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付强;周艳玲;宋晓翔;万申红;毛利平;胡荆江;余孔贵;封其华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EB病毒(EBV)感染患儿,其中CAEBV患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各15例;另选择15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反转录-PCR检测EBV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CD40mRNA和CD40L mRNA的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BV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1.CAEBV组PBMC CD40 mRNA及CD40L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及I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IM组PBMC CD.mRNA、CD40L mRNA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CAEBV组外周血CD3+、CD8+、CD19+CD.+、CD16+56+淋巴细胞明显升高,CD4+、CD4+/CD8+淋巴细胞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与I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IM组外周血CD3+、CD8+、CD19+CD23+、CD16+56+明显升高,CD4+、CD4 +/CD8+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异常表达及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参与CAEBV的发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是CAEBV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 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免疫病理及肾小管CD40的表达

    作者:董泽伍;李晓忠;杨晓春;王兴东;朱雪明

    目的 观察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免疫病理变化及肾小管CD40的表达,探讨免疫炎症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并行肾活检的单纯性血尿患儿32例.全部患儿肾活检后,取部分肾组织经快速冷冻切片,进行常规病用和免疫荧光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肾小管CD40表达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拍摄数字图像.采用Image-Pro Plus 5.02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计算各处理组肾小管CD40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其中轻度增生和弥漫性增生分别占全部患儿的37.50%和46.88%,伴局灶/阶段性细胞增生、坏死、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者5例(占15.63%),末见膜性肾病和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不同临床类型、病量类型的患儿均见IgA和(或)IgM沉积,其中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者占全部患儿的62.50%,且常伴IgM和(或)IgG沉积,单纯表现为IgA沉积者仅1例.以IgM沉积为主(不伴IgA)者占全部患儿的37.50%,其中仅有IgM者9例,占全部患儿的28.13%,伴IgG沉积者3例(占9.37%).与对照组比较,各单纯性血尿组患儿肾小管CD40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弥漫性系膜增生(Ⅲ级)患儿肾小管CD40表达率略高于轻微改变(Ⅰ级)患儿,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Ⅱ级改变的患儿肾小管CD40阳件表达率较Ⅰ级和Ⅲb级患儿均显著增高(Pa<0.05);Ⅱ a级单纯性血尿组肾小管CD40表达率高于Ⅲb组,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伴IgA和(或)IgM沉积,部分患儿可伴IgG等沉积.不同病理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儿肾小管CD40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在单纯性血尿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中小胶质细胞CD40和铁蛋白的表达

    作者:董子奕;彭清华;李建超;谭涵宇;李文娟;杨希

    目的 分析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中小胶质细胞CD40和铁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30只有色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激光动力学方法造模,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法检查,分别于1d、3d、7d、14 d和28 d对两组兔视网膜及视神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0和铁蛋白表达水平.40倍光镜照相,测定灰度值和积分光密度(IOD),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小胶质细胞CD40的表达结果:3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网膜标本灰度值分别为193.42±9.72和86.03±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神经标本灰度值分别为196.26±10.78和85.91 ±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网膜标本IOD分别为105.36±7.58和4479.32±3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神经标本IOD分别为54.63±8.79和10 436.42±130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胶质细胞铁蛋白的表达结果:3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网膜标本的IOD分别为161.96±35.37和1295.59±1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以引起视网膜及视神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胶质细胞CD40和铁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结果.

  • 雷公藤甲素对IFN-γ刺激后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作者:燕树勋;王颖

    目的 观察中药雷公藤提取物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L)对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刺激后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retroocularfibroblasts,RF)表达CD40、合成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变化以及时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正常人RF分别与IFN-γ(100 U·L-1)、TL孵育后,MTT比色法检测TL对RF增生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检测H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CI40的表达情况.结果 TL能明显抑制RF的增生,当剂量达1.00μg·L-1时抑制率为63.38%;当剂量达γ0.00μg·L-1时,抑制率达79.74%;当剂量达100.00 μg·L-1时,RF增生完全被抑制.IFN-γ能刺激H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p均<0.05)以及CD40的表达(P<0.01),HA和Ⅰ型胶原蛋白合成量及CD40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64、1.72和13.27倍.而TL能明显抑制IFN-γ对RF的刺激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细胞因子IFN-γ能够增加H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刺激免疫调控分子CI40的过度表达,TL能够抑制RF的增生,抑制IFN-γ刺激后H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以及CI40的过度表达.

  • CD40-CD154共刺激信号及其在角膜移植排斥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莹;黄一飞

    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排斥反应,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共刺激信号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CD40-CD154信号在角膜移植排斥中具有重要意义,阻断该信号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本文就其分子特性、免疫学功能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阻断该信号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和机制.

