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初产妇乳腺炎发病率增高的防治

    作者:唐淑仙

    我们在围产期保健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近年来,女性追求身材苗条已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美的主旋律,因而,很多产妇为保持形体美观,而拒绝采取母乳喂养,这样一来,使初产妇乳腺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母乳喂养率相对降低.全球公认,母亲乳汁不仅是婴儿理想的大然食物,也是增强免疫力的佳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促进婴儿大脑和智力健康发育;同时还可以减少乳腺疾病、卵巢疾病的发生[1].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心理上的好处也早已得到肯定.母乳的作用如此重要,可见产前产后保护好乳房为未来的宝宝准备好乳汁实属必要.

  • 高龄初产妇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周蓬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孕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6例高龄初产妇(研究组)于产前1周内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136例正常年龄初产妇(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高龄初产妇的sAS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年龄初产妇(P<0.01).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提早做好应对措施.

  • 1993~2005年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经产妇剖宫产和孕妇要求剖宫产率变化趋势

    作者:崔好胜;李宏田;朱丽萍;李智文;周玉博;刘建蒙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部分地区1993~2005年单胎足月经产妇剖宫产和孕妇要求剖宫产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研究对象为1993~2005年浙江和江苏两省21市(县)单胎足月经产妇191 058名,用趋势卡方检验探讨剖宫产及孕妇要求剖宫产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监测地区1993~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剖宫产率依次为13.1%、28.3%、50.4%((x)2趋势=17 829.0,P<0.001),孕妇要求剖宫产率依次为0.6%、3.8%、12.9%(x2趋势=7 729.0,P<0.001).对2001~2005年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既往剖宫产史者再剖宫产率为97.5%;无既往剖宫产史者初次剖宫产率为40.3%,孕妇要求剖宫产率为14.4%(占初次剖宫产的35.9%).结论:监测地区13年间单胎足月经产妇剖宫产和孕妇要求剖宫产率均显著上升;经产妇初次剖宫产率之高,尤其是孕妇要求剖宫产占初次剖宫产比重之高,值得关注.

  •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莹莹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HDCP)的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妇产科孕产妇资料,将66例患有妊高征的孕妇归为观察组,另外将66例健康孕妇归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产次和是否营养不良的差异,研究妊高征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产次(2.1±0.6)次低于对照组(2.7±0.7)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营养不良37例高于对照组25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发病与孕妇的产次呈负相关,产次越多妊高征发病率越低;妊高征发病与孕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营养不良是妊高征发病的危险因素.

  • 再生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受损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旻;石婧;吕秋波;魏风华;改天姿;冯庆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再生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的影响,为再生产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分别对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北京医院在产后42~ 60 d自愿接受产后盆底功能筛查的1 523例初产妇和294例再生产妇女进行分析,研究再生产妇女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 再生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3级)发生率分别为63.60% (187/294)、24.83%(73/2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次生产间隔时间≤3年(OR=2.16,95%CI1.21 ~3.86)、孕前体质量指数(BMI) <18.5(0R=3.04,95%CI1.10~9.30)和BMI≥28(OR=3.04,95%CI1.10~9.30)显著增加再生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受损的风险;同<38周相比,当2次分娩孕周≥40周时,再生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Ⅱ类肌纤维受损的风险升高(OR=2.79,95%CI1.156 ~6.76);同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的再生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受损风险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再生产妇女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率较高,盆底肌损伤与多种因素有关.再生产妇应加强孕前及围产期宣教,产后尽早开展盆底筛查和康复,以期减少PFD的远期发生.

  • 产次对孕妇血脂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罗梦梦;尹晓茜;胡小月;龚淼;刘素新;霍琰

