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部运动录像分析法

    作者:王德生;Pavel Dulguerov;Willy Lehmann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客观评价面神经运动功能的方法即面部运动录像分析法(videomimicography,VMG).方法受试者面部作11个标记点,进行5种面部运动(皱额、闭眼、皱鼻、吹哨和微笑),使用数字式录像机进行录像.每个动作要求用大的收缩强度重复3次.选取3个静息状态画面和15个大运动画面(每个运动选3个),在软件控制下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形测量.分析每一个运动时每侧面部10个距离指标和5个面积指标的变化.首先分析10例健康人,找出每一运动的佳评价指标.从这些佳指标加权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分析48例面瘫患者,研究该综合指数与面瘫的House-Brackman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结果显示:面积指标优于距离指标.每一运动有相应的佳评价指标.面瘫患者组:根据正常组得出的佳指标加权计算得出VMG值,根据瘫痪侧的VMG值占健侧VMG值的百分率计算出VMG指数.VMG指数与面瘫的House-Brackmann级数呈很好的线性相关(r=-0.928),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实验在健康对照组和面瘫患者组均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本方法具有客观、定量、重复性好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临床评价面神经运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

  • 中耳慢性炎症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作者:王斌;戴春富;迟放鲁

    目的 探讨中耳慢性炎症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中耳慢性炎症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中仔细探查面神经骨管情况及病变累及部位.全部病例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4例(10%)面神经骨管完整,在面神经骨管破坏的病例中,病变累及鼓室段面神经33例(89%).术后病理结果显示:24例(59%)为胆脂瘤,14例(34%)为肉芽,3例(7%)为结核.结论 中耳慢性炎症导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与胆脂瘤病变有关,面神经鼓室段是常受累部位.其主要因素是感染沿神经组织的蔓延而不是受压萎缩.面神经骨管破裂并不是感染扩散的必要条件.

  • 颞骨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王正敏;许为青

    目的 探讨影响颞骨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3例颞骨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0.O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非参数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3例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1例同时接受了面神经重建,1例失访,接受随访者皆无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面神经功能达House-Brackman(HB)分级Ⅱ~Ⅴ.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与术前面神经麻痹持续时间(r=0.925,P<0.01)和术前面神经功能分级(r=0.712,P<0.05)相关.经非参数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面神经受累部位对面神经重建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面神经麻痹持续时间越长和术前面神经功能越差,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差;对于面肌已失神经支配,但仍存在面肌电图纤颤电位者,或高位面神经鞘瘤者,仍应考虑面神经重建.

  •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辉;高志强;李予鲁;刘稳;全世明

    目的 探讨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例,其中明确诊断6例,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例、Machado-Jesoph病1例、双下颌骨骨折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1例、Vogt-小柳-原田病1例、Bell面神经麻痹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为可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或Lyme病.脑脊液检查5例其中有阳性发现者4例.Lyme抗体检查6例中有阳性发现者1例;影像学检查5例中有阳性发现者2例;肌电图和瞬目反射检查7例,均为周围性损害.7例患者均应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长2个月,以House-Brackmann Ⅰ级为面神经麻痹完整治愈标准.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少见,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诊断失误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应该在临床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中面对这样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做细致的全身检查;同时应了解可能的原发病及其特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 内镜经鼻岩尖区手术的解剖及临床

    作者:孔锋;张秋航

    常见岩尖病变有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脊索瘤、转移瘤和真菌性炎症,其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外科治疗.以往处理此区域的手术入路包括眶颧入路、Kawas入路、经迷路人路、经耳蜗人路、乙状窦后入路和岩骨下入路等.然而由于岩尖区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处理该区病变时会涉及到岩骨段颈内动脉、海绵窦和第Ⅱ、Ⅲ、Ⅳ、Ⅴ、Ⅵ组颅神经,故手术难度大、外科创伤大、并发症多.以往这些显微人路,常会造成患侧永久性听力丧失、面神经麻痹等颅神经损伤、颅内外血管性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将内镜经鼻入路作为处理岩尖病变的一种可选择人路.本文综述了内镜经鼻岩尖手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区域开展手术提供参考.