  • CD40辅助信号诱导对炎症性肠病患者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刘占举;酒金霞

    目的:探讨CD40辅助信号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11例克罗恩病(CD)、23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14例结肠镜检正常者(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及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MC),流式细胞仪测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CD40表达水平.体外培养,并用CD40转染的P815细胞株刺激,48 h后,收集上清液并用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IL-2、IL-4、IL-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CD、UC组PBMC及LPMC中CD40+ 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CD40转染的细胞株刺激后,CD组PBMC IFN-γ分泌水平高于UC及对照组(P<0.05),而其LPMC IL-2、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高于UC及对照组(P<0.05).结论:CD40辅助信号能直接刺激C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激活,并产生大量促炎症介质.CD40在炎症性肠病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CD40、CD86和GSTO1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辉;韩利红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脉血中CD40、CD86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人30例(健康无吸烟者和吸烟无COPD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均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对CD40和CD86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FCM)进行检测,对GSTO1含量则通过Western印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静脉血中CD40、CD86明显升高,而GSTO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CD40和CD86变化与肺功能呈现负性关系(P<0.05),而GSTO1与肺功能呈现正性关系(P<0.05),GSTO1与CD40、CD86呈现负性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体内具有氧化应激情况,且密切影响患者的病情轻重,而氧化应激反应又或能够激发树突细胞的成熟.

  • 心血管疾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昌菊;刘先哲

    心血管疾病位列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传染性疾病)之首.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约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而且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有关心血管疾病疫苗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报道如下.

  • 瘦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和NF-κB的影响

    作者:曾思恩;张悦;侯巧燕;陆明深;陈峰;张美艳;李凡彩;周英琼;韦华生;王绪明

    NF-κB(P65)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高浓度瘦素可以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同时表达CD40和NF-κB(P65),同时, CD40表达被阻止后,NF-κB(P65)表达水平降低,说明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 CD40和NF-κB(P65)可能共同参与了高瘦素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CD40-CD40L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红;左学兰;张克俭

    CD40在1985年被证实以后,关于它的研究初主要集中在体液免疫调节上,随着其配体CD40L(CD154,gP39,T-BAM或TRAP)的发现,二者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扩展到细胞免疫中.

  • 阻断OX40和CD40协同共刺激信号延长小鼠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

    作者:陈恕求;陈明;许斌;任全;王奕铎;王旭辉;李宪昌

    目的 研究阻断OX40/OX40L和CD40/CD154L协同共刺激通路对小鼠胰岛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DBA/2小鼠为供者,C57BL/6小鼠为受者,制作胰岛移植模型.受鼠分为4组.(1)对照组,注射IgG; (2)抗OX40组,注射抗OX40L单克隆抗体;(3)抗CD154组,注射抗CD154单克隆抗体;(4)联合治疗组,注射抗OX40L单克隆抗体和抗CD1 54单克隆抗体.记录各组胰岛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将CD154敲除小鼠处死,取其脾脏T淋巴细胞,体外检测活化T淋巴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在活化T淋巴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OX40L单克隆抗体,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对照组胰岛移植物MST为19 d,抗CD154组胰岛移植物MST为48 d(P<0.05);抗OX40组胰岛移植物MST为22 d,与前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胰岛移植物MST> 150 d,高于另外3组(P<0.05).66%的胞表达OX40,较初始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高(2%,P<0.05);加入抗OX40L单克隆抗体后,T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阻断OX40/OX40L和CD40/CD154L双通路可诱导小鼠胰岛移植物长期存活, 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机制是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

  • CTLA4Ig基因和CD40Ig基因转染供肾对异种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作者:蔡曼波;李建军;吴艳平;罗志刚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基因和CD40Ig基因转染供肾对异种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PcDNA3.1质粒为载体,通过脂质体2000将CTLA4Ig基因和CD40Ig基因转染豚鼠肾脏,再移植(异位肾移植)给SD大鼠.实验分4组进行:第1组供肾以PcDNA3.1空载体脂质体复合物转染(空载体组);第2组供肾转染CD40Ig基因(CD40Ig转染组);第3组供肾转染CTLA4Ig基因(CTLA4Ig转染组);第4组供肾同时转染CTLA4Ig基因和CD40Ig基因(双基因转染组).术后观察各组血清肌酐、移植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及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 空载体组、CD40Ig转染组、CTLA4Ig转染组和双基因转染组受者的存活时间分别为(6.8±1.9)d、(40.7±10.9)d、(49.3±9.5)d和(75.7±8.0)d,3个转染组明显长于空载体组(P<0.01),其中双基因转染组移植肾存活时间长,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术后血清肌酐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升高幅度以双基因转染组为低(P<0.01).术后第30天,CD40Ig转染组和CTLA4Ig转染组存活大鼠的移植肾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而双基因转染组的移植肾组织中仅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供肾局部同时转染CTLA4Ig基因和CD40Ig基因可明显延长其异种移植后的存活时间.

