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明龙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74例脑移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SRT+WBRT).对比两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注意力、视觉构象能力、工作记忆、视觉记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执行能力及信息处理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色功能、交流障碍、运动障碍、情感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理功能和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何君;张成大;贾霖;韩建军;高飞;王允;贾利;贾冬;陈艳

    目的 比较合并1~4个脑转移灶的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G-IMRT)技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同步瘤床推量及序贯瘤床推量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佳放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共98例,选取接受WBRT+同步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接受WBRT后序贯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均采用IG-IMRT,治疗过程中每天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校对摆位误差.结果 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7.80%(43/49)、95.92%(47/49)、65.31%(32/49)高于对照组的61.20%(30/49)、81.60%(40/49)、44.90%(2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15月)高于对照组(12月).安全性评价:无3、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伤.结论 图像引导下适形调强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可能是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130例脑转移瘤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九成;皮国良;刘荣华;何海翠;陈卫东

    目的 评价调强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射治疗组.常规放疗组64例,先行全脑放射治疗(WBRT)36~40 Gy后,局部缩野加量,总剂量到50~60 Gy,每次2 Gy,5次/周.调强放射治疗组66例,全脑放射治疗剂量39.2~39.6Gy,脑转移灶剂量54~60 Gy,5次周,共23次.结果 治疗结束后3月、6月复查,对1~3个脑转移灶患者,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CR+ PR)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3月、82%、59%和14月、88%、61%.对于脑转移灶数目大于3个的患者,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CR+ PR)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月、73%、47%和13月、87.5%、59%.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可能是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较常规全脑放疗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 脑转移瘤的治疗

    作者:王业忠;刘祺;彭心宇

    脑转移瘤(branin metastases, BM)在全身恶性肿瘤死亡尸检中检出率为10~50[1,2],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时间1个月,激素治疗可使生存时间延长至2个月[1~3].

  • 全脑放射治疗或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对脑转移瘤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作者:冯莹莹;张广平;王新帅;杨瑞杰;胡晓辰;张莉;孔德九

    目的 评价脑转移瘤患者给予全脑放射治疗或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方法 在各大数据库中搜索关于全脑放疗或其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提取数据并采取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25 41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风险比0.78,95%可信区间0.70~0.87,P<0.000 1),对于1~3个脑转移瘤患者联合放疗亦有明显优势(风险比0.82,95%可信区间0.70~0.95,P=0.009),联合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风险比0.3,95%可信区间0.20~0.44,P<0.000 01);联合放疗并未增加患者的2级以上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急性毒副反应优势比0.74(95%可信区间0.45~1.21,P=0.23),晚期毒副反应优势比1.25(95%可信区间0.58~2.72,P=0.57),总发生率合并效应量优势比0.86(95%可信区间0.57~1.30,P=0.48).结论 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包括1~3个脑转移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及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并未增加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

  • 不同分割剂量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

    作者:石玉生;林水苗;刘英

    目的 为评价不同分割放疗方法对脑转移鳞癌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5例鳞癌脑转移瘤病人先进行全脑照射30 Gy/10F·2W,再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加速分割照射组(28例)转移灶局部推量24~27 Gy/8~9F· 2~3W,肿瘤体积累积总剂量54~57 Gy/18~19F·4W;低分割照射组(27例)转移灶推量24 Gy/3F· 1W,肿瘤体积累积总剂量30 Gy/10F·2W+ 24 Gy/3F· 1W.结果 1年内病灶复发率两组分别为26.1%和9.8% (P=0.035).两组脑转移瘤治疗有效率与中位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加速分割照射组1年生存率31%,2年生存率12%;低分割照射组1年生存率42%,2年生存率18%.两组均无RTOG3级以上的放射性损伤发生.结论 低分割放疗可作为脑转移放射治疗的一种方式.