  • 人工面神经诱发面神经麻痹兔口轮匝肌收缩刺激电极植入位置的研究

    作者:许栋岳;赵宁军;赵艳霞;罗丹;孙雅静;李克勇

    目的 利用人工面神经(artificial facial nerve,AFN)诱发单侧失神经支配的兔口轮匝肌(orbicularis oris muscle)收缩,探讨AFN诱发闭口时刺激侧电极的适植入位置.方法 根据AFN刺激侧4路微电极的植入位置分为4种模式,按不同模式将微电极植入于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的患侧口轮匝肌,经AFN体外输出统一刺激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诱发患侧口轮匝肌收缩,采用SAS 9.3统计软件比较各电极植入模式阈刺激和峰刺激的电流强度.结果 第1种与第2种模式的阈刺激电流强度及峰刺激电流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第3种与第4种模式的阈刺激电流强度及峰刺激电流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第1种、第2种模式的阈刺激电流强度及峰刺激电流强度相接近,且均高于第3种与第4种模式;第4种模式的阈刺激电流强度、峰刺激电流强度均分别高于第3种模式.结论 当AFN刺激侧微电极在上唇植入公用1路、输出1路,在下唇植入输出1路,在与口角至同侧耳廓根部中点的连线成40°~45°夹角方向植入输出1路,即第3种植入模式时所需的有效刺激电流强度低,适合作为优选植入方案.

  • 9例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临床分析

    作者:叶放蕾;高佩;陈蓓;王乐;王晓东;赵堃

    目的 探讨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例患者早期出现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性加重,4例出现反复性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无自觉听力下降;3例先出现听力下降,后出现面神经麻痹.术前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下降,7例伴有耳鸣、4例伴有眩晕.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可见岩尖部骨质破坏,MRI检查可见岩尖部占位病变;面神经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提示中、重度神经源性改变.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颅中窝进路岩尖部胆脂瘤切除术,1例行颅中窝-迷路联合入路手术.术中见4例面神经水平段裸露、水肿;3例面神经受压变细,行面神经减压术;2例面神经迷路段被病变侵蚀断裂,行端端吻合术.术中彻底切除胆脂瘤病灶,术后随访6~32个月,未见复发.3例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患者早期可表现为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术前CT、MRI及面神经功能检查对临床诊断、术式选择及术中面神经处理有重要意义.

  • 面神经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迟放鲁

    外周性面神经麻痹的问题一直受到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整型外科和中医内科关注.过去推测贝尔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与病毒、缺血、自身免疫、血管痉挛有关,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注意到贝尔面神经麻痹患者血液中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但缺乏直接证据.近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已经从贝尔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内液体中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DNA片断,并在Ramsay-Hunt 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水痘病毒DNA[1].

  •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瘫的预防和复发模型的建立

    作者:江涛;王海波;樊兆民;韩月臣;徐磊

    目的 建立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潜伏感染再激活导致小鼠面瘫的模型,观察免疫球蛋白(IgG)和干扰素对单纯疱疹病毒性小鼠面瘫的预防效果.方法 64只4周龄雌性Balb/c小鼠,用26G针头搔刮小鼠耳廓背面近耳根部皮肤,左耳接种HSV-1 25 μl,总剂量1.7×107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ml,右耳接种25μl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制作小鼠面瘫潜伏模型.按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20只,每天腹腔注射IgG1 ml/kg,连续注射3 d,待出现面瘫后,面瘫小鼠继续注射3 d;第二组20只,腹腔注射干扰素1.5×107 IU/kg,连续3 d,待出现面瘫后,面瘫小鼠继续注射3 d;第三组24只,腹腔注射相应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小鼠面瘫情况,8周后取面瘫恢复的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50 mg/kg,建立面瘫复发模型.处死小鼠,分离双侧面神经和三叉神经节,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SV-1 DNA的表达.结果 第一组小鼠面瘫率50%,面瘫持续时间(7.2±2.2)d(-x±s,下同);第二组小鼠面瘫率30%,面瘫持续时间(4.5±1.8)d;第三组小鼠面瘫率67%,面瘫持续时间(8.9±2.6)d.经统计学分析,IgG不能有效降低面瘫发生率及缩短面瘫持续时间(P值均>0.05),而干扰素可以有效降低面瘫发生率并缩短面瘫持续时间(P值均<0.05).注射环孢素后3只面瘫恢复小鼠(3/28)再次出现面瘫,复发率11%.所有面瘫复发小鼠均检测到HSV-1 DNA,而未复发小鼠均未检测出HSV-1 DNA.结论 HSV-1潜伏感染再激活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性小鼠面瘫复发的原因之一,潜伏病毒的再激活与免疫力低下有关.干扰素可以有效降低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瘫发生率和缩短面瘫持续时间;免疫球蛋白(IgG)不能有效降低面瘫发生率和缩短面瘫持续时间.

