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颞骨骨折及其中、内耳损伤48例回顾性研究

    作者:陈继川;姬长友;杨成;刘兆华

    目的 探讨颞骨骨折及中、内耳损伤的特点及救治. 方法 对1989年1月~1999年11月收治的48例颞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48例颞骨骨折占同期颅-颅面骨折的17%,其中交通事故所致的颞骨骨折32例(67%);(2)本组合并中、内耳和(或)颅脑损伤37例(77%),23例(48%)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3)纵行骨折致脑脊液耳漏12例(36%)、面瘫1例(3%);横行骨折致面瘫3例(37%),脑脊液耳漏2例(25%);(4)早期急救手术占96%,其中颅脑手术占所有急救手术的46%,Ⅱ期手术占17%,存活43例(90%),死亡5例(10%). 结论 (1)交通伤是造成颞骨骨折的首要高危因素;(2)骨折易并发中、内耳或颅脑损伤,其中听力下降或耳鸣是常见的耳并发症;(3)纵行骨折的脑脊液耳漏多见,横行骨折易造成面瘫;(4)早期救治应该着重抢救生命,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功能.

  • 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培;赵涛;吴广球

    目的探讨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 方法 对1998-2000年3年间广州–深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广深高速公路)爆胎交通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98-2000年3年间广深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2 484起,其中848起交通事故出现爆胎,发生率为34.14%(848/2 484).时间因素以10:00~16:00为高发段,占55.54%(471/848),其中14:00高,占9.67%(82/848);每年4~9月份为高发期,占56.84%(482/848).爆胎部位以单个右后胎高发,共398起,占46.93%(398/848);左后胎次之,共295起,占34.79%(295/848).848起爆胎事故中,死亡12例,受伤200例,占同期2 484起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2.55%(212/940).其中颅脑损伤58例,胸部损伤32例,腹部损伤7例,脊柱损伤25例,骨盆损伤4例,四肢损伤52例,全身软组织挫伤127例;多发伤106例. 结论爆胎是南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防止超速驾驶、加强轮胎质检和规范化管理是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 胸部创伤严重度评价与救治结局探讨

    作者:赵兴吉;都定元;孔令文;苏泓洁;张为民;谭远康;马丁

    目的 探讨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为基础的ISS与胸部创伤救治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AIS-98新修订本对我院1995年1月-2005年6月救治的3 057例胸部创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治愈率93.8%(2 866/3 057),病死率6.2%(191/3 057).死亡组ISS、 GCS、修正创伤评分(RTS)、国人创伤严重度特征评分[ASCOT_CHINA]_生存概率(Ps)、创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_Ps、 ASCOT_Ps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透伤病死率11.4%(75/655),显著高于钝性伤4.8%(116/2 402)(P<0.01),穿透伤组ISS值显著高于钝性伤组,但穿透伤组TRISS_Ps、ASCOT_Ps和ASCOT_CHINA_Ps明显低于钝性伤组.ISS值越高,RTS值越低,ASCOT_CHINA_Ps越低,病死率越高.ISS≥20,病死率高达 7.2%~28.8%;RTS≤6,病死率高达52.7%以上.TRISS和ASCOT准确性、特异性高,生存误判低,而ASCOT-CHINA灵敏度高,死亡误判低.结论 以AIS-98为基础的ISS、TRISS、ASCOT、ASCOT_CHINA_Ps等方法评价胸部创伤或胸伤合并多发伤的严重度及其结局预测是可行的,TRISS、ASCOT和ASCOT_CHINA_Ps的各项预测性指标以及误判性指标趋于合理.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动态体重监测的意义

    作者:胡鸿宇;夏森林;许岚;张粟;胡北平

    目的 通过分析严重创伤患者早期体重变化趋势及与预后的关系,探讨早期动态体重监测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54±17)岁.入急诊ICU(EICU)时的体重指数(BMI)为(22.0±2.7) kg/m2,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2±5)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为(15±6)分.依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56例)和死亡组(9例).每日进行体重监测并收集数据,评估两组患者每天体重变化的差异.评估体重变化与容量变化间的关系及每天体重变化趋势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两组患者1周内体重变化以负性变化趋势为主.住院期间死亡组和生存组体重变化分别为0.4(0.2,0.8)kg和-0.2(-0.7,0.2)kg(P<0.01).两组1周内累计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累计增加值相差5.02 kg(95% CI3.97~ 6.07,P<0.01).患者1周内每天体重的变化与每天液体进出量的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r =0.6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周内每天体重增加会提高创伤患者住院的病死率(OR=3.05,P<0.05).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入EICU早期体重变化呈负性变化趋势.患者入EICU的1周内每天体重的变化与每天液体进出量的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体重增加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住院病死率.

