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苯达唑治疗疥疮3例

    作者:董坡;蒋法兴

    临床上疥疮的治疗主要以外用药为主,口服药很少.我们采用口服阿苯达唑(肠虫清)成功治疗疥疮3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18岁.有疥疮病史2个月,多次使用硫磺软膏、林丹霜等外用药正规治疗,一直未愈.查体:指缝、小腹、躯干、股、臀部可见散在丘疹、丘疱疹、水疱、隧道、抓痕等,部分皮疹呈苔藓样改变.

  • 匐行疹一例

    作者:张岩;施仲香

    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左足背线状皮疹伴瘙痒5天来我院就诊。患者十天前到泰国旅行,曾赤脚在景区游玩,数天后左足背以丘疹为始端出现一线状损害,并以每日数毫米的速度在足背蜿蜒移行。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背部皮肤上见一长约5 cm 蜿蜒曲折的线状红斑,略隆起于皮面,宽约1~2 mm(图1)。左足底2,3足趾脚蹼处皮肤肿胀伴渗出(图2)。治疗:皮疹顶端分别予以3次液氮冷冻未能控制,后同时口服阿苯达唑0.2 g,日2次治疗,用药1周后复诊,自觉症状减轻,皮损基本消退。

  • 阿苯达唑治愈过敏性紫癜二例

    作者:王先文;谭波

    过敏性紫癜是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理化因素等变应原有关,但具体到每位患者往往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疗效亦因人而异,许多患者发复发作。我们在临床上发现2例患者同时合并寄生虫感染,给予抗寄生虫治疗后很快痊愈,且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 4_丙硫基邻苯二胺的制备工艺

    作者:冯思佳;宋智梅

    目的:制备4—丙硫基邻苯二胺。方法采用镍铝合金—氯化铵还原体系,还原4—丙硫基—2—硝基苯胺制备4—丙硫基邻苯二胺。结果及结论4—丙硫基邻苯二胺的收率达到90%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阿苯达唑致重度肝损伤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苏风华;何登明

    阿苯达唑(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是高效广谱驱肠虫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脑炎/脱髓鞘脑病、肝损害、贫血、白细胞减少[1].笔者报道1例青年女性,不到2年的时间内先后发生2次阿苯达唑药物性重度肝损伤,结合2015版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报告如下.

  •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虫病5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瑛;王影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是治疗猪囊虫病的首选药物.我们对50例单服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治疗后效果不佳的脑囊虫病人,采用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以下简称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室型脑囊虫病1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林

    目的 观察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脑室型脑囊虫病例19例,采用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用药.结果 有效17例,占89.47%;无效2例,占10.53%.结论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室型脑囊虫病疗效显著.

  • 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癫型脑囊虫病护理对策

    作者:毛德华;王忠磊

    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已成为继发性癫的主要原因,而癫发作是脑囊虫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症状.据报道脑囊虫病人癫发生率可达80%左右[1],一旦发生癫往往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痴呆,甚至危及生命.2009-01-2009-11山东囊虫病治疗中心住院确诊263例癫型脑囊虫病患者,现将抗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递增治疗脑囊虫病27例疗效观察

    作者:马可

    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2008-04-2011-05我科共收治脑囊虫病患者2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7例患者,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男20例(74.07%),女7例(25.93%);年龄19~68岁,以31~45岁居多;病程6个月~5 a;均有吃米猪肉或吃生菜史.主要表现:头晕、头痛23例(85.19%),癫发作9例(33.33%),视物模糊10例(37.04%),肢体麻木无力19例(70.37%).27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病灶10~60个.

  •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对比观察

    作者:李新立;关云;詹霞;刘群才

    目的:比较阿苯达唑与砒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短期和近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3例脑囊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阿苯达唑200mg,Po,q8h,10d为一疗程,以后间隔15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对照组31例,砒喹酮200mg,Po,q8h.以两组短期和近期疗程结束后为统计界限.结果:两组短期疗效人数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近期疗效人数变化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近期基本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1);近期两组不良反应人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期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病人较砒喹酮临床疗效突出,近期安全性优于砒喹酮.