  •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家兔面神经微循环

    作者:李健东;李学佩

    目的研究面神经微循环障碍与神经嵌压及面瘫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aser Doppler flowmeter, LDF)测量32只新西兰大白兔水平段面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血流.结果在水平段面神经管同一点重复测量,发现LDF是一种客观、稳定的测量方法,水平段面神经血流存在近侧高远侧低的规律,水平段面神经低LDF值(57.96±24.59),高于上鼓室内壁(21.17±6.21)、水平半规管(21.16±6.39)、鼓膜张肌腱(10.40±5.97)等周围结构(P<0.05),压迫面神经会造成神经微循环障碍,提示LDF可能在面瘫嵌压机理的研究中发挥作用,水平段面神经管上测得的LDF值可能成为一种帮助医师在复杂术野中准确辨认出面神经的得力工具,避免医源性面瘫的发生.结论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在周围性面瘫临床和发病机理研究中有应用价值.

  • 2008年全国耳科疾病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专题学术会议征稿通知

    作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将于2008年10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耳科疾病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专题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征稿内容包括:①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②耳鸣的临床和基础研究;③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与基础研究;④眩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⑤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与基础研究;⑥相关内容的继续教育讲座.

  • 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讨论稿)

    作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编者按为了制订一个有权威性、与国际接轨、且全国同行认可的面神经功能的评价标准(面神经分级),2004年6月份<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邀请相关专家完成了标准的起草,并组织北京的耳科学专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修改.经过北京专家修改后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系统)>讨论稿送给全国耳科学专家征求意见,大部分专家在2005年4月底之前将该地区同行对于标准草案的意见反馈回了编辑部.同时,编辑部将该草案放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网上(http://www.orlhns.org.cn/)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综合上述意见,再次整理该草案,并在2005年5月的山东济南耳科学学术会议上对草案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面神经麻痹评分系统方面,大家认为建立国内统一的面神经麻痹评分系统是必要的,利于学术交流和与国际接轨.从长远角度出发,应该有中国的评价系统,这需要我们有目的地研究,建议暂按House-Brackmann标准,在国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然后根据多中心研究结果,制订我国面神经麻痹评分标准.根据以上意见,我们将该草案在本栏目中刊出,进一步征求全国各地专家和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广大专家和读者踊跃发表意见,可将您的看法用信件(100710,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耳鼻喉科姬广茜收)或者邮件(Email:jiguangqian@cma.org.cn)的方式反馈给我们.

  • 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稳;高志强;神平;倪道凤;全世明;倪安平;张云

    目的建立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感染造成的面神经麻痹动物模型,研究HSV-1与面神经麻痹之间的关系.方法 Balb/c小鼠66只,切断双侧面神经耳后支,右侧神经断端接种HSV-1,左侧接种胎牛血清作为对照.观察小鼠全身情况、双侧面肌运动的对称性;颞骨连续切片HE染色;颞外段面神经锇酸染色;双侧面神经、脑干、三叉神经节、脊髓行PCR检测HSV-1 DNA片断.结果 28只小鼠(42.42%)于接种后2~5 d发生右侧面神经麻痹,病程持续3~6 d后恢复.38只未发生面神经麻痹.与对侧比较,颞骨连续切片显示面神经麻痹鼠右侧神经肿胀、神经周围间隙变小、炎细胞浸润,面神经横截面积/面神经管横截面积的比值明显变大;颞外段面神经出现神经髓鞘变薄、脱失.面神经麻痹鼠和无面神经麻痹鼠的部分神经组织中检测到HSV DNA.结论在面神经耳后支断端接种HSV-1可以引起小鼠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可能是由于病毒逆行转运引起面神经炎,进而神经肿胀受压发生面神经麻痹.

