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围手术期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鼻咽癌适型调强放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咽癌适型调强放疗患者围手术期予以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评分改善显著,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维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维度评分改善显著,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维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适型调强放疗患者围手术期予以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改善生命质量.
-
腔内射频消融交感支手术及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下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医疗照护模式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行血管腔内射频消融交感支手术(ERA)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2例TAO患者行ERA手术前后的疼痛、踝肱指数(ABI)及经螺旋CT影像学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由入院时的(3.83±1.47)分降到出院时的(1.83±0.83),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ABI从术前的(0.37±0.08)恢复到(0.79±0.09)(P<0.001).结论 基于JCI标准的MDT医疗照护模式能促进TAO患者快速康复,是目前使患者能得到连续、全程的先进医疗照护模式,值得推广.
-
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9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结核治愈率、血糖指标合格率和总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肺结核治愈率、血糖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护理模式将多方专业人士的知识技能进行结合,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救助平台,明显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控制和好转,受到患者的欢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多学科团队协作干预模式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住院患者18548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预防住院患者跌倒;2017年1—12月该院住院患者22656例为干预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干预模式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结果 干预组跌倒发生率(0.1‰)明显低于对照组(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伤害率(66.7%)低于对照组(6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心内科住院部心肌梗死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参照自我管理行为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定自我管理行为,参照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标准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2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责任感与自我管理技能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与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确诊喉癌行全喉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指导护理工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健康知识、满意度、总体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全喉切除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了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及提高满意度.
-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综合治疗胃癌25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综合治疗胃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多学科讨论会议,为实行多学科治疗25例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25例患者中因疾病和家庭原因仅行单纯化疗3例,其他22例中行传统胃癌根治术6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6例,平均住院日14.4天,无1例护理并发症。结论: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在胃癌多学科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
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思考
现阶段医学本科教育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是其主要的弊端.转化医学教育是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基础与临床相互转化促进.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教育是现阶段推行转化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路径管理 在麻醉科手术病人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路径管理在麻醉科手术病人转运中的应用,为优化转运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麻醉科2016年2-8月拟行手术病人2046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4-10月同类病人19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取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安全转运路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院内转运方式.比较2组病人转运时间、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接收科室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转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转运过程中,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2.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9%(P<0.01).观察组在提前通知做好接收准备、交接时按交接单进行逐项交接、交接时介绍手术与用药率方面的接收科室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在交接时管道通畅固定、协助安置病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2.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6%(P<0.01).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路径管理可明显缩短麻醉科手术病人转运时间,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MDT协作的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MDT协作的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确诊为直肠癌且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MDT协作的护理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DT协作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医院延伸服务的研究进展
就医院延伸服务具有多学科团队协作、服务对象特殊、服务形式灵活的特点,以及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本、效果状况、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医院延伸护理服务与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1例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干预置管患者并发血栓治疗后拔管时的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PICC 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在置管侧肢体的肱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内凝结[2],它会中断治疗、增加治疗费用,若栓子脱落后易造成严重后果[3].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 -disci-plinaryteam,MDT)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医学模式.它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模式、决策模式,推动了全方位的专业化、规范化的治疗方式以及进行合理的医疗资源整合[4].MDT 模式合理的运用在临床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资源合理化的运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安全.
-
护理协调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护理协调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学科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治疗及康复护理,多学科组患者采用护理协调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心理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学科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协调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能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心脏团队的建设及运行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手术方式,而在我国这项治疗处于起步阶段.TAVR是一种复杂、高风险的技术,为了保证它的长效发展,需要以多个学科作为主导,协同多科室医生参与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心脏团队,并要求心脏团队有效运转.为了加强国内医生对心脏团队的认识,该文从心内科医师、心外科医师、超声心动图医师、放射科医师、麻醉师、护理团队等方面说明了心脏团队构成及人员要求;从术前评估、术中协作、围手术期管理、术后随访等方面讨论了团队运行机制.
关键词: 心脏团队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多学科团队协作 建设 运行 -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PICC护理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PICC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组建PICC多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多学科讨论流程,以问题为基础的病例讨论,医护技团队合作实施的临床护理路径,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案处理模式.结果 置管异位纠正率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知识、病情掌握、团队建设等方面均比以前更加完善.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会诊模式适用于PICC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置管成功率,促进专业发展.
-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并归纳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8例食管癌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团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团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的团队组疾病控制率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4月在我科就诊的COPD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选取2018年6月~9月在我科就诊的COPD患者30例为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干预10d后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
-
1例晚期妊娠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体会
总结1例晚期妊娠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颅内高压的严密监测与护理、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规范使用及不良反应管理、终止妊娠的围术期护理及大限度地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经多学科团队协作,病人母子平安,好转出院.
-
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住院的5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于病人入院时、干预4周后采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其进行测评.[结果]入院时病人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3.98分,干预4周后病人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2.33分.[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减轻脑卒中病人存在的负性心理.
-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的个性化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的个性化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的个性化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Sutherland指数评价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的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