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CT检查正常妇女HPV的消退规律及其与CIN的关系

    作者:王凤文;林杨;崔满华

    目的:探讨HR - HPV及LR - HPV的消退规律,为细胞学检查正常的HPV阳性人群制定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方法:对2007年1月~ 2008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妇科体检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HPV检测阳性的妇女进行定期随访,对6、12、18、24个月做TCT、HPV检测的31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至第6、12、18、24个月HR- HPV消除率分别为47.51%、58.37%、64.71%、73.30%,LR - HPV消除率分别为86.32%、92.63%、94.74%、97.89%.结论:HR - HPV感染后2年基本消退,LR - HPV感染后半年基本消退.HR - HPV持续阳性妇女易发生CINⅡ-Ⅲ,故宜严密随访.

  • 宫颈疾病3328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莉;陈萍;苏鸣;陈晓;严二莲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宫颈癌早诊早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就诊的3 328例宫颈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炎性病变占82%,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占7%,宫颈浸润癌占0.3%.HPV感染阳性63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HPV感染率为64%,宫颈浸润癌HPV感染率为90%.宫颈良性病变中HPV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患者(P<0.01).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18~28岁,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峰年龄为30~48岁.高危HPV持续感染、多性伴、性传播疾病是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认真对待宫颈炎性病变,对HPV阳性者进行积极的跟踪、筛查是宫颈癌早期预防、诊治的重点.30~48岁是城市医院宫颈疾病诊治、宫颈癌防治的重点人群.

  • 针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实施宫颈环切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祁丽亚

    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实施宫颈环切术与实施常规局部切除手术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追踪对比,进而分析探讨宫颈环切术对CIN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随机抽取的60名经检查患有CIN且只进行局部切除手术,没有进行宫颈环切术的女性作为对照组;以同科室同时间段内随机选取的另60名同样患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且实施了宫颈环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病患的病例资料及对方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宫颈环切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1.31±5.60) ml、创口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6.10±4.90)天,治愈率为96.00%,复发率仅为2.00%,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7.22±6.30)ml,创口愈合时间平均为(53.60±5.10)天,治愈率为93.00%,复发率为3.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切术对治疗CIN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明显效果.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LEEP术的探讨

    作者:秦宇;马莉

    目的: 探讨宫颈电圈环切除术(LEEP)在诊治宫颈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4年8月~2006年7月共3671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TCT检查,其中CIN Ⅰ级至CIN Ⅱ级112例患者,采用LEEP环切术,切除病灶,并送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LEEP术,术后病理报告证实,切缘及基底部未发现病灶.术后随访112例TCT检查,结果:108例阴性,2例ASCUS,1例CIN Ⅰ级,1例CIN Ⅱ级.结论: LEEP广泛用于子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特别对门诊CIN Ⅰ级至CIN Ⅱ级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遏制了与子宫颈癌变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75例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分析

    作者:张雪丽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175例宫颈CIN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5例宫颈CIN中,72.00%集中在25~44岁,初次性生活年龄<24岁的占68.58%,近5年没做过妇检的占70.85%.结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可靠的宫颈防癌检查并及时治疗宫颈疾病是宫颈CIN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也是阻止其向宫颈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 宫颈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盛菊

    宫颈癌是宫颈上皮内瘤变逐渐演变发展的结果,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在8~12年后可进展为浸润性宫颈癌[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可以扼杀宫颈癌的发生[2].随着电子阴道镜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宫颈内瘤样病变的认识也在逐渐的提高.该文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为CIN的病例做回归性分析结果如下.