    目的:探讨不同产次对孕妇血脂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共1 669例,按孕周及年龄分为4组:妊娠中期适龄组527例、妊娠中期高龄组261例、妊娠晚期适龄组636例、妊娠晚期高龄组245例,其中每组根据产次分为初产妇和经产妇,比较各组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LDL-C/HDL-C比值以及妊娠结局.结果:①妊娠中期适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三酰甘油(TG)、T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妊娠中期高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TG、TC、HDL-C、LDL-C、VLDL-C和HDL-C/TC水平呈升高趋势,但仅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娠晚期适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LDL-C、VLDL-C、LDL-C/TC和LDL-C/HDL-C水平显著降低,而HDL-C/TC升高(均P<0.05);妊娠晚期高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TG、TC、HDL-C、LDL-C、HDL-C/TC和LDL-C/HDL-C水平呈下降趋势,VLDL-C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初产妇相比,适龄组经产妇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病率下降,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和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窘迫发生率下降(P<0.05);而适龄组经产妇早产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升高(P<0.05).④高龄组GDM和HDCP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5).结论:产次对血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35~45岁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费梦

    目的 探讨35 ~45岁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58例,随访5~10年,分析其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5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8年,共有5例失访,失访率3.16%.随访截止时共有69例复发,总复发率45.10%(69/153),复发后再次手术者18例,占复发患者的26.09% (18/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OR为2.965,95% CI为1.229~7.490)、肌瘤数目(OR为2.433,95%CI为1.076~6.845)是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产次(OR为0.329,95% CI为0.118~ 0.654)是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35 ~45岁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但复发后再次手术率并不高,目前对于该年龄段子宫肌瘤患者仍然推荐子宫肌瘤切除术.

  • 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分娩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肖青青;高静;李幸;余静雅;郭潇潇;刘洁

    目的:系统评价初产妇在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CINAHL、CBM、CNKI、VIP、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自由体位分娩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4月4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36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位分娩与常规卧位分娩在总产程时间(MD=-2.98,95%CI:-3.29~-2.68,P<0.00001)、剖宫产率(RR=0.43,95%CI:0.37~0.51,P<0.00001)、自然分娩率(RR=1.33,95%CI:1.27~1.39,P<0.00001)、产后出血发生率(RR=0.25,95%CI:0.15~0.40,P<0.00001)、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RR=0.33,95%CI:0.17~0.67,P=0.002)、宫颈裂伤发生率(RR=0.34,95%CI:0.21~0.55,P<0.00001)、新生儿窒息率(RR=0.31,95%CI:0.21~0.47,P<0.00001)、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RR=0.22,95%CI:0.08~0.57,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RR=0.73,95%CI:0.30~1.80,P=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卧位分娩相比,初产妇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总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降低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增加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风险.但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初产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作者:杨伯宏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现在的初产妇多数是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她们大部分依赖性强,娇生惯养,在分娩过程中,几乎都产生恐惧、紧张、害怕等心理现象,此时加强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稳定心率、血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院产科2006年3月开始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产次 分娩 心理护理
  • 168例巨大胎儿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曹秀贞;郝立梅

    巨大儿是产科的高危因素之一,由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孕妇营养的高度重视,巨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引起了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分娩的168例巨大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好地指导临床.

  • 女性生育子女数量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程筱玲;万沁;邓偲婕

    背景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高的国家,探讨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但目前关于生育子女数量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女性生育子女数量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从而为育龄女性计划生育胎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1年4—11月参与"四川泸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受试者中,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标准的≥40岁非糖尿病女性受试者1815例.根据受试者自我报告的生育子女数量(活产总数),将其分为1胎组(n=1115)、2胎组(n=403)、3胎组(n=173)、≥4胎组(n=124).于2016年6—11月开展随访,比较4组受试者的血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生育子女数量对受试者转变为糖尿病的影响.结果 5年后随访时,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与基线时无差异(P>0.05);1胎组、2胎组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 2 hPG)低于基线时,3胎组、≥4胎组的OGTT 2 hPG高于基线时(P<0.05).1815例受试者共166例(9.15%)转变为糖尿病,4组受试者转变为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6.64%(74/1115)、9.68%(39/403)、19.65%(34/173)、15.32%(19/124),3胎组高于1胎组、2胎组,≥4胎组高于1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2胎者转变为糖尿病的风险与生育1胎者无差异〔OR(95%CI)=1.216(0.797,1.856)〕,生育3胎者转变为糖尿病的风险是生育1胎者的2.355倍〔95%CI(1.474,3.761)〕,生育4胎者转变为糖尿病的风险是生育1胎者的1.860倍〔95%CI(1.058,3.270)〕.结论 多次分娩可能会增加女性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建议的女性生育子女数量为1~2胎,以预防性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 212例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短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常鹏环;林铃;陈彩云;李巧珍

    [目的]了解产妇短期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临床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海口市人民医院212例产妇健康教育前后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后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总体知晓情况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或 P<0.01).[结论]短期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可提高产妇相关知识知晓率.

