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重度磨耗者咬肌疲劳耐性的影响

    作者:韩淑慧;姜婷;康艳凤

    目的 探讨恢复咬合垂直距离对后牙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度磨耗患者6名,确定合适垂直距离,制作并戴用垫12周,观察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适应性;记录患者垂直距离恢复前后强力咬牙时咬肌疲劳疼痛和终止咬合时间;监测咬肌血氧含量变化,分析主观感受和血氧监测结果相关性;记录疲劳耐受时间;分析相关时点改变,探究恢复垂直距离对重度磨耗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结果 恢复垂直距离后主观疲劳疼痛时点延后(P<0.05);肌疲劳耐受时间延长(P<0.05).结论 重度磨耗者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延迟咀嚼肌疼痛发生时间、提高咬肌疲劳耐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弹性软(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症的临床体会

    作者:米丛波;安春青;王凌;葛欣

    磨牙症是口腔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在人群特别是青少年中的患病率较高,有报道可高达9.78%[1],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如牙体硬组织的严重磨损、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病变和头痛等神经系统的症状[2]以及同居者的反感和出差旅行等社交活动.我科自1995年至今,应用弹性软(牙合)垫治疗单纯患有夜磨牙症的15例患者均取得明显的疗效,疗效确切,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 咀嚼肌表面电极肌电图重复性检验和参考值的建立

    作者:陈玉琴;耿屹;钱海馨;张富强

    目的:对成年人咀嚼肌表面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加以分析,研究下颌在6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咀嚼肌肌电信号的可重复性,并取得正常参考值.方法:30名22-44岁受试者进行咀嚼肌表面电极肌电图检查,记录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和扣齿运动时双侧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每个受试者在3个不同时段各测试一次.结果:3次测试的咀嚼肌峰值电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姿势位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0.1,左侧为0-0.13,右侧颞肌前束为0-0.67,左侧颞肌前束为0-0.1,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0.13,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0.1;牙尖交错位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33-2.53,左侧为0.47-2.5,右侧颞肌前束为0.23-2.23,左侧颞肌前束为0.2-3.67,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13-1.07,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1-0.87;扣齿运动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5-2.5,左侧为0.73-2.3,右侧颞肌前束为0.4-3.47,左侧颞肌前束为0.3-3.63,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2-1.07,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13-0.97.结论:表面电极采集的双侧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 髁状突纵形骨折及(牙合)夹板治疗时对翼外肌影响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作者:王燕一;刘洪臣;胡敏;周继林;姚军;王东胜

    目的:观察翼外肌下头和嚼肌在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牙合)夹板治疗时的改变.方法:幼年小型猪1 8头,平均分3组,纵形骨折未治疗组,纵形骨折(牙合)夹板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髁状突纵形骨折和(牙合)夹板治疗模型.分别在实验后3周、6周和12周取材,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骨折后3周,骨折侧的翼外肌下头肌纤维间水肿较重,个别部位出现肌核增多和内移.(牙合)夹板治疗组翼外肌肌纤维间的水肿较轻.对侧翼外肌下头以及骨折后6周,12周以及双侧嚼肌肌纤维未见异常.电镜下纵形骨折后3周,可见骨折侧翼外肌下头肌纤维间隙增大,线粒体变圆、增大,数量增多,对侧翼外肌下头以及骨折后6周,12周双侧翼外肌下头以及双侧嚼肌肌纤维未见异常.纵形骨折(牙合)夹板治疗组3周可见翼外肌下头肌纤维线粒体轻度变圆、数量稍有增多.结论:幼年小型猪髁状突纵形骨折后,骨折侧的翼外肌下头肌纤维在形态有变化,但翼外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牙合)夹板治疗能减轻咀嚼肌的改变.

  •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导致咀嚼肌损伤的自然恢复观察

    作者:马良;胡敏;孙振宇;陈华

    目的:观察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导致咀嚼肌损伤的自然恢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成9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固定5min,不上机.C组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固定于"2000"型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1Gz离心旋转5min.其余各组+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ec,间隔时+1 Gz离心60sec,连续5次/d,4d/wk,共4 wk.A、B、C、D组离心处理后次日断头处死,其余各组分别于离心处理后1、2、4、8、12周后次日断头处死,各组动物分别取咬肌和颞肌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A组、B组和C组颞肌和咬肌未见异常.D组颞肌和咬肌肌纤维的电子密度规律性分布较差.肌间线粒体肿胀,基质电子密度降低、出现髓样结构、致密结构或空化.E组颞肌和咬肌肌纤维肌节完整,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嵴多而长,肌纤维膜无异常.F、G、H、I组肌纤维结构未见异常.结论:持续性高+Gz重复作用导致大鼠颞肌和咬肌的损伤能很快得到自然修复.