  • HPLC法测定肠虫清胶囊中阿苯达唑的含量

    作者:游国叶;熊大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肠虫清胶囊中阿苯达唑的含量.方法 采用Luna C18(5μm,250×4.6 mm)柱,以甲醇-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用醋酸调节pH至3.1)(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8nm.结果 阿苯达唑的线性范围为0.1~1.0 mg/mL,回归方程为:Y=2.85×106X+6.5×104 (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33%.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重现性好,适于肠虫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 HPLC法测定肠虫清胶囊中阿苯达唑的含量

    作者:游国叶;樊轻亚;熊大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肠虫清胶囊中阿苯达唑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 C18(5μm,250×4.6 mm)柱,以甲醇-0.1 mol·L-1醋酸铵缓冲液(用醋酸调节pH至3.1)(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8 nm.结果 阿苯达唑的线性范围为0.1 ~ 1.0 mg/ml,回归方程为:Y =2.85×106X +6.5×104(r =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33%.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重现性好,适于肠虫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 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和海群生治疗感染犬弓首线虫幼虫小鼠前后血清酶的分析

    作者:吴渊明;李建华

    目的 探讨芬苯达唑(FBZ)、阿苯达唑(ABZ)和海群生治疗小鼠犬弓首线虫幼虫移行症的疗效.方法 建立犬弓首线虫感染的小鼠动物模型,按用药剂量分组,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药后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肌酸激酶(CK)的变化并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血清中的ALT、CK含量明显增高,AST和AL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ABZ用药组小鼠血清中的ALT和CK含量比FBZ和海群生明显偏低.结论 感染小鼠体内ALT和CK含量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ABZ能明显抑制感染小鼠体内ALT和CK含量的增高.

  • 不同厂家阿苯达唑片的溶出度考察

    作者:方海燕;方学勤

    阿苯达唑为广谱驱虫药,除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其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阿苯达唑片为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抽验计划品种之一,我们所共抽验了17批,涉及6家生产企业.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检验均符合规定[1].溶出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药物溶出度能有效区分同一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是目前较能反映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测试项目,对于指导新药研究、控制药物质量、保证药物的有效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抗小鼠泡球蚴药效研究

    作者:阿卜来海提·麦提色依提;乔雷;王新春;吴向未;阿杜瓦一;孙红;彭心宇

    目的 观察阿苯达唑(ABZ)壳聚糖微球(ABZ-CS-MPs)治疗感染多房棘球蚴小鼠的效果.方法 建立继发性感染多房棘球蚴小鼠模型,接种12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Ps)组,阿苯达唑乳剂(ABZ-E)组,阿苯达唑片剂(ABZ-T)组,模型对照组,前3组小鼠均以75 mg/kg体质量的相应药物经口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给予0.2ml生理盐水,每周3次,连续给药10周后,观察以下指标:(1)小鼠肝脏大体形态,称量囊湿重并计算抑囊率;(2)病理组织学观察;(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鼠血浆及肝组织匀浆中阿苯达唑亚砜(ABZ-SX)的浓度.结果 ABZ-CS-MPs治疗泡球蚴组织(E.m)明显钙化.各治疗组囊湿重分别为(0.114±0.030)、(0.247±0.086)、(0.582±0.145)g,与模型对照组的(1.273±0.198)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Z-CS-MPs抑制泡球蚴生长作用显著优于ABZ-E、ABZ-T组,3组抑囊率分别为:91.04%、80.60%、54.28%.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各组泡球蚴(E.m)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其中ABZ-CS-MPs组对E.m角质层及生发层损伤比其他治疗组严重.HPLC法结果显示:ABZ-CS-MPs组血浆及肝脏ABZ-SX浓度在各治疗组中高,与ABZ-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口灌胃ABZ-CS-MPs对小鼠泡球蚴有明显抑制作用,壳聚糖微球促进ABZ的经肠吸收,提高其血浆、肝脏药物浓度.

  • 阿苯达唑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守春;刘仁强;于秀云

    阿苯达唑(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是一种高效广谱驱虫新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发热等.但有关该药新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阿苯达唑 不良反应
  • HPLC法测定阿苯达唑片的含量与有关物质

    作者:刘志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片的含量与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15 mo l·L-1磷酸二氢铵-甲醇( 30:7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阿苯达唑在6.25~ 125.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6%,n=9),有关物质各杂质峰与阿苯达唑峰的分离度良好,检测限为2 n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阿苯达唑片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测定.

