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长链非编码RNA NR_036444调节多柔比星抵抗骨肉瘤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作者:朱昆鹏;张春林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NR-03444调控骨肉瘤多柔比星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ncRNA-mRNA联合芯片筛选骨肉瘤多柔比星抵抗的MG63/DXR细胞和配对的亲本多柔比星敏感的MG63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验证芯片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基因干预技术过表达lncRNA NR_036444,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和多柔比星的敏感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采用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中lncRNA NR_03644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MG63细胞比较,MG63/DXR细胞中1 761个lncRNA分子表达上调,1 704 个lncRNA分子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1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分子通过qRT-PCR法验证,其差异表达的趋势和倍数均与芯片结果一致.在MG63/DXR细胞中,lncRNA NR_036444为下调倍数大(22倍)的lncRNA.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77±0.25)μg/ml、(12.12±0.31)μg/ml和(12.73±0.50)μg/m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的IC50值下降了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90.12±0.08)%、(33.36±0.85)%和(39.38±1.02)%;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86.40±1.80)%、(4.35±2.03)%和(0.25±0.02)%,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1.40±1.08)%、(4.23±1.12)%和(0.28±0.12)%;过表达组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化疗抵抗组和化疗敏感组肿瘤组织中lncRNA NR_036444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9.67±1.53和77.67±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8.2±1.8)个月和(24.6±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ncRNA NR_036444可能是骨肉瘤多柔比星耐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其可能作为区分骨肉瘤患者化疗敏感性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纳米铁与多柔比星加体外磁场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动物实验

    作者:刘舒云;原辉东;袁玫;崔雪梅;眭翔;高学云;许文静;卢世璧;郭全义

    目的 观察研制的一种由纳米铁颗粒制备的药物在体外磁场作用下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自组装、超声乳化法将纳米铁及多柔比星(DOX)包裹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Fe3O4-PLGA-DOX)中3将其注射入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内,加体外磁场,观察其对小鼠肿瘤的杀伤作用.小鼠死亡后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通过铁染色观察纳米铁在各脏器中的存留.结果 成功制成Fe3O4-PLGA-DOX,其具有磁性,可以缓释药物.在体外磁场作用下Fe3O4-PLGA-DOX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单用DOX更强,Fe3O4-PLGA-DOX加体外磁场组肿瘤平均体积(1.027±0.606)cm3,单用DOX组肿瘤平均体积(1.698±0.971)cm3,Fe3O4-PLGA-DOX未加磁场组肿瘤平均体积(1.911±1.003)cm3.Fe3O4-PLGA-DOX加用磁场治疗的小鼠转移率降低,纳米铁大量存留于肿瘤细胞中,未被各主要脏器摄取.结论 Fe3O4-PLGA-DOX是一种新型药物,加用外磁场后,具有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实现了物理靶向治疗肿瘤.

  • 载多柔比星磁性纳米颗粒逆转人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铁钢;郭全义;陈继营;贾艳辉;张罕;崔雪梅;袁玫;卢世璧

    目的 探讨载多柔比星磁性纳米颗粒(DOX-MNP)逆转人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 以人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株R-OS-732为实验对象,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DOX-MNP进入肿瘤细胞及其在细胞内分布的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DOX-MN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DOX-MNP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游离DOX相比,DOX-MNP在肿瘤细胞内尤其在细胞核内积聚更多;MTT实验表明DOX-MNP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较游离DOX更强;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DOX-MNP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而游离DOX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DOX-MNP对人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株R-OS-732的体外杀伤效应较游离DOX更强,能够逆转其多药耐药性.

  • 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信号通路降低体外肝细胞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作者:杜鲁巴;张钰;孙浩然;董琼珠;钦伦秀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信号通路体外对多柔比星(DOX)作用肝细胞癌(HCC)细胞株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征的HCC细胞株Huh7、HepG2、MHCC97-L和MHCC97-H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HCC细胞株中c-Met mRNA的表达,通过蛋白印迹法分析不同药物处理下这些细胞株中c-Met和磷酸化Met(p-Met)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实验分析不同细胞株对DOX的敏感性.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相较于Huh7和HepG2细胞株,MHCC97-L和MHCC97-H细胞株高表达c-Met和p-Met mRNA,并且对DOX不敏感.HGF能够激活Huh7和HepG2细胞株的c-Met信号通路,并降低Huh7和HepG2细胞对DOX的敏感性[对Huh7细胞抑制率:(34.848±5.370)%比(66.409±5.792)%;对HepG2细胞抑制率:(34.351±3.305)%比(62.308±5.453)%;均P=0.002].而使用c-Met抑制剂则增强DOX对MHCC97-L和MHCC97-H细胞的抑制作用[对MHCC97-L细胞抑制率:(73.106±3.472)%比(13.636±4.097)%;对MHCC97-H细胞抑制率:(64.444±4.006)%比(6.296±2.796)%;均P<0.001].结论 HGF/c-Met信号通路与体外DOX作用HCC细胞的效果密切相关.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介导多柔比星诱导的抗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作用

    作者:顾金花;陈玲;陆培华;陈敏斌

    目的 研究多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AMPK激活剂AICAR、siRNA敲低AMPK表达(AMPK siