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饥饿疗法和辟谷有助于养生吗
在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即把饮食有节作为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践行原则,无论是医学经典著作,还是历史上的圣人、真人、贤人,以及医药名家,均强调饮食要有规律和节制.现代医学提出,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石,把握食物就是把握健康;饮食决定长寿;饮食有节是利身益寿的保证.但如何做到饮食有节?有人搬出古人的“不时不食”和“辟谷”等做法,这些方法真的有利于养生吗?愚人在学习之余,亦拟略呈管见.
-
扇头唤起西园梦,好似熙春阁下看——独有的中国扇文化
扇子,是中华传统生活世袭传承的重要物事."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五明扇."——《古今注》所云,表明中国扇子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然而让人难以料想的是,扇子的原始功能并非是今日"生风"取凉之用.相反,史学有证,远古时期的扇子,长柄缚羽,其名曰"翣",是由侍者以手持之以给王家贵族遮尘"挡风"的"障屏".而且到了殷周时代,这种遮蔽风尘的"障屏"又一度演变成为仪仗的饰物,帝王高官出行,都由这种"障屏"开路,以示其威.史籍载明,直至汉代,"翣"才完全成为夏令取凉之物——扇子.
-
断食疗法排毒健身
近,断食疗法在社会上悄然兴起.其实,断食疗法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自然疗法.佛教中有六斋日、十斋日、过午不食的说法,民间夏末秋初时有让儿童禁食二、三顿的传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运用断食疗法的例子.道家有言:"不食者神明而长寿."古代的圣哲贤人经常断食,不只为了健康,也为了能够提升心智及灵性.他们认为:"填饱的胃不能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经常断食,<圣经>中也提到:"断食时,不要愁眉苦脸,但要清洁而愉快.这样你的目光将闪亮如晨曦,你的健康将更加速向前跃进."
-
“三转”与足道
几年前,经CT、核磁共振诊断我患"脑梗塞"偏肢不利,经住院药疗、光疗后好转出院.之后要如何祛病健身,我想起了约翰·奈斯比特的名言:"多依赖自己,少指望医生,自己负起健康的责任——即自我保健."《黄帝内经·素问》将人分为七种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智人、世人及俗人,养生术秘要分为三策:上策、中策、下策.我起步依中策(未病先防,保体坚强)而行,努力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
《内经》中"圣人"的养生法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曾谈到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圣人、贤人的不同养生法.有人认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是练功的不同层次,从贤人到圣人,显示功夫层次的不断提高.这是很大的误解.
-
明确的愚蠢标志
一位老师在准备功课,他从那本由七位贤人写的聪明的书里读到这样一句话:"小脑袋和长胡子是明确的愚蠢标志."于是他满怀兴趣地拿来一面镜子久久地审视自己.
-
对《内经》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寿限的理解
《内经》对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的寿命有超常的记载,结合道家经典综合分析,可以认为这主要是指的一种与自然、与"道"合一的精神状态,而非真正的寿限无穷.
-
沐
“沐”金文写作,像一双手拿着器具往一个人头上淋水。沐的本义是洗头发,《说文》“沐,濯发也”,后来简写成“沐”,成语“栉风沐雨”意思就是风梳头,雨洗发,形容人奔波劳碌,非常辛苦。古代洗头可能要别人帮忙,用瓢一样的器具往头发上浇水,因为古代不论男女头发都留得很长。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能随意损毁。《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的事迹,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意思是说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洗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好的人才。后来就用成语“吐哺握发”形容礼贤下士,求才若渴。
-
内经法于阴阳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内经》理论中关于预防医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养生”和“治未病”两个方面。“上古无真论”中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无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炎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还说:“其次有贤人者,法则无地,象似日明,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
在家千步走
室外空气不好,不便户外活动.我想起两位贤人的故事来:一个是古代的陶侃搬砖,一位是现代的马寅初数豆.东晋的陶侃做官很忙碌,没有闲暇工夫,于是在自家屋内放一摞子方砖,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把那些砖头从屋子这边搬至屋子那边,从不间断.他的身板一直很硬朗.
-
小议《黄帝内经》中对于生命的认识
<内经>中对于生命的认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的层次结构,不同的"生命"层次表述着不同的涵义.<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真人、圣人、贤人的论述.其中对真人、圣人、贤人境界和生命的论述各不相同.笔者通过对<内经>"生命"的层次进行探讨,试图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揭示<内经>对"生命"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的层次结构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