  • 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2002-2004年创伤患者院前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梁实;江捍平;许四虎;贾清旺;周强;谢若斯;周复;张福林;郑静;陈清

    目的 分析2002-2004年深圳市创伤院前急救的时效关系,以期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2002-2004年67个急救网络医院经电话呼救创伤院前死亡患者的资料,用Foxpro 6.0软件建数据库,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2-2004年全市院前呼救创伤患者共161 364例次,死亡3 967例(院前和院内);院前死亡分别为360,528和645例,占当年所有创伤急救死亡总数的32.57%、37.69%和44.15%;院前死亡率分别为1.15%、0.88%和0.99%;死亡年龄分别为(29.04±13.98)岁、(27.84±18.54)岁和(29.25±17.06)岁;男/女构成比分别为79.17/20.83、77.65/22.35、71.63/28.37;交通伤/非交通伤构成比分别为48.33/51.67、26.14/73.86和37.98/62.02;救护车院内反应中位数时间分别为2,2和1 min;到达现场中位数时间分别为5,8.5和7 min;往返医院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5,35和30 min. 结论 深圳市院前创伤死亡患者数量有增加趋势,其中交通伤构成比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院前创伤死亡平均年龄较全市所有急救患者死亡年龄的平均值低10岁.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加快,但到达现场时间和往返时间延长.

  • 外伤性血管损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

    作者:段鹏飞;李晓强;吴浩荣;钱爱民;桑宏飞;朱礼炜;戎建杰;孟庆友;于小滨;雷锋锐

    目的 探讨外伤性血管损伤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 方法 分组回顾分析85例血管损伤的1临床资料.损伤部位包括颈静脉、椎动脉、四肢主干血管、肠系膜上动脉.其中交通伤25例、锐器伤60例.行手术治疗62例(血管移植术37例,血管修补术25例),介入治疗23例. 结果 死亡1例,截肢1例.两组共随访58例,所有患者损伤血管通畅情况良好. 结论 及时止确的诊断对于血管损伤的救冶意义重大.介入治疗血管损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介入与手术方法 可联合应用丁血管损伤的治疗.

  • 创伤后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樊双义;刘景峰;MA Peng-lin;李秦;SU Jin-wen

    目的 提高创伤后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创伤后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其中9例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11例未做CRRT者作对照.结果 9例创伤后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CRRT,除2例死亡外,7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11例未做CRRT者5例死亡,5例继发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患者临床治愈.结论 早期诊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充分水化、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出现肾功能不全须尽早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连续性肾脏替代技术在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干磊;吴雄飞;吴亿;余荣杰;赵洪雯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技术(CRRT)治疗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行CRRT治疗的创伤后急性肾功能患者生存率和肾功能情况.结果 102例接受CRRT治疗患者死亡50例,急性ARF发生24 h内行CRRT患者32例,死亡8例;48 h以上行CRRT患者47例,死亡3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RT有效降低肾脏负担并保持患者肾功能平稳.结论 CRRT是救治创伤后急性ARF的有效方法,早期应用CRRT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 不同年龄段儿童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与处理

    作者:刘德鸿;徐伟珏;肖现民;周以明;沈丽萍;龚代贤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收治儿童十二指肠损伤29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 结果 在<6岁组、6~13岁组和14~18岁组中,机动车伤分别为0,2,5例(P<0.05),自行车伤分别为0,9,2例(P<0.01),坠落伤分别为4,2,1例(P值分别<0.05,<0.01,<0.05),攻击伤分别为2,1,1例;十二指肠损伤Ⅰ型分别为1,9,1例(P<0.05),Ⅱ型为2,2,3例,Ⅲ型均为2例,Ⅳ型分别为1,1,2例,V型在14~18岁组有1例.3组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十二指肠损伤的机制和类型不同,因此,早期判断和处理十二指肠损伤至关重要.

  • 外固定支架辅助松解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作者:王建卫;李杭;潘志军;郑强;冯刚;李建兵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肘关节僵硬中的作用. 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诊治25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僵硬分级:1级10例,2级12例,3级3例.术前肘关节活动度( rang of motion,ROM)0°~75°,平均33.4°,其中12例<30°.对1级僵硬行麻醉下外固定支架辅助下的松解,未采用切开松解;2级予切除异位骨化+外固定支架辅助松解;3级予截骨内固定术(+异位骨化切除)+外固定支架辅助松解.术后带外固定架积极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松解后即刻ROM平均105.6°,较术前ROM显著增加(P<0.05),屈曲均达到110°以上.未发现肘关节不稳定.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3周锻炼时发生尺骨骨折而中断随访,1例因尺神经麻痹,至终屈曲度仅约80°,予排除.平均ROM从术前的33.4°(0°~75°)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97.4°(70° ~130°)(P<0.05).末次随访时ROM较即刻活动度仅有0° ~15°的丢失(平均8.2°,P>0.05);大屈曲度均达100°以上. 结论 外固定支架辅助下的肘关节松解具有微创或无创、增加肘关节的关节间隙、恢复术中可控制的关节大活动度、维持关节稳定性并保护侧副韧带及内固定、防止术后康复过程中活动度再丢失等优点,可作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治疗的一种有效选择.

