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对心电指标的影响

    作者:朱汉东;王人彭;苏唏;万海燕;彭剑;宋丹;陈国洪;朱国英

    目的研究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对心电指标的影响.方法对5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配对分析术前、术后心电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QRS时限[(122.0±24.0)ms对(97.3±15.5)ms,P=0.000]明显延长,QTc[(469.3±32.2)ms对(434.3±41.5)ms,P=0.004]、PR间期[(169±26)ms对(162±24)ms,P=0.044]稍延长.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右束支传导阻滞70%(35/50),左束支传导阻滞8%(4/50),一过性AVB 38%(19/50),频发室性早搏24%(12/5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12/50);未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右束支传导阻滞56%(28/50),左束支传导阻滞8%(4/50),交界区性心动过速4%(2/50),频发室性早搏16%(8/5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8%(4/50).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及死亡病例.结论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右束支传导阻滞为常见.严格选择适应证后谨慎地行PTSMA术是安全、可行的.

  • 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26例临床观察

    作者:关怀敏;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王贺;朱明军;胡天勇

    目的 探索经皮室间隔心肌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用传统技术治疗不适合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以稍大于冠状动脉室间隔支直径型号的monorail球囊扩张至后间隔基底段,换成再大一号的OTW球囊继续扩张建造“室间隔隧道”,并注入无水酒精进行化学消融,用相同方法进行第二或第三间隔支;以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50%为终点.观察经PTSTMA治疗的26例HOCM患者术后即刻及近中期的随访资料.结果 26例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50%,术前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75.6±22.4) mm Hg,术后即刻下降至(21.4±5.8)mm Hg(t=11.94,P<0.01);消融术前室间隔厚度(22.8±5.8) mm,术后3个月降至(16.8±4.2) mm(t=4.27,P<0.01);左心房内径术前(48.0±7.0) mm,术后3个月降至(42.0±8.6) mm(f=2.76,P<0.01).与术前比较,6.0 ~60.0个月随访中胸痛[53.8%(14/26)与15.4%(4/26),x2=8.49,P<0.01]、呼吸困难[100% (26/26)与(19.2% (5/26),x2=35.22,P<0.01]症状明显减轻;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为2.4±0.6,术后半年为1.4±0.7,心功能有显著改善(t=5.53,P<0.01).结论 PTSTMA是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近、中期安全有效.

  • 血管定位与选择方法在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中的意义

    作者:王晓彦;戎卫海;韩劲草

    目的评价化学消融左冠间隔支数量、大小、位置及侧支循环对消融效果的影响[1].方法对16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左冠前降支间血管的数量、大小、分布及侧支循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用扩张球囊试阻断分支后观察心肌染色面积来判断心肌染色范围,测压差改变情况,确定消融分支的数量,进行化学消融.结果 16例造影后示第一支单阻断8例,第二单支3例,第一和第二同时消融的5例.3例出现低血压,扩容后恢复正常,1例死于休克.术中及术后半年随访都达到减阻目的.结论冠状动脉间隔支存在数量、大小、分布及有无侧支循环的差异.用试阻断方法确定所选的分支及数量,放弃粗大及有明显侧支循环的分支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1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煜;崔丽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以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疾病,患者可出现晕厥、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年死亡率为1.7%~4%.近年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进展及导管技术日臻成熟地应用于临床,我国少数心血管医院报道应用经皮导管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现将1例我院观察化学消融术治疗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疗效作一报道.

  • 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明刚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重新研究与分析,找寻误诊因素。结果:经误诊后用药反应分析后重新确诊患者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然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后,21例患者均获得痊愈,治愈率达到100%。结论: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鉴别,分清不同病症的表现形式与可能引发的疾病种类,有助于降低临床误诊率。

  • 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丙中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当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称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心绞痛为临床症状者,容易误诊、漏诊、病死率较高,我院于2004年2月--2011年11月共收治肥厚梗阻型心肌病48例,首诊误诊为心绞痛者为21例,识诊率为43.75%,本文着重对误诊组病例(21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肥厚梗阻型心肌病首诊确诊率.

  • 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护理

    作者:韩麦丰;李艳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征的心肌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晕厥和猝死.

  • 经皮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华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疗法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PTSMA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消融成功.结论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active cardiomypathy,HOCM)的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监测等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是手术成功和临床效果的保障.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作者:

    目的:分析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征变化.方法: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导管检查确诊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测定,并录像供术后测量冠状动脉直径及分析其形态学特征用.结果:26例患者中表现为左冠状动脉优势者7例(26.9%),冠状动脉呈均势型者2例(7.7%);冠状动脉内径粗大者16例(61.5%),其中以左冠状动脉增粗者14例(87.5%),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近端血管直径均较同期非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冠状动脉增粗(P<0.05);冠状动脉肌桥5例(19.1%),发生于左前降支中段及第一间隔支近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9.07±3.88)kPa.结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左冠脉优势及冠状动脉肌桥比例增多.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罗滨;张卫星;周钧;孟春营;尚跃;杨超;温定国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自然预后差,早期的药物治疗效果局限[1],起搏器治疗和内科介入治疗虽改善了患者的预后[2-3],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于获得满意效果.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已有近30年的病史[4],作者总结了近几年来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科治疗病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 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29例疗效观察

