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美宝治疗蛇咬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超;钟吉富;黄晓春

    目的 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简称:美宝)治疗蛇咬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蛇咬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美宝治疗组和对照组,美宝治疗组用美宝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治疗.结果 美宝能控制蛇伤创面感染,改善创面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美宝组创面较对照组创面的炎性渗出少(P<0.05);美宝组创面的平均痊愈时间(12.3±3.2)d,明显短于对照组(18.5±3.9)d(P<0.05).结论 美宝治疗蛇咬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好,应用方便.

  • 中药外敷治疗蛇咬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彦江;王海琳;冯胜刚;谢席胜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对蛇咬伤中毒患者肢体肿胀的治疗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10月收治的20例伴有肢体肿胀的蛇咬伤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局部切开组(n=10)和中药外敷组(n=10).局部切开组,由骨科医师对肿胀肢体行3~5条"一"字形切口;中药外敷组,将中药复方研磨成细粉后,以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伤口周围及肢体肿胀部位.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保心及活血化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率、患肢周径及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出现LDH及AST水平升高,2例ALT水平升高,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局部切开组患者中,4例发生局部感染,其中有1例患者因出院后再次发生局部感染而接受二次住院治疗;中药外敷组中,无感染病例发生.与局部切开组比较,中药外敷组患者的患肢周径更长,但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治疗蛇咬伤中毒患者的肢体肿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6例孕妇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

    作者:陈康德;张凑芳;马军;吴代强;刘文锋;邵华

    目的探讨抗蛇毒血清、蛇毒素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将193例蛇伤妇女随机分为2组,孕妇组(治疗组)16例,非孕妇组(对照组)177例.两组均采用抗蛇毒血清、抗生素治疗.治疗组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配合激素,改善微循环及抗过敏药物治疗.防治血清反应措施,两组在用药时间和药物选择上均有严格区别.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0%(14/16)和89.83%(159/177);好转率分别为12.50%(2/16)和10.17%(18/17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反应率分别为12.5%(2/16)和1.69%(3/177).两组血清反应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中新生儿全部存活,无溶血性贫血,也未发现缺陷和畸形,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结论临床证实,国产精制抗蛇毒血清制品纯度高、质量好、中和力强、副作用少,是治疗孕妇毒蛇咬伤的安全特效药物.孕妇抗生素的选择和抗过敏等药物的应用一定要坚持孕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 中华眼镜蛇咬伤治疗研究概况

    作者:林正奎;罗毅

    中华眼镜蛇(Naja atra Cantor)别称舟山眼镜蛇 ,两广地区俗称"吹风蛇" ,属于大型前钩牙类毒蛇 ,攻击性强 ,是我国十大毒蛇之一.该蛇受惊扰时 ,常竖立前半身 ,颈部平扁扩大 ,作攻击姿态 ,同时颈背露出呈双圈的"眼镜" 状斑纹.该蛇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贵州、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海南、安徽、澳门等地区 ,在广西桂中桂北地区发现的眼镜蛇均为中华眼镜蛇.在我国 ,中华眼镜蛇咬伤的发病率居蛇伤的第2位(16 .68% ) ,病死率为1 .6% .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软组织局部肿胀坏死 ,后期部分患者出现肢体坏疽 ,需要植皮甚至截肢处理 ,从而导致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痛苦 ,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 中华眼镜蛇咬伤局部坏死的治疗概况

    作者:王威;李其斌;朱继金;宁宗;张剑锋;黄周;苌海华;廖园莉

    中华眼镜蛇(Naj a naja atra ,Chinese cobra)俗称吹风蛇或饭铲头,从属眼镜蛇科,是我国的十大毒蛇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1]。中华眼镜蛇咬伤病情急,变化快,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由于其毒性成分复杂,故临床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软组织局部肿胀、坏死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预后不良者需要植皮或截肢,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何有效的防治中华眼镜蛇咬伤导致局部皮肤软组织肿胀坏死仍是当今世界性的医疗难题[3]。现就有关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坏死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 五步蛇咬伤所致的筋膜间隔综合征

    作者:周文忠

    血循毒毒蛇咬伤后,由于组织液的渗出、水肿等,可发生蛇伤筋膜间隔综合征,且并非偶见,但文献报道少.鉴于此症常导致严重的肢体残废,甚至截肢,因此有必要单题讨论,引起同道们重视.

  • 蛇伤治疗中医患争议的防范与处理

    作者:李铁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但由于普及仍不均衡,出现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为减少治疗中医患的纠纷,现就蛇伤治疗中,如何防范与处理医患的争议浅析如下.