  • 单侧后牙缺失对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作者:孙海花;陈发明;李宁毅;周明;马才顺;贾保军

    目的:观察单侧后牙缺失对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从而探讨单侧后牙缺失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单侧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组成的缺牙组和40例牙列完整的自愿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缺牙组无论是松弛状态或紧咬时咀嚼肌的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缺牙组紧咬时同名肌不对称性活动增加(P<0.05),其中对照组的咬肌肌电活动的对称性明显高于缺牙组(P<0.01),以上变化缺牙侧较非缺牙侧显著(P<0.05).结论:单侧后牙缺失可以对咀嚼肌肌电图造成影响,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 偏侧咀嚼对颌骨、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影响

    作者:徐龙博;汲平

    偏侧咀嚼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是引起口颌肌群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口颌系统是包括牙体、牙列咬合、颞下颌关节、颌面部肌肉及其神经、血管等的一个功能整体.长期的偏侧咀嚼将对颌骨、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就此方面进行综述.

  • 下颌骨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影响

    作者:肖红喜;胡敏

    牵张成骨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成功,使其在颅颌面骨尤其是下颌骨畸形中具有极大应用潜能.本文综述了下颌骨牵张成骨对于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影响,尤其是不同牵张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影响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作用的几个因素.

  • 过度张口引起口顺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海鹰;周继林;洪民;李维华;王东胜;邓斌

    目的:深入研究过度张口引起口面痛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过度张口动物模型TMJ和咀嚼肌的组织病理改变及SP和PGE2、PGF2α的免疫反应;检测24名健康志愿者过度张口前后口面部的痛阈变化.结果: 过度张口引起了TMJ和咀嚼肌的损伤,损伤局部有SP和PGE2、PGF2α的明显聚积;过度张口后口面部的痛阈明显下降,24-48小时后痛阈基本恢复同前;对过度张口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和部位差异.结论:过度张口可损伤TMJ和咀嚼肌,引起口面部疼痛,此过程有内源性致痛物质的参与.

  • SP和PGE2在TMD患者关节和咀嚼肌中的免疫反应

    作者:王海鹰;阮景龙;徐元伦;王东胜;李红芬;王淑琴

    1 临床资料收集我科1993年和1994年间因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TMD)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TMJ和咀嚼肌标本共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7.5岁(14-42岁).

  • 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史言利;牟月照;林坚;刘君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 ders,TMD)是指诸多原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周围咀嚼肌群出现的结构、功能及器质性改变.其发病率较高,约25%~88%[1].患者主要表现为咀嚼肌及关节区肌肉疼痛、开闭口关节弹响及下颌运动障碍等.

  • 包括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下颌骨及下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郭宏;刘洪臣;张润荃;高勇;王延荣

    目的: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下颌骨及下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正常志愿者颌面部进行磁共振冠状位扫描.三维重建磁共振影像.应用CAD软件、ANSYS6.1,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包括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下颌骨及下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14332个节点,11008个单元,其中关节盘552个单元;与MR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形态结构一致.结论:所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更接近实际生理情况.

  • 咬合支持丧失患者修复前后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

    作者:费雪芬;刘丽;温从生;柴璐毅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患者修复前后咀嚼肌肌电的变化.方法:对24例咬合支持丧失患者进行常规修复,记录不同时期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在下颌姿势位及牙尖交错紧咬位时的肌电活动,分析肌电幅值、不对称指数及咬肌/颞肌活动指数的变化.结果:(1)修复前后下颌姿势位肌电变化,咬肌肌电幅值和不对称指数在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P>0.05);颞肌肌电幅值和不对称指数在义齿戴用3个月以上后显著小于义齿早期(P<0.05);咬肌/颞肌前束活动指数在各时期均小于0.(2)修复后牙尖交错位紧咬时肌电变化,咬肌及颞肌前束肌电幅值在戴牙3个月后显著高于戴牙早期(P<0.05);不对称指数与初戴牙时接近(P>0.05),较戴牙1周及1个月显著减小(P<0.05).咬肌/颞肌前束活动指数值在各时期均接近0.结论:咬合支持丧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过程中,咀嚼肌肌电活动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肌电测量可为咬合重建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 咬合抬高对后牙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表面肌电值的影响

