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弱视与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关系分析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弱视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是屈光不正.关于弱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长期以来已有很多学者进行探讨,但是结论不一,为了进一步确定屈光不正与弱视之间的关系,寻找预防和治疗弱视更有效更确切的方法,本文就我院2005年~2010年诊治的220例3800只眼屈光不正弱视患儿的弱视与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关系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
综合治疗儿童弱视520例
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是进行早期治疗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约有几千万弱视儿童,因此弱视的筛选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细心,如发现孩子视力低下,应及时就诊;另外幼儿园的定期体检也是一个好方法.发现视力≤0.8的儿童,在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进行常规散瞳检影.另外,随着眼电生理学的发展,可以采用视觉诱发电位、多焦视诱发电位对弱视眼的视功能进行检查和治疗预测.
-
浅谈防盲治盲及儿童低视力的防治
目的 探讨儿童盲、低视力和曲光不正预防、治疗问题,从而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方法 以理论为基础,以社会现象为依据,从三个方明逐一论述.
-
以经穴为主综合治疗假性近视60例
目的 对中小学生屈光不正进行筛查,研究综合治疗假性近视的效果方法对60例届光不正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假性近视的筛查,并对假性近视患者进行仪器治疗兼手法按摩、耳压疗法王不留行籽贴压以及用药治疗.结果 60例屈光不正患者中有33例66只眼患假性近视,其检出率为55%.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62只眼,显效24只眼,占36.4%,有效38只眼,占47.5%,总有效率93.9%.结论 假性近视经综合治疗大部分是能治愈的.
-
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目的:评价薄角膜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采用薄角膜瓣LARK治疗高度近视且随访观察6月以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薄瓣LASIK术后反应轻,术后裸眼视力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即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有183眼占77.2%,0.5-0.8者有48眼占20.3%,小于0.5者有6眼占2.5%.屈光度数稳定在±1.00D以下者193眼(84.1%).术中、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为角膜瓣细微皱褶.结论: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及疗效高.
关键词: 近视 屈光不正 角膜 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 -
除风益损汤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46例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和有效性.但术后患者常有眼睛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术后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为提高治疗LASIK手术后的干眼症的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我们对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LASIK手术后,发生干眼症的46例患者采用除风益损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诊治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目的 对比近视性、远视性、散光性弱视患儿治疗前后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探讨不同性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诊治的年龄6~7岁的弱视患儿90例,分为近视性、远视性及混合散光性3组,每组各30例60只眼,30例健康儿童60只眼作为对照,采用视觉诱发电位仪作PR-VEP检测,记录并比较弱视治疗前后各组P100潜伏期和P波振幅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健康儿童组比较,3组弱视眼组PR-VEP的P100潜伏期延长,P波振幅下降.与远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相比,近视性弱视组P100潜伏期长(均P<0.05),P波振幅低(均P<0.05),而远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3组弱视患儿弱视眼在治疗之后P100的潜伏期缩短,P波振幅上升.近视性、远视性及混合散光性3组弱视患儿治疗前后的潜伏期差值和振幅差值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差值:(2.640±0.009) ms比(5.590±0.576)ms比(6.989±2.229)ms,振幅差值:(0.929±0.611)μV比(2.595±0.464) μV比(2.575±0.211)μV,均P<0.05],近视性弱视的潜伏期差值和振幅差值小.结论 近视性弱视治疗前后的潜伏期差值和振幅差值小,证实了近视性弱视的难治性.PR-VEP检测对弱视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近视性弱视与其他类型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近3年的儿童经过散瞳验光,筛选出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及混合散光性弱视患儿各50例,进行综合弱视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各类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性弱视的疗效好,基本痊愈率为88%,混合散光性弱视次之,为84%,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差,为48%.前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前两者和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屈光不正的程度与疗效也有很大关系,轻度屈光不正者基本痊愈率为100%,中度者基本痊愈率为85%,重度者基本痊愈率为76%.结论各类屈光不正的疗效与屈光性质和屈光不正的程度有关.
