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0-2012年焉耆县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孙云峰

    目的:了解焉耆县小学生结核菌素感染情况,为焉耆县防控小儿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全县小学一年级儿童共4822名,在学生中开展结核菌素纯蛋白衔生物(TB-PPD)测试.结果:4822名儿童中,阳性者924人,阳性率19.2%,三年来,我中心对一年级入学新生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意在了解学生结核病感染状况,为制定学校学生结核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10年-2012对焉耆县4822名一年级新生进行了PPD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微卡苗对PPD强阳性者体液免疫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靳晓红;刘元东;郭慧兰;李子建;程绪浩;庄玉辉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即微卡苗)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测定PPD强阳性者注射微卡苗前、后12周,服异烟肼前、后血清IgG抗体OD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注射微卡苗前、后12周血清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阳性率由25%上升为80%.服药组、对照组抗体水平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注射微卡苗可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结核病的发生可能有预防效果,比服药更安全、易于控制.

  • 412例儿童结核菌素强阳性伴颈淋巴结肿大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毛红;李钋;王爱梅

    目的:分析412例儿童结核菌素强阳性伴颈淋巴结肿大患儿,给予预防性抗痨治疗的疗效的观察,提高对儿童结核菌素强阳性的认识,增加儿童颈淋巴结核的诊断依据,减少儿童结核病的发病.

  •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1年)(第一部分 结核病临床诊断)

    作者: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

    结核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与结核病斗争的历史长河里,取得的每一次关键性进步都是以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为标志的.从100多年以前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了Mtb,到以后结核菌素及细菌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从1944年S的发明,到INH、对氨基水杨酸(PAS)、EMB、氨硫脲(Thz)以及RFP等的相继问世,使结核病的临床治疗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的流行与传播.

  • 不同类型及剂量结核菌素试剂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刘春燕;肖利力;刘翌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及规格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试剂在出国健康人群中结核杆菌感染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规格的试剂在用途和选择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2-2014年在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出国体检的健康人群21 515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不同类型及规格的试剂,将其分为3组,A组7 446人,使用规格为50 IU/ml×lml的BCG-PPD;B组6 609人,使用规格为20 IU/ml×1ml的TB-PPD;C组7 460人,使用规格为50 IU/ml×1ml的TB-PPD,并对其皮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阳性率为66.99%;B组阳性率为37.78%;C组阳性率为42.75%,3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0.01,P<0.01),其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x2=1 199.81,P<0.01)和C组(x2=884.26,P<0.01),而C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x2=35.89,P<0.01),C组的阳性率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44.5%)接近.结论 在出国体检时宜选用50IU/ml的TB-PPD作为TST试剂,可提高准确性和检出率.

  • 2064名大学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李翔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我国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近年来仍有少数地区不断发现新患者,有的地区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大学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西安邮电学院对本校2004年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了结核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结核菌素试验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郝云连

    结核病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本文就皮质激素及结核菌素试验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成人急性肝炎一例

    作者:陈红梅;张文谨;罗生强;高峰;张海燕;蔡少平

    患者男性,34岁,山东单县人,工人,因"间断发热、乏力、纳差、肝功异常3月余"于2005年2月24日入院,患者2004年11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8~39℃,伴有畏寒、寒战.2004年11月11日出现高体温40℃,伴左侧头痛及眼睛痛,在当地医院查肝功异常,ALT/AST 349/245 U/L,白细胞偏低(3.4×109/L),检查乙肝抗原抗体系列:抗-HBs阳性,余嗜肝病毒检查均阴性,B超提示脾大,行肺CT、结核菌素、肥达、外裴试验,排除结核、伤寒、出血热等,后考虑诊断非嗜肝病毒性肝炎,保肝等治疗后,效果欠佳,肝功反复波动异常(ALT 96~500 U/L),体温波动于37.0~37.5℃.大小便正常,无皮肤瘙痒,无黑便及陶土样便.体重无明显下降.