    作者:马玉玲;陈绍良;叶飞;林松;段宝祥;张幼祥;何晓红;董静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1].本文报道在超声心动图(UCG)引导下运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HOCM的疗效观察.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化学消融术靶血管及终点的研究

    作者:陈绍良;叶飞;段宝祥;何晓虹;单守杰;周陵;林松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化学消融术(PTSMA)靶血管的选择及消融终点的确定.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测压、确定靶血管后,采用球囊封堵并注射无水酒精,当左心室流出道压力(LVOTG)阶差降至正常时为消融终点.术后24小时及每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心电图检查,门诊记录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38例HOCM患者静息状态下LVOTG阶差>30mmHg或激发试验时>50mmHg,7例肥厚部位同时累及左心室侧壁和右心室.靶血管选定第一间隔支(S1)35例、第二间隔支(S2)3例,平均注射酒精2.8(0.4~9)ml;消融后即刻压力阶差均<30mmHg,且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判断为消融终点.术前平均收缩期二尖瓣前向移动(SAM)3.7级,室间隔厚度(IVST)23.5mm,LVOTG阶差62.4mmHg,左室射血分数(LVEF)57.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34.2mm;术后随访结束时上述值分别为1.2级,19.8mm,24.6mmHg,63%及42.1mm(P<0.05或P<0.01).结论 S1是主要的靶血管,出现固定性传导阻滞与LVOTG阶差正常是消融的终点;准确判断消融靶血管和终点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化学消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作者:朱铁兵;杨志健;王连生;马根山;张馥敏;曹克将;黄峻;马文珠

    目的总结16例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超声心动图提示有明显主动脉瓣下梗阻,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阳性,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LVOTG)阶差≥50mmHg的病人,先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无冠心病且左前降支发出较大间隔支(≥1支,又称为靶血管),在临时起搏的保护下,用Over-The-Wire(OTW)球囊导管封闭靶血管近端,臀部肌肉注射50mg哌替啶15分钟后,经导管中心腔注入无水酒精消融肥厚的室间隔,术后7天、3个月各测室间隔厚度、静息LVOTG阶差各一次.结果 2例因无适合的靶血管放弃化学消融术,14例PTSMA时即刻均有胸痛,不剧烈能忍受;6例出现一过性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3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静注均能转复窦性心律.术后心肌酶学变化符合心肌梗死.术后静息LVOTG阶差及心功能呈进行性改善.结论 PTSMA治疗HOCM疗效确切、安全.

  •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二例

    作者:王人彭;骆秉铨;历志洪;王跃涛;张义勤;傅强;王彦炯;吴良金;王临光;朱瑞华

    目的总结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2例的初步体会.方法在临时起搏保驾下,用OTW球囊导管封闭靶血管近端后,经导管中心腔注入无水酒精消蚀肥厚空间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认无冠心病,选择明显粗大的第二间隔支为消蚀靶血管,测定跨左室流出道(LVOT)压阶差变化.结果 PTSMA即刻均胸痛剧烈;1例出现前间壁、下壁急性心肌梗塞(AMI);均出现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室性心动过速(VT).术后均心功能改善.结论 PTSMA治疗HOCM疗效确切、安全.

  •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作者:黄进;曹恒献;陈绍良;段宝祥;张幼祥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脏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患者生活质量差,心源性猝死率高.2000年2月~2001年8月我们采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HOCM 12例,结果报告如下.

  • 经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作者:章晓莲;王征;金建美

    总结26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的并发症及护理.导管化学消融心肌术的主要并发症为胸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一过性低血压、血栓形成、局部血肿.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注意心电图和血压变化26例经治疗护理,好转出院.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杨克明;宋云虎;郑哲

    目的评价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采集阜外医院29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病人行外科室间隔改良Morrow肌切除术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评估梗阻部位和程度,术中采用食道超声监测,术后5~7天再次经胸超声复查手术效果,并对比术前超声结果.出院病人进一步随访.结果全组共死亡3例,死亡率10.3%.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需要安装永久性起搏器者共5例,发生率17.2%.存活病人手术效果良好,解剖狭窄解除,峰值压差降低,SAM现象基本消失.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85%的存活患者心功能为Ⅰ级,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了解病生理过程、术中仔细探察、手术切除彻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的护理

    作者:吕娜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疾病.它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易发生猝死.1995年sigwart[1]率先采用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HOCM成功,PTSMA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而逐渐被病人接受.现对我科住院的5例HOCM患者进行了PTSMA治疗,并配合了高质量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右室起搏后的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改变

    作者:陈振云;陈海英;刘祖秋;蔡幼梅;陈晓敏;张国元;吴宗贵;洪中立;闵宗延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的心电图改变

    作者:易建华;陶谦民;陈君柱;张芙荣;朱建华;郑良荣;邱原刚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新方法。PTSMA术中及术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电图变化,现结合我院1999年9月~2002年8月16例HOCM患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的心电图资料,作临床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对策。……

56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