    作者:陈晓红;李卿;高鑫鑫;田美玉

    目的:探讨后牙重度磨耗患者咬合抬高后对咀嚼肌表面肌电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北京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就诊的,伴有双侧后牙重度磨耗的患者40名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23名,女性17名,年龄40-50岁,治疗前及咬合抬高不同距离后分别进行咬肌及颞肌的肌电检查,并对结果采用多样本均数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切牙区颌间距离增加1mm时,双侧咬肌,双侧颞肌肌电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牙区颌间距离增加2mm时,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左侧颞肌肌电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颞肌肌电值有所增加(17.08±3.27 VS 24.66±3.18, P<0.05)。切牙区颌间距离增加3mm时,除右侧咬肌肌电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2.35±3.14 VS 27.74±4.26, P>0.05),左侧咬肌,左侧颞肌,右侧颞肌肌电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切牙区颌间距离增加4mm时,双侧咬肌,颞肌肌电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牙区颌间距离增加2mm时对咬肌和颞肌肌电值影响不大,切牙区颌间距离增加3mm会对咬肌和颞肌肌电值产生较大影响。

  • 头颈部放射治疗对咀嚼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作者:陈成;潘华;任卫红;黄欣

    目的:探讨放疗后开口受限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放射治疗后开口受限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后的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健、患侧咬肌、翼内肌与翼外肌进行同心圆针肌电图(EMG)检查,同时测量患者开口度.对受照射侧与未受照射侧咀嚼肌静息状态下出现失神经电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区域涉及咬肌有4例患者:肌肉静息状态下2例患者患侧咬肌出现失神经电位;肌肉大力收缩状态下2例患者患侧咬肌无募集电位;该4例患者开口度分别为16mm、31mm、15mm和9mm.放射区域涉及咬肌、翼内肌与翼外肌的有3例患者:肌肉静息状态下1例患者患侧翼外肌、咬肌出现失神经电位,1例患者患侧咬肌、翼内肌与翼外肌均出现失神经电位;肌肉大力收缩状态下,1例患者患侧咬肌、翼内肌与翼外肌均无募集电位.该3例患者开口度为39mm、17mm、5mm.受照射侧与未受照射侧出现失神经电位咀嚼肌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颈部放射治疗可引起放射区域咀嚼肌神经电生理异常改变,造成放射性周围神经病理性损伤;咀嚼肌神经肌肉系统的放射损伤是放射治疗后开口受限的发生因素之一.

  •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口腔颌面部特征及颜面肌MRI分析

    作者:刘永红;马跃霄;胡静;高国栋;吴艳凯;张志勇

    目的 研究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患者口腔颌面部临床及其影像学特征,为口腔临床医师明确FSHD诊断、改善FSHD面型及提高咀嚼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病科12例FSHD确诊病例(FSHD组)和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龋失补牙数(decayed missing filled teeth,DMFT)、简化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I-S)、咬合关系和大开口度;运用咬合压力测试仪检查大(佮)力;制取口腔全牙列模型,测量腭弓宽度和大腭高度;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下颌平面角(mandibular plane-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 angle,MP-FH);颌面部MRI显示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受累程度与范围,不同层面观察肌肉的外形、肌肉内脂肪浸润分级.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 FSHD组无明显性别差异,平均就诊年龄(27.5±8.1)岁,发病年龄(15.7±7.5)岁.FSHD组喜进软食9例;闭眼困难4例;鼓腮困难8例;撅嘴面容10例;错(佮)畸形9例.FSHD组DMFT(4.0±2.3)、CI-S(5.8±2.1)、男性大腭弓高度[(20.5±2.1) mm]、女性大腭弓高度[(17.9±1.6)mm]及下颌平面角(31.8°±2.2°)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FSHD组男性腭弓宽度[(34.8±1.4) mm]、女性腭弓宽度[(33.7±1.5) mm]、男性大(佮)力[(451.7±39.0)N]、女性大(佮)力[(326.7±21.6)N]及大开口度[(3.5±0.4)cm]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颌面部MRI结果显示,咬肌11例、翼内肌6例、翼外肌5例外形不对称;上述3块肌肉轻度脂肪浸润,主要集中在0级、1级和2级.结论 FSHD患者存在口腔卫生差、咀嚼功能低、开口度小、腭盖高拱、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错(佮)畸形;颌面MRI显示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呈不同程度、不对称性肌萎缩和脂肪浸润;临床医师对待颜面肌受累的口腔疾病应重视全身疾病的诊断与评判.