  • 核因子κB诱骗寡核苷酸对大鼠肝脏的Kupffer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敬东;刘海忠;刘作金;龚建平;肖江卫;彭勇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骗寡核苷酸(ODN)对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KC)膜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麻醉后经门静脉插管,以0.5 g/L Ⅳ型胶原酶体外循环灌注消化肝脏,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KC.以人工合成的NF-κB诱骗ODN转染KC,再以终浓度为1 mg/L的脂多糖(LPS)刺激(NF-κB诱骗组),培养8 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KC膜表面CD80、CD40和CD54 mRNA的表达.以不转染NF-κB诱骗ODN、但接受LPS刺激的KC为对照(LPS刺激组),正常大鼠KC为对照组.每组每份标本含KC 1×105个.结果 每个大鼠肝脏可以分离得到KC(3~4)×106个,NF-κB诱骗ODN可以在KC内维持12 d而不被降解.对照组KC膜表面CD80、CD40、CD54 mRNA呈低表达;LPS刺激组KC表面3种共刺激分子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2.53、2.51和2.74倍(P<0.01);NF-κB诱骗组CD80和CD40 mRNA表达明显低于LPS组,仅为LPS组的0.52和0.55倍(P<0.01),而CD54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NF-κB诱骗ODN可以高效地抑制K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为活体内应用NF-κB诱骗ODN抑制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 联合阻断CD28/B7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作者:顾梅;姜晓峰;关炳星;张昆鹏

    目的 探讨阻断CD28/B7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实验分4组进行,均以C57BL/6小鼠为受者,BALB/c小鼠为供者,施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根据分组要求,MR1组于移植当天静脉内注射抗CD40L单克隆抗体(MR1抗体)0.25 mg/d,移植后第2、4天改为腹腔注射0.25 mg/d;抗B7组于移植当天至术后第4天腹腔内注射抗B7-1和抗B7-2抗体各0.1 mg/d;联合处理组术后联合使用MR1抗体和抗B7抗体,二者的用法同MR1组和抗B7组;对照组术后不使用任何抗体.记录各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移植后60 d时对移植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联合处理组的受者于心脏移植后150 d分别接受供者来源(BALB/c小鼠)及无关供者来源(C3H小鼠)的皮肤移植,对照组的受者也同时接受两种皮肤移植,术后不进行处理,术后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7.86±1.57)d,与对照组比较,MR1组、抗B7组和联合处理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得到显著延长,但联合处理组延长为明显,均超过150 d;MR1组和抗B7组移植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呈慢性排斥反应改变,而联合处理组未见明显慢性排斥反应征象.联合处理组移植的供者来源皮肤存活时间均超过50 d,而无关供者来源的皮肤则被很快排斥;对照组两种来源的皮肤移植后存活时间均较短.结论 联合阻断CD28/B7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可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诱导出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 转染可溶性CD40基因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贺杰峰;赵浩亮;董胜利;裘法祖

    目的 探讨转染可溶性CD40(sCD40)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鼠CD40胞外区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的质粒pEGFP-N1/sCD40转染小鼠DC细胞株(DC 2.4).以Balb/c小鼠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分别以转染组DC、空载体转染组(空载体组)DC和未行转染处理的DC(空白DC)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四唑氮化合物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CTL细胞毒活性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 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同种细胞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对特异性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转染组DC可诱导CTL凋亡(P<0.05).结论 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白的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CTL凋亡.

  • 膀胱癌组织微环境中CD163+/CD206+单核巨噬细胞的特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邵剑锋;徐卓群;侯建全;张光波;诸明;王志荣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微环境中CD163 +/CD206+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特性.方法 收集膀胱癌组织标本8例及癌旁组织标本3例,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中CD163+细胞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观察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浸润的CD45+ CD14+ CD163+细胞亚群表达,并分析与免疫和血管生成相关的分子表达;利用小鼠膀胱癌细胞株MB49皮下接种C57/BL6小鼠,构建荷瘤小鼠模型15只,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期荷瘤小鼠CD11b+F4/80+ CD206+单核巨噬细胞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肿瘤癌灶浸润的CD45+ CD14+ CD163+单核巨噬细胞亚群比例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膀胱癌组织中,CD40在CD45+CD14+ CD163-单核巨噬细胞亚群上表达率[(19.10 ±2.51)%]则显著低于CD45+ CD14+ CD163+亚群[(33.91±2.80)%](P=0.000);同样,癌旁组织中,CD40在CD45+ CD14+ CD163-单核巨噬细胞亚群上表达率[(24.71±2.54)%],显著低于CD45+ CD14+ CD163+亚群表达率[(67.90±5.66)%](P=0.000);荷瘤小鼠实验发现,随着肿瘤生长CD11b+F4/80+ CD206+单核巨噬细胞比例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膀胱癌组织微环境中CD163 +/CD206+单核巨噬细胞异常增高,且该群细胞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CD40可能是该亚群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分子.

