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态脑电图对顽固性癫癎的术前定位应用

    作者:殷万春;刘灵慧;陈善成;杜天明;项永生;李冬娜

    目的探讨术前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癎病人定位、定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顽固性癫癎手术病人的常规脑电图(REEG)、AEEG及皮质脑电图(ECoG)进行研究比较.结果癫癎病人AEEG与REEG的异常率比较(P=0.013)、癫癎病灶的术前定位准确率比较(P=0.015)、定侧准确率比较(P=0.003)均有统计学意义;AEEG与ECoG定位准确率比较(P=0.12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癎外科术前AEEG定位准确率优于REEG,与ECoG比较也有一定优势.AEEG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癫癎病人术前定位、定侧的准确率.

  • 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辅助手术治疗继发性癫癎32例体会

    作者:谢竹青;陈春阳;张朝凤;许小林;彭璞;肖志红;雷昆;廖军华

    我们自2001年~2004年收治继发性癫癎32例,运用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辅助节除病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深部电刺激与功能性疾病

    作者:张建国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兴奋性,以达到改善帕金森病(PD)症状、控制癫癎发作、缓解疼痛等的一种神经外科新疗法,现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间,DBS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发展、成熟,其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公认.

  • 癫癎外科与微侵袭

    作者:栾国明;李云林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神经外科学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作为神经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癫癎外科在近几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如开展了γ-刀、X-刀和脑深部电极置入(DBS)等方法治疗癫癎,避免了常规开颅手术,使某些类型的癫癎病人得到了与开颅手术同样的效果.但是,对于常规癫癎外科手术而言,新世纪的癫癎外科又将如何呢?

  • 难治性颞叶癫癎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刘灵慧;陈善成;项永生;杜天明;李冬娜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前颞叶50例颞叶癫癎的病例.结果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症状发作完全消失25例,基本消失13例,发作次数减少50%或变型小发作9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前颞叶治疗颞叶癫癎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癫癎 颞叶 显微外科
  • 癫癎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其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子怡;周列民;孙星海;周珏倩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癫癎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癫癎专科新诊断为癫癎并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60例,治疗前接受韦氏智力量表测定,并记录临床情况,比较其智商及构成因子与对照组的差异;进行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癫癎患者的全量表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以及言语理解因子、知觉组织因子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成人亚组和儿童亚组亦见相似结果(P<0.05).病程和发作频率均与患者的全量表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呈负相关(P<0.05);发病年龄、发作类型、家族史以及致癎灶是否在优势半球,均与癫癎患者智商水平无关.进一步以病程作协变量,总量表智商和发作频率的相关度为r=-0.243(P<0.01);以发作频率作协变量,总量表智商和病程的相关度r=-0.155(P>0.05).结论癫癎患者人群的智商平均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的智商平均水平;癫癎发作的频率是癫癎患者总体认知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

  • 顶叶癫癎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分析

    作者:卢强;吴立文;任连坤;金丽日;彭炳蔚;刘秀琴;崔丽英

    目的分析和总结顶叶癫癎的临床特征、发作间歇期和发作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对46例顶叶癫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46例患者,首发年龄8个月至75岁,其中首发年龄≤14岁者29例,占63%.症状性32例,其中肿瘤、脑外伤和皮质发育异常是常见病因,隐源性14例.顶叶癫癎临床发作形式主要为躯体感觉性发作且多表现为麻木,继发全身化多见,局灶运动发作、视觉症状、复杂部分性发作伴自动症等表现提示发作向顶叶以外部位传导,顶叶发作缺乏明确的时间分布规律,脑电图也表现为在清醒、睡眠中均出现异常放电.对其中37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至5年的随访,大部分临床得到很好控制,仅5例有难治性趋势(均为症状性).结论顶叶癫癎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有特征性的综合征,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癫癎 顶叶 发作 脑电图
  • 拉莫三嗪治疗癫癎的有效性与剂量、血药浓度及合并用药关系的研究

    作者:廖卫平;宋志彬;杨少青;蒲蜀湘;易咏红;赵绮华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单药及不同配方治疗癫癎的有效性及与血药浓度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126例患者分4组: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组(LTG)42例;服丙戊酸(VPA)以拉莫三嗪为添加治疗的LTG+VPA组35例;服丙戊酸和卡马西平(CBZ)添加拉莫三嗪组(LTG+VPA+CBZ)33例;服卡马西平添加拉莫三嗪(LTG+CBZ)组16例.拉莫三嗪按常规逐渐加量,在达到目标剂量后一个月及有效维持量时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拉莫三嗪、丙戊酸及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拉莫三嗪单药或合并用药时疗效无明显差异,总有效率为81.8%,对全面性发作效果较佳,有效率90.6%,尤其是失神发作;对部分性发作有效率75.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89%的有效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在1~8μg/mL范围内,且此范围内疗效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血药浓度>8μg/m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有显著性.本组患者中无皮疹发生,可能与研究中起始剂量低、加量慢有关.结论拉莫三嗪单药及不同配方情况下对癫癎全面性发作效果更好.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较大,且与疗效和副作用相关.

