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粘连的原因、预防及治疗

    作者:吴俊学

    目的:本文以20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者为例,观察患者术后疗效,探讨性分析实施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发生关节粘连的原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在我院骨科住院患者中选择20例需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总的优良率为90.5%,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90°,明显高于术前的关节屈曲度30~50°,无1例感染及死亡病例。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长28个月,短6个月,发现出现关节粘连4例。所有患者膝关节前、后向及内、外向的稳定性均较好。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术后产生的如关节粘连等并发症不容忽视,找出关节粘连的原因,对预防关节粘连及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作者:杨霞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目前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而老年人有一系列身心方面的特殊性,心、肺功能储备较小,多合并贫血、糖、脂肪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加之免疫力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 3D打印截骨模具辅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振中;时剑辉;王岩;陈丽丽;张字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5例,28例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3D截骨模具组),37例常规操作完成手术(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X线片测量的髋-膝-踝角(HKA)、胫骨后矢状位倾角(STCA)及胫骨平台切线与冠状位胫骨解剖轴夹角(MPTA);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HSS评分.结果:1、3D截骨模具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上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3D截骨模具组患者的STCA相对于常规组更为接近后倾3°(P<0.05).结论:3D打印截骨模具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后引流量,同时3D打印截骨模具组术后的胫骨平台截骨的后倾更接近于预期的后倾3°.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杜春芳

    膝关节是人体全身大,解剖复杂的关节.由于类风湿及骨性关节炎病变晚期时均可造成膝关节面的破坏,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直、疼痛、功能障碍.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会

    作者:张中兴;金伟;许峰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共23膝,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始CPM练习,1周始下床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3个月至7年,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优10例12膝,良5例9膝,尚可2例2膝,总优良率为91.3%.无感染、假体松动、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应尽早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发生.

  • 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单次椎管内麻醉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林华阳;饶福东;林洁;修忠标;林翔;卢希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单次椎管内麻醉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1年3月~8月我院骨关节炎初次施行单侧TKA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单次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浅全麻:预先静脉芬太尼0.75~1.0 μg/kg,5 min后泵注25~75 μg·kg-1·min-1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组(控组),在手术关键步骤按需使用硝酸甘油分次静脉泵注,维持MAP在60~75 mm Hg;非控制性降压组(非控组),使用下肢气囊止血带控制止血1.5h,不做其他降压处理.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30min SBP、DBP、MAP、HR、SpO2、RR、CVP和PErCO2及波形分析;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术后24 h引流量,记录术中知晓评分、术者满意度评分,术后4、48 h VAS评分、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谵妄、止血带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麻醉后30 min两组SBP、DBP、MAP、HR、SpO2、RR、CVP和PETCO2及波形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控组比较,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1);出血量、输液量、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减少(P<0.01);控组术中知晓评分、术后4、48 h VAS评分明显降低、舒适度和术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两组均未见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单次椎管内麻醉辅助浅全麻期间实施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患者和术者均满意,可减少TKA术中、术后失血量和术中输液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抗凝药早期应用和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改良单次椎管内麻醉辅助浅全麻在高龄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应用

    作者:郑权;杨志军

    目的 探讨改良单次椎管内麻醉辅助浅全麻在高龄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初次施行单侧TKA患者60例,年龄77 90岁,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辅助浅全麻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0.75-1.00 μg/kg,5 min后静脉泵注丙泊酚25 75μg·kg-1·min1.A组采用改良方法,即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与脑脊液混合分次稀释向足端注入盐酸罗哌卡因16 18 mg,硬膜外腔向头端注入生理盐水5 ml后不备管,拔针后纱布外固定.B组采用常规方法,即单次常规盐酸罗哌卡因8 12 mg用于腰麻后,硬膜外腔备管续药.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时间,5 min内运动阻滞评级,术中输液量、升压药和阿托品使用例数,术毕术者和患者的满意度,术后48 h VAS评分、术后认知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均未见麻醉相关并发症.A组术中输液量少,使用升压药例数少,术者术中肌松程度评价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满意度好,术后48h VAS评分低,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单次椎管内麻醉辅助浅全麻用于TKA,麻醉效果满意,可减少硬膜外腔置管并发症和风险.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

    作者:陈良龙;王万春;成明华;彭中财;李康杰

    目的 总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15例(226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时间15 d~11年5个月,平均(29±8.2)个月,膝关节评分平均(87±3.9)分,优良率91.5%;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6±9.9)分,优良率66.6%.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方面有良好疗效.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术后的影响

    作者:张颍伟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65例,均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统计疗效、术前及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本组65例患者治疗后优43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治疗优良率为93.85%(61/65);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离于术前,膝关节屈曲度大于术前,膝关节伸直度小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简明量表(SF-36)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术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本组65例患者中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膝关节迟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例(4.62%)切口延期愈合;2例(3.08%)出现早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高.

