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邢彬;滕红林

    近年来,椎弓根螺钉系统已广泛用于胸腰椎骨折,其在恢复伤椎高度、脊柱生理弧度及间接椎管减压等方面效果肯定.但因内固定物弯曲、松动或断钉、断棒及由此所致的椎体高度的丢失、脊柱后凸畸形亦是临床上常见问题.

  • 短节段CD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0例

    作者:孙承军;李绍刚;李建军;毛小兵;黄胜群

    CD技术是1983年由Cotrel和Dubousset发明的一项新型脊柱矫形及固定方法,比其他椎弓根系统有更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性能.我院至2000年应用短节段CD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0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 短节段脊柱失稳后经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固定后的即刻刚度变化

    作者:李禾;叶启彬;白建鹏;高春华;汪爱媛

    背景:自行研制脊柱滑脱、骨折撑开复位固定装置,大特点是它的撑开复位内固定功能,完全融合到钢板设计上,不需过多手术器械来提供.减少手术出血和创伤.目的:测试短节段猪脊柱标本在完整、失稳后及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the 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内固定后的刚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12/2005-12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择市购新鲜猪腰椎脊柱标本(T11~S2节段)12其,将标奉上下两个节段交叉打入克氏针以利固定,制成腰1~7节段的猪脊柱标本.方法:测定完整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刚度;切除椎间盘、小关节及前后纵韧带松解脊梓,测定其各项运动刚度;用撑开复位内同定系统进行短节段内固定后重复测试各项运动刚度.主要观察指标:完整、失稳及内固定后脊柱各项运动刚度测试结果.结果:与完整脊柱的刚度相比,失稳后脊柱各项运动的刚度均明显减少(P<0.05);内固定后脊柱各项运动的刚度均明显高于失稳后脊柱(P<0.05);内固定后脊柱前屈、侧届及旋转运动的刚度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后伸运动的刚度明显高丁完整脊柱(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实了脊柱失稳后经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短节段固定后的即刻刚度明显增高.但因其为后路固定,固定后脊柱标本与完整脊柱标本相比后伸活动受限.

  • 联合骨折椎体置钉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个椎体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莫凌;林顺鑫;梁德;张顺聪;杨志东;崔健超;江晓兵;晋大祥

    背景:后路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式之一,对于联合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疗效仍缺乏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联合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个椎体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6年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药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库,查找对比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骨折椎体置钉与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或队列研究,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纳入文献11篇,其中5篇英文,6篇中文,共纳入689例患者,其中联合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28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61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于改善后凸畸形及恢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上,联合骨折椎体置钉组术后和1-5年随访效果均优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而且骨折椎体置钉组术后内固定失败率明显少于短节段固定组;③结果表明,在术后及1-5年的随访中,联合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改善后凸角、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减少术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方面均优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短节段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骨折:中期随访

    作者:马景新;王祥艳;许国星

    背景: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短节段非融合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结果令人鼓舞,但该方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中远期随访结果尚少见报道。
      目的:评价非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因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接受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非融合治疗的1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的椎管内占位并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且均为胸腰椎单节段损伤,内固定前实施体位复位2 d后在伤椎及其上、下节段水平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内固定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临床以及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椎管内占位情况、椎体高度丢失率、Cobb角、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运动神经评分、Frankel分级以及损伤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等。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至少5年的随访。在椎管内占位率、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Cobb角评估方面,内固定后多次测量结果较之初次内固定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多次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内固定前,但内固定后多次评估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置入后及其取出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加重。患者内固定前的ASIA运动神经评分为34.2±6.3,末次随访时为47.7±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03,P=0.000)。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损伤水平相邻节段均未发生退变,神经功能获得Frankel分级1或2级的恢复。提示伴有神经损害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非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期效果良好,可有效重建和维持脊柱的矢状位对线,且不会导致损伤水平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 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比较:椎体压缩率1年随访

    作者:苏伟坤;叶少腾

    背景:后路减压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效果肯定,又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目前临床上关于两种修复方案的疗效,存在较大争议。目的:对比观察经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变化率。方法:纳入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内固定前、内固定后即刻、内固定后12个月伤椎前缘压缩率以及Cobb角变化率。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前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变化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内固定后即刻及内固定后12个月,可见研究组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变化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能够有效改善后凸畸形,恢复椎体压缩度,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优于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雁;姜兆伟;赵兴海

    目的:将短节段椎弓根钉相关固定手术用于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治疗的5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归于研究资料,对50例患者予以短节段椎弓根钉相关固定手术治疗,分析50例患者的优良率统计值,并统计对比50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椎体后缘压缩高度值、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值、Cobb′s角统计值、椎管占位率统计值.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优良率统计值是92.00%,术后1个月的椎体后缘压缩高度值、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值、Cobb′s角统计值、椎管占位率统计值比较于术前,形成P<0.05的显著差异值.结论:急性脊柱损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相关固定手术治疗展示良好效果.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维新

    目的 分析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MNSF)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MNSF患者根据自我意愿分为对照组27例(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26例(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Cobb角角度、Frankel脊椎损伤功能分级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obb角角度较术前明显缩小,JOA评分明显增加,但观察组缩小及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脊椎损伤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相比,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MNSF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腰椎功能的恢复.

