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

    作者:孙立华;朱斌;周艳彩;张光文

    目的 分析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表达量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肝功能正常人群1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水平,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并进一步分析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水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值,丙氨酸转移酶(ALT)、白蛋白(A1b)、总胆红素(TBIL)值均高于对照组,球蛋白(Glo)值低于对照组,随着慢性乙肝病情加重,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水平,HA、LN、Ⅳc、PCⅢ值,ALT、A1b、TBIL值进一步上升,Glo值下降.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HA、LN、Ⅳc、PCⅢ、ALT、Alb、TBIL呈正相关,与Glo呈负相关(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外周血Th 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异常表达,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可以作为乙肝治疗的新靶点.

  • 脑脊液内细胞学变化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的意义

    作者:薛忠元;李群;陈艳丽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细胞学变化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的关系,为老年TBM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7例老年TBM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7、15、30、60d的CSF进行常规生化检查和细胞学动态变化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SF外观检查有微浑浊、黄色或淡黄色改变22例;蛋白水平升高者34例(0.53~5.33 g/L);葡萄糖水平降低36例(<2.5 mmol/L);氯化物水平降低30例(87~116 mmol/L);34例TBM患者CSF涂片抗酸染色显示阴性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在治疗后7d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比例经治疗后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反应性诊断结果显示,病程早期以混合性细胞学反应为主,经抗结核治疗后逐步变化为以淋巴细胞学反应为主,治疗后60d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细胞学变化检查对老年TBM患者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 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

    作者:麦红;孔爱红;叶小玲

    目的 了解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预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急诊科留观区收治的符合调查要求的内科疾病患者165例,比较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SIRS、MEES评分系统各指标得分的差异,分析3个系统串联使用用于病情评估的准确率,并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 急诊留观室内科患者165例中实际病情稳定的患者118例(占71.52%)、不稳定的47例(占28.48%);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R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E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SIRS评分、MEES评分、3评分系统串联分别用于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依次为:80.85%、65.96%、59.57%、97.87%,约登指数依次为0.30、0.33、0.22、0.90;各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与患者病情所拟合的多因素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Chi-Square检验,x2=140.193,P=0.000),各评分系统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SIRS评分Exp(B)=4.914、MEWS评分Exp(B)=3.916、MEES评分Exp(B)=3.575.结论 3个评分系统用于急诊科所收治的内科患者进行48h内病情稳定性的评估,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MEWS、SIRS、MEES评分系统;3个评分系统的串联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所拟合的多因素回顾模型可尝试用于患者入院后48h病情稳定性的预判.

  • 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

    作者:李刚

    目的:对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诊治疗的50例脊柱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史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ISS及ASIA评分,依据ISS值将术前病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ISS值17~24分,第二组为25~34分,第三组为>35分).对三组手术期间输血量、受损伤的部位数目、施行手术部位数目、住院天数、手术前后患者ASIA评分等项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不全瘫合并多发伤组与后两组在输血量、住院时间、损伤部位及手术部位数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伤组与截瘫合并严重多发伤组在住院时间、损伤部位数和手术部位数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输血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全瘫合并多发伤组与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伤组术前术后ASIA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截瘫合并严重多发伤组术前术后ASIA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患者损伤部位的增多,手术次数的增加,患者的ISS值也随之增加,其住院时间也会延长,且预后较差.

  •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灿鑫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将其格拉斯哥评分作为依据,分为重型(20例)、中型(30例)与轻型(5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进行测定,对其在颅脑外伤测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的Hcy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的Hcy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预后患者Hcy结果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可以作为评估颅脑外伤病情的重要指标.

