复制性,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 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金学;向昌菊;刘秀芹;程爱华;王尚全;蔡静怡

    目的:探讨痹痛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镇痛机理。方法: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痹痛消和颈复康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亮-脑啡肽(LEK)、P物质(S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52例,临床痊愈12例,显效3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3%;对照组50例,分别为3例、33例、14例、0例和72.0%。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值的减少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EK含量普遍低下,治疗后治疗组LE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SP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GE2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颈椎病患者血清LEK低下,痹痛消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可升高血清LEK和SP含量。

  • 指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痛致晕针样反应1例

    作者:马培锋

    急性颈痛以指针点压远隔部位压痛点(一般位于手背侧二三掌骨之间),同时嘱患者配合颈部运动,对缓解颈部运动受限疗效立竿见影,然因指针点穴而出现晕针样反应者临床罕见.本文介绍了1例急性颈痛患者以指压远端阿是穴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眼前发黑、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头部及周身冷汗出等类似晕针反应的症状及其转归.

  • 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颈痛30例

    作者:薛愧玲

    运用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颈痛30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100%.取穴:颈椎夹脊穴、风池穴、肩并穴、肩外俞穴、天髎穴、三焦经与胆经在颈项部侧面交会点.穴位处常规消毒,选用1寸毫针常规进针,手法选用中等刺激,以平补平泻为主.采用HM6805-1治疗仪断续波接风池穴、肩井穴,同时采用TDP治疗器照射颈部,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关键词: 电针 TDP照射器 颈痛
  • 颈椎囊虫病1例报告

    作者:高歌;李桂玲;于振华;薛凤荣

    患者,男,43岁,山东曹县人.因头痛半年,颈痛2月,以"脑囊虫病待查"收入院.门诊号:12536.患者半年来经常头痛,间歇发作,重时伴恶心、呕吐.在当地服中药(药名不详)治疗,头痛减轻.

  • 上海市徐汇区初级中学教师颈部疼痛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王华芳;赵芳

    目的 对上海市徐汇区初级中学教师颈部疼痛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汇区的3所初级中学教师,对其颈部疼痛的知信行情况、颈部疼痛的发生频率、疼痛的程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等进行调查.将自愿参与研究的113名教师作为干预对象通过专家讲座、发放颈部健康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性别和伏案工作时间是影响颈部疼痛的主要因素(F值分别为6.140,12.274;P <0.05).干预后初级教师颈部疼痛知信行问卷知识问卷得分(21.54±4.21),态度问卷得分(32.76±6.22),行为问卷得分(46.51±7.58)均高于干预前的(15.49±6.15),(30.06±3.69),(41.78±5.7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57,-2.637,5.610;P <0.05).干预后初级中学教师颈部疼痛发生频率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04,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由干预前的(14.53±12.42)分下降到干预后的(12.54±11.0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5,P>0.05).干预前颈部疼痛强度视觉模拟得分为(36.12±21.37),干预后为(23.42±14.84),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5,P<0.05).结论 健康教育增进了初级中学老师颈部疼痛的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改进教师健康的行为,降低了颈部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的强度,但对颈椎功能障碍指教无影响.

  • 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袁君君;龚龙飞;欧春红

    目的分析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病理特点,探讨颈神经后支阻滞术后,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121例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予以神经阻滞术治疗,观察组(61例)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干预.结果121例平均随访9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后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手段,调整颈椎关节突结构紊乱和功能障碍,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关节、肌肉、韧带以及骨纤维管等因素对颈神经后支的刺激和卡压,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 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效果

    作者:张佳玮;王刚;李飞;王艳;马玲;卢茜;王诗忠;毕胜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纳入NCNP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进行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对照组采用颈椎间歇牵引。每周5次,治疗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和1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价。结果77例患者完成训练和随访。干预后,两组VAS和NDI均显著下降(t>9.330, P<0.001)。观察组干预后和1个月随访时,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8.338, P<0.01);观察组1个月随访时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9.053, P=0.004)。结论中医推拿联合功法可有效缓解颈痛、改善颈椎功能,效果优于颈椎间歇牵引。

273 条记录 2/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