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119例病理形态、Gleason分级及预后分组

    作者:王云帆;缪琦;张晋夏;王淑芳;龚苗子

    目的 依据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观察前列腺癌Gleason各分级的组织形态特征及了解预后分组情况.方法 收集119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标本,回顾性复习HE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特点并依据2014年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进行分级和分组.结果 119例前列腺癌中以Gleason 3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73例(61.3%),以Gleason 4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104例(87.4%),以Gleason 5级为主要或次要(高)结构的21例(17.6%).前列腺癌预后分组结果是1级组12例(10.1%),2级组23例(19.3%),3级组37例(31.1%),4级组27例(22.7%),5级组20例(16.8%).结论 前列腺癌以Gleason 4级结构多见且常与3级结构混合存在;Gleason 4级和5级的正确病理诊断对预后分组及选择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更简化的基于Gleason评分的新的分级分组系统可作为Gleason分级系统的补充与其联合应用,将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更精确规范的分级,准确反映肿瘤预后的差异.

  • 具有罕见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2例

    作者:张鋆歆;陈妹琼;张荣山

    目的 探讨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CT)的罕见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2例MC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冷冻及术后活检的卵巢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腹腔镜探查显示,大小不等的卵巢及盆腔游离体,为表面光滑的瓷白色钙化体,镜下边缘多为红染无结构的胶原化纤维,其内为融合退变的脂肪组织,伴不同程度的钙化及骨化;另1例腹腔镜探查显示卵巢囊性肿物为多房性,镜下可见大部分为甲状腺滤泡结构,及局灶复层扁平上皮.结论 对MCT的罕见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探讨,有助于临床对畸胎瘤罕见形态的认识.

  • 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郑增光;孙文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HNE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及肝功能不同程度异常.影像学显示肝巨大占位性病变.镜下肿瘤细胞主要呈不规则巢团状或弥漫片状分布,亦可见索状排列,肿瘤内血管丰富.肿瘤细胞体积偏小,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细胞坏死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HG-A和CD56(+).2例均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1例失访,1例死亡,生存期6个半月.结论 原发性肝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鉴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肝动脉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保安;王海玮;赵林;陈辉;刘腊军;粟占三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呈巢状、旋涡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边界不清,呈合体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点彩状或空泡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CD21、CD23、CD35阳性.结论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较困难,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须依赖于免疫组化.

  • 眼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1例

    作者:张晓野;于冉冉;高靖;郭海燕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分析1例眼眶NF1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NF1一般在儿童期发病,以皮肤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为特征,眼部损害常见.组织学表现为神经纤维瘤病,属常染色体遗传病,5%~10%有发展为恶性神经鞘瘤的可能.免疫组化标记显示:S100、NSE等阳性.结论 神经纤维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分为NF1和NF2两种亚型,NF1多见.此病临床表现多样,呈渐进性,病灶分布广泛,小儿眼眶为常发部位,以对症治疗为主,预防与新的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386例甲状腺细针穿刺液基细胞学病理诊断分析

    作者:林建龙;钟国栋;王鸿程;梁飞月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液基细胞学形态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2386例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及液基细胞学检测.细胞学结果按甲状腺Bethesda系统报告.361例行手术切除并得组织学对照,分析液基细胞学形态特征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阴性漏诊原因.结果 ①2386例FNA诊断结果:Ⅰ类:标本无法诊断285例(11.9%);Ⅱ类:良性病变1128例(47.3%);Ⅲ类: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179例(7.5%);Ⅳ类:滤泡性肿瘤70例(2.9%);Ⅴ类:可疑恶性肿瘤188例(7.9%);Ⅵ类:恶性肿瘤536例(22.5%).②361例FNAC对应的组织学结果:良性病变74例(20.5%),恶性肿瘤287例(占切除标本79.5%),细胞学阳性组(Ⅲ、Ⅴ、Ⅵ类)恶性肿瘤269例(96.1%)显著高于细胞学阴性组(Ⅰ、Ⅱ类)22.2% (16/72),二者差异显著(P<0.01);FNAC诊断敏感性94.4%、特异性83.6%、准确性92.3%,阳性预测值为96.1%,阴性预测值为83.3%.③肿瘤灶≤0.2 cm、纤维化、钙化、囊性变等因素导致未抽吸到肿瘤细胞是细胞学假阴性漏诊主要原因.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准确率.

  •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72例病理形态学观察及Gleason分级

    作者:王云帆;缪琦;王淑芳;饶晓松

    目的 观察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系统的Gleason分级.方法 收集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前列腺癌72例,复习HE组织切片,并依据2005年国际泌尿病理学协会(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结果 72例前列腺癌中53例的主要及次要成分为3级结构(73.6%),59例主要及次要成分为4级结构(81.9%),12例主要及次要成分为5级结构(16.7%).结论 本组前列腺癌Gleason 4级结构与3级结构常常混合存在,而且4级结构相比3级结构更为常见.修订后的Gleason分级系统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规范分级,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准确反映肿瘤的预后差异.