  • 胰腺损伤及其并发症的ICU监护与治疗

    作者:黄显凯;姚元章;周健;费军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治疗中ICU监护和治疗的方法及其作用.方法自1985年7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78例严重胰腺损伤术后进行了ICU监护和治疗,主要包括循环、呼吸及肝、肾等脏器功能监测;容量复苏;预防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内脏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1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21例,应激性溃疡28例,胰瘘9例,创伤性胰腺炎21例,除4例(5.1%)死于MODS外,74例(94.9%)治愈.结论 ICU监护和治疗在胰腺损伤后容量复苏、监测及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内脏并发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胰腺颈部断裂伤的手术处理

    作者:彭承宏;彭淑牖;吴育连;刘颖斌;江献川;朱铁明;俞世安

    目的总结与探讨胰腺颈部断裂伤的手术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7例胰腺断裂伤中13例胰腺颈部断裂伤的手术处理情况,其中2例合并胰头部严重挫伤和十二指肠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单纯胰腺断裂或合并轻度胰腺挫伤,行胰头侧断端缝闭,远端胰空肠吻合术;7例合并胰体尾挫伤或脾破裂,行胰头侧断端缝闭加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术.结果 12例治愈,1例死亡为右髋脱位行手法复位时出现麻醉意外.7例发生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胰腺断裂伤以胰腺颈部为多,手术方法应根据胰腺损伤的情况来选择不同术式.

  • 西罗莫司对创伤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应答能力的影响

    作者:涂永久;范霞;杨雪;王希;魏强;梁华平

    目的 了解西罗莫司对创伤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诱导异源性T淋巴细胞应答能力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 将24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创伤组,每组12只.将创伤组麻醉后造成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对照组仅麻醉不致伤,24 h后分离2组小鼠脾脏DC.将2组DC分为西罗莫司阴性对照组和创伤组(不用西罗莫司处理),以及西罗莫司阳性对照组和创伤组(用10μg/L西罗莫司处理6 h).检测各组DC自噬活性(用荧光强度值表示)及DC介导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变化(用吸光度值表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与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表达.用ELISA法检测LPS刺激后DC中IL-12p40、IL-12p70和IL-10的水平.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西罗莫司阴性创伤组小鼠脾脏DC自噬活性(荧光强度值为13±2)及其介导的MLR强度均较西罗莫司阴性对照组(荧光强度值为22±6)明显减弱(F=212.836,P<0.05).与西罗莫司阴性对照组和创伤组比较,西罗莫司阳性对照组和创伤组自噬活性(45±8、44±8)均明显增强(F=212.836,P<0.05或P<0.01).西罗莫司阳性创伤组MLR强度较西罗莫司阴性创伤组明显增强(F值分别为101.426、86.533,P值均小于0.05).(2)西罗莫司阴性创伤组小鼠脾脏DC表面的MHCⅡ[(60±9)%]及CD40[(4±1)%]表达较西罗莫司阴性对照组[(85±6)%、(8±1)%]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37.918、40.426,P值均小于0.05),西罗莫司阳性创伤组MHCⅡ表达[(78±7)%]较西罗莫司阴性创伤组明显提高(F=37.918,P<0.05).(3)两罗莫司阴性创伤组小鼠脾脏DC的IL-12p40、IL-12p70表达水平[(120±13)、(10±3)pg/mL]较西罗莫司阴性对照组[(200±25)、(20±6)pg/mL]明显降低(F值分别为218.646、310.253,P值均小于0.05);与西罗莫司阴性对照组和创伤组比较,西罗莫司阳性对照组和创伤组IL-12p40[(560±34)、(540±29)pg/mL]、IL-12p70[(55±8)、(60±11)pg/mL]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F值分别为218.646、310.253,P值均小于0.01),IL-10表达水平降低(F=246.108,P<0.01).结论 西罗莫司在体外可部分改善创伤小鼠DC功能,并提高其诱导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

