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

    作者:曲玉霞;王瑞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 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疾病谱也由此发生了明显改变, 过去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性传染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由于感染因素造成的疾病已逐渐被冠心病、糖尿病等所取代;且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 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更多地承担了慢性病的教育与管理.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对所辖社区居民建档管理及住院患者随访中惊讶地发现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有着非常普遍地应用.为此, 作者对麝香保心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做了如下梳理.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循证护理模式效果分析

    作者:侯彬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在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及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通气时间>7d)的危重患者分别作为A组(67例)和B组(122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B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并对两组VAP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VAP发生率为12.3%,A组VAP发生率为40.3%,可见B组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批判性思维,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并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李瑞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相关感染因素,并分析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1例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发生PICC感染,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应护理策略.结果 导致21例肿瘤患者发生PICC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导管置入时间过长(66.67%)、输液种类不当(14.29%)、术后护理干预方式不妥(9.52%)、其他(9.52%);通过相应处理后,本组患者感染症状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不良风险事件.21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0例、满意9例及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0.48%.结论 为充分减少肿瘤患者发生PICC感染,应对导管留置时间加以控制,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正确选择输液种类,并积极为患者做好术后护理干预.

  • 分析儿科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

    作者:李春;岳彩虹

    目的:探讨患儿在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儿科急诊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急诊抢救过程中出现的感染因素。结果150例患儿的感染因素主要为急诊抢救时的操作不当、原发性感染、插管不当、卫生处理不当、导尿过程中的感染、仪器引起的感染等,其中卫生处理不当所占比例多,为20.00%。结论临床急诊中诱发疾病因素很多,及时有效地防止感染很重要,可提高抢救患儿的存活率,减轻患儿的疾病痛苦。

  • 症状谱之口腔溃疡

    作者:赵安琪

    口腔溃疡的再认识口腔溃疡是药店常见症状之一.对于偶发的口腔溃疡,药店药师可推荐缓解症状的外用药,以及一些内服的中成药,而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药师则应推荐顾客及早就医.如何看大夫口腔溃疡去医院该看哪个科?口腔执业医师陈伟指出,口腔科处理的口腔溃疡以创伤性溃疡常见,例如食物擦伤、假牙损伤、牙科手术损伤、化学物品灼伤,等等.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由于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身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心理因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取等有关,口腔粘膜病科会对可引发口腔溃疡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积极治疗,尤其是重型阿弗他溃疡患者,专科就诊是很必要的.

  • 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双腔导管感染的护理

    作者:王虹;施爱茹;孙丽欣;郝秋华;陈亮余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双腔导管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所收治的32例永久性双腔导管感染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本组32例永久性双腔导管感染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效果较佳,有31例感染消除,有效率高达96.9%,患者的焦虑情绪、恐惧情绪明显消除,大大改善了生活及睡眠质量,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结论由具有维护资质的护士来进行置管维护。要目标性监测留置导管,对感染迹象及时发现,明确感染菌群,有效控制感染。同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医疗风险,减少不安全因素。

  • 重度烧伤痂下留置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君文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下痂下留置导管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皮肤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烧伤患者病室管理,以及管道的护理方法的改进防止留置导管感染。结果46例重度烧伤下痂下留置导管患者都未发生感染。结论通过改进静脉导管护理疗法,并加强护理中的各项无菌操作及病室管理,严格限制置管时间,有效的防止了重度烧伤患者痂下留置静脉导管的感染。

  • 围麻醉期感染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方案

    作者:夏焱志;董光荣;李玉珍;王进

    为了减少院内感染,作者对986例全麻插管病人的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各种可能的感染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感染方案.

  •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作者:刘宪和;荆东彪

    1990年1月到2003年1月我院共施行阑尾切除术682例,分析了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徐西宽

    目的 观察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泌尿外科2016年1—12月接收的患者145例,观察临床感染发生情况,给予感染患者菌株培养,统计病原菌分布情况,以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经调查可知,145例患者中,发生临床感染18例,发生率12.4%.收集18例患者标本,经菌株培养,共分离出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61.1%;革兰阳性菌7株,占38.9%.感染组患者年龄≥55岁、采用手术治疗、住院时间≥2周、使用导尿管、合并其他疾病、有侵入性操作、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临床感染患者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且危险因素复杂,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 手术室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作者:姚英

    目的 探究与分析手术室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 2011年9月-2014年9月发生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的资料, 分析其中感染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结果 在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共发生手术室造成医院内感染346例,其中环境因素100例,占28.90%,生物因素98例,占28.32%,行为因素78例,占22.54%,患者因素70例,占20.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只有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才可制定可靠的控制措施,显著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水平,从根本上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常见影响要素及预防

    作者:陈海霞

    目的 探讨研究白内障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眼科自2010年5月-2011年10月间所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72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344例患眼,在术后5d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患眼为328例,约占95.3%,恢复在0.5以上的患眼为104例,约占30.2%.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因素主要包括伤口感染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手术交叉感染等因素,宜从此间进行预防.

  •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汤欣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相关感染因素,分析有效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99例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资料,按改良时间分为改良组66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改良前后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改进护理措施后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改进PICC在置管与维护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PICC导管患者的感染率.

  • 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管理

    作者:廖红燕

    目的 探讨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管理.方法 选择该院在ICU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找出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该70例患者中有32例感染,感染率为45.7%.感染的原因主要与病房的管理、开放性损伤、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患者本身的因素有关.结论 ICU病房感染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

  •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曾珊;江锦芳;方桂香;周梅芳

    目的:探析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相关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成2组,即参照组(n=64)、研究组(n=64)。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是4.7%,与参照组患者的1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分析可知,患者性别、静脉选择、导管置入长度与PICC相关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模式与PICC相关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为了有效减少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一定要对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模式予以合理改进,进而显著加快患者康复。

  • 基层施工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况调查

    作者:王亚峰

    本文通过对基层施工单位1195名员工进行乙型肝炎病原体检测及相关因素调查,对该人群在乙型肝炎传播流行的感染因素等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邓四海;黄仁财;王铁生

    目的 探析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口腔科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2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整理,对其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00例患者中107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5.10%,其中感染部位有呼吸道59例(55.14%)、手术伤口25例(23.36%)、胃肠道11例(10.28%)、皮肤及软组织4例(3.74%)和其他部位感染8例(7.48%),其中呼吸道的感染率高.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与性别、抗生素使用种类无关(P>0.05),与年龄、住院天数、切口类型和麻醉方式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切口类型是独立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腔领面外科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较高,其中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规范和熟练的术中、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

    作者:王凤英

    医院感染已成为目前医学界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难点问题之一,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浪费医疗卫生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的种类、传播途径和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作者:黄白艳;罗丽敏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导管的感染几率,导致患者感染的因素及针对感染因素的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13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将患者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类.结果 134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其中发生血液净化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共计54例,感染发生率为40%,导致患者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长、患者年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血液透析时间、导管是否侵入患者体内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等.结论 血液净化导管过程中由于涉及因素较多,因此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护理人员应当结合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对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发病率进行控制.

  • 关于口腔溃疡及其用药的话题

    作者:

    什么是口腔溃疡?口腔黏膜周期性反复发作局限性溃疡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亦称阿弗他口炎.这是黏膜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痛,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硬腭则少见.年龄不拘,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有自限性,能在7~10日左右自愈,病因尚不清楚,与该病有关的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营养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等.

801 条记录 10/41 页 « 12...78910111213...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