  • 血液净化治疗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长琼;何卫平;孟新科;陈伟峰

    目的:探索血液净化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价值,并评价中毒严重程度评分(the poisoning severity score,PSS)与毒鼠强中毒患者的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血液净化方法治疗13例毒鼠强中毒患者,与常规治疗的11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并对所有患者作入院时即刻PSS评分及随访PSS评分.结果: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心肌酶、APACHEⅢ评分及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后(P<0.05).入院时PSS评分≥2分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PSS评分<2分者(P<0.01).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毒鼠强比常规方法更有效.PSS评分能较准确地判断毒鼠强中毒患者的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

  • 院内病人转送的安全护理

    作者:李绮慈

    目的降低院内转送病人途中的险情发生率.方法把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及从病房转送ICU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00年6月~2001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传统转送组,采用传统方法转送.2001年6月~2002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改良转送组,采用改良方法转送.改良转送法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转送程序,提高护士对病情综合评估准确度,预先设计途中发生险情时常用的紧急处理预案.结果院内转送病人险情发生率从0.25%下降至0.03%,抢救成功率上升,险情发生的类别以呼吸系统险情居首位,占62.5%.结论改良转运法可大限度地降低院内病人因病情评估不当而引发的转送安全问题.

  • 早产儿早期预警评分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黄晓波;韦琴;文燕;李艳青;杨朝霞;梁洁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临床使用的早产儿早期预警评估量表,分析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在国内外可查阅使用到的儿童、新生儿早期预警评估工具基础上,经专家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结合具体临床经验,获取早产儿敏感生理指标,分析数值各项参数范围,通过统计学检验,筛选、合并和调整条目,编制形成早产儿早期预警评估量表校正版.应用该量表对107例早产儿入院情况进行评估,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早产儿早期预警评估量表包含出生/纠正胎龄、体质量、体温、心率、呼吸、皮肤情况、血氧饱和度、意识反应共7个条目;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9.640%,各条目在所提取的相应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0.4;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93,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5.早期预警评分表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预测早产儿病危/病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0.949.结论 本研究修订的早产儿早期预警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临床早产儿病情评估的工具,应用于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评估.

  • 序贯评估病情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芳;刘美红;刘阳基;秦芳;王剑辉;李志媛;朱群霞

    目的 探讨序贯评估病情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72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应用整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和瞳孔观察的自行设计颅脑外伤院前急救综合评估量表,分3步序贯评估病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76例实施常规护理程序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及两组患者的痊愈率、致残率、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从呼救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医院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序贯评估病情法指导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明显缩短了颅脑外伤患者整体急救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方法.

  • 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海燕;周波;郑艳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评估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给予分层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意外事件29例,观察组发生意外事件14例,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5.53,P=0.01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4.73,P<0.001)。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利于对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分层化,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血栓弹力图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朱建宏;邹子俊;植耀炜;黄灿霞;李牧;郑咏仪;何志捷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的脓毒症患者57例,根据SOFA评分分为A组(SOFA≥10分)(26例)和B组(10分>SOFA≥2分)(31例),另外选择同期非脓毒症且凝血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43例).取静脉血检测TEG,分析比较各组间各项TEG检测指标.结果 各组TEG检查结果比较,凝血反应时间(R值)和凝血酶形成时间(K值):A组>C组>B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及加固的速率(α角)和血凝块大强度和硬度(MA值):A组<C组<B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K值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α角、MA值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B组患者28天死亡率为12.9%,随SOFA评分升高,A组患者28天死亡率高达46.1%.结论 血栓弹力图能较全面、准确地分析脓毒症患者凝血状态,与SOFA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血栓弹力图监测对评价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水平对老年胃腺癌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泽华;李森;薛英威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老年胃腺癌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69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术前血清LDH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男性132例,女性37例,年龄(77.7±3.1)岁。 T1~2期患者28例,T3~4期患者14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120例(71.0%),发生远处转移患者25例(14.8%)。 T3-4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LDH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48.9±34.7)比(135.0±20.3) U/L,(149.9±36.4)比(138.4±21.5) U/L,(169.6±38.3)比(142.6±30.6) U/L;均P <0.05]。结论术前血清LDH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胃腺癌患者病情轻重的辅助指标。术前血清LDH水平越高,提示肿瘤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结转移数越多,越易出现远处转移。

  • 定量运动检测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亮;陈彪

    典型的运动症状是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核心,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医生检查和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的方法,敏感性较低,不能发现轻微的运动功能异常,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难以消除不同检测者主观差异造成的影响,不利于对患者病情的纵向观察和对疾病进展的评价.