  • 犀角地黄汤化裁方治疗五步蛇毒致血分证兔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仲意;刘磊;黄彬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五步蛇毒致血分证兔模型的疗效.方法 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除生理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均以五步蛇毒造模.血清组:从耳沿静脉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中药血清组:从耳沿静脉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以犀角地黄汤化裁方灌胃;生理组、病理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测定其PLT、TT、PT、APTT、FIG、3P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组、血清组、中药血清组与生理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组、中药血清组与病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血清组与血清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3P试验:病理组为阳性,其余各组均为阴性.结论 犀角地黄汤化裁方配合抗五步蛇毒血清能抑制五步蛇毒引起的TT、PT、APTT的延长和PLT、FIB的减少,对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防治作用.

  • 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和治疗体会

    作者:赵会民;李其斌;郑文军;潘磊;赵劲民;刘唐威

    目的 探讨我国华南亚种眼镜蛇(Naja naja atra)咬伤所致局部损伤的特点和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102例眼镜蛇咬伤病人的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受伤局部损伤情况和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与疗效等情况. 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牙痕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周边较大范围的炎症反应和局域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伴有或发热、困倦以及血WBC增高等表现,少数病例出现心、肝、肾功能轻度损害和溶血表现,未见典型神经麻痹病例和凝血功能障碍病例;84例实施了清创术,28病例实施了植皮手术,9例实施了筋膜室切开减压,2例实施了截肢术,所有病例在(17土6.2)天内痊愈,致残5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 华南亚种眼镜蛇咬伤的特点是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神经毒和血液循环毒方面的表现轻而少见,早期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是预防和减少局部组织损伤的的关键措施.在此基础上,及时清除坏死组织、积极抗炎消肿减压、尽早植皮覆盖创面对抑制局部损伤发展和促进组织修复以及加快痊愈有重要意义.

  • 不明蛇种咬伤的急诊救治

    作者:彭翔;梁子敬;韩洁韵

    目的探讨不明蛇种咬伤的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 方法对64例不明蛇种咬伤患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程序化综合救治方法及疗效评价进行分析. 结果蛇种判定基本准确,治疗及时,总有效率100%,伤口渗血、肿胀明显减少. 结论急诊救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预测、早期治疗,其中早期诊断是重中之重.需要早期评估病情的发展,加强蛇伤知识的普及,提高对毒蛇的认识,建议群众尽可能把伤人之蛇打死带来医院以便于及早确诊.

  • 北方城市蛇伤的护理

    作者:徐桂琴;何忠杰;马俊勋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蛇类资源的开发,城市蛇咬伤病人呈倍数逐年增加.蛇伤的病情复杂,发展快,数量增加,成为急诊科常见病之一.从各地捕捉到的蛇及人工喂养的蛇随着交通的便利而"南来北往",所以不能单从区域来判断蛇伤的种类,又由于被蛇咬伤的病人常因惊慌失措或在夜间不能断定蛇的种类,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因此,蛇咬伤初期根据皮肤伤口牙痕的数目、大小、距离、深浅、局部感觉等情况来判断蛇伤的种类以及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处理是救治蛇伤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院从1999年在急诊科成立蛇伤急救中心后,逐步把北京地区的蛇伤患者由单纯用民间中药救治改进为在正规医院进行救治护理.现将我院急救部蛇伤救治中心近年来对蛇伤救治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 蛇咬伤病人早期皮肤症状表现及处理

    作者:胡辉莹;卫勤;熊唯江;肖逸鹏;瞿荣;肖光春;刘红军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蛇类资源的开发,蛇咬伤病人呈倍数逐年增加.蛇伤的病情复杂、迅速,已成为急诊科常见病之一.由于饮食业的兴旺,从各地捕捉到的蛇及人工养殖的蛇随着发达的交通而"南来北往",所以单从区域来判断蛇的种类已远远不够.被蛇咬伤的病人常因惊慌失措或在夜间不能断定蛇的种类,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因此,蛇咬伤初期根据皮肤伤口牙痕的数目、大小、距离、深浅、局部感觉等情况来判断蛇伤的种类以及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处理是救治蛇伤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 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咬伤引起严重肺出血的报告

    作者:李其斌;龚坚;韦钰晴;赵晓琴

    患者:男,42岁,广西农民;2003年5月25日下午5时在工地捕捉1条约40cm长蝰蛇时不慎被其咬伤,局部肿胀疼痛,下午7时即转送来我院急诊.检查右手大鱼际可见牙痕1个,渗血及皮下瘀血少许,肿至腕关节.牙龈出血,PT:>2rain(对照11.9s);Fg:0.0g/L;尿隐血(卅).第2天(伤后13h)觉胸闷、气紧、咳嗽、咯血,即给予查胸片,示右上、中肺可见模糊片状影.第3天胸闷、气紧加重,出现两肺出血所致呼吸功能不全,复查胸片示病灶比前增多,右肺及左下肺可见斑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咳嗽、气紧、咯血为鲜红色伴有少许血块,两肺可闻湿性罗音,心率110次/分,律整,血氧饱和度为85%~90%.经地塞米松、山茛菪碱、止血、抗感染等治疗10天,症状体征消失,治愈出院.

