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方文忠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早期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条件分析,根据病人院内是否发生MACC E,将病人分为院内MACCE组(n=24)及正常出院组(n=78).采用ROC曲线计算的PLR预测住院期间预测发生的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TEMI病人住院期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95% CI:0.548~0.750),预测PLR的临界值为123.0时,其敏感性、特异性佳,分别为0.864、0.521;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史、Killip分级(Ⅱ级~Ⅳ级)、淋巴细胞计数(<1.5×109/L)、PLR(≥123)、心率(≥90次/min)、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心肌肌钙蛋白l峰值(≥3.8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140 U/L)为影响STEMI病人住院期间MACCE发生的单因素(P<0.05),进一步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史、Killip分级(Ⅱ级~Ⅳ级)、PLR(≥123)、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140 U/L)是影响STEMI病人住院期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早期高PLR值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中性粒细胞相关结果与钾离子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

    作者:刘东升;刘晓晨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联合应用中性粒细胞及钾离子化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化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及钾离子含量水平,同时对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及钾离子含量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STEMI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钾离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TEMI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与STEMI严重程度呈正相直线相关性,而钾离子含量与STEMI严重程度呈负向直线相关性.结论 中性粒细胞数量及钾离子含量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辅助诊断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术前服用替格瑞洛对术中无复流的影响

    作者:常宇锋;刘庚;卢清玉;杨勇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在接受急诊介入术前服用替格瑞洛180 mg后对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到氯吡格雷组(n=62)和替格瑞洛组(n=59).分析两组病人介入术中的无复流现象.观察比较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出现时间,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心肌灌注分级(TMPG),冠脉造影中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TIMI)、校正TIMI(CTFC)及心肌灌注分级(TMPG).结果 替格瑞洛组术后2 h的CK-MB峰值及出现时间、2 hSTR均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或P<0.01),氯吡格雷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 3级血流、CTFC及TMPG3级明显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或P<0.01),氯吡格雷组无再流发生率较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前给予180 mg替格瑞洛,能显著改善心肌供血,减少无复流的临床发生率.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作者:冯丽钦;黄玉仙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其住院天数及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2013 ACCF及AHA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更新解读

    作者:李宪凯;徐亚伟

    基于近期大型临床试验,ACCF及AHA不断更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指南,近期ACCF及AHA公布了2013年STEMI治疗指南,其中有很多亮点,如提出首次医疗接触(FMC)到再灌注的救治时间,使得心肌梗死的救治由“院内急救”提前到“院前急救”,强调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抗栓地位等等,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提供了新依据.

  • 阿替普酶在不同发病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栩

    目的:阿替普酶在不同发病时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6-12h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6h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管再通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同发病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6h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6-12h内治疗效果.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白介素-6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李璇;严金川;丁澍;吴骏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白介素- 6(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心肌的急性缺血性损伤、梗死以及心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血浆IL-6及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预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作者:魏秀邦;赵玉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预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价值.方法 132例ASTEMI患者按照血清25-(OH)D3水平分为25-(OH)D3缺乏组(B组,<50 nmol/L,n=54)及25-(OH)D3正常组(A组,≥50 nmol/L,n=78),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MVA的发生率.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MVA发生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3水平预测MVA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比例较高,Killip心功能分级较差(P<0.05);B组入院时血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P<0.05);MVA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25-(OH)D3水平与入院时血糖、血清BNP、cTnI、CK-MB、hs-CRP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正负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缺乏(<50 nmol/L)是ASTE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CI:1.033~1.30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预测M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77.9%,佳诊断截点为42.30 nmol/L.结论血清25-(OH)D3缺乏可能是ASTE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当重视血清25-(OH)D3水平的检测,及时补充VitD以降低患者MVA的发生风险,以改善患者预后.

  • 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周瑾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为(130.7±1.5) mmHg,心率为(79.3±1.5)次/min;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为(113.5±1.2)mmHg,心率为(66.3±1.6)次/min。治疗后,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这60例患者中,经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有1例,死亡率较低(仅为1.67%)。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化进;马江伟;乔增勇;张立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住院的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标准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2.0 g,qd,iv-drip)共2周,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分析治疗前后脑纳肽(BNP)、超声心动图(uCG)参数中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两组参数间的差别.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N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LVEF改善更加明显,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临床应用左卡尼汀能够大限度保护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细胞,以保存左室收缩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11,12-EET变化及意义

    作者:秦桥基;付研;常静

    目的 观察血清11,12-EET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内源性11,12-E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效应.方法 13例急性STEMI患者(A组)自入院即刻和行急诊PCI后6 h采集标本,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0例为B组,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10例为C组,所有受检者均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清11,12-EET.结果 急诊PCI后6 h(A2组)血清11,12-EET水平明显高于入院即刻(A1组)、B组及C组血清EE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后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11,12-EET水平高于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水11,12-EE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6 h血清EET水平升高,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血清EET水平的升高;②介入后血清EET水平越高,其缺血/再灌注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性就越低,提示血清EET可能对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效应.