  • 阻断共刺激通络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作者:刘燕南;朱继业;冷希圣;栗光明;朱凤雪;黄磊;王东

    目的研究CD40Ig阻断共刺激通路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二袖套法"行Lewis到Brown Norway(BN)大鼠肝移植32例.A组10例为对照组;B组11例,术中肝脏冷保存前门静脉注射Lipofectamine2000-pcDNA3.1空载体复合物,行肝移植;C组11例,肝脏冷保存前门静脉注射Lipofectamine2000-pcDNA3.1 CD40Ig复合物.术后第5天每组杀死BN 3只,取病理并用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法检测肝脏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0Ig表达,取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刺激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与CD40Ig结合的T淋巴细胞比例.余大鼠观察生存情况.死亡大鼠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A组平均存活时间(11.00±4.28) d,B组平均存活时间(12.75±5.57) d,C组平均存活时间(41.25±13.70) d(P<0.01).A组、B组病理示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凋亡指数分别为33.67±5.69、39.00±5.29,C组免疫组织化学示CD40Ig表达,第5天病理示轻度急性排斥反应,凋亡指数为0.27±0.21(P<0.01),死亡大鼠病理示部分呈中度急性排斥反应,大部分示慢性排斥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示C组Lewis大鼠对BN大鼠产生特异性耐受.流式细胞仪示与CD40Ig结合的T细胞占总T细胞11.57%.结论供体肝脏转染CD40Ig能有效阻断T细胞共刺激通路,特异性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延长受体存活时间,但对慢性排斥反应无效.

    关键词: 肝移植 CD40 基因治疗
  • 腹主动脉瘤与CD40的关系

    作者:李靖华;林晓东;粟海霞;陈晓意;吴泽宇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发病与患者血清CD40及其配体(CD40L)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诊断明确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病例组)与26例健康人群(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CD40和CD40L水平,应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CD40/CD40L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CD40浓度为(96.20±26.26) ng/L,高于正常组的(76.22±6.39) 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CD40L浓度为(746.20±215.46) ng/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503.07±75.32) 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A患者血清CD40和CD40L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CD40/CD40L可能参与了AAA的发病.

  • 电针对SAMP8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姝瑞;刘嘉颖;刘建民;曹春浩;涂佩瑶;刘婧

    目的 观察电针关元、后三里穴对SAMP8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快速脑老化组(Control组)、电针组(EA组)、假电针组(ShameEA组),每组10只.取“关元”、双侧“后三里”穴电针处理,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眼眶采血,经细胞培养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贴壁后,用含rhIL-4(1000 U/mL)、rhGM-CSF(1000 U/mL)、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5d后,光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与Control组相比,EA组树突状细胞CD40+CD80+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电针关元、后三里穴与增强SAMP8小鼠免疫力及提高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有关.

  • 支架蛋白JLP对树突状细胞CD40分子跨膜穿梭转运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惠明;颜奇;丁国华

    目的:了解支架蛋白JLP分子在树突状细胞(DC)中的表达及其在CD40分子跨膜穿梭转运中的作用.方法:以GM-CSF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的DC(BMDC).给予BMDC不同刺激和处理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DC中JLP的表达情况.采取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抑制BMDC中JLP表达,给予BMDC不同刺激或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及细胞总CD40分子表达水平变化.通过胞内因子染色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后细胞内IL-12分子的表达.结果:幼稚BMDC表达低水平JLP,Poly I∶C刺激可上调未成熟BM-DC表达JLP,但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则不能上调JLP表达.LPS诱导成熟后的BMDC进一步给予抗CD40抗体刺激则可诱导JLP表达.CD40与配体结合导致LPS活化的DC表面CD40分子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但细胞总CD40表达水平无变化.在JLP基因敲除的情况下,LPS处理的DC表面CD40分子表达明显减少,但细胞总CD40分子表达水平无变化.CD40抗体或CD40L处理成熟DC后可介导CD40分子内化,在JLP缺失情况下CD40分子内化明显减低.结论:支架蛋白JLP分子参与了BMDC中CD40分子的跨膜穿梭转运.

361 条记录 12/19 页 « 12...9101112131415...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