  •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姚贤华

    目的 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内固定节段长短不同,将6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长节段组(伤椎相邻上、下各2个椎体)35例和短节段组(伤椎相邻上、下1个椎体)3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压缩度、Cobb角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短节段组比较,长节段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长节段组椎体前缘压缩度、Cobb角均较短节段组明显改善(P<0.01),且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及Cobb角矫正丢失度较短节段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术后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虽劣于短节段固定,但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用于胸腰段椎体骨折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伟东

    目的 分析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用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确诊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术前、术后、随访X线平片和CT,并比较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AVH%)、伤椎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PvH%)、伤椎椎体角度和后凸畸形角度.结果 随访30例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均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切口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术后与术前AVH%比较,P<0.01;术后与随访AVH%,P>0.05,即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立即恢复且没有丢失.伤椎椎体角度术前与术后,P<0.01;术后与随访,P<0.05.后凸畸形角度术前与术后,P<0.01;术后与随访,P<0.05.即术后伤椎椎体角度和后凸畸形角度恢复但在随访中存在丢失.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术后1例B级升至C级,3例C级升至D级.随访中2例C级升至D级.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后路减压联合不同融合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棚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或长节段融合内固定对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6~2010-03期间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脊椎侧凸病历50例,依据融合范围分为短节段组和长节段组,对两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均行VAS、JOA 评分来描述患者症状.在随访时对患者行SRS-22评分来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的Cobb角、JOA、VAS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短节段组平均侧凸Cobb角为15.8°,长节段组为23.5°,术后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68%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凸Cobb角较小、保持良好脊柱平衡的退变性脊柱侧凸适用于短节段融合术;Cobb角较大或严重侧方滑脱适用于长节段融合术.

  • 短节段与长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作者:牛学强;魏枫璐;高坤;高延征;刘福云;夏冰;董延召;郭永成

    目的:比较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结合短节段与长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经后路半椎体切除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27例胸腰段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短节段固定(半椎体上、下各1个椎体,A组),16例行长节段固定(半椎体上、下各2个椎体,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侧凸、后凸Cobb角等指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 P<0.05)。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侧凸、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侧凸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末次随访时侧凸、后凸Cobb角矫正率均明显高于A组( P<0.05),B组末次随访侧凸、后凸Cobb角矫正丢失度明显小于A组( P<0.05)。 A组有2例内固定失败,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先天性脊柱侧凸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增加,但矫正脊柱侧凸畸形、预防远期侧凸、后凸矫正丢失及防止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临床应用应区分适应证。

  • 用沈氏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护理的体会

    作者:郝世平;李素红

    沈氏棒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既能达到短节段三柱固定.又有三维空间可调性和解剖复位的坚强稳固性,利于患者早期活动,矫正椎体前后移动,使受压的脊髓神经的一个内在的空间环境,让其不全瘫神经恢复,达到重新行走、工作及生活的能力.自1998年以来,我科应用该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0例,由于重视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 Stef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52例

    作者:周广鉴;吕书军

    Steffee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是近年来广泛运用的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本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Stef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52例,随访1~6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短节段酸反流研究

    作者:范一宏;吕宾;蒋霞;俞林峰

    目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ERD)的诊断是以症状学为基础的,食管24 h pH监测是目前NERD常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的研究中,食管pH电极常规放置在下食管括约肌(LES)近端上方5 cm.我们推测现在的pH位置可能丢失部分酸反流事件而影响诊断.为提高24 h食管pH监测NERD的诊断率,我们对NERD患者进行食管常规位置、食管低位(短节段反流)酸反流程度监测,比较常规位置(LES上方5 cm)和LES上方0.5 cm酸暴露的特点.

  • 短节段Barrett食管的内镜及病理诊断初探

    作者:韩英;曹建彪;晨志敏;李亚君;李世荣

    Barrett食管的经典定义是食管远端粘膜为柱状上皮所取代,其受累长度需>3cm.曾有国外学者提出,Barrett食管的定义标准应主要根据组织学类型的改变,而不应以病变长度来衡量[1];对于不符合经典标准的Barrett食管患者,如果病理检查发现有特征性的肠上皮化生,目前将其称之为"短节段Barrett食管"(short 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SSBE)[2,3].

  •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草案,2005,重庆)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编者按:2005年12月,中华消化病学分会在重庆召开了全国首届Barrett食管(BE)学术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对其中能统一的意见达成共识,刊登于下.文中对BE的定义作了修改,不规定柱状上皮要有肠化生才能作出BE的诊断,在分型中对短节段BE、长节段BE,今后统一命名为短段BE与长段BE,共识意见对有关BE的随访、治疗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希望读者能对此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修订.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应用导针20例体会

    作者:徐俊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应用于脊柱损伤已较普遍[1,2].常用固定器有Dick和Steffee钢板两种,它们有短节段、三柱固定和不影响脊髓的特点,较哈氏棒与鲁氏棒为优[3].但此手术的关键是螺钉位置正确与否,因而导针的穿入更是关键.作者从1993年4月至今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损伤20例.现将术中穿插导针体会介绍如下.

  • 有关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两个问题

    作者:龚均;常英

    一、内镜下如何确定胃食管连接处和鳞-柱细胞交接处?1.食管远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称Barrett上皮或Barrett食管(BE),不论是长节段BE(Long-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LSBE)或短节段BE(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SSBE),也不论BE的形状是环形、舌状或岛状,都需符合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这一概念.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

    作者:周峰;唐天驷;王根林;杨惠林

    高能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不完全等同于非脱位型的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治疗这类损伤时不易使脱位椎体复位,不能解决后方椎板骨折内陷、关节突交锁及硬膜囊撕裂等问题[1].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对17例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76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