  • 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赵久飞;任力;李德昌;岳颖;郑吉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对1例原发性前列腺SFT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会阴部胀痛不适.镜下形态多变,由不同比例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vimentin、bcl-2和CD99(+),desmin、S-100、CD117、CK、p53、SMA和ER(-).结论 SFT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其大部分为良性.原发于前列腺的肿瘤罕见,应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肿瘤一般可以完整手术切除,但必须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 SALL4在原发性卵黄囊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春芳;陈昊;张昶;聂艳红;齐冬雪

    目的 评价SALL4在原发性卵黄囊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ALL4蛋白在32例性腺及性腺外原发性卵黄囊瘤中的表达情况,其中睾丸14例,卵巢12例,骶尾部5例,脑1例.另外,选取10例卵巢粒层细胞瘤,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正常睾丸及卵巢组织各1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AFP和glypican-3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卵黄囊瘤均SALL4(+)(100%),均中度至强(+);28例glypican-3(+)(87.5%),其中24例(75%)中度至强(+),4例(12.5%)弱(+);25例(78.1%)AFP(+),其中22例(68.8%)弱至中度(+),3例(9.4%)强(+).SALL4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AFP和glypican-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卵巢粒层细胞瘤1例AFP和glypican-3灶性弱(+),SALL4(-).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AFP灶性弱(+),SALL4和glypican-3(-).正常睾丸及卵巢组织SALL4、AFP和glypican-3均(-).结论 SALL4是诊断卵黄囊瘤特异性较好的免疫标记物,其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优于AFP和glypican-3,特别有助于与卵巢粒层细胞瘤和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 鼻咽乳头状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白玉萍;杨冬梅;李锐;万鸿飞;尹鸿雁;刘红刚

    目的 分析鼻咽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鼻咽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3例分别表现为鼻腔不适、间断性鼻腔出血及涕中带血.2例肿物位于鼻咽,1例累及鼻咽及鼻中隔后端,1例位于鼻中隔后端.镜下,4例肿瘤均以乳头状结构为主,也可见腺体结构,3例肿瘤可见梭形细胞成分.4例中3例可见肿瘤与黏膜被覆上皮相移行,1例可见砂砾体,1例可见鳞化.肿瘤细胞胞质中等量,轻度嗜酸.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梭形细胞区细胞核呈梭形.细胞核显示轻度至多中度的异型性,无核仁或见不明显小核仁.核染色质细或略粗,分布均匀,或呈空泡状.核分裂象罕见,仅1例肿瘤表面见糜烂、坏死.免疫组化:4例肿瘤CK和vimentin均弥漫(+),3例TTF-1弥漫(+),TG、BRAF、napsinA、GFAP和CDX-2均(-).Ki-67标记指数为1%~2%,局灶略高可达3% ~5%.肿瘤行EBER(EB病毒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检测,4例均为(-).随访3例,随访时间6 ~ 40个月,1例于术后14个月复发,3例均未发现转移.结论 鼻咽乳头状腺癌是好发于鼻咽部的一种低级别恶性肿瘤,除鼻咽部外该肿瘤也可发生于鼻中隔尤其是鼻中隔后端.除乳头和腺体结构,鼻咽乳头状腺癌也常见梭形细胞成分.免疫组化学染色TTF-1(+)是诊断鼻咽乳头状腺癌的重要线索,但不是诊断该肿瘤的必要条件.对鼻咽部及鼻中隔具有乳头状结构的肿瘤进行诊断时应考虑到该肿瘤.

  • 胆囊原发性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鹏雁;姜英;贾丛伟;常晓燕

    目的 总结胆囊原发性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B-MANE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胆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9例GB-MANECs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男女比为1∶1.25;年龄37 ~ 75岁,平均年龄60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肿瘤大体表现,6例可见胆囊壁增厚,3例可见胆囊腔内溃疡型肿物.镜下,1例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均符合杯状细胞类癌;8例肿瘤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两种成分组成,且每种成分均>30%,其中两种成分碰撞生长1例,混合穿插在一起生长7例,腺癌高分化5例,中分化3例.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呈弥漫片状、巢状、梁状及细条索状生长,7例为G3(大细胞性4例,小细胞性3例),1例为G2.免疫组化:腺癌CEA、CK(+);神经内分泌癌Syn、CgA联合阳性率100%,CK弱(+),Ki-67阳性指数10% ~85%.9例均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随访3~31个月,其中7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4.4个月;杯状细胞类癌患者生存31个月,仍元复发存活.结论 胆囊原发性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少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病理形态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提示神经内分泌成分具有更高的局部侵袭性和远处转移能力,杯状细胞类癌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生长方式.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汪娟;朱红波;卞海燕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回顾分析26例DFSP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6例DFSP中,男性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5.5岁.发生于躯干21例(82.4%)、四肢5例(17.6%).DFSP的类型多样,基本组织学表现是梭形细胞呈车辐状排列,在真皮、皮下组织内浸润性生长.26例CD34均为(+),S-100和SMA均(-),1例CD68(+).结论 DFSP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免疫组化标记,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手术扩大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 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杨军;刘妮;康安静;陈晓黎;靳耀锋;苏宝山;黄莺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症(HD)及其类缘病(HAD)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按照HD和HAD病理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17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217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的病例中,典型HD仅占41.47% (90/217),男女比例为8∶1;HAD占58.53%(127/217),男女比例为2.85∶1.结论 按照HD和HAD病理学诊断标准,临床上表现为巨结肠的患儿中58.53%的病例为HAD,HAD与HD患儿男女比例明显不同,提示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性缺血性肠病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童英;张闯;董辉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性缺血性肠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性缺血性肠病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腹痛、休克,临床给予手术切除坏死肠段并用抗凝药物治疗.结论 缺血性肠病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贾旭春;颜临丽;储玮;王哲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通过穿刺活检诊断的原发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合随访结果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胀痛,少数仅于体检时发现肝占位,2例肝功异常,5例影像学显示肝多发性占位.镜下上皮样或梭形瘤细胞呈单个散在、条索状和巢状分布,可见细胞质内空泡及红细胞,伴有黏液样或纤维样间质,免疫组化染色ERG、CD31、CD34、F8因子均弥漫(+),CD10大部(+),少数AE1/AE3、SMA和CK8/18(+).3例出院后1~3个月内死亡,3例带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 HEHE为少见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检查无特异性,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必要时用FISH或RT-PCR检测WWTR1-CAMTA1融合基因确诊.

