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剂量咪唑安定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春燕;马媛

    目的 研究复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术中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小儿腹腔镜下内环口缝扎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诱导中用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4 mg/kg镇静,对照组诱导中用丙泊酚4 mg/kg镇静,两组其余镇痛药、肌松药种类及剂量均相同,术中均仅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后和手术开始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并观察有无苏醒期躁动等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七氟烷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对小儿腹腔镜下疝气手术的术后苏醒时间影响不大,且可对抗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术后躁动.

  • 微创手术对小儿疝气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何嘉琳

    目的 探讨微创小儿疝气临床治疗术后恢复情况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12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3.37±5.08)min、术中出血量(4.54±1.02)mL、自主活动时间(13.12±1.34)h及术后住院时间(1.88±0.79)d显著低于照组手术时间(21.45±5.02) min、术中出血量(6.88±1.46)mL、自主活动时间(23.57±3.73)h及术后住院时间(4.32±1.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0%)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4,P =0.006).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小儿斜疝的手术配合

    作者:何振惠

    小儿斜疝气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具有组织损伤少、功能恢复快、腹部皮肤美观等优点,还同时具备利用高清晰电视图像系统可以检查到双侧的特点,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青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共完成小儿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手术11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腹股沟疝的护理体会

    作者:蔡丹梅;谭对珍;张文羡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手术是现代腹股沟疝的重要选择,而良好的术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该手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华苗;张永年;徐小想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疝气修复手术的患儿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不同时刻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插管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儿的心率为(78.22±4.06)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4.22±4.16) 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37±8.12)次/min和(104.15±8.07)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0.93±4.08) min、(15.29±2.67) min、(18.33±6.38) 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3.29±4.93) min、(19.27±2.06) min、(25.79±7.49)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手术中,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时间较短,恢复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武建洪;罗晓波;高国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小儿疝气手术中的效果。方法46例小儿斜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基础麻醉后实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照组仅予基础麻醉不予TAP阻滞,观察两组患儿切皮反应、术中KLS合剂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切皮前后MAP及HR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儿切皮后MAP、HR均较切皮前有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KLS合剂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能取得更加有效的镇痛效果。

  • 单肾对健康无害·常流泪会失明吗·小孩疝气不一定手术·初乳是宝要珍惜·精液外流会否导致不孕·传导阻滞不是冠心病

    作者:

  • 系统健康教育对腹腔镜疝气儿童家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海云;王云

    目的:研究系统健康教育对腹腔镜疝气儿童家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从2013年7~10月入院的80例疝气患儿的家长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全部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在患儿家长接受程度、护理满意度、复诊率、复发率调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疝气儿童家长实施系统健康教育,使家长认识及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提高了患儿复诊率和对护士的满意度,减少了疾病复发率。

  •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作者:崔涛;吴思思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9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疝气手术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患儿给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0.4μg/(kg·min),ivgtt,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iv,进行麻醉诱导;吸入用七氟烷2%~3%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追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μg/kg,iv.对照组患儿给予异丙酚乳状注射液3 mg/kg+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iv,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注射液3 mg/(kg·h)微泵注入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追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μg/kg,iv.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肾素(R)]、苏醒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为(3.82±0.4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3±0.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儿SBP、DBP、HR和血清NE、E、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切皮后5 min、切皮后10 min时,两组患儿SBP、DBP、HR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切皮后5 min时,试验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时,两组患儿血清NE、E、R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较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有助于缓解应激反应、促进术后苏醒,且安全性较好.

  • 我院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作者:庞晓军;陈英;何显科;骆萍

    目的:探讨我院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行疝气、乳腺、甲状腺3种清洁手术的患者共726例,2009年对其进行干预前的基线调查;2010年定期对负责3种清洁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并同时开展无高危因素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用药随机对照试验;2011年采用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相结合进行综合干预.比较3年中3种清洁手术患者的不合理预防用药情况和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强度.结果:经对相关医师进行教育培训和综合干预后,我院不合理预防用药发生率、抗菌药物应用率、预防用药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金额均逐年降低(P<0.01),但采用综合干预比单纯的教育培训和未干预的效果更为明显(P<0.01).结论:通过积极的综合干预,可明显减少3种清洁手术不合理预防用药发生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而减缓耐药率上升,而且效果优于单纯的教育培训.

  • 睾丸女性化一家系两例

    作者:段玲;玛依热·吐尔逊;朱有森

    例1社会性别女,维吾尔族,9岁,身高140 cm,体重38kg,汗毛多,智力正常.因右疝气就诊.入院后查体呈女性外貌,大阴唇处各触及约1.5 cm×1.0 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可,阴蒂未发育.

  • 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师汝华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是为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而设.笔者细读经书,体会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所虚之处,即为受邪之所".故笔者临床上用此方扩大治疗,颇有心得,特报告如下.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梅国胜

    补中益气汤为金·李杲在其论著<脾胃论>中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理论所创建.补中益气汤是李氏"补益中州"的代表方剂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医家以此活人众多.笔者临证细心体会,颇有心得,特报告如下:

  • 自体组织修补在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扬;李卿明;王祥龙;张胜亮;魏天宁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多发病.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目前国内大多采用传统手术及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何防范术后疝气复发仍是目前治疗小儿疝气的一个焦点.我院为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公益项目)的定点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笔者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修补术完成小儿腹股沟斜疝120例,效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姚丽峰;杨福鹏;段毅勇;和汉青

    目的:观察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花费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常规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比常规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35例临床观察

    作者:廖德强

    目的:观察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7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在随访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的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的治疗疝气的手术方式。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35例临床观察

    作者:邱志云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疝气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98±0.94)d,术中出血量为(25.45±6.51)ml,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84±2.55) d,术中出血量为(40.05±9.54)ml,术后疼痛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疼痛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外疝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杨翔

    目的:探讨腹外疝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的情况;方法:将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25例腹外疝患者治疗情况的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非手术治疗10例和15例手术治疗方法,探讨腹外疝患者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5例腹外疝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其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10例非手术治疗的优良率;结论:腹外疝主要有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以及脐疝,腹外疝通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通过一定时期的休养病情会好转.

  •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疝气43例临床观察

    作者:潘杰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疗法治疗疝气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疝气患者8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补中益气丸口服+疝气带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内外疗法应用于疝气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腹股沟斜肌间隙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疝气 越拖风险越大

    作者:彭林

    中国疝气总患病率高达3.6‰,然而多数疝气患者倾向于采取保守治疗而非手术治疗,因此正在默默承受着痛苦.越拖手术越复杂风险越大72岁的李大爷10年前就感觉走路时下腹部会鼓出来一个小肿块.开始时并没有大碍,所以李大爷一直没有放在心上.之后肿块不断变大,这天,李大爷突然觉得下腹剧痛,家人急忙送他到医院,经过诊断,李大爷是疝气嵌顿了,需要急诊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经过2个小时的手术,终于帮助李大爷解决了问题,而李大爷也因为疝气嵌顿导致肠坏死,切掉了2米小肠、半米的结肠,经过半个月的调理才安全出院.

428 条记录 16/22 页 « 12...13141516171819...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