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结核病小鼠IFN-γ和IL-4m 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母牛分支杆菌的抗结核保护性免疫机理。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结核病模型组(A);攻毒后微卡免疫组(B)及正常对照组(N)。感染四周后将全部小鼠处死。小鼠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脾脏组织进行RT-PCR以检测IFN-γ和IL-4的mRNA表达。结果 三组小鼠脾脏中均可检测到IFN-γ的mRNA表达,但以B组表达强;只有A组可检测到IL-4 mRNA表达,其余两组未见目的带;B组小鼠肺部病变较A组轻而且局限。结论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可以通过促进IFN-γ的mRNA表达抑制IL-4的mRNA表达来增强机体的抗结核保护性免疫。
-
中药喘平片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目的:观察喘平片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Ⅰ组:口服喘平片,早晚各1片.Ⅱ组:口服控释茶碱0.2 bid.Ⅲ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50μ gbid.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结果:Ⅰ组治疗前ECP、IgE、IL-4、IFN-γ分别为19.5±9.2 μ g/L、325.5±213.1KUA/L、75.6±21.9Pg/ml、29.8±6.3Pg/ml.治疗后分别为13.6±4.1 μ g/L、219.4±208.6KUA/L、48.3±20.6Pg/m1、36.2±11.7Pg/m1.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Ⅰ组总有效率97.6%,Ⅱ组71.4%,Ⅲ组57.1%.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CP、IgE是判定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指标,喘平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的ECP、IgE水平,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喘平片能够抑制IL-4的分泌,提高IFN-γ水平,从而推断喘平片能够抑制TH2细胞因子亢进,提高TH,细胞因子的反应性,从而纠正TH1/TH2失衡,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
银杏叶萃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FN-γ、IL-4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萃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脾淋巴细胞,肠组织中IFN-γ、IL-4影响.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三硝基苯磺酸+生理盐水组、三硝基苯磺酸+银杏叶萃取物组四组观察肠道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采用FLISA法测定脾细胞、大肠粘膜中的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结果与三硝基苯磺酸组比较三硝基苯磺酸+银杏叶萃取物组损伤指数明显下降(P<0.01).大肠粘膜和脾细胞IFN-γ浓度明显下降(P<0.01).IL-4浓度明显升高(P<0.01),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EGb通过抑制IFN-γ(Th1)生成,提高IL-4(Th2)生成,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介素4及白介素13水平
目的:了解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测定200例调查对象血清中IL-4、IL-13、TBIL、DBIL的水平.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IL-4、IL-13、TBIL、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和IL-13可能参与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
-
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60例
目的 观察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自拟和血除湿汤)和西药组(西替利嗪),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药组EASI、DLQI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4水平均明显升高,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4水平均下降,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IL-4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中药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 自拟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4水平、促进IFN-γ分泌以使Th1/Th2细胞分化趋于平衡有关.
-
椒梅连理汤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椒梅连理汤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探讨其治疗作用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43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椒梅连理汤组(中药组)各11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予以相应药物1 ml/100 g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增生和溃疡,SASP组和中药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β、IL-6、TNF-α明显升高(P<0.05),IL-4明显下降(P<0.05),SASP组、中药组和模型组比较,IL-1β、IL-6、TNF-α降低(P<0.05),IL-4升高(P<0.05).SASP组和中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椒梅连理汤能有效对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与SASP相当,通过调节IL-1β、IL-6、TNF-α、IL-4含量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
基于中医理论及临床验证基础上的射干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射干临床应用病种,探讨射干提取物对合胞病毒(RSV)感染豚鼠气道炎症白介素-4(IL-4)、干扰素-y(IFN-y)、白三烯-4(LTC4)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在乙醚浅麻后鼻腔滴注100TCID50的RSV悬液100 μL(每天滴鼻2次,早晚各1次,空白组给予相同剂量的5%DMEM培养液),连续给药1周.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并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LTC4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射干提取物的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LTC4水平显著下降,与RSV感染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射干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豚鼠模型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减轻肺组织炎症.
