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多参数监护仪心电监测系统的探讨与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护仪已经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监测仪器,监护仪的使用为临床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技术参数,使诊断、治疗更为准确快捷,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1 心电监护仪原理监护仪所监护的信号有心电、血压、呼吸、体温(T)、心输出量、血氧浓度、呼气末一氧化碳等,其中心电是基本的监护参数.
-
新型长时间心电监测系统--植入式心电记录器
由Einthoven发明的心电描记技术是现代心血管病学的里程碑,其推动了体表和心内电信号记录的发展.但因记录时间的短暂,使其临床应用价值受限,特别是对患有阵发性的心脏节律障碍者.
-
基于HKD-10A的家用人体心电监测系统设计
本设计针对目前家用人体心电监测仅成本高、体积大等缺点,结合家用人体心电监测设备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家用人体心电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内部集成ADC的微控制器ATMage16作为系统控制核心;选用HKD - 10A心电传感器模块代替传统的心电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可通过无线串口发送至PC机,在上位机软件中显示心电图和心率,不仅有助于减小系统体积,降低设计成本,还降低了对下位机的性能要求.经初步测试,该系统可正常运行,实现对人体心电图及心率的远程监测.
-
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在术前监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而围手术期患者的优良护理与手术同样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其中术前对患者心电变化的评估至关重要,它可以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从而关系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生命.本文对90例准备手术的患者应用电话-心电监测系统(TTM)来监测其心电变化情况.
-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是对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为创新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实践,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保障模式--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电检查和监护服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远程医学模式和新式远程心电设备和网络技术,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在示范工程中将直接服务于广大百姓.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须警惕无症状房颤的存在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Vasamreddy等,通过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随访发现,无症状房颤发作的次数是有症状房颤的4.5倍.若以无房颤症状作为治疗成功标准则临床成功率为63%~70%;而以无线心电监测中无房颤为标准的完全成功率则下降为50%(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6,17:134).
-
院外心电监测31例次临床观察报告
1998年7月我院使用XDJ-Ⅰ型心电监测系统(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广州无线电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生产,1992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建立院前心电监测中心,对5例心肌梗死后病人进行了31例次院外心电监测.现报告如下:
-
院外电话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护理
院外电话心电监测系统(TTM)是集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与医疗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我院急诊科从1997年3月~1998年5月采用以色列哈特公司生产的Heart 300型院外心脏心电图电话监测系统,对156例门诊和出院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其中男85例,女71例,年龄18~96岁,平均52.5岁.156例患者TTM监测前心电异常率62.7%,监测后阳性率80.9%,心律失常发生率监测前18.3%,监测后37.5%. 从监测的结果看,成效是显著的.整个监测过程顺利,无一例发生意外,现将护理方面的工作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