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对延边地区3家教学医院285名承担本科护生实习带教的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师生关系好坏、评估方法、临床带教护士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熟悉程度以及临床多变的环境,其次是评估时间的长短、临床带教护士对评价的态度、光环效应以及带教护士的情绪状态。结论师生关系以及临床老师带教的评估方法的影响较大。提高临床带教护士的综合评价素质和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减少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负面影响,保证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
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临床实践是医疗教育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教育的效果.临床带教老师既是临床教学的指导者,同样也是组织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因此带教老师的医疗水平对临床教学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同样也是形成和强化专业理论水平及临床工作能力的过程,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才能提高临床的教学水平.
-
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培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各科室共12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法对其进行护理教学能力培训。然后比较应用PDCA循环法对这些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前后,其医学护理理论方面的成绩、授课技能方面的成绩以及护生(护理实习生)对其教学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培训后,这12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医学护理理论方面的成绩和授课技能方面的成绩均明显高于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培训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使用PDCA循环法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后,同期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生对这12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及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满意度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培训后,同期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生对这12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授课技巧及其授课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培训前,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培训,可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能力以及护生对其教学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此教学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循证护理在临床带教老师管理中的实施.方法: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对带教老师进行资格认定、选拔、培训和考核,应用个性化带教,强调带教老师为人师表的作用.结果:通过临床带教的调查,发现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把循证护理应用于其中.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住院医师对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情况评价的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对带教老师的整体满意度及带教现状的总体情况,为提高临床带教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在培的全体201名社会委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在参考有效临床带教老师评分表的基础上,自编带教老师评价表对现阶段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量表。结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与性别呈显著负相关,与学历呈显著正相关;女生和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各项评价均显著高于男生和本科生。结论:通过对住院医师的调查发现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现状仍有待提升,应着重培养带教意识、丰富带教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并注重教学效果。
-
浅谈临床带教学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我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二甲综合性医院,是十多所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纳多个学校护理专业的实习生.带教是护生见识临床护理过程,巩固护理理论知识,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重要过程.我院按照学校下发的实习大纲,制定临床带教计划,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带教,得到了学校、学生的认可.但是近几年来,临床带教老师普遍反映,实习生的动手能力差、缺少吃苦精神、主动性不强、 服务意识淡漠,而且家长经常找理由为学生请假,非常影响带教效果.本着对护理事业、对学校、对学生负责的理念,护理部及时召开带教老师座谈会,联系实际解剖现象,查找原因.
-
浅谈带教老师在护生临床实践中的桥梁作用
进入临床实习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将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担当着桥梁的作用.
-
规范临床带教老师培训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目的 通过规范化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结合临床护生实习科室护理工作特点与要求,将专业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授课技能培训等内容,通过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规范统一的指导与培训,使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有统一的认识与学习,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水平.结果 通过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规范带教老师的各项培训,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测评成绩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规范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能力,满足护生的学习需要,临床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
临床带教心得及体会
临床教学是一种后期教育工作,是指在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亲自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1].临床教学也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由于护生刚刚接触实际工作,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经验,不善于从实践中学习.而护生的学习成绩与工作后的业务水平、专业工作能力有直接影响,与其应具备的专业工作能力有内在联系.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护理实践的启蒙老师.每一名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思想风貌皆能对护生产生影响.所以每个护士在临床带教中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便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临床工作中帮助护生适应学习,与她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将来的护理质量,有效的临床教学能够促进学习效果,提高护生的能力.
-
影响护生心理护理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的转化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1].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带教老师的新课题.
-
临床带教老师对循证护理认知的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一线临床护理带教人员179名,采用自行设计循证护理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仅有17.32%的临床带教老师对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87.71%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有必要在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带教,83.80%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设循证护理课程;179名临床带教老师中无人受过有关循证护理的全程专业培训教学及系统性进修;且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工作年限和带教时间的临床带教老师,在循证护理基础能力方面,学历越高,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对论文的评价就越强;工作年限和带教时间越长,评判性思维能力、观察和应变能力就越强.结论 大部分带教老师对循证护理的内涵知晓甚少,获得循证护理教育的途径缺乏.在临床实践中应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更新临床带教的教育模式,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南,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的感受及体会,为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3月对重庆市2所高校的10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了团体访谈,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萃取,提炼出主题.结果 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感受及体会主要为:临床教学信心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带教方式主要沿袭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临床出科考核力度不够;对今后临床教学有新的期望.结论 目前的护理专业硕士生临床实践教学需从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教学目标、探寻适用于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的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和方法、建立健全临床实践考核机制、加强临床师资的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及规范.
-
临床带教老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 Enberg研究职业紧张时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个概念 ,指对工作中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应激状态,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1].
-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的、有明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验证、巩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环节[2],也是锻炼护生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教学环节[3],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护理教学的总体效果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4].近年来,在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的模式理念,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契机.本次研究将这一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并与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源及临床带教应对措施
目的:调查分析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源及临床带教老师应对措施.方法:对3家市级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200例实习护生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为职业负荷,分别占总数的82.0%,平均压力程度得分为(3.82±0.75);其次为角色失重感、就业前景,分别占总数的70.0%、67.0%,平均压力程度得分分别为(3.40±0.81)(3.06±0.73);后为学业考核,占总数的52.0%,平均压力程度评分为(3.02±0.66).实习护生面对心理压力源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但二者的积极应对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认同感(P<0.05),不包括导师作用(P> 0.05).结论: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源包括职业负荷、角色失重感、就业前景、学业考核,临床带教老师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应对能力.
-
实习生对带教老师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为探讨医疗体制改革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要求,提高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实习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在教学技能和业务素质等方面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
临床带教老师沟通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可减少摩擦与纠纷,并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合作,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
-
《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考核表》在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考核表》在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前后均运用《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考核表》进行考核,比较临床教师核心能力评分情况。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临床护理教学的尝试,获得满意效果,在临床护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人际关系均有上升,但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分不高,需不断改进。
-
自我效能理论对结核科护生实习行为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la)提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1].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实践能力的过程,其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大的相关性[2].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结核科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实习护生的实习行为进行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竞聘制选拔带教老师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不同层次护生的重要培养阶段,护生的态度、行为主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1].临床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护生专业态度养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故选拔成长全面的护士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能从多方面促进临床带教效果[2].2008年1月以来,我院应用竞聘制的方式选拔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