  • 早期阶梯式康复锻炼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中的应用

    作者:刘桂花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TKR)早期行阶梯式康复锻炼方案与常规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与膝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将44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行TKR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患者严格按制定的阶梯式康复锻炼方案进行训练.两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HSS评分和ROM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第1、2、6、12、24周HSS评分和ROM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R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阶梯式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减少卧床时间,对患者整体功能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个性化膝关节置换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丁星;赵畅;蔡道章

    [目的]对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个性化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1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关节外科进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47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的患者共263例为试验组;未施行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的患者共215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术后第3d),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制品输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和应用个性化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十分必要,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失血,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止血带不同使用方法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闫昌葆;陈百成;赵宝辉;张建彬;董江涛;邢栋;康慧君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止血带不同使用方法对术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20例应用全程止血带技术,20例应用中途止血带技术,通过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术后临床症状及功能的KSS评分等对2种止血带使用方法的早期临床效果加以评价.[结果]虽然2种止血带技术总的手术出血量差别不显著,但是应用中途止血带技术组患者术后出血量(581±263.9 ml)少于全程止血带技术组(853±295.5 ml),中途止血带组术后伤口红肿天数(3±1.1 d)少于全程止血带组(8±1.3 d),早期KSS临床评分中途止血带组(55.1±4.9)高于全程止血带组(43.3±5.4);功能评分中途止血带组(45.0±4.4)高于全程止血带组(32.5±8.5).关节血肿发生率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别不显著.[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中途止血带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明显改善术后早期临床症状及患肢功能.

  • 关节镜在诊断和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作者:刘玉杰;王岩;王志刚;李众利;蔡谞;薛静;周密

    随着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并发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难、费时长、耗费多,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1].如何及时、正确的处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就采用关节镜技术处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纪新华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对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35例术中配合

    作者:孙美妮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5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给予术中配合,包括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安装假体配合、缝合与固定配合。结果术前 HSS 膝关节评分为(5±2)分,术后1周 HSS 膝关节评分为(80±8)分,术后2周 HSS 膝关节评分为(89±7)分。术后1周、术后2周 HSS 膝关节评分明显升高,与术前 HSS 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护理满意度为94.29%。结论加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配合,可提高手术效果,术后 HSS 膝关节评分高,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

  • 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效果观察

    作者:张晓强;高菲菲;段小波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TKA)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效果。方法将68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00 mL氨甲环酸(1 g)局部浸泡于膝关节创面1 min,充分止血,并在关闭关节腔后,从引流管中将30 mL氨甲环酸(0.5 g)注入关节腔,关闭引流管4h后开放;对照组步骤同前,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氨甲环酸。观察两组术后伤口愈合及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记录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 Hct)。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肢无明显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后2周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2±51)、(119±56)mL,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Hct分别为(356±105)mL、(431±119)mL、(94±13)g/L、0.34±0.04,对照组分别为(461±97)mL、(622±112)mL、(83±11)g/L、0.29±0.0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单侧TKA中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降低患者术后贫血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 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马木提江·买买提;潘如克·吾斯曼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总结其药理学作用,以寻找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治疗的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ACHⅡ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d后、治疗10d后CRP、ESR、TNF-α、IL-2、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CPM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吕发明;王磊

    自2001~2005年,我们施行全膝表面置换术(TKA)56例61膝,手术后均采用下肢持续被动康复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其进行了康复锻炼,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体会

    作者:康秀盘;康玉玲;陈晓霞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目前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而老年人有一系列身心方面的特殊性,心、肺功能储备较小,多合并贫血、糖、脂肪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加之免疫力低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如不积极预防,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至关重要.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护理

    作者:任素婷;侯桂红;邢林波

    自2000~2004年,作者对40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女32例,男8例,共45膝.年龄55~72岁.骨性关节炎33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感染性关节炎1例(感染控制1年后).合并高血压10例,心脏病12例,糖尿病和心脏病并存6例.

65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