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酪酸梭茵活菌胶囊联合应用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髓机抽样原则,选取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对照、平均地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酪酸梭茵活茵胶囊、甲硝唑,对照组患者应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9例,占72.5%,有效的有10例,占2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3例,占57.5%,有效的有8例,占2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联合应用酪酸梭茵活菌胶囊、甲硝唑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慢性末端回肠炎的治疗中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79例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9%;研究组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中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CT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T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及甲硝唑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腹部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肠黏膜积分、大便性状评分、腹部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裸花紫珠分散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TI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商品名:阿泰宁)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酪酸梭菌组和甲硝唑组,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肠镜下变化,治疗结束后评价药物的疗效.结果 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和酪酸梭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和95% (19/20),且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或副作用.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和酪酸梭菌组总有效率都高于单用甲硝唑组(P<0.01),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和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是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生态药品,其疗效优于单用甲硝唑.
-
联用循经重灸法与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用循经重灸法与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4例脾肾阳虚型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64例患者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我院为西医组患者联用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与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为中医组患者联用循经重灸法与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的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9%,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用循经重灸法与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慢性末端回肠炎内镜特点分析及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的研究
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terminal ileitis,CT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已被大多数学者与专家认可,内镜仍是主要诊断手段,而感染因素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lucose hydrogen breath test,GHBT)检测人体是否存在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1],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显示,CTI患者由于内源性感染易出现肠道的菌群失调.为此,本研究对CTI按内镜下分型标准分组,观察其SIBO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
-
白细胞介素-8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criminal ileitis,CTI)是已经证实区别于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疾病的一种独立的疾病[1-3],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黑便等.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IL)-8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
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症与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关系探讨
近年来随着结肠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末端回肠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但回肠淋巴滤泡增生症与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我院通过对二者临床表现、内镜下改变、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
SD大鼠构建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实验研究
慢性末端回肠炎在临床上不少见,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有认为本病可能是由于结肠-回肠反流,细菌异位移植,刺激肠道淋巴组织发生免疫反应继而引起慢性炎症[1,2].我们应用SD大鼠去除回盲瓣的作用,造成结肠-回肠反流,旨在探讨去回盲瓣后回肠末端黏膜的病理变化.
-
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3-12期间确诊的264例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治疗;B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美沙拉嗪治疗;C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各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消化道症状,各组患者的症状均明显好转,A组、B组、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0%、76.5%、93.2%,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②内镜下表现:治疗后A组、B组、C组内镜下有效率分别为71.0%、72.9%、93.2%,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③病理组织学改变:各组治疗后组织学炎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结论]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制剂对慢性末端回肠炎均有疗效,两者联用效果优于单药使用.
-
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末端回肠炎(CTI)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情况,以及SIBO与其末端回肠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98例CTI患者按末端回肠炎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3组,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3组CT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CTI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随着末端回肠炎症程度呈渐进性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TI患者常存在SIBO,且随着末端回肠炎症程度的加重,其SIBO情况也加重.CTI患者的末端回肠炎症程度与其发生的SIBO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与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肠上皮间淋巴细胞与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关系.方法 经结肠内镜及病理学确诊,收集部位相同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组织共49例,男34例,女15例,平均年龄33.0岁,其中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16例.正常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34.5岁.分别对两组肠上皮间淋巴细胞计数和末端回肠的炎症浸润程度分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内镜、病理学下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②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计数与内镜下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炎症程度成正相关(P<0.01).③肠上皮间淋巴细胞计数与病理学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可能在慢性末端回肠炎发病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驻衡官兵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回顾性调查及随访
目的:探讨驻衡官兵慢性末端回肠炎(CTI)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转归.方法:对1988-10~2003-10确诊的CTI10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及随访分析,随访>2年48例,3~5年34例,>5年26例.结果:①年龄分布:20~30岁多见.②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多于女性.③吸烟调查:不吸烟者更多见(75.9%).④胃肠感染病史:有胃肠感染史72例(66.7%).⑤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使用抗生素者86例(79.6%).⑥血常规:2例白细胞轻微下降.⑦免疫学检查:2例异常.⑧并存慢性结肠疾病者83例(76.9%).⑨临床治愈:88例(81.5%).⑩内镜和病理学:末端回肠淋巴滤泡增生10例,淋巴滤泡萎陷或消失5例,有充血水肿者6例.未治愈(20)和已治愈(88)CTI并存慢性结肠疾病者分别为12例、2例.结论:CTI并非早期的Crohn和小肠MALToma,只要经过恰当的治疗,预后良好.预防措施应包括:加强对年青官兵的教育、增强卫生观念、减少胃肠道感染、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尽快并有效治疗慢性结肠疾患,这此对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将有一定的作用.