  • 阿苯达唑自微乳与片剂在仓鼠体内药效学及其代谢物浓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丽娜;张永军;陈卫军;李雪琴;王盛;李高

    目的:通过比较阿苯达唑自微乳(ABZ-SMEDDS)与阿苯达唑(ABZ)片剂对仓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药效,探讨ABZSMEDDS体内代谢浓度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肝脏接种泡球蚴组织(E.m)建立动物模型,接种60d后开始给药.治疗组口服ABZ 25,50,75 mg·kg-1·d-1剂量给药,对照组口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周,末次给药4h后将动物处死,取血、肝、泡球蚴组织.观察指标:(1)泡球蚴组织湿重及抑囊率;(2)脾脏指数,再观察病理组织结构的改变.采用HPLC测定4h后血、肝脏及囊内的ABZ及其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ABZSX)的浓度,并对药效学/代谢活性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ABZ-SMEDDS组(po-A-S)(总体)抑囊率与口服ABZ片剂组(po-A)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切片观察包虫囊壁生发层和角质层在感染对照组结构清晰完整,而在治疗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与po-A比其能代谢产物ABZSX集中于靶器官,肝药浓度提高(1.5~1.9倍),囊内药物浓度提高(1.3~1.9倍).经统计分析药物代谢浓度-药效相关系数:血:rABZ=0.803,rABZSX=0.966;肝脏rABZ=0.888,rABZSX=0.907;囊内rABZ=0.958,rABZSX=0.947.结论:阿苯达唑发挥抗包虫病作用与主要代谢产物ABZSX浓度呈正相关,自微乳能显著提高ABZSX在血、肝及囊内的浓度,抑制囊泡的增殖,增强ABZ抗泡球蚴病的作用.

  • 阿苯达唑自微乳体外抗泡球蚴药效学研究

    作者:张丽娜;张永军;陈卫军;李雪琴;李高

    目的:建立泡球蚴体外培养模型,初步观察ABZ自微乳(ABZ-S)体外抗泡球蚴作用.方法:以阿苯达唑片剂(ABZT)为阳性对照,泡球蚴体外培养6周后,分为5组:ABZ自微乳(ABZ S)、ABZ-T组,各分为含ABZ高、中、低剂量(1,0.1,0.01)mg·L-1;空白培养液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空白乳组溶剂均等于高剂量组不含药溶剂.用药48,120h和14d后,分别取样观察超微结构.实验期间对囊泡进行计数,并监测囊液中阿苯达唑亚砜(ABZSX)的浓度.结果:ABZ-S和ABZT均可抑制泡球蚴的生长.超微结构观察:与同等质量浓度(1,0.1 mg·L-1)片剂比,ABZ自微乳对泡球蚴的损害强于片剂;但在低质量浓度(0.01 mg·L-1),2种剂型在用药5d后,囊泡数均不再改变,泡球蚴对药物浓度有依赖性.连续14d测定囊液中药物浓度,10d后囊液药物浓度趋于平衡,且同剂量下ABZ-S囊液中药物(ABZSX)浓度高于ABZ-T.结论:自微乳能够促进药物穿过囊壁细胞,提高囊液药物浓度,增强ABZ抗包虫病的疗效.

  • 阿苯达唑自微乳释药系统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

    作者:魏丽红;张永军;朱雅婷;曲湘云;李雪芹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鼠口服阿笨达唑(ABZ)自微乳后组织分布作初步的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阿苯达唑原料药和市售片剂做对照,对口服阿苯达唑自微乳浓缩液进行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考察不同制剂体内的药物分布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组织匀浆液浓度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均大于70%,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自微乳在大鼠体内分布较广,与原料药及片剂相比,各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在体内药物浓度分布趋势为肝>肺>肠>脾>肾>胃>脑.结论:与原料药和片剂比较,ABZ- SMEDDS体内分布迅速,组织分布广泛,促进了药物口服吸收,改变了ABZ在体内的组织分布.

286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