  • 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赵久飞;任力;李炜;李德昌;郑吉春;岳颖

    目的 探讨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中快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220例乳腺术中冷冻标本进行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及冷冻切片诊断,并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220例乳腺肿块术中冷冻切片确诊213例(96.8%);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确诊217例(98.6%);二者联合确诊218例,确诊率为99.1%.结论 将冷冻切片联合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应用于乳腺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以减少误诊,提高快速诊断的准确性.

  •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李丽玲;金鸥;刘保安

    目的 探讨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例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可见3种成分:上皮样细胞排列成巢或小梁状;梭形细胞呈束状或片状分布于上皮样细胞巢之间,似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节细胞样细胞以单个或小团散在分布于以上两种细胞之间,分化成熟.3种细胞比例不一,均无明显的细胞学异型性.其中1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上皮样细胞CgA、Syn和NSE(+),梭形细胞vimentin和S-100(+),节细胞样细胞CgA、Syn和NSE(+).结论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依据特征性的镜下表现并结合免疫组化可做出正确诊断.

  • 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临床病理探讨

    作者:张立英;皋岚湘;许春伟;杨安安

    目的 探讨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l例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鳞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光镜下肿瘤内可见外胚层衍化的组织,局部衬覆成熟的鳞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及平滑肌组织,部分区域鳞状上皮异型性增生,极性消失,排列紊乱,形成巢状和乳头状,部分肿瘤细胞核大,核质比明显增高,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有大量角化物质及角化珠形成,局部可见脂肪坏死及异物巨细胞反应;局部边缘成熟的鳞状上皮细胞亦有一定的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癌变细胞CK5/6、p63、TRIM29(+),CK8/18部分弱(+),p53强(+),Ki-67阳性率约70%.结论 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十分少见,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2例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成志强;王晓玫;俞丽娜;胡锦涛;高利昆;彭全州;陈灼怀;张石芬

    目的 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SAN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学镜下见具有众多由环靶状纤维组织围绕的肉芽肿样结节,伴有结节间不同程度硬化的间质;肉芽肿样结节内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胞质相对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内可形成含红细胞的腔隙,细胞间还穿插有衬覆肥胖内皮细胞的枝芽状毛细血管及相对扩张的窦隙样血管腔隙.免疫组化示结节内不同血管样结构有3种不同的表达,结节内梭形、卵圆形细胞CD31、CD68和SMA呈不同程度(+),而CD21、S-100和EMA均(-).术后随访,患者未发现病变复发和转移.结论 SANT是脾具有特征性改变的一种良性病变,过去易与脾炎性假瘤、错构瘤或血管瘤等相混淆.行脾切除术可治愈,预后良好.

  • 非胶原蛋白在颌面部骨肉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江;何荣根

    目的探讨骨钙蛋白(OC)、骨涎蛋白(BSP)、骨桥蛋白(OPN)在骨肉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C、BSP、OPN在50例各型骨肉瘤肿瘤细胞、基质中的表达.结果OC、BSP、OPN在各型骨肉瘤肿瘤细胞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80.0%~86.0%),在未矿化、矿化骨基质中,BSP、OPN的阳性率(83.3%~97.7%)均显著高于OC(48.8%~60.4%).在软骨基质中,OC、BSP、OPN的阳性率相对较低(25.0%~50.0%).结论OC、BSP、OPN在检测骨肉瘤中的肿瘤细胞时均有较高的阳性率.在鉴别肿瘤骨基质时,BSP、OPN较OC更有价值.OC、BSP、OPN在成软骨细胞型骨肉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

5731 条记录 11/287 页 « 12...891011121314...28628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