  •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咀嚼肌的影响分析

    作者:孙振宇;胡敏;尹音;马良;杜平;王萍

    目的观察持续性高正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大鼠咀嚼肌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地面固定5 min;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俯卧位,头向轴心,+1 Gz 离心5 min;D组体位同C组,+10 Gz离心30 s,间隔时+1 Gz离心 60 s,连续每日5次,每周4 d ,共3周.观察咬肌、颞肌、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A组、B组和C组咬肌、颞肌、翼外肌肌纤维排列整齐,粗细均匀,肌节完整,肌横纹清晰,线粒体正常.D组咬肌、颞肌、翼外肌肌血管扩张,组织充血,部分肌纤维扭曲、断裂、横纹消失,翼外肌甚至出现肌纤维溶解.部分肌原纤维溶解,线粒体肿胀,糖原减少.结论持续性高正加速度重复作用可引起咀嚼肌不同程度的损伤.

  • 中心核肌病患者口腔颌面部特征及MRI表现

    作者:张志勇;刘永红;孙彦杰;胡静;高国栋;吴艳凯

    目的 研究中心核肌病(centronuclear myopathy,CNM)患者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颌面肌群MRI表现,为CNM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就诊的8例CNM患者(男女各4例,CNM组)及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行口腔健康检查的2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10名,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测量上睑下垂、形态面指数;制备口腔模型,测量大腭弓高度和腭弓宽度;使用(牙合)力测试仪检查大(牙合)力;记录大开口度;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下颌平面角;颌面部MRI检测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受累程度,在不同层面观察肌肉内脂肪浸润分级.结果 CNM组上睑下垂6例、逆V形嘴6例、吞咽困难3例、前牙开(牙合)4例、张口呼吸4例、喜进软食7例;CNM组形态面指数为(91.3±0.5)%,均为细长脸型;下颌平面角为34.9°±2.0°;男性和女性大腭弓高度[(19.0±0.2)和(18.0±0.6) mm]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NM组男性和女性腭弓宽度[(34.5±0.8)和(33.4±1.0) mm]、男性和女性大(牙合)力[(464.3±78.2)和(320.7±13.8)N]、大开口度[(3.4±0.3)cm]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颌面部MRI显示,CNM组7例咬肌、4例翼内肌、6例翼外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受累程度为0至4级,双侧肌肉受累情况基本对称.结论 CNM患者的细长脸型、高腭弓、(牙合)力低下是导致颌面畸形的生物力学基础.MRI可清晰显示患者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受累肌群,可作为评价CNM患者颌面肌群的客观检查方法.

  • 犬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咀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夏春鹏;丁寅;张彬;李克义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犬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嚼肌与颏舌骨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牵张成骨过程中相关咀嚼肌适应性改建的生物学调节机制.

  • 前方牵引对唇腭裂术后替牙期反(牙合)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爱萍;李巍然;傅振

    目的 定量测量前方牵引前后唇腭裂术后替牙期反(牙合)患者的咀嚼运动,探索患者口颌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 前方牵引治疗前后对15例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替牙期反验患者进行单侧咀嚼的颞肌前部、咬肌肌电图检查和下颌运动检查,以咀嚼侧为功能侧,对侧为非功能侧.比较前牵引前后功能侧和非功能侧肌电值差异.结果 前牵引前后左侧咀嚼时功能侧颞肌前部和咬肌肌电值分别由45.57(26.75,67.84)和62.37(45.76,72.45) mV增至80.24(72.31,91.36)和90.35(78.94,110.45) mV,右侧咀嚼时功能侧颞肌前部和咬肌肌电值分别由45.25(37.34,57.42)和67.53(59.65,80.53) mV增至73.56(59.63,94.80)和87.97(72.35,99.79) mV,前牵引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牵引前后非功能侧颞肌前部和咬肌肌电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右侧咀嚼时咀嚼循环轨迹水平向和垂直向范围增加(P<0.05).结论 前方牵引治疗后随着前后牙反(牙合)的解除,咀嚼肌肌电活性增高,右侧咀嚼时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范围增加.

195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