  • 虎斑游蛇咬伤中毒1例报告

    作者:麦桂波;林晓平;刘海峰

    虎斑游蛇是常见的蛇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无毒蛇",去年我院曾收治1例被该蛇咬伤引起全程肉眼血尿,肢体远端多处皮下出血的病例,经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白头蝰蛇咬伤救治1例

    作者:余晓刚;周法庭;张同鑫;汤兴华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54岁 ,于2018年8月9日23时入院.主诉 :毒蛇咬伤1h.患者于入院1h前在家附近树林里被蛇咬伤左足 ,伤口局部疼痛 ,伴有少量出血 ,自行在左踝上方以布条绑扎.患者诉蛇头部呈淡黄色 ,背部黑褐色 ,有橘色条纹 ,部分条纹在蛇体背部中间相连成环状 ,部分错开 ,提示为白头蝰蛇咬伤.入院检查 :神志清楚 ,左足咬伤处肿痛 ,无头痛、头昏 ,无眼花、胸闷、气促 ,无恶心、呕吐 ,小便颜色与量均正常;体温36 .5℃ ,脉搏76次/min ,血压142/94 mm Hg ,呼吸20次/min.专科检查 :左足肿胀 ,范围达踝关节以上5cm ,压之凹陷 ,皮肤潮红 ,局部皮温升高.临床检查 :血糖 5.3 mmol/L ,血钾3 .4 mmol/L ,尿素氮5 .29 mmol/L ,肌酐71 . 9umol/L.心电图检查正常.

  • 白头蝰蛇咬伤中毒1例报告

    作者:汪国和;程辉

    在我省南部,白头蝰咬伤中毒,极为罕见.我所40多年来唯一收治过1例白头蝰蛇伤病人,现报告如下.

  • 蛇咬伤文献在我国期刊中的分布初步调查

    作者:应海玲;李永红;丛爱玲

    我们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5~200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制作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蛇咬伤方面的文献篇目逐一统计、整理,并进行归纳,从中找出主要期刊,即核心期刊,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阅.

  • 圆斑蝰蛇咬伤致脑出血后脑梗死1例报告

    作者:路星;龚范勇;徐艳松;严俊;肖绍文

    圆斑蝰蛇(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 ),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为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的一种血循毒毒蛇,为我国南方常见毒蛇之一,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台湾等人口稠密地区,亦分布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圆斑蝰蛇活跃于平原或丘陵地带,具有高攻击性,其在攻击时常采用突袭,所以患者被咬伤时多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的情况下发生。因此,圆斑蝰蛇咬伤的记录和报道居高不下。在上述地区,平均每年毒蛇咬伤发病率高达5‰,超过20000人因此死亡。根据文献报道,相比脑梗死患者,圆斑蝰蛇咬伤患者更易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本文首次报告圆斑蝰蛇咬伤致脑出血后出血性脑梗死1例。

  • 28例蛇伤致呼吸肌麻痹或呼吸停止的抢救

    作者:庞家善

    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终年高温多雨,适于多种蛇类生长繁殖,已发现中国十种主要毒蛇的八种(眼镜王蛇、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蝰蛇及海蛇)。因此,防城港市终年均有蛇伤发生,属蛇伤高发区。我院从1984年8月至2000年2月16年间共收治毒蛇咬伤1056例,其中28例出现呼吸肌麻痹或呼吸停止,经中西医结合抢救,全部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 血液灌注治疗毒蛇咬伤致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袁红丽;杨敏

    毒蛇咬伤在本地夏天较常见,对人体危害较大,能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现对本院收治的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75岁.因右中指被蛇咬伤2h于2004年7月2日入院.2h前在山上割草时被"竹叶青蛇"咬伤右中指,当即感剧痛,无昏迷,无肢体麻木,无心慌、胸闷及呼吸困难.在家中用头发捆扎右前臂后送我院诊治.平时身体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64/5.32kPa.

284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