  • 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何曼

    目的 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8例实施LEEP治疗CIN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100%.结论 规范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增进了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舒适,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DNA定量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试验的评价

    作者:侯安丽;张玉娟;李秀芬;邵雪斋;王杏茶

    目的 评价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2 599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染色,由细胞学医师对巴氏染色片做细胞学诊断,应用全自动DNA定量分析对Feulgen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其中156例进一步做了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DNA定量分析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而误诊率、漏诊率及阴性似然比均低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方法的平行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99.56%、44.52%,两种方法的系列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83.78%、89.61%.平行诊断试验的敏感度高,系列诊断试验的特异度高.结论 DNA定量分析方法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288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桂莲;齐志红;宫玉凤

    目的:探讨利普刀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p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良性疾病288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包括各种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等.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成功288例,平均手术时间6.1min,出血量1O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经病检确诊.结论: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无需住院,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应用

    作者:谢秀萍;骆慧玲

    目的 评价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妇科门诊114例行TCT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8例TCT检查中,异常涂片97例,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下活检114例.病理检查示:CINⅠ35例,CINⅡ18例,CINⅢ8例,宫颈鳞癌4例;TCT检查示:ASCUS38例,LTSL46例,HISL11例,宫颈鳞癌2例.阴道镜检查示:CINⅠ28例,CINⅡ21例,CINⅢ7例.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检查能及时发现癌前病变.

  • HIF-1α和 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梁磊

    目的 探讨HIF-1α和P53 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了 HIF-1α和P53蛋白在20例宫颈鳞状上皮组织,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54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其中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HIF-1α在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5.71%、64.81%,三者阳性表达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三者之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HIF-1a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在CINⅠ、CINⅡ、CINⅢ中表达率分别为0.0%、37.50%、63.64%,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还表明HIF一1a在宫颈癌组织学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5.71%、74.07%,三者阳性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P53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在CINⅠ、CINⅡ、CINⅢ中表达率分别为0.0%、33.3%、54.55%,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还表明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学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HIF-1a与P53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发展,出现逐渐上升的阳性表达趋势,直到宫颈组织中,HIF-1α与P53蛋白均出现强阳性表达,并且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HIF-1α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98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秀萍;王爱芬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LEEP术前行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检.电切刀从宫颈12点处向下由浅入深,由外向内锥形切除宫颈上皮移行带和其下方的宫颈组织.术后常规阿莫西林、甲硝唑抗感染治疗5~7天.结果 手术时间(8.52±4.12)min,术中出血(15.48±3.72)ml.总治愈率94.08%,手术前后病检相同822例(83.8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64例(6.53%),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94例(9.59%);术后并发症277例(28.27%).结论 宫颈LEEP术是诊治宫颈良性病变的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并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 低氧诱导因子-1α和p53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作者:戴宇;金平;彭莉

    目的 分析研讨低氧诱导因子-1α和p53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随机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中各抽取40例纳入到讨论中(分宫颈癌组、CIN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人员40例纳入到对照组中,均接受免疫组化SP法测定p53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CIN组、对照组内,HIF-1α阳性率为65%、35%、0%,三者比较P<0.05;CIN Ⅲ、CINⅡ、CIN I内HIF-1α指标比较P>0.05;宫颈癌组、CIN组、对照组内,p53阳性率为75%、42.50%、0%,三者比较P<0.05;CIN Ⅲ、CIN Ⅱ、CIN Ⅰ内p53指标比较P>0.05.HIF-1α和p53在宫颈癌疾病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中均随着疾病恶化程度呈增长趋势,且P<0.05.结论 宫颈癌发生和疾病发展中,p53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过度表达发挥着重要作用,此为宫颈癌早期发病症状,指标和疾病恶性程度呈正比,低氧诱导因子-1α和宫颈癌疾病转移、发展存在关系,p53蛋白指标增高与低氧诱导因子-1α呈正比,联合检测可判定疾病恶性程度,且可预估预后和转移等.