  • 三种检测方法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价值的探讨

    作者:王龙成;魏建华;宋广荣;许智芳;贾晶晶;王芳;马丽娟;席丽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试验3种方法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所观察对象分为两组,非结核病组121例及肺外结核病组132例,各组诊断采用双盲法,且有可比性.对非结核病组的血标本或痰标本及肺外结核组血标本或/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标本、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标本、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和泌尿系结核的尿液标本、部分颈淋巴结结核干酪坏死分泌物标本进行PCR扩增及ABI-7 300仪器荧光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定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对所选病例均同时做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结核杆菌DNA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34.85%、特异性85.12%;血清抗结核抗体敏感性62.88%、特异性52.07%;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65.15%、特异性65.1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快速准确、特异性高、假阴性低、需时短,缩短了肺外结核诊断的检测时间,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效支持.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阳性结果提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3种方法是诊断肺外结核病必要的辅助方法.

  • 结核性胸膜炎侵及肝脏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胡善朋;王丽

    患者男,25岁.本地建筑工人,自觉食欲不振,伴右侧胸痛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8℃,心率7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5/10kPa,X-线胸片示右侧肋膈角闭塞,2个月前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红肿直径20 mm,WBC:8.3×109/L,N:0.73,L:0.27,血沉:49 mm/h.

  •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及地塞米松、结核菌素多糖核酸对其影响

    作者:杨振华;陈平;向旭东

    近年来,辅助T淋巴细胞Th1/Th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较多重视.我们的试验通过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 水平来间接反映Th1/Th2细胞的活性,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及哮喘中Th1/Th2亚群的失衡情况,并观察地塞米松(DXM)、结核菌素多糖核酸(BCGPNS)对其活性的影响.

  • 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晓玲;张红梅;王洪海

    结核分枝杆菌长期处于持续感染状态已成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结核病的大阻碍之一[1].持续感染期的寄主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具有传染性,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呈阳性.据估计全世界有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在其一生中,有5%~10%可能发病[1],因此对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期分子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综述主要概述持续感染期结核分枝杆菌表达的一些关键基因及其作用,并对形成和维持持续感染的可能机制之一,阻断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这一成熟过程的分子模式作一介绍.

  • 第303例--胸闷、气喘、咳嗽伴间断发热、双下肢水肿

    作者:武建英;罗继征;王荃;白云

    患者男,31岁,勘探工程师.主因胸闷、气短、咳嗽伴间断发热13 d,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于2003年6月23日收入院.患者于6月9日出差到新疆,当日在工地劳动、受淋雨后出现发热,体温37.2℃、伴胸闷、气短、平卧时干咳.次日到物探队卫生所就诊,经"双黄连、青霉素"静点2 d,效果不佳.6月12日到当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体温37.5℃,血WBC 6.9×109/L,中性0.52,淋巴0.35,血小板241×109/L,血红蛋白(HB)131 g/L;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抗"O"<500,血沉 10 mm/1h;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5IU(-).胸片:双肺中下野肺纹理增强,右下肺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右侧肋膈角变钝,诊断"右下肺炎、右侧胸膜炎、胸腔积液",以"疑似SARS"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继续用"青霉素、双黄连、利巴韦林"治疗.