  • 产次与农村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关系

    作者:刘秀秀;陈国崇;万忠晓;俞璐刚;秦立强

    目的 了解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农村女性高血压危险因素以及产次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7-11月整群随机抽取苏州工业园区年龄≥35岁、至少生育1胎的农村女性2 222人,收集人口学以及健康基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产次对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结果 调查的2 222名农村女性中,产次为1次的女性占64.63%,平均年龄为(54.17±9.73)岁;不调整任何因素的情况下,产次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OR =2.07(95%CI=1.84~2.3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OR=1.10,95%CI=1.08 ~ 1.13)、超重/肥胖(OR=2.27,95% CI=1.84~2.80)、高血压家族史(OR=2.21,95% CI=1.77 ~ 2.76)、患有糖尿病(OR=2.35,95% CI=1.70~ 3.26)和血脂异常(OR=1.40,95%CI=1.14~1.72)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整了这些混杂因素后,产次不会增加农村女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OR=0.95,95%CI=0.79~1.14).结论 产次对农村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无影响.

  • 妊娠期妇女产次与龋病及牙周病发生关系的探究

    作者:钟林娜;王战昕;战芳;门永锋

    目的 探究妊娠期妇女龋病及牙周病发生情况和不同产次对妊娠期妇女龋病及牙周病发生的差异.方法 以228名妊娠期妇女(其中初产妇140名,经产妇88名)和85名同龄未妊娠妇女(对照)为研究对象,检查其龋病及牙周病发生状况,并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石指数(C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1)初产组(47.86%)、经产组(67.05%)的患龋率均高于对照组(29.41%)(P<0.05),且经产组的患龋率高于初产组(P<0.05).初产组、经产组和对照组的龋均分别为1.57、2.18和0.90.(2) PLI、CI、PD、CAL和SBI在初产组(o.60±0.06,1.92±0.54,4.38±1.20,0.21±0.05,2.51±1.14)和经产组(0.71±0.59,2.06±0.97,4.77±1.35,0.22±0.08,3.05±1.40)均高于对照组(0.52±0.28,1.26-±-0.39,2.80±0.78,0.18±0.11,2.06±1.17) (P<0.05),且经产组的PD、SBI高于初产组(P<0.05),而初产组和经产组间PLI、CI、CA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可能导致妇女患龋率、PLI、CI、PD、CAL和SBI的增加,且产次增加可能导致妇女患龋率、PD和SBI的增加.

  • 中国福州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许波;宋岩峰;张文举

    目的 调查健康人群膀胱疼痛综合征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以邮寄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样调查了福州6066名年龄在20岁及以上的女性(占当地妇女总数的3.0%).独立完成Bristol女性下泌尿道症状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684份(77.2%).结果 中国福州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患病率为0.98%(46/4684).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产次>2、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与膀胱疼痛征候群相关.结论 中国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患病率与西方女性相近.产次>2次、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与膀胱疼痛综合征相关.

  •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妇女产次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作者:王瑛;吴擢春;许海凤;Kirsi Viisainen;Elina Hemminki

    为了解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妇女产次、妊娠结局现状及关系,为提高农村地区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信息基础,统计分析安徽省定远县20个乡镇计划生育部门日常记录的3 698名妇女的产次及妊娠结局资料.结果:计划外怀孕占总怀孕数的9.30%,高胎次及计划外怀孕妇女流产、死产比例偏高.建议:计划生育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应当通力合作,加强对计划外怀孕、人工流产的管理工作,为广大妇女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保健及计划生育服务.

    关键词: 妊娠 产次 妊娠结局
  • 孕期系统管理对不同产次巨大儿发生的临床价值观察

    作者:王良娟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管理对减少各产次巨大儿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建卡、住院21~40岁单胎孕产妇,根据有无参加孕期系统性围产期保健管理分为两组,系统管理组733例、非系统管理组1 098例,进行两组和各产次的比较.结果:非系统管理组各产次巨大儿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随着产次的增加而增加(P<0.05);系统管理组各产次巨大儿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巨大儿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巨大儿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随着产次的递增而增加,通过孕期系统管理有利于减少因产次递增所引起的巨大儿增加,对初产妇巨大儿的发生效果不明显.