  •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致小鼠面神经麻痹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王海波;冯红云;樊兆民;徐磊;王丽君

    目的建立I型疱疹病毒感染致小鼠面神经麻痹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在小鼠面神经麻痹发生过程中的致病机制及作用部位.方法选择53只16~18 g、4周龄雌性Balb/c小鼠,用26 G针头在49只实验组小鼠右耳廓背面近耳根部皮肤连续搔刮后,将25 μL HSV-1病毒液滴在创面上.同样方法搔刮左耳廓,滴25μL PBS作为对照.另4只动物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对照.PCR法检测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的实验动物相关部位的HSV-1 DNA表达.结果 49只接种动物中,37只(75.51%)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麻痹.其中,右侧14只(14/37,37.84%),左侧3只(8.11%),双侧20只(54.05%).20只双侧面神经麻痹动物中,13只(65%)先出现右侧面神经麻痹,2只(10%)先出现左侧面神经麻痹,另外5只直接发生双侧面神经麻痹.37只面神经麻痹动物中,6只(16.22%)面神经麻痹自行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为7.83 d.结论 HSV-1存在于脑干和大脑皮层面神经运动核放射区与面神经麻痹的出现关系密切.

  • 岩骨胆脂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吴涛;韩东一;杨伟炎;黄德亮;武文明;张素珍

    目的探讨岩骨胆脂瘤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手术方式.方法对1986年12月~2003年4月收治的12例岩骨胆脂瘤患者(继发9例,原发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岩骨胆脂瘤首发症状为面瘫及听力下降, 鼓膜正常. 继发岩骨胆脂瘤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史,听力下降及面瘫, 鼓膜通常有穿孔或不正常.慢性中耳炎病史及耳科手术史与继发性岩骨胆脂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颞骨CT可明确病变范围及与面神经的关系,能为确定手术方式提供直接的参考.继发及原发岩骨胆脂瘤的治疗原则相同:彻底清除胆脂瘤上皮.手术入路有4种:经迷路、中颅窝、迷路中颅窝联合入路、颅颈联合入路(迷路下).1例继发胆脂瘤因反复复发而行4次手术外,其余11例随访4个月~15年无复发.吻合的3例面神经中,2例由House Brackmann分级Ⅴ恢复到Ⅳ; 减压及神经连续性完整的3例中2例由Ⅳ恢复到Ⅲ, 1例无恢复.结论继发及原发胆脂瘤病因不相同, 临床表现各具特点.手术进路的选择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听力状况,经迷路、中颅窝是主要入路.单纯中颅窝入路应采用术腔相对封闭的术式;其他入路应采取开放术腔式手术.

  •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分析

    作者:唐朝颖;韩维举;张纪帅;张桐;申卫东;刘军;戴朴;杨仕明;韩东一

    目的: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14年于解放军总医院经乳突-上鼓室入路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99例(102侧)临床资料,分析骨折类型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按骨折类型和术前病程分组,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评估手术效果,随访至面神经功能正常或1年以上,对随访资料完整的70例(73侧)的疗效进行总结,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χ2检验。结果99例(102侧)外伤的原因:交通事故55例(58侧),跌伤20例,坠物砸伤17例,其他7例;颞骨骨折68例(71侧),其中纵行骨折56例(59侧),横行骨折12例,传导性耳聋在纵形骨折和横行骨折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7.3%和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横行骨折中的发生率为66.7%,明显高于其在纵行骨折中的发生率18.6%(P=0.001);资料完整的70例(73侧)面瘫患者术前面神经功能:Ⅳ级4例,Ⅴ级48例(49侧),Ⅵ级18例(20侧),术后面神经功能:Ⅰ级24例(27侧),Ⅱ级32例,Ⅲ级13例,Ⅳ级1例,骨折类型分组在面神经功能恢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术前病程越短,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好(rs=0.257, P=0.026),术前病程在2个月内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级或Ⅱ级者为87.8%,手术效果优于术前病程2个月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交通事故导致的颞骨骨折是造成外伤性面瘫的主要原因,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面瘫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面神经损伤的术前病程有关,应尽早手术,外伤后2个月内手术效果较好。