  •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作者:都定元

    本文重点阐述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高危因素、发生机制及普遍的临床特征、诊断指标、分期、预防与治疗.强调应重视MODS的本质及连续变化的过程,其早期变化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也正是此期才是治疗的佳时机;目前的诊断标准并不是治疗开始的依据,只要有产生MODS的诱因和倾向均应及早采取对策.因此,对MODS而言,好的治疗莫过于预防,预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中国创伤基础研究与转化

    作者:杨策;蒋建新

    在《创伤外科杂志》创刊20周年的风雨历程中,我国创伤医学基础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在创伤救治理念上,一些有悖于创伤机体病理生理规律的陈旧观念或救治经验不断得到更新,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逐步在临床得到转化应用.面对转化医学时代,基于4P医学模式,成功的创伤救治不仅需要借力创伤基础研究的新发现,更需要在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路径上克服一系列隐形壁垒和瓶颈.毫无疑问,创伤救治实践的成功也必将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更多实证和信心.为此,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创伤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并初步分析了创伤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现状,以期为我国创伤救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创伤医学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猪肺挫伤数码断层图像与CT诊断的比较

    作者:何跃;周继红;张良;邱俊;史新波;谭立文;陈金华;张伟国

    目的比较分析病理数码断层图像(pathological digitized sectional image,PDSI)与CT扫描在猪肺挫伤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制作小香猪肺挫伤模型,并于伤后6小时行CT断层摄影(层厚5 mm),吸气末结扎气管后,行肺动脉冲洗及灌注.截取猪胸部并冰冻后,在-25℃低温实验室中用TK26350型数控铣床(铣切精度为1mm)逐层铣切,并逐层摄取猪胸部的连续断层图像数据,运用3D-doctor软件分割数码断层图像并与对应层面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扫描25层,采集PDSI 167幅,对应的PDSI层面与CT图像基本吻合.PDSI上出血呈褐色改变.CT第14~18层提示肺中叶局限性挫伤出血,大小约为2.5cm×1.8cm×2.0cm,PDSI上相应部位出血区大小约为2.0cm×0.7cm×1.9cm.CT提示右肺中叶及下叶后外侧基底段为可疑的损伤区域,而在PDSI上,该区域呈形状不规则的大片深褐色出血改变,范围从第52层至114层.结论首次获得猪肺挫伤的数码断层图像集,CT表现与实际肺损伤之间存在差异,实际伤情较CT提示的重.PDSI的采集和研究对促进CT诊断水平有意义.

  • 缬沙坦对球囊损伤后大鼠主动脉组织TLR4表达影响

    作者:孙婷茹;刘旭;周经伟;张玉虎;李永红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在再狭窄中的作用及缬沙坦对其干预的影响.方法 建立球囊损伤大鼠主动脉内皮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缬沙坦治疗组,每组分别于术后14及28 d取主动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血管内皮厚度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组织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术后14及28 d手术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膜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厚(F=114.46、118.56,q=20.65、21.05,P<0.05),TLR4 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F=281.97、245.02,q =31.88、31.30,P<0.05).术后14及28 d缬沙坦治疗组内膜增生程度均轻于手术组(q=5.49、5.68,P<0.05),TLR4 mRNA表达较手术组均显著降低(q=6.81、16.35,P<0.05).结论 缬沙坦可抑制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后的血管内皮增生,可能与其抑制TLR4的表达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老年创伤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夏长所;叶发刚;邹云雯

    1997年7月~2002年6月,我们共收治老年创伤病人92例,现就围手术期管理报告如下.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工业高压氧注射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云;曹树明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部工业高压氧注射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手部工业高压氧注射伤患者,一期清创后创面均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二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结果 本组患者创面均未出现感染,通过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皮瓣全部成活,伤指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部工业氧高压注射伤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减少感染几率,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组织愈合过程.

  • 经纵隔内切取长段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重建全臂丛撕脱伤的伸指功能

    作者:王树锋;栗鹏程;陆健;李玉成

    目的 为全臂丛神经撕脱伤的伸指功能重建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神经移位方法.方法 经纵隔直视下切取一段膈神经,以增加其长度.锁骨上、下臂丛神经探查联合切口,截断锁骨,找到下干后股,向近端干支分离后切断,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本组12例臂丛神经撕脱伤,男10例,女2例;年龄6~39岁,平均28岁.伤后到手术时间2~11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11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1例.术前需胸透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患侧膈神经功能良好.结果 经纵隔内直视下切取膈神经可使其长度增加3~7cm,平均4cm.12例均实施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的直接吻合,其中3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有2例指总伸肌肌力恢复到2级,另1例吸气时指总伸肌内有新生电位出现.结论 经纵隔内切取膈神经可使其长度明显延长,可与下干后股进行直接吻合重建伸指功能,初步临床应用证实是可行的.

298 条记录 14/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