  • 深圳8 372例产妇孕次和产次实况调查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目的:通过对产妇群体进行实况调查,掌握产妇群体孕次、产次的状况,为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客观的数据,探索孕产妇保健新方法,努力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现场实况调查方法对8 372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孕次情况:第1孕2 547例,占30.42%;第2孕2 754例,占32.89%;第3孕1 757例,占20.98%;第4孕819例,占9.78%;第5孕313例,占3.74%;第6孕104例,占1.24%;第7孕43例,占0.51%;第8孕19例,占0.23%;第9孕11例,占0.13%;第10孕1例,占0.01%;第11孕2例,占0.02%;第12孕0例;第13孕1例,占0.01%;第14孕1例,占0.01%.产次情况:第1产4 876例,占58.24%;第2产3 025例,占36.13%;第3产398例,占4.75%;第4产55例,占0.66%;第5产12例,占0.14%;第6产1例,占0.01%;第7产2例,占0.02%;第8产1例,占0.01%;第9产2例,占0.02%.结论:当前我国多胎生育的情况客观存在,而且构成比还相当高,第1胎、第2胎、第3胎、第4胎、第5胎、第6胎、第7胎、第8胎、第9胎的构成比依次分别为:58.24%、36.13%、4.75%、0.66%、0.14%、0.01%、0.02%、0.01%、0.02%;当前我国妇女多次怀孕的情况客观存在;第1孕、第2孕、第3孕、第4孕、第5孕、第6孕、第7孕、第8孕、第9孕、第10孕、第11孕、第12孕、第13孕、第14孕的构成比依次分别为:30.42%、32.89%、20.98%、9.78%、3.74%、1.24%、0.51%、0.23%、0.13%、0.01%、0.02%、0、0.01%、0.01%.

  • 子宫肌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桂强;吴静;申丽君;张艳梅;宋璐璐;杨斯怡;田耀华;杨汉东;王友洁

    目的 探讨产次及其他因素与子宫肌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东风-同济退休职工队列研究.选取队列中有完整资料的14 280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次与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中子宫肌瘤患病率为15.7%(2 239/14 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产次为1个的女性相比,产次为2次、3次、4次及以上的女性罹患子宫肌瘤的危险度逐渐降低,OR值分别为0.793 (95%CI:0.702~0.897)、0.666 (95%CI:0.558~0.794)和0.543(95% CI:0.422~0.700).子宫肌瘤的患病危险性随着产次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多产次可以降低子宫肌瘤发生的风险,在中国女性中多产次可能是子宫肌瘤的保护因素,该研究结果提示产次少的妇女应注意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 南昌社区中老年女性产次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芳华;霍亚南;吴明斌;刘精东;章玉玲

    目的 了解南昌社区中老年女性产次等生育相关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南昌社区40岁及以上女性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获得有效人数5 894名.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诊断.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产次、巨大儿生育史、哺乳时间、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首先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P<0.05)进一步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产次、哺乳时间、绝经年龄是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均P<0.05);婚姻状况、流产次数、巨大儿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与代谢综合征不相关(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年龄40 ~ 49岁组而言,50~59岁、60 ~ 69岁、≥70岁组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分别为OR=1.51(95% CI0.98 ~2.32)、OR=2.10(95% CI 1.34 ~ 3.30)、OR=2.63(95%CI1.61~4.31);非体力劳动者相对于体力劳动者患病风险增加,OR=1.33(95% CI 1.04~1.70).相对于产次1次组而言,2产次、3产次、4产次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分别为OR=1.46(95% CI 1.14~1.88)、OR=1.78(95% CI 1.30 ~2.43)、OR=1.84 (95% CI 1.24 ~ 2.72);随着绝经年龄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降低,绝经年龄每推迟1岁,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降低6%,OR=0.94(95% CI0.90~0.99).文化程度和哺乳时间对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多产次、早绝经、少体力劳动和增龄可能会增加女性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86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