-
屈光不正患者中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屈光不正患者不同视光条件下立体视锐度和视差的分析,了解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85例门诊屈光不正志愿者立体视指标,对年龄、屈光参差、远近视力、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AC/A)等因素与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远立体视锐度与四种因素均不相关;近立体视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正相关;交叉视差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负相关;非交叉视差与近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立体视功能各项指标有各自独立或共同的影响因素.立体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
-
青少年屈光不正5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状况,为青少年视力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日本Topcon自动验光仪对584例14~18岁青少年进行屈光筛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筛查1 072只眼,男女性之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与否、足月与否对视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屈光不正中近视占据绝大部分,在近视眼中复性近视散光又占据了绝大部分.结论 近视在青少年屈光不正中占绝大多数,应该重视青少年近视的防治,积极做好青少年眼保健工作.
-
护理干预对屈光不正行 LASIK 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规范化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屈光不正行LASIK术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术前收缩压、心率、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为(112.73±16.95)mmHg、心率为(76.43±11.29)次/min,焦虑得分为(32.67±3.94)分,均低于对照组[(129.45±21.17)mmHg,(84.32±12.13)次/min,(50.03±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7,-4.76,-35.32;P<0.01)。结论系统化、规范化的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减轻屈光不正行LASIK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手术,提高手术预期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早日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护理干预 应激反应 -
Zyoptix Tissue Saving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Zyoptix Tissue Saving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管理,保证其手术的安全有效.方法 本院从病人门诊预约、检查开始,到术后10d对3 160例(6286眼)病人用本院制定的眼科门诊手术护理管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 3 160例(6 286眼)术后10 d内无一例感染发生,手术数据无一例差错发生,病人裸眼视力提高到理想水平,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我院针对Zyoptix Tissue Saving治疗屈光不正而制定的眼科门诊手术护理管理程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
改进型眼科洞巾在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矫治术中的应用
大多数眼科手术都是单眼手术,术中所用洞巾也是单眼洞的.随着我院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矫治术开展,术中发现用一块单眼洞的洞巾用于双眼手术时,术中左右移动一块洞巾不符合无菌手术操作的要求.如果每做一只眼手术后更换一块洞巾,不仅增加了洞巾的使用量,且使术中操作极不方便.因此,我们对洞巾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选择白色全棉细布为制作洞巾的敷料.以原制作眼洞的位置为中点,距中点1.5 cm的水平处左右各做一个5 cm×6 cm的眼洞,两眼洞的间距为3 cm,形状如同一副眼镜.在两眼洞中间的中锋处缝一块8 cm×10 cm的双层辅料.该敷料在中锋处的一边固定,余三边游离,该洞巾制作完毕.
-
1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引起静脉炎的护理
患者,男性,52岁,干部.因左眼视力下降,于2006年11月就诊,右眼视力0.9,左眼视力0.6.右眼前节正常,眼底动脉硬化.左眼瞳孔散大,缘部不整齐晶体透明,眼底乳头周围及黄斑陈旧性病变.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左眼外伤性瞳孔散大,陈旧性脉络膜病变,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建议左眼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于2006年11月行FFA检查.患者皮试阴性后,将广州明光制药厂生产的20%荧光素钠3 ml快速推入手背浅静脉内.FFA检查完成时,患者主诉手背推注药物的血管有轻微胀痛感.护士告知患者属于注射药物后的反应,嘱回家后局部做热敷.