-
附子理中丸配合循经重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末端回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配合循经重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附子理中丸配合循经重灸法治疗,对照组用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对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配合循经重灸法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疗效较好.
-
结肠镜下回盲瓣舒缩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回盲辩舒缩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CTI组(慢性末端回肠炎15例)和对照组(15例)插镜前、后回盲瓣开放、闭合情况,计算开放、闭合时间,分析其结果.结果 ①cTI组较对照组,插镜前的开放时间明显延长,闭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O.001).②CTI组插镜后回盲瓣开放时间进一步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01),闭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O.2711);对照组插镜后回盲瓣开放时间亦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O.001),闭合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回盲瓣舒缩功能变化与CTI的炎症程度的关系:炎症程度越重,回盲瓣开放时间越长,插镜后开放时间更长(P《O.001).结论 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回盲瓣开放时间明显延长,闭合时间明显缩短,回盲辫舒缩功能异常可能是CTI发病的重要因素.
-
结肠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之关系.方法将慢性末端回肠炎30例,回盲部手术回肠结肠吻合32例,对照组35例三组进行内镜、病理学等方面的对比观察,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回盲瓣功能学观察:手术组、肠炎组、对照组回盲瓣功能异常分别为30,28和5例.内镜下改变:手术组和回肠炎组末端回肠黏膜变薄、绒毛结构不清、绒毛萎缩等,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病理学改变:手术组和回肠炎组末端回肠黏膜变薄、绒毛萎缩、绒毛间距增宽、微绒毛稀少、杯状细胞增多等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随访时间:时间越长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越显著.结论结肠-回肠反流与末端回肠结肠化的相关,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
-
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末端回肠炎(CTI)发病时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的变化。方法:经临床、内镜、病理学确诊的CTI 32例(男19例,女13例)与同期检查末端粘膜正常者30例(男19例,女13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对比分析。本研究选用NSE、嗜铬素A、S-100蛋白等几种单抗。结果:病理学检查,CTI有较多的淋巴滤泡,炎性细胞明显增多;CTI的NSE、嗜铬素A、S-100蛋白明显增多;5-羟色胺阳性细胞增多;CTI中IgG、IgM阳性细胞增多,IAG阳性细胞减少,CD45、CD20阳性细胞增多。结论:神经、免疫、内分泌在CTI发病时均有变化。尤其是肠道免疫反应在CTI的发病过程中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
NO及TNF-α在SD大鼠慢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NO及TNF-α在实验性慢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缝线组、对照组.测血清NO的浓度,取大鼠回肠末端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RT-PCR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病理:2周时造模组与缝线组末端回肠均出现急性炎症表现.造模组8周为慢性炎症反应期.缝线组8周与对照组无差异性.造模组血清中NO浓度高于对照组及缝线组,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增加;NO浓度与镜下炎症评分呈正相关,术后2W及8W时,造模组较对照组表达水平高,2周时,造模组与缝线组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造模组与缝线组明显高于缝线组.造模组末端回肠组织TNF-α的表达水平在术后8W与2W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缝线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I发病过程中,血清NO浓度增加,且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TNF-α表达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增加.表明NO及TNF-α在CTI的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SD大鼠 慢性末端回肠炎 回肠末端-盲肠侧侧吻合术 炎症评分 一氧化氮 -
慢性末端回肠炎的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转归和预后.方法对1988年2月至2002年2月经临床、内镜、病理学或免疫组化确诊的CTI 186例进行随访,>10年46例,5~10年74例,<5年66例.结果本组完全治愈者114例(61.30%),白细胞下降2例,大便中白细胞增多3例,免疫学异常5例.内镜及病理学:末端回肠淋巴滤泡增生20例,淋巴滤泡萎陷或消失7例,有充血8例,出血1例.回盲瓣功能观测:回盲瓣功能异常者18例.结论 CTI随访无1例发生Crohn病、肠淋巴瘤,CTI并非早期的Crohn和小肠MALToma,只要经过恰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