  •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临床分析

    作者:张晶

    目的:分析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行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并跟踪观察.结果:2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中,CINⅠ级治愈率为97.62%,CINⅡ级治愈率为95.24%,CINⅢ级治愈率为83.02%,总治愈率为93.00%,残留率为5.00%,复发率为2.00%.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占1.50%.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成功率高的特点,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是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有效方案,降低了误诊和漏诊宫颈癌的概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Maspin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方世兰;张璐

    目的 研究maspin蛋白及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spin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正常宫颈3种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spin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HPV检测采用PCR扩增-导流杂交的方法进行分型检测,并将高危性感染率与maspin表达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鳞癌maspin蛋白表达逐渐下调,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的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阳性表达越少.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中,maspi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spin蛋白与p53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399,P<0.01);(4)maspin蛋白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负相关(r_s=-0.294,P<0.01).结论 maspin蛋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指标之一.maspin蛋白在高危性HPV感染后可能受p53等因子的调控表达下调,可用于宫颈癌的基因治疗研究.

  • Twist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鲍伟;刘小奕;许颖;丁李;吴佳皓;李柱南;吴丹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鳞癌标本(宫颈鳞癌组,n=61)、CIN Ⅰ期标本(CIN Ⅰ期组,n=22)、CINⅡ~Ⅲ期标本(CINⅡ~Ⅲ期组,n=44)以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n=2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CIN 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为0、40.90%、68.18%和70.49%;CIN 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 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及宫颈鳞癌组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在宫颈鳞癌组中,不同年龄、FIGO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患者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低分化和未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94.4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Twist蛋白阳性率(93.75%)较无淋巴结转移者(62.22%)明显升高(P<0.05).结论 Twist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在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潜能方面有辅助诊断价值.

  • 芳香烃受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杨宾烈;张爱;周爱枝;熊苗;赵爱民

    目的 通过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局部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探讨AhR与CIN和宫颈癌的关系,为开拓CIN和宫颈癌的治疗新途径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4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子宫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宫颈组织正常者30例(对照组)、CIN患者65例(其中CINⅡ39例和CINⅢ26例,CIN组)、宫颈癌患者45例(宫颈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患者局部组织中AhR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3组患者局部组织中的AhR阳性信号均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宫颈癌组的AhR指数为85.56±5.79,显著高于CIN组的57.25±4.71(t=28.18,P<0.05);CIN组的Ah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0.52(t=63.48,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局部组织中均有AhR蛋白表达,随着CIN向宫颈癌的进展,AhR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宫颈癌组的AhR蛋白相对灰度值为74.96±6.28,显著高于CIN组的58.33±7.65(t=12.04,P<0.05);CIN组的AhR蛋白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40±6.00(t=27.75,P<0.05).结论 AhR参与了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AhR可能为CIN和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LEEP治疗术前后病理结果分析

    作者:李梅;方婧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1].对CIN的识别和合理有效的早期干预,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显著下降.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即三阶梯技术,是筛查、诊治、管理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基本原则与标准的诊疗程序[2].阴道镜系一种特殊的放大镜,配合使用醋酸、碘液染色可发现特定组织内肉眼看不见的亚临床病变.近年来,LEEP锥切术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它克服了传统物理疗法的诸多缺陷,尤其是可提供病理检查的标本,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门诊即可完成[3],其以省时、简单、安全、便宜而成为目前治疗CIN的主要方法.然而,临床中发现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不完全一致的现象.现就本院妇科门诊阴道镜室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并行LEEP术154例进行术前术后病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莉;王赛莉;陈霖;孙萍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9月对3 100例门诊患者行TCT筛查,对其中细胞学阳性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行病理诊断,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100例中TCT阳性患者250例,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5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8例,病理符合率分别为73.9%、53.7%、51.5%.阴道镜下活检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上病例117例,病理阳性率占46.8%.CIN及原位癌主要分布在18~49岁,其中CIN发生在18~39岁的占58.8%.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诊断方法,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应重视18~39岁年龄组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及时治疗CIN以阻止病变升级,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364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铮;颜望碧;陆智义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良性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良性疾病364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包括各种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等.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成功359例(98.63%),平均手术时间6.1 min,出血量10 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经病检确诊.结论:LEEP治疗官颈疾病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154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