  • 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志森;张宇园;王侃;沈毅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的周围性面瘫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病人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结果行不同进路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按House-Brackmann分级法(H-B分级法)评判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32例中17例颞骨骨折面瘫(Ⅴ级2例,Ⅵ级15例),据面肌电图动态观察,伤后2周内手术者13例,术后随访0.5~2.0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 Ⅰ~Ⅱ级11例,达84.6%;伤后3周手术3例,恢复至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8周手术1例,仅恢复至Ⅵ.医源性面瘫(Ⅵ级)患者2例.分别在伤后2周和3周手术并恢复至Ⅱ级和Ⅲ级.13例中耳乳突病变者均在1周内手术,恢复至Ⅰ、Ⅱ、Ⅲ级的分别为8、2、3例.结论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颢骨骨折及中耳乳突胆脂瘤致周围性面瘫是有效的,且应根据面神经电图动态观察,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瑾;潘军燕;陈晓红;周水洪;柴亮;杨雪明;王媚;鲍洋洋;钱林荣;李海同

    目的:探讨不同面神经疾病致周围性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面瘫、3例贝尔氏面瘫及3例中耳胆脂瘤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经乳突-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面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术后随访0.5~2年,按面瘫H-B分级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9例颞骨骨折面瘫(Ⅳ级2例,V级6例,Ⅵ级1例),伤后2~4周手术5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I级4例,Ⅱ级1例;伤后5~8周手术3例,面神经功能恢复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9~12周手术1例,恢复Ⅳ级。3例贝尔面瘫(Ⅳ级1例,V级2例),9~12周手术2例,均Ⅱ级恢复,12周后手术1例,为Ⅲ级恢复;3例中耳胆脂瘤(Ⅲ级2例,Ⅳ1例)在1~2周内手术,均I级恢复。结论对于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行面神经减压术,多能取得良好疗效。

  •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希杭;程金妹;林昶;叶胜难;林功标;易自翔;张榕

    目的:分析总结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经验,包括受损面神经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规律。结果10例颞骨先天性胆脂瘤患者中,年龄为1~57岁,男7例,女3例,其中患耳为左侧5例,右侧5例。病变位于乳突区6例,其中1例患者外耳道后壁受累破坏;病变累及乳突区、岩尖4例,术前出现面瘫,面神经骨管均已破坏、裸露,其中1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予同期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组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9例行改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其中1例术中同期行面神经减压+鼓室成形术;1例为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同期行闭合式乳突凿开鼓室成形术,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术后语训恢复良好。所有病例术后1年复查CT等没有发现胆脂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对先天性胆脂瘤通过病史、听力学、影像学资料等进行鉴别诊断,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特别是对于岩部先天性胆脂瘤,在出现面瘫等并发症,及时通过CT、MRI等影像学资料,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能会避免误诊和漏诊。

  • 周围性面瘫41例临床分析

    作者:柯朝阳;龚桃根;杨名保

    目的 总结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月间4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House-Brackma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结果 41例患者中Bell面瘫14例,Hunt综合征1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致面瘫8例,外伤性面瘫4例,颞骨肿瘤致面瘫4例.治疗前面瘫HB分级Ⅱ级2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Ⅴ级12例,Ⅵ级3例.22例行单纯药物治疗;1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行面神经减压术6例,病变切除+面神经减压术10例,病变切除+面神经移植术2例,病变切除+面神经垂直段切除术1例.治疗后随访8月~4年半,除2例患者面瘫无明显改善外,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6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经面神经减压术后1例恢复至I级、3例恢复至Ⅱ级、2例恢复至Ⅲ级.结论 周围性面瘫经及时、恰当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大多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果断地行面神经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1744 条记录 12/88 页 « 12...9101112131415...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