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影像学分析

    作者:余英芳;孔德元

    目的:对比分析艾滋病(AIDS)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影像学表现,以便早期采取正确治疗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分析15例AIDS相关CM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的异同,患者均经过病原学证实.结果:CT与MRI影像学显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表现为脑内胶状假囊与强化脑膜,并能清楚发现患者脑积水以及脑萎缩现象.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炎的MRI表现呈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及脑炎型,其中胶状假囊和胶状假囊引起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其特征性表现.

  • 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贾红云;郭翔;杨成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即病脑)患者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相应试剂盒对27例病脑患者和15例非感染者(对照组)脑脊液中的NO进行测定.结果病脑患者脑脊液中治疗前NO含量与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提示NO确实参与了病脑的病理过程,NO含量测定有助于病脑的诊断及了解病情变化.

  •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尿淀粉酶(AMS)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摆正刚;戚秀丽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尿淀粉酶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进口宝灵曼急诊生化仪,应用微量比色法对113例早期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尿液淀粉酶进行了检测.结果尿淀粉酶多数在正常范围,高于正常值者23例(占20.4%).分类统计表明,病程大于48小时者、临床表现显著者、并发症多者,其尿淀粉酶相对较高.结论并非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尿淀粉酶都有升高.对于临床症状较多、病程超过48小时,尤其伴随有胰腺炎及脑膜炎者,检测尿淀粉酶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 结核性脑膜脑炎36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旭升;王冲霞;屈改燕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结核病的形势急剧恶化.我国结核病的病情也极为严重,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重的22个国家之一[1].结核病中的肺结核常见,而在肺外结核型脑膜脑炎症的误诊率、死亡率均较高.现就我院自1998~2003年误诊的36例结核性脑膜脑炎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

    关键词: 结核性 脑膜炎 脑炎
  • 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涛;杜彦辉

    目的 探讨5种不同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CSF)特点,以提高对颅内感染性疾病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234例颅内感染患者的CSF检查结果共484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和脑脓肿CSF改变较轻,病毒性脑膜炎、脑炎44次病原学检查结果均阴性;化脓性脑膜炎CSF表现为白细胞和蛋白显著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经治疗后,迅速好转;急性及亚急性起病的结核性脑膜炎CSF改变与化脓性脑膜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白细胞数及蛋白升高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持续时间较长,对治疗反应也不同.结论 不同颅内感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CSF检查结果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病原学检查是颅内感染的确诊依据,但因阳性率低,故临床诊断不能过分依赖其结果.

  • 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春;赵萍;郭秀东;高英

    目的了解化脓性脑膜炎(PM)和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中白细咆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8例PM,24例VE和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脑脊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并观察脑脊液中IL-6、TNF-α与其中白细胞计数、糖、蛋白质定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M组脑脊液中IL-6、TNF-α含量分别为(208±23)和(364±92),明显高于VE组[(80±19)和(253±46)]和对照组[(52±14)和(20±11)];VE组脑脊液中IL-6、TNF-α亦较对照组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儿脑脊液中IL-6、TNF-α与其中白细胞计数、糖、蛋白质定量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L-6、TNF-α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IL-6、TNF-α的检测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客观指标.

  • 新生儿肺炎并发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妍柏;吴若芬;何学仙;窦春阳;王振海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脑脊液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新生儿肺炎并发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发病时间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98.41%新生儿肺炎并发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分类单核细胞占(77.60±12.36)%.不同性别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性肺炎组并发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葡萄糖较晚发性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并发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以单核细胞反应为主,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新生儿肺炎并发脑膜炎,性别与发病时间对新生儿肺炎并发脑膜炎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影响.

  • 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球菌脑膜炎病例分析

    作者:谢娜;陶宁;陈涛;王童敏;甫尔哈提·吾守尔;关静;范新春;刘继文

    目的 对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这一罕见病例分析报道,为今后此种病例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方法 通过对病例脑脊液的革兰氏染色镜检、乳胶凝集及API生化鉴定,确定该病例感染的病原体. 结果 脑脊液细菌培养,24h后肉眼可见培养基上有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直径0.5~1.0mm的光滑型菌落;生化检测确定为青霉素酶阴性的淋病奈瑟菌,确诊为淋球菌脑膜炎. 结论 淋病奈瑟菌不仅通过性接触直接感染,只要环境条件达到病原菌生长的要求,也可以通过非性接触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更具伤害性和隐蔽性.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4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峰;郭丽;李德明;姚志清;袁巧荣;彭战清;郑红;董生荣;杨红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各种腺体及神经组织,易并发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腮腺肿大疼痛.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住了45例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患者,年龄5~42岁,其中18岁以下39例,占86.7%,男性30例,女性15例.