-
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IL-4、IL-12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临床缓解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两组病例均嘱患者戒烟、每日早晨散步20 min左右,呼吸新鲜空气,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诱发因素等.对于在治疗期间哮喘发作不能自行缓解患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停药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12(IL-12)蛋白含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血清中IL-4较治疗前呈现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IL-1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L-4明显下降,IL-1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测小青龙汤能够影响患者体内IL-4、IL-12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扭转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失衡,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
生三七粉调节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三七的民间常用剂型生三七粉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索三七防治哮喘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生三七粉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腹腔注射及雾化激发法构建哮喘模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7(IL-17)的变化.结果 (1)药物干预组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组织炎细胞浸润减轻.(2)生三七粉可以升高哮喘小鼠血清中IFN-γ的浓度,生三七粉中剂量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生三七粉可以明显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IL-4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生三七粉各剂量组均有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IL-17浓度的作用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生三七粉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细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有减轻作用,可减少气道上皮黏液分泌,改善气道炎症状态.(2)生三七粉防治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哮喘小鼠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进而促进Th0向Th1分化,抑制Th0向Th2分化,恢复Th1/Th2平衡.
-
电针“肠病方”腧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核因子-κB p65及血清白介素-4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肠病方”腧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肠病方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病方组电针“中脘”“天枢”和“上巨虚”15 min,分别在造模后即刻、24 h和48 h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含量,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肠组织核因子-κB p65(NF-KB 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P<0.05),肠病方组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组血清IL-4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经电针“肠病方”治疗后,IL-4含量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腧穴“肠病方”对乙酸所致肠黏膜损伤可通过调节炎性反应因子起到修复作用.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电针 肠病方 核因子-κB p65 白介素-4 -
白头翁加味汤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介素-4和肠黏膜环氧合酶-2的研究
目的:观察白头翁加味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4(IL-4)以及肠黏膜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探讨白头翁加味汤对UC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UC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白头翁加味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造模后给药7 d,观察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4以及肠黏膜COX-2.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头翁加味汤高、低剂量组DAI有明显改善(P<0.05),IL-4含量明显升高(P<0.05),COX-2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头翁加昧汤可能通过升高IL-4,减少COX-2的合成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
玉屏风散抑制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小鼠在第1,2天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至第5天(诱导相给药),第6天用0.5%的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做耳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耳匀浆中白介素-4(IL-4)测定.结果:玉屏风散6.5 g·kg-1(临床等效量)和13 g·kg-1诱导相给药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光镜下测量的耳厚度也表明玉屏风散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耳肿胀程度;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给予玉屏风散小鼠的耳炎症反应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玉屏风散6.5 g·kg-1组耳组织匀浆中IL-4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玉屏风散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4有关.
-
舒康平喘胶囊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康平喘胶囊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亚群反应及Th1/Th2失衡的影响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舒康平喘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激素对照组,以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用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IL-4、IL-5水平及IFN-γ/IL-4值的变化.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舒康平喘胶囊高、中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IL-5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IFN-γ/IL-4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舒康平喘胶囊具有增强Th1细胞亚群优势反应,抑制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失衡的作用,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舒康平喘胶囊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
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血清TNF-α,IL-1β和IL-4的变化
目的:监测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1β)IL-4,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自体血栓法建立兔APT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LISA法检测血清各指标,术毕行病理分析.结果:栓塞后IL-4在发病早期未见升高,发病后6h明显升高,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8±1.35),(16.9±1.59) ng·mL-1 (P< 0.05),栓塞后4 hTNF-α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52±0.42),(1.29±0.36)9g·mL-1(P <0.05),栓塞后2 h IL-1β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66±0.12),(0.34±0.15) ng·mL-1(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态学观察结果可见,栓塞后肺动脉内血栓形成,肺组织萎缩、出血、炎性反应明显.结论:APTE模型血清炎症因子发生的不同变化,在引起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13、IL-4mRNA及血清CIC的影响
目的:观察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IL-13、IL-4 mRNA的表达及血清CIC浓度的改变,以探讨IL-13、IL-4及血清CIC在IgA肾病发作中的作用机制及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牛血清白蛋白(BSA+CCl4皮下注射),BSA按照600mg/kg隔日灌服,持续12周,以及在第13、l4周时,联合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并且在第15周至第18周时给予贝那普利和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进行干预治疗,于18周末取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肾组织中IL-13、IL-4 mRNA及血清CIC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IL-13、IL-4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以明显抑制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13、IL-4 mRNA的表达及血清CIC的分泌,延缓疾病发展,保护肾功能.