  • Fas、caspase-3蛋白在颞叶癫癎病灶内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

    作者:尚伟;刘伟红;张珑;郝晓光;王成伟;庞琦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fas、caspase-3在颞叶癫癎病人病灶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30例颞叶癫癎病人手术切除的病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光镜、电镜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发现fas蛋白在对照组中无表达,在癫癎组表达明显增强(P<0.001);caspase-3在对照组中有轻微表达,在癫癎组表达亦明显增强(P<0.005).光镜检查及TUNEL染色均未发现凋亡的神经细胞,在进行电镜检查的10例标本中有4例发现少量早期凋亡征象的神经元.结论癫癎病人脑内存在神经元凋亡现象.fas、caspase-3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银杏叶提取物对癫癎大鼠海马结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建丰;孙长凯;张天华;周慧玲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癫癎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癫癎大鼠海马结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锂-匹罗卡品癫癎(LPS)大鼠模型.观察动物行为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结构GFAP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GBE对该模型癫癎发作的预防有效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35.48%.GBE预处理组和GBE急性给药组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亚区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GFAP-IR阳性细胞胞浆平均光密度明显增高.结论GBE预处理和急性给药两种给药模式均有一定的抗LPS作用,前者明显优于后者.GBE抗LPS作用的机制可能与GBE能降低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有关.

  • 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车春晖;黄华品;郑安

    目的探讨成年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组86例癫癎患者,对照组59名健康自愿受试者.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简表(Q0 L-BREF)、癫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定生活质量;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心境健康;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在心理领域得分比对照组低(P<0.05);除精力/疲乏领域外的各领域均有50%以上实验组QOLIE-31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实验组的抑郁、焦虑分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1);影响QOLIE总分的三个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是抑郁、焦虑和用药种数.结论癫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境健康恶化;对总体QOLIE影响大的因素是抑郁、焦虑和用药种数.

  • 深部电极记录在颞叶癫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漆松涛;魏书航;杨开军

    目的探讨深部电极记录适应证,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1998~2003年间,27例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进行颅内电极植入,包括:双侧颞叶纵向深部电极植入,双侧硬膜下颞底条状电极植入,颞外条状电极植入.结果研究表明在所筛选的病人之中,24例患者可以通过深部电极记录来定位致癎灶.结论对于一些通过术前无创检查难以定位致癎灶的癫癎患者,深部电极记录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深部电极 颞叶 癫癎
  • 脑胶质瘤的致癎性与侵袭性的相关研究

    作者:董斌;韩晞;罗其中;江基尧;殷晓明;徐英辉;廉治刚

    目的 探讨胶质瘤所致癫癎与不同级别胶质瘤侵袭性的相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将胶质瘤所致癫癎组55例病人定为实验组,其他非胶质瘤所致癫癎组38例病人定为对照组.实验组又根据病理分型分为良性组37例和恶性组18例.放免技术测定血清LN及Ⅳ型胶原含量,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93例患者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1 cm×2 cm×2cm区域的CD44含量及DNA倍体含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交界处脑组织的GABA浓度.结果 恶性胶质瘤组(18/55)交界处标本中CD44含量为5.03%±1.23%,与良性胶质瘤组(37/55)CD44含量3.47%±0.80%及对照组CD44含量1.93%±0.90%相比有显著差异(q1=3.95,q2=4.52,P<0.05),恶性肿瘤组GAB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良性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恶性胶质瘤组患者血清中LN、Ⅳ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良性胶质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55例胶质瘤患者术后LN和Ⅳ型胶原含量全部下降,手术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胶质瘤所致癫癎组18例患者中有15例DNA倍体呈异倍体,细胞增殖活跃.良性胶质瘤组37例中仅3例出现异倍体,大多呈二倍体.结论 胶质瘤的致癎性与侵袭后致GABA浓度的改变有关系;DNA异倍体含量较少的胶质瘤,癫癎发生率较高.这三项指标对鉴别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侵袭性与癫癎的关系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额叶癫癎的致癎灶定位与手术治疗

    作者:遇涛;李勇杰;张国君;王玉平;杜薇;蔡立新

    目的探讨额叶癫癎的致癎灶定位和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分析29例额叶癫癎患者的术前综合定位、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术式选择及术后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像学检查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以为12例定位致癎灶;而结合颅内脑电图长程记录,24例可以定位致癎灶,其中包括10例影像学检查阴性的病例.随访1年以上,按照Engel's效果分级:Ⅰ级13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5例.结论影像学检查、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以及颅内脑电图长程记录和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定位方法,可以提高额叶癫癎的致癎灶定位效果和手术疗效,其中颅内电极记录尤其有助于定位影像学检查阴性病例的致癎灶.