  • 儿童结核菌素试验136例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任丽平

    目的:探讨儿童结素试验阳性结果,为临床鉴别儿童结核起辅助诊断作用.方法对136例疑似患儿左前臂曲侧皮内注射0.1ml(含5u),72小时观察结果;其中103例患儿有接种卡介苗史.结果:PPD试验阳性反应者136例,其中确诊为感染结核者61例,占44.85%,人工免疫PPD阳性反应者75例,占55.15%.结果:人工免疫阳性硬结于试验后≤4天消退,硬结持续时间为1天~2天,色素沉着淡薄.自然感染者PPD硬结于试验后≤7天消退,硬结持续时间4天~5天,有明显色素沉着.结论:PPD试验确定儿童既往或近是否受过结核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 TNF-α-shRNA对结核菌素诱导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作者:梁思敏;马荣;马赫;于洋;殷飞;吴鹏;范凤龙;戈朝晖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的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诱导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双酶切法构建TNF-α-shRNA,经脂质体转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TNF-α-shRNA的转染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观察转染前及转染后第1、3、5、7天TNF-α基因的表达情况;以RAW264.7细胞为空白组、RAW264.7细胞+1IU· ml-1PPD为对照组、RAW264.7细胞+TNF-α-shRNA+1 IU· ml-1pPD为转染观察组、RAW264.7细胞+空载质粒+1 IU· ml-TPD为阴性转染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各组第3天TNF-α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计数各组第7天破骨细胞形成的数量.结果:TNF-α-shRNA经脂质体成功转染RAW264.7细胞,转染效率达70%~80%.RT-PCR显示转染后第3天TNF-α基因的表达少,第5天次之,第1天、第7天和转染前比较差异不大.转染后第3天转染观察组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46±0.03,同时间点空白组为1.00±0.00,对照组为1.43±0.09,阴性转染组为1.38±0.06.转染后第3天转染观察组TNF-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55.34±0.82,同时间点空白组为59.13±1.43,对照组为82.72±1.84,阴性转染组为84.62±0.97.转染后第7天转染观察组破骨细胞形成的数量为19.33±1.53个,同时间点空白组为5.67±1.53个,对照组为56.67±3.79个,阴性转染组为59.67±3.51个.转染观察组的TNF-α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破骨细胞数量与空白组、对照组、阴性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阴性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shRNA可以特异性地沉默RAW264.7细胞内TNF-α基因的表达,使TNF-α的产生减少,抑制PPD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

  • 医务人员感染结核危险性的探讨

    作者:李静玫;卢巍;王东亮;王彩荣;李海蜂;刘凤华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结核的危险性. 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检查组与对照组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的反应情况. 结果医务人员PPD的阳性率达84.1%,对照组为52.1%,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其比值比(OR)为8.29;在医务人员中,非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受结核感染的机会与临床工作者相同(P>0.05);涉及呼吸道疾病科室的人员受结核感染的危险性高,是普通科室的2.95倍. 结论医院作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对医务人员结核感染确实构成危胁,建议医务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特别是刚刚步入医院工作、PPD反应呈阴性的医务工作者.

  • 羟基喜树碱和结核菌素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的复发

    作者:席国瑞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尤以中老年人居多.膀胱癌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1年复发率为10%~67%,5年内复发率为24% ~ 84%;而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率更高,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影响较大.术后辅助放化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宿主的免疫系统在防御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羟基喜树碱对肿瘤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134例膀胱癌患者行羟基喜树碱(HCPT)+结核菌素(BCG)膀胱内灌注化疗,现报告如下.

  • 胸椎隐球菌病一例

    作者:袁敏;杨继金

    患者男,67岁,无诱因胸背部持续性隐痛3个月,加重1周,疼痛以右侧为主,呈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大小便正常.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年余.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均无升高,1∶ 2 000结核菌素(OT)试验阴性.体检:心肺阴性,第3、4胸椎脊突压痛,余无特殊阳性体征.

  • 40660名住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仝玉平;汪峰

    目的了解和掌握许昌市住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果,为预防结核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中学及高校所有住校新生进行PPD试验.结果2001年~2004年共对40660名学生进行试验,阳性人数29287人,阳性率为72.03%,其中强阳性率为1.77%.2001年~2004年强阳性率分别为1.27%、1.67%、1.74%、2.19%,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PPD试验是住校新生筛查结核病方便有效的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可疑学生进行痰检、X线等检查,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 1737名出境人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张园园;千青松;陈建雄;蒋艳冰;姜晓玲;夏萍;李瑞杰

    目的 为了解北京地区出境人员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纯结素(PPD)对1999年5-8月的1737名出境人员进行试验.以48-72小时观察10-19mm为中度阳性反应;20mm及20mm以上,不足20mm但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应用Epi6数据库录入数据,并对男性和女性的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阴性反应:559/1737(32.18%);阳性反应:1178/1737(67.82%),其中强阳性反应55/1737(3.17%).女性结果阳性率为75.90%(548/722);男性为62.07%(630/1015).结论 女性PPD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

143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