-
水浴法B超对高度近视患者生物测量中准确性的研究
目的评估水浴法B超在高度近视眼生物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对23例26只眼分别进行水浴法B超和实时A超生物测量,根据B超的测定值采用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定人工晶状体术后实际屈光度,比较2种生物测量方法对术后屈光的预测偏差.结果水浴法B超、实时A超测得的眼轴分别为(28.90±1.04) mm、(29.34±1.30)mm(P=0.041),实时A超测得的眼轴偏长;水浴法B超、实时A超术后屈光预测偏差分别为(0.73±0.47) D、(1.28±0.56) D(P=0.002). 结论水浴法B超在高度近视眼生物测量中准确性高,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术后屈光状态.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散光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复性近视散光所产生术后散光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SCMD公司的固定式手控气动微型角膜刀对124例248眼行LASIK手术,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1周、第1、3、6个月复查视力及屈光度.结果 LASIK术后散光的发生率较高,术后第1天为43.15%,术后1周降为33.06%.术前散光度数越大,术后散光眼发生率就越大(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术后3个月仍有36眼(14.52%)散光超过0.50D.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男女患者散光眼和无散光眼的比例无明显差异(x2=0.4278,P>0.05,x2=0.5589,P>0.05).角膜瓣的质量直接影响术后散光,术后散光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r=0.9614,P=0.002<0.001).结论LASIK术后散光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并与术前患眼散光度、角膜瓣的大小、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不正 散光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残存屈光不正的效果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病情稳定时间超过2年的屈光不正患者58例(66只眼)行LASIK,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观察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情况.结果 56只眼(84.8%)LASIK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的佳矫正视力,10只眼(15.2%)LASIK术后佳矫正视力下降1~2行.结论 LASIK是矫治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屈光不正 -
术前预留屈光度对不同年龄LASIK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评价术前预留屈光度对不同年龄LASIK手术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和视觉症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并观察术前预留屈光度对术后长期疗效和近距离工作的影响.方法 对224例(448只眼)近视LASIK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按年龄分成3组:Ⅰ组(全矫组)205只眼,年龄18~27岁(21.73±2.65岁);Ⅱ组(预留-0.25 D组)147只眼,年龄28~36岁(32.08±2.66岁);Ⅲ组(预留-0.50 D~-0.75 D组)96只眼,年龄36~50岁(39.17±2.84岁).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等值球镜屈光度,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主观视觉症状.随访时间≥5年.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1.0的Ⅰ组有172只眼(83.9%),Ⅱ组有121只眼(82.3%),Ⅲ组有69只眼(71.9%),其中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裸眼远视力≥0.5的Ⅰ组有199只眼(97.2%),Ⅱ组有142只眼(96.6%),Ⅲ组有83眼(86.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Ⅰ组(-1.08±0.93) D,Ⅱ组(-1.17±0.96)D,Ⅲ组(-1.40±0.85) D,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5年残余屈光度在-0.5~+0.5 D之间Ⅰ组有117只眼(57.1%),Ⅱ组有87只眼(59.2%),Ⅲ组有29只眼(30.2%);在-1.00~+1.00 D之间Ⅰ组的有187只眼(91.2%),Ⅱ组分别有138只眼(93.9%),Ⅲ组有69只眼(71.9%).术后5年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Ⅰ组2.10±2.11,Ⅱ组3.02±2.38,Ⅲ组5.94±3.46.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Ⅱ和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年龄较大特别是近距离用眼多的患者,术前预留一定量的屈光度可减轻其术后疲劳感,合适量的预留屈光度并未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行LASIK手术后都可获得较好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
-
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飞秒激光由于其光致分解作用产生极高的能量密度使组织电离,在组织内任意位置进行精确切削,而且对切割区以外的组织影响较小,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近年来它被逐渐应用到眼科领域,尤其应用于屈光手术中,是一种全新眼科手术方法.
-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进展
激光在角膜上进行屈光不正的矫正是目前主流的屈光矫正手术,其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半激光、全准分子激光和全飞秒激光.其中半激光与全准分子激光手术可以进行波前像差、Q值、角膜地形图等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对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更为有利.全飞秒激光手术的临床应用使得角膜屈光手术实现了微创.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屈光手术 全飞秒激光 屈光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