  • 托吡酯治疗癫癎时出现的泌汗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远桂;陈云春;杜芳;李锐;江文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治疗中出现泌汗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TPM治疗癫癎239例中出现泌汗障碍的发生率、出现时间、临床特征、管理方法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①泌汗障碍的发生率为15.1%(36/239),12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生率为23.1%,12岁以上组为2.2%;②泌汗障碍表现为少汗,皮肤干燥,运动不能耐受、发热,夏季症状突出;③泌汗障碍多在加量期后期出现;④泌汗障碍症状较轻,多为暂时性,一般无需停药,但宜减缓加量速度或减少用药量,改善周围环境温度,避免剧烈运动.⑤解热药无助于发汗,停用TPM后泌汗障碍症状可消失.结论与TPM相关的泌汗障碍均为全身性,年龄为泌汗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

  • 41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作者:黄远桂;黄旌;陈云春;田国红;杜芳;李锐;徐格林;林华;江文

    目的观察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MD)的临床特征及与癫癎的关系.方法详细观察41例PKMD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脑电图改变.结果 41例均由运动诱发,呈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30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1111例,发作时意识清楚,影像学有异常者6例,脑电图有癎样放电者12例,其中2例发作时有癎样放电,脑体感诱发电位半数以上病例有定位侧半球改变.对抗癎药有良效.结论本症障碍的部位可能在感觉刺激的传入通路与发作症状的传出通路之间的反射中枢.具有某些癫癎性质,推测与癫癎发作可能有某些共同的生物学基础.

  • 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期癫癎的临床特征

    作者:邵晓秋;吴立文;卢强;任连坤;高伟;金立日

    目的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期癫癎(childhood epilepsy with occipital paroxysms,CEOP)被分成两种综合征,即早发型和晚发型.本文总结了1组58例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癫癎的临床特征来探讨这一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1996~2000年在癫癎中心就诊的患儿,并需符合以下标准:①13岁以前发病:②发病前的发育正常;③神经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④脑电图有枕部爆发活动,背景活动正常.结果根据发作期的表现分为3组.第1组有发作期视觉症状,共18例(31%),第2组有强直性眼球偏转,共27例(47%);第3组既无视觉症状也无眼球偏转,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共13例(22%).第1组所有18例病人均符合Gastaut型的诊断,发作短暂而频繁,61%的病人在白天发作.第2组所有27例符合Palayiotopoulos型的诊断,均有发作期眼球偏转,其中33%的病人出现发作期呕吐,发作次数较少,15%的病人仅有1次发作,67%的病人仅在夜间发作,其发病年龄要早于Gastaut型(P<0.01).结论Panayiotopoulos型是常见的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癫癎.这两种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因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 儿童 癫癎 枕叶
  • 周期性脑电异常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雄伟;牛俊英;李艳萍;张红丽

    目的探讨周期性脑电波异常的分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脑电图显示周期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形特点.结果广泛性周期性爆发抑制(34例)多见于缺氧性脑病或药物中毒.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15例)常提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或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诊断.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28例)主要见于代谢性或缺氧性脑病.周期性一侧癫癎样放电(91例),85例有临床癫癎发作,且几乎都存在急性破坏性脑病变.结论分析周期性脑电波的特征对确定病因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 奥卡西平治疗癫癎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凤君;王薇薇;吴逊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47例癫癎病人采取单用和加用OXC治疗,其中25例未经治疗,22例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6例随访4个月,41例随访6个月.结果 1应用OXC后2、4、6个月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P<0 01).2单用组发作消失者为32.0%,合用组为9.1%(P<0.01).3不同发作类型的疗效相似.4维持量与疗效无关.59例(19.1%)出现较轻的副反应,除1例需停药外,另8例均自行消失.结论 OXC单用或合用对各类型发作均有较好的疗效,副反应少且程度低,耐受性好.

  • 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癫癎的长期研究

    作者:陈葵;潘映辐;李秀华;孙迪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添加治疗癫癎长期开放性观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据添加LTG前3个月基线月均发作频率,将94例癫癎患者分为非难治性癫癎组58例(NIE组)和难治性癫癎组36例(IE组),将每例后6个月的月均发作频率与基线进行比较,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69.1%.NIE组有效率(84.5%)、控制率(63.8%)较IE组(44.4%,22.2%)明显为高.IE组的疗效与我们均朗1年的观察结果近似.LTG与丙戊酸(VPA)配伍应用,疗效较好,且可以减少LTG的剂量.副反应主要为皮疹(12 8%).结论 LTG添加治疗癫癎疗效稳定,耐药性、副反应少,是适于长期应用的新的高效抗癫癎药物之一.

867 条记录 36/44 页 « 12...33343536373839...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