  • 多种量表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晓晶;李群喜;安雅臣;王大力;陈瑞英;高素玲

    目的 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1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例399例,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ADL、GC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并据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预后分为生存组278例和死亡组121例,对2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8种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死亡组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和伴发疾病评分高于生存组,而GCS和ADL评分分值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史评分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表明CSS和NIHSS聚为一类,APACHEⅡ和APACHEⅢ聚为一类,4者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大.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 4种评分预测脑梗死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818、0.796和0.794,分辨度好,且4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4种评分预测价值大,验证了以上结果.APACHEⅡ和NIHSS所构建的函数准确度较高.所有函数经交互验证符合率均在80%以上,且准确度较单种评分者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 4种评分预测脑梗死预后预测价值较大,建立的判别函数的预测准确性更高.

  • 口腔门诊的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及处理

    作者:李毅

    近年来人们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硕厚的成果,但是心脏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如何正确处理口腔门诊的心脏疾患者,是口腔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 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分析

    作者:唐志文

    目的 分析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创伤程度将其分为A组(轻度创伤)、B组(中度创伤)、C组(重度创伤),每组40例.观察三组患者入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FIB、APTT、PT、D-D、PLT),并分析早期凝血功能指标与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相较于A组和B组,C组的FIB和PLT水平较低,但其PT、APTT明显较长,D-D水平更高(P<0.05);B组的PT与APTT长于A组,D-D水平高于A组,FIB和PLT水平低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APTT与PT水平和GCS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1,0.654,0.472,0.412,P<0.05),但FIB和PLT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347,-0.403,P<0.05).结论 创伤早期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受损,早期表现出的低凝状态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并可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 降钙素原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冰琪;肖敏;万勇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的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1例,其中37例严重脓毒症为A组,44例脓毒性休克为B组。同时选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入院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将B组中病情好转的30例分为好转组,病情恶化的14例为恶化组,对比两组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B组的降钙素原显著高于A组(P<0.05);好转组治疗1周后的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恶化组(P<0.05);好转组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降钙素原均显著低于恶化组(P<0.05);好转组治疗1周后的降钙素原显著低于入院时,而恶化组治疗1周后的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入院时(P均<0.05)。结论降钙素原可作为评估重度感染病情的指标,动态检测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为判断重度感染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血清钠、氯水平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期的关系

    作者:杨杰华;陈薇

    目的:探讨血清钠、氯水平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早期13例,中期11例,晚期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钠、氯水平.结果:早期血清钠、氯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与早期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越重血清钠、氯水平越低.结论:测定血清钠、氯水平可以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

  • 应用APACHEⅡ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作者:卢树标;欧春泉;蔡绍曦;吴碧彤;刘涓涓;陈晓云;李志军;黄森权;李敏雄;付亮

    目的 探讨APACHEⅡ是否适用于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方法 采集232例ARDS患者与病情、预后及疗效有关的数据,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等指标验证APACHE Ⅱ评分系统真实性;采用Lemeshow-Hosmer拟合优度检验验证APACHE Ⅱ评分系统的可靠性.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两组之间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ARDS患者的预后呈明显正相关(P<0.05),APACHEⅡROC曲线下面积=0.842(P=0.000),并确定佳临界点为16.50分.以此佳临界点评估得到预测的灵敏度为85.62%、特异度为68.60%、阳性预测值为0.82、阴性预测值为0.74;以APACHE Ⅱ进行预后评估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087 P=0.147).结论 APACHE Ⅱ可用于对ARDS病情预测.

  • 中毒严重程度评分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病情评估的研究

    作者:袁海军;袁娜;詹向阳;汪德秀

    目的 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入院时进行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观察患者预后与PSS评分的关系,探讨其对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开始进行PSS评分,并观察凝血功能、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时的PSS评分与PT、INR、APTT呈正相关(分别r=0.836,P=0.000;r=0.794,P=0.000;r=0.840,P=0.000),分值越高凝血功能异常越明显;入院时的PSS评分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性(r=0.833,P=0.000),分值越高住院时间越长;<3分组无死亡,3分组死亡2例.结论 入院时的PSS评分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4 条记录 17/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