-
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因子及TLR9/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炎性因子及TLR9/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乌梅丸组、乌梅丸辛开苦降组、乌梅丸辛开组、乌梅丸苦降组、乌梅丸补益组.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造模2d后给药4周,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黏膜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细胞核因子κBp65(NF-KBp65)的表达.结果:乌梅丸组、乌梅丸辛开苦降组均能显著升高IL-4,降低INF-γ水平,显著减少结肠黏膜TLR9、MyD88、NF-κBp65的蛋白表达(P<0.01),且效果优于其它乌梅丸拆方组.结论:乌梅丸组、乌梅丸辛开苦降组对UC大鼠结肠黏膜炎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平衡,抑制TLR9/MyD88/N F-κBp65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辛开苦降、寒温并施的配伍方式可能是乌梅丸治疗UC的内在机制之一.
-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4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白介素-4(IL-4)表达的规律,初步探寻正气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降温加吹冷风的方法致太阳病“风寒表证”大鼠模型,连续7d于太阳病欲解时(11:00-13:00)和对时(23:00-1:00)采血制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观察两时段IL-4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IL-4呈现同步的昼夜节律与周节律变化;模型组IL-4的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机体通过IL-4的生物学效应,发挥御邪、抗邪的作用,是太阳病自愈的机制之一;IL-4可能是中医正气的免疫学物质基础之一.
-
消石利尿化瘀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4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消石利尿化瘀立法创制的中药复方的抗炎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风定胶囊组、苯溴马隆组及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共7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腺嘌呤和乙胺丁醇灌胃,同时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10d.末次给药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中药复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1 β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中药复方各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中药复方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L-4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以消石利尿化瘀法创制的中药复方抗炎机制可能与降低IL-β、TNF-α含量,从而减轻产生多种炎性介质的激活效应,进而抑制炎症的发生有关;也和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4的含量,进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有关.
-
黄芪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大鼠白介素-1β、白介素-4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有效部位(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对糖尿病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52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日给予黄芪及其有效部位(黄酮组、多糖组、皂苷组、酮糖组、酮苷组、糖苷组、酮糖苷组)干预.第30d检测血糖,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ELISA法)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显著升高,血清1L-1β水平上升,IL-4下降(P<0.05);黄酮组、酮糖组、酮苷组血糖降低,血清IL-1β水平下降,血清IL-4水平升高;黄芪组、酮糖苷组可降低血糖,升高血清IL-4水平(P<0.05).结论:黄芪黄酮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作用,推测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1L-1β、上调IL-4水平有关.
-
艾燃烧生成物对SAMP8小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燃烧生成物对SAMP8小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SAMP8小鼠70只,采用2×3析因设计,随机分为模型组和6个艾烟干预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同月龄SAMR1作为正常组.6个艾烟干预组分别用相应浓度和时间的艾烟进行熏灸.以血清γ干扰素(1FN-γ)和白介素-4( IL-4)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IL-4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艾烟干预各组小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或与模型组相当,或优于模型组;析因分析显示,时间和浓度两因素对血清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时间因素对血清IFN-γ和IL-4的含量无影响,但浓度因素对两者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艾烟可以通过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节而起到显著的抗衰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