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结核性中耳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辅助治疗,试验组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干耳、用药后骨膜愈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突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效果显著。
-
双侧结核性中耳炎二例
例1 患者男性,36岁.以"右耳流脓性分泌物半年"为主诉入院.患者1996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流脓性、稀薄、白色分泌物.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无效,症状反复.1996年11月到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因"右耳膜穿孔"手术,刮除物行病理检查,抗酸杆菌阳性,当时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侧结核性中耳炎"合并"耳膜感染",未予抗结核治疗.返回乌鲁木齐市1个月后又因"咳嗽,咳痰1个月"来我院就诊,X线胸片示:双肺上中野可见片状密度不均匀的阴影,边缘欠清晰,两肺门旁见散在点状钙化灶.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硬结直径20 mm以上,并有水泡.未行痰抗酸杆菌培养.诊断:"Ⅲ型肺结核(两肺上中)进展期"和"结核性中耳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4个月,症状明显缓解.1997年5月又因"左耳流脓"到北京同仁医院再次手术,确诊为"左侧结核性中耳炎".继续先前药物抗结核治疗1年.后复查X线胸片示病灶吸收好转,双耳流脓症状未再出现.
-
184 结核性中耳炎7例研究
过去8年内,收治结核性中耳炎7例(9耳),男6例,女1例,年龄24~72岁,平均40岁,20多岁3例多见。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1个半月~1年,平均4个月。既往患慢性中耳炎1例,另有1例患肺结核,1年后发生结核性中耳炎,并2次接受鼓室成形术。……
-
结核性中耳炎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在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再次升高的趋势.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预测,1992-2005年新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的患者每年的增加数,将从750万上升到1180万;结核发病率从每年143/100 000增加到176/100 000[1].
-
结核性中耳炎误诊1例分析
患者男性,19岁,内蒙自治区居民.以胸痛4月,左耳反复流脓2月余入院.人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深呼吸或活动后加重,伴盗汗、乏力,前往当地医院诊治,超声示胸腔积液,肺CT示双肺上叶、左肺下叶见斑片及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界欠清晰,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继发型肺结核,予HRZ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方案抗结核治疗,上述症状缓解.患者入院2月前左耳反复流脓,当地耳鼻喉科专科医院检诊后考虑化脓性中耳炎可能性大,静脉输注抗感染药物及局部外用滴耳液治疗1月余,症状未缓解.
-
原发结核性中耳炎一例影像学分析
患者男,77岁,因右耳流脓4个月于2011年9月5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患者就诊前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流脓,为淡黄色,较稀薄,不含血丝,无臭味,无耳痛、耳呜.既往无结核、肝炎等急慢性疾病及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7℃,心率78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外耳道稍肿胀,鼓膜完整,稍内陷,光锥消失.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鼻咽纤维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纯音测听示右耳全聋.颞骨CT示右颞骨气房、乳突窭及鼓室内可见软组织影,鳞部及乳突部骨壁欠完整,听小骨形态、密度、位置及锤砧关节未见异常改变(图1),示右中耳乳突炎;MRI示右侧中耳乳突部可见大片不规则形等TI混杂T2信号影,累及右侧中颅窝及后颅窝,相应区域脑膜增厚、强化.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提示右侧中耳乳突炎并周围广泛浸润(图2).术前讨论结果:中耳乳突炎症病变(结核不能除外).
-
结核性中耳炎伴结核性脑脓肿误诊1例
患儿男,3岁,主因"左耳后突起伴发热2月余"于2004年7月30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后突起,外耳道流脓,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故以"化脓性中耳炎伴骨膜下脓肿"于外院住院治疗.
-
结核性中耳炎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究结核性中耳炎发生误诊的原因.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到2011年3月之间收录的162例结核性中耳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其中有12例属于结核性中耳炎发生误诊,而出现的误诊情况主要表现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以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其中误诊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症状表现的不明显、询问病史情况不仔细、耳科检查不仔细以及综合分析不全面,并且每项所占的比例为25.0%、25.0%、16.6%、33.4%.结论 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中,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史情况以及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能够有效的降低误诊的情况发生.
-
结核性中耳炎13例临床分析及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的辅助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手术疗效以及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中耳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2 ~ 2015年我科收治的13例(15耳)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每例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TB检测,将T-SPOT.TB结果与终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患者行T-SPOT.TB检查,结果为阳性.4例患者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于3~4个月后渗出逐渐消失.另外9例(10耳)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1~3个月耳溢液逐渐消失,术腔上皮化良好,无肉芽组织形成.结论 T-SPOT.TB显示了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结核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术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性中耳炎有较高的治愈率.
-
结核性中耳炎1例报告
患者男,26岁.因右耳流脓性分泌物9个月于2007年10月12日来我院就诊.9个月前曾在滨州地区人民医院予以抗炎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因工作地点变动到我院就诊.查体:T37.5℃,HR100次/min.血象正常,胸部X线示双侧肺结核.
-
非典型结核性中耳炎8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全球结核发病率的增高,结核性中耳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临床表现已变得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文总结我科近5年收治的8例(10耳)非典型结核性中耳炎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等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中耳炎的护理
中耳炎是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中医称此病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
结核性中耳炎5例误诊原因分析
结核性中耳炎是较为少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结核性中耳炎发病有增加趋势,结核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对5例(5耳)误诊的结核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结核性中耳炎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漏诊误诊原因
1 目前影响结核病的发病危险因素1.1 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国家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新近作的统计报告认为近20年间,结核病疫情虽呈持续下降趋势,但下降的速度非常缓慢,从传染性大的肺结核患病率来看,1979~1990年间,年递减率仅为2.8%,而1990~2000年间更降低为2.3%.由于年递减率低于人口增长率,因此,实际的患病人数反而增加.结核性中耳炎(TBOM)是全身结核病的一种,当有肺部或鼻咽部的结核病灶存在时,致病的结核杆菌就可能沿咽鼓管或其他途径到达中耳腔,在深在、缺氧、引流不畅或已有中耳炎的病灶环境中生长繁殖,导致TBOM的发生.
-
结核性中耳炎1例
患者男,26岁.半年前右耳进水后出现右耳痒、痛,渐出现右耳流脓并听力下降,偶有眩晕,抗炎治疗后好转,近日右耳出现部分血性分泌物.耳科检查:双侧耳廓无畸形,左外耳道通畅,右侧外耳道见液体分泌物、内见少量肉芽组织.血常规正常.MRI见右侧中耳乳突区不规则长T1长T2混杂信号病变,增强扫描病变区不均匀及多小房状强化,病变边缘强化毛糙,病变局部边缘与硬脑膜融为一体,鼓室盖部分破坏,颅内无异常.右上颈部见多发结节病灶,呈环形强化(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