  • 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冠状动脉无复流疗效分析

    作者:徐文生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的治疗价值. 方法 30例明确诊断为STEMI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于无复流即刻经指引导管注入硝普钠100~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 对照组于无复流即刻经指引导管注入硝酸甘油100~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 观察两组患者给药3~5分钟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血压、胸痛及心律失常指标. 结果 治疗组给药3~5分钟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血压回升、胸痛减轻、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可明显改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分级由TIMI 血流0 ~1 级转为2 ~3 级( 14 例/16 例,显效率87.5%),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50%(15 例/16 例,显效率93.8%),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 1例/16例,发生率 6 .3%) ,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血压回升≥90/60 mmHg 14 例/16 例,显效率87.50%).

  • 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

    作者:傅晓霞;吕健;杨帆;肖文剑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后心脏的有效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STEMI患者68例,治疗组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32例单纯溶栓.比较两组溶栓前后心肌酶、心脏彩超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溶栓后CK、CK-MB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后7d和14 d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亦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能对再灌注后心脏提供有效保护.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洋;蒋廷波;王钰;薛刚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BBB)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STEMI合并BBB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17例,包括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48例和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69例的STEMI患者。根据入院24 h的首次RDW,按照其中位数将患者分成二组(RDW<12.8%和RDW≥12.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常规检查结果,入院时Killip分级、LVEF值、恶性心律失常、术后30 d及90 d的死亡率等指标有无差别。结果 RDW≥12.8%组患者术后1周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及术后30 d及90 d的死亡率均高于RDW<12.8%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对预测合并BBB的STEMI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RDW升高的合并BBB的STEMI患者预后较差。

  • B型利钠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的评价

    作者:张建;汪健飞;尹春阳;真亚;李卫东;张国辉

    目的:评价B型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周内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首次发生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即刻、入院后24小时以及入院后1周,共3次抽取静脉血,床旁即刻测定B型利钠肽含量,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左室形态、心功能的变化及室壁节段性运动评分.随访3月,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新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1周时的B型利钠肽值与3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介入组偏相关系数-0.863(P<0.001),对照组为-0.805(P<0.001).3月后的介入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B型利钠肽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

  • 简单风险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红梅;熊亚晴

    目的:评价简单风险指数(SRI)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心内科CCU收住的符合条件的STEMI病人共13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一般临床资料、ST段抬高导联数、ST抬高指数(STI)、治疗方案及SRI值的差别,分析各计量资料的相关关系,检验全部观察变量中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两组年龄、ST段抬高导联数、SRI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SRI与ST抬高导联数具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关系(r=0.3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I及ST抬高导联数是STE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SRI评分越高,病人心脏受损的导联数越多,死亡危险性越大,SRI是STEMI病人住院死亡的快速、有效预测因子.

  • 心电图评估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PCI术后左心收缩功能间关系

    作者:黄明远;魏大臻;吴连拼

    目的 探讨AW心电图记分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左心收缩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例56例,采用AW记分法记录入院时心电图记分,双平面法测量PCI术后1周左右左室EF值,分析AW记分与左室EF值间的相关性及是否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将AW值分为1≤AW≤2;2

  • 替罗非斑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白冬阳

    目的:观察和探讨替罗非斑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应用药物区别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前后均应用替罗非斑,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和出血情况。结果针对两组患者溶栓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3级血流和皮肤黏膜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冠脉血流TIMI3级发生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皮肤黏膜出血率14.3%,对照组为10%,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应用替罗非斑能够显著提高梗死相关动脉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远端血流情况,安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比伐卢定对急诊PCI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慧娟;杨文;刘洁云;秦雷

    目的 观察比伐卢定对急诊PCI患者血小板聚集及活化能力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 收集2016年-2017年在作者所在医院就诊并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STEMI住院发病时间<12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抗凝药物即比伐卢定组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两组分别将60例患者纳入终荟萃分析.比伐卢定组:球囊扩张罪犯血管(Culprit Artery)病变后,静脉注射0.75 mg/kg负荷量的比伐卢定,在3~5 min内推注完毕后再植入支架.术后继续给予1.75 mg/kg·h的维持量微量泵泵入4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射10 μg/kg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同时再注射普通肝素100 U/kg,然后以约0.75 μg/kg·min的滴速持续24~36 h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清P选择素较术前降低,而GMP-140、PTX-3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各因子浓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卢定除具有抗凝作用外,可能与替罗非班一样都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 CTRP1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出院后短期死亡的相关性

    作者:冉迅;杜荣生;俞静;汪林;赵建洵;聂虎

    目的:探讨补体Cq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表达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出院后1个月死亡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246例,分为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2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TRP1水平.以随访期间死亡作为终点事件.采用ROC曲线和COX回归生存分析CTRP1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平均随访32 d,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CTRP1水平明显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CTRP1水平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死亡具有预测价值,截点值为181.7 ng/ml时,敏感性为90.4%,特异度为70.5%,患者被分为CTRP1水平高值组和CTRP1水平低值组.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CTRP1≥181.7 ng/ml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3.46,95%CI:1.67~7.07 P=0.001).结论:CTRP1水平与急诊PCI后急性STEMI患者预后有相关性,CTRP1≥181.7 ng/ml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81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