  • 小细胞肺癌双侧乳腺转移1例

    作者:宋庆东;林祥红

    患者男,54岁.因发现双侧乳腺肿物4个月,咳嗽、咳痰1.5个月于2000年7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2月中旬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有一1.0 cm×1.0 cm肿物,固定、质韧、无压痛,乳头无溢液、无红肿、无破溃.10日后又发现左乳外上方有一大小、性质相同肿物,未诊治.以后两肿物逐渐长大,5月份时长至3 cm×3 cm,5月11日行双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当地医院报告为:双侧乳腺癌(不排除转移癌).胸透示:左肺占位病变,左上叶节段性肺不张.胸部CT示:左肺上叶肿物,考虑肺癌.气管镜取病理检查:符合小细胞未分化癌.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 kPa/11kPa.左腋下可及1.5 cm×1.5 cm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无压痛.左乳腺外上方有一长约4 cm斜行手术瘢痕,其余无明显异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复阅乳腺肿物病理切片,报告为:(乳腺)中间型的小细胞癌.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6g/L,红细胞4.2×1012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87×109/L,ALT 12 U/L,AST 20 U/L,血尿素氮14.2 mmol/L,血肌酐88 μmol/L,乳酸脱氢酶334 U/L.以“左肺小细胞癌双乳腺转移、左腋下淋巴结转移、双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收入院.入院后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70 mg,第一日;顺铂70 mg,第二、三日;依托泊苷(鬼臼乙叉苷,VP-16)100mg,第二日至第五日,21日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复查,与入院时比较:胸片示:左肺上叶肿物由11cm×10 cm缩小为4.5 cm×5 cm,左腋下淋巴结由1.5 cm×1.5 cm缩小为0.4 cm×0.4 cm.目前第三周期化疗进行中.在化疗过程中,查颅脑CT:左额叶见多个低密度灶,为转移瘤.骨核素扫描:左后4肋至7肋、左骶髂关节可见局限性放射性增高,不排除转移癌.拟3周期化疗后行全脑放射治疗.讨论:继发性乳腺癌比较罕见,我国发病亦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乳腺癌3094例的同时,收治继发性乳腺癌仅7例(0.23%).比国外文献报告低.继发性乳腺癌可以来自人体任何部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例病人双侧乳腺肿瘤即为小细胞肺癌转移而来.确立诊断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主要针对原发肿瘤.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小磊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由于患者中位生存期较短,因此不少医务人员正致力探讨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目前NSCLC脑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RPA分级对脑转移瘤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致急性放射损伤的预测意义

    作者:刘美莲;白雪;黄辉;蒋伟;何卓凯;蔡锐

    目的:研究递归分隔分析分级对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致急性放射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8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成RPA Ⅰ、RPAⅡ两组,每组再分A组:全脑普通放射治疗组,照射剂量4 000 cGy/20次;B组:全脑普通放射治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放疗组,瘤区推量至6 000 cGy.比较各亚组间急性放射损伤的差异,评价RPA分级对放疗副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放射损伤RPA Ⅰ A、RPA Ⅰ 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AⅡA组比RPAⅡB组、RPA Ⅰ B组比RPAⅡB组损伤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分级对脑转移瘤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致急性放射损伤有预测价值.

  • 6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因素分析

    作者:刘美莲;白雪;黄辉;何卓凯;蔡锐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治疗方式、递归分隔分析(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RPA)分级、原发肿瘤病理类型、脑转移瘤数目等分成不同类别,应用SPSS软件,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期的提高与RPA分级Ⅰ级、年龄小于65岁、仅有单个脑转移瘤这3项因素显著相关,而与性别、放疗方式、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RPA分级和转移瘤数目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RPA分级结合不同放疗方式分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各亚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1),对RPA分级相同的患者,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可以获得更长的中位生存期.结论:RPA分级和转移瘤数目是接受放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独立生存预后因素,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瘤区推量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 全脑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64例疗效观察

    作者:包德强;黄超红;李泳慧;方志祥;林凤飞

    目的 观察全脑放疗(WBRT)联合替吉奥(S-1)同步化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全脑放射治疗,40Gy分20次,4周完成,同时口服替吉奥40 mg/m2·次,早晚两次餐后服用.放疗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或MRI.结果 6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9.66%,1年生存率为39.06%.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级.结论 全脑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多发脑转移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SRS、WBRT 及 WBRT +SRS 治疗1~4个脑转移瘤的 Meta 分析

    作者:王建峰;刘花利;孟喜君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全脑放疗(WBRT)及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治疗1~4个脑转移瘤,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根据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在 PubMed、Springer -link、Cancer list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CNKI 知识网络服务平台及其他期刊进行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单变量计数资料的效应量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用 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985-2014年间发表的126篇相关文献,终得到8篇包含1213例脑转移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所纳入的标准。SRS 与 WBRT +SRS 比较:WBRT +SRS 虽能提高脑转移瘤1年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肿瘤控制率(OR =0.43,95%CI:0.29~0.63,P <0.0001;OR =0.42,95%CI:0.30~0.57,P <0.00001);但不能提高1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及神经认知异常发生率高(OR =1.27,95%CI:0.93~1.73,P =0.14;OR =0.50,95%CI:0.28~0.89,P =0.02;OR =0.41,95%CI:0.21~0.78,P =0.006)。SRS 与 WBRT 比较:SRS 治疗脑转移瘤可明显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及1年局部肿瘤控制率,但远处肿瘤控制率与WBRT相当(OR=2.78,95%CI:1.57~4.92,P =0.0004;OR =4.8,95%CI:2.69~8.57,P <0.00001;OR =0.52,95%CI:0.15~1.83,P =0.31)。WBRT +SRS 与单独 WRBT 比较:1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OR =1.23,95%CI:0.81~1.86,P =0.32;OR =1.21,95%CI:0.76~1.93,P =0.42)。结论:1~4个脑转移瘤患者,单独 SRS 是理想治疗方法。

  • 脑转移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业忠;刘祺;彭心宇

    脑转移瘤是全身恶性肿瘤远距离转移的结果,全身恶性肿瘤死亡尸检中脑转移瘤检出率为10%~50%[1,2],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时间1个月,激素治疗可使生存时间延长至2个月[1~3].

  • 原发性肺恶性副神经节瘤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陈友涛;张风祥

    1病情摘要患者男性,54岁,持续性头痛并恶心10天,于2004年6月8日入院.头部CT检查示:右侧额叶、双顶叶见多个结节影及环状密度增高影,大小1.1× 2cm,周围片状水肿带.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前段邻主动脉弓旁5.5×4.5cm卵圆形致密影,边界清、规则,周边毛刺征.胸部CT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前段邻主动脉旁一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密度均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软骨环模糊,管嵴稍增宽,管腔内有一突起,管腔轻度狭窄,未见新生生物,病理诊断纤维结缔组织间少许炎细胞浸润.患者不愿外科手术及穿刺活检,全脑放射治疗后缩野加量、化疗2个周期,2月后颈部发现二枚蚕豆大小肿大淋巴结,切除光镜下见肿瘤组织巢状排列,核异形明显.免疫组化Vimentin、Nse、EMA、Ck18阳性,cGA弱阳性,S-100、CK17阴性病理诊断转移性恶性副神经节瘤.

  • 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瘤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俞建臣;汤可;付爱军;赵亚群;高浩;朱俊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过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随访资料,探讨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脑转移瘤采取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患者病历,将年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转移瘤部位、大小、数目、是否颅外转移以及治疗前KPS评分、PRA评分、原发灶与脑转移瘤诊断时间间隔等列为影响因素,术后3个月时通过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近期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在10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时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22例,无变化33例,进展26例。病理类型、转移瘤大小、转移瘤数目、是否颅外转移及治疗前KPS评分等因素对疗效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和是否颅外转移是影响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主要受到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是否存在颅外转移病灶影响,高侵袭性不利于肿瘤的局部控制。

  • 全脑及局部转移灶同步推量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刘鹤飞;朱峰;王轩;刘晨;夏廷毅;王颖杰

    目的:比较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实施全脑放射治疗及局部转移灶同步推量放射治疗(WBRT+SIB)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脑转移瘤患者提供合适的放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8例接受WBRT+SIB的患者CT图像,分别完成7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TOMO)系统的WBRT+SIB计划,比较两计划间处方剂量覆盖度(V30)、靶区适形指数(CI)、剂量均匀性指数(HI)、重要器官的高剂量(Dmax)及平均剂量(Dmean)间的差异.结果:TOMO在剂量覆盖度、靶区的适形度以及剂量均匀性方面均优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t=2.88,t=-3.25;P<0.05),且能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减少眼球及晶体的照射剂量;两种放射治疗技术CI的差值与转移瘤的个数呈明显的线性相关.结论:在全脑及局部转移瘤的放射治疗中,TOMO在靶区的处方剂量覆盖度、适形指数及均匀性指数上均优于IMRT,正常组织受量低于IMRT.随着转移瘤数目的增加,TOMO在靶区适形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TOMO可成为脑转移瘤患者更好的选择.

  • 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估

    作者:叶春林;潘绵顺;李勇

    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与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伽玛射线大分割SRT加或不加WBRT对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瘤(1~4枚)患者66例,其中单纯SRT 30例,SRT+WBRT 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对各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区别;SRT组与WBRT+SRT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2.1与13.3个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16).Logrank分析显示卡氏评分(P=0.017)和颅外病变的控制情况(P=0.03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RT是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单纯SRT可取得与WBRT+SRT相似的生存期.

  • 脑转移瘤治疗观念的改变

    作者:陈忠平

    脑转移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使脑转移瘤的治疗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全脑放疗虽然不失为脑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有趋向仅应用于广泛脑转移的患者,或其他治疗失败/复发后的后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优势突显,在部分病人,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而外科手术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疗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对脑转移瘤治疗近年来的一些改变予以总结.

  • X刀治疗及X刀联合全脑放疗92例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穆克代斯·伊力亚斯;吕茵;帕丽达·阿皮孜阿吉(通讯作者)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X刀治疗配合全脑放疗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脑转移瘤患者92例。48例采用X刀配合全脑放疗,44例单纯给予X刀治疗。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1.8-2Gy,1次/d,每周照射5次,总剂量28-32Gy。X刀治疗以80%等剂量曲线覆盖包括95%以上的病灶体积,并以此为处方剂量;采用分次照射,单次靶区处方剂量4Gy-6Gy,每周三次,分5次完成治疗,总量20Gy-30Gy。结果:X刀联合全脑放疗组局控率为87.5%,高于单纯X刀组肿瘤局控率为81.8%。此外X刀配合全脑放疗优于单纯X刀,对脑转移瘤是脑转移瘤是有效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但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39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