  •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韩登峰;杜磊;周君;吐尔逊·沙比尔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3年10月~2009年8月收治的经综合治疗的5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采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治疗,3例联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菌素治疗,2例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5例均采用神经营养剂治疗,共2周~1个月.结果 5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脑神经麻痹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9个月后复查MRI,提示硬脑膜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尽早明确HCP诊断.应及时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治疗,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

  • 46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脑电图分析

    作者:张汇林;冯林;谢静

    流行性腮腺炎是全球性流行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儿童.该病毒为泛嗜性,主要靶器官为腮腺,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儿童急性腮腺炎合并脑炎早期诊断脑电图的异常率为100%[1,2].本文观察了2003年1月~2007年2月我院收治46例儿童急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电图的改变情况,现报道如下.

  • 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赵婷;朱秀英;陈琳

    脑膜癌病(MC)也称癌性脑膜炎,是恶性肿瘤向脑脊膜弥漫性转移的一种严重疾病,以往需做尸检后才能确诊[1],现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现将本院1998年1月至1999年7月收治的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总结分析如下.

  • 5例脑膜癌病的临床与MRI分析

    作者:祖菲娅·艾力;岳峰

    脑膜癌病(MC)也称癌性脑膜炎,是恶性肿瘤向脑脊膜弥漫性转移的一种严重疾病,以往需做尸检后才能确诊[1],现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现将本院1998年1月至1999年7月收治的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总结分析如下.

  •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2例疗效观察

    作者:努尔古丽·阿布力哈孜;努尔兰·阿合西泰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发热伴咀嚼受限,并有累及多种腺体组织或脏器的倾向,并引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生殖系统并发症,在儿童及青少年中传染性强,缺乏特效药物治疗.近年来采用的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我院采用干扰素短程治疗7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新疆昌吉州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分析

    作者:邓亚利;马前程;刘金宝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较大[1].为了解昌吉州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制定防制措施,现将昌吉州2004~2013年的猩红热疫情进行分析,了解流行特征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 补充锌剂及维生素AD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龚奋飞;陈芳艳;闫丽惠;刘伊华;张小宁

    目的 观察补充锌剂与维生素AD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2008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同时接受抗痨序贯治疗和辅助性治疗的结棱性脑膜炎患者,配对48例仅接受抗痨序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辅助治疗为每日补充锌剂与维生素AD,分别于治疗3个月、6个月和18个月时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8个月后各观测指标异常的人数与首次治疗时相比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随访终点两组之间观测指标的异常人数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传统抗痨治疗的有效性毋庸置疑.在此基础上补充锌剂与维生素AD作为辅助性治疗,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及补充作用.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因素分析

    作者:王珏;王海燕;林瑜;陈捷

    目的 探求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化脑的5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出院时病情转归将患儿分为预后好及预后不良组,对两组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实验室结果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入选的参数共20种,经过多因素的回归分析,两组患儿在年龄、入院时是否有意识障碍、是否合并休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发病年龄≤1岁、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合并休克将导致化脑预后不良.

    关键词: 脑膜炎 化脓性 儿童
  •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忆;刘恋;江琳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2例临床确诊的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的TBM 的临床症状、脑脊液(CSF)变化不典型;合并症多;CSF的蛋白定量升高与脑积水有关.结论早期抗结核及应用激素对减轻脑膜炎症与脑积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结核 脑膜炎 脑积水
  • 5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分析

    作者:孙凤霞

    脑膜炎双球菌属于奈瑟菌属,它可以引起多个部位的感染,如脑脊髓膜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其中以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为常见,临床简称为流脑,好发于冬春季节,其中普通型预后良好,暴发型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差.我院2002年1~5月共收治52例流脑患者,现报道如下.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星靓;邓湘红;汤海亮;李学伟;陈贵海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NM)临床资料,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5例CN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以头痛(24例)、发热(20例)、恶心/呕吐(18例)、颈强直(20例)为主。20例(80%)有基础性免疫力低下情况;误诊病例15例(60%);所有病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突出的高颅压、细胞数和蛋白增高)。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单用8例,死亡/自动出院4例(50%);两性霉素B+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或两性霉素 B+氟康唑+伏立康唑治疗17例,死亡/自动出院2例(11.8%)。结论 CNM易误诊,多药联合治疗才能保证疗效;加用伏立康唑及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能提高疗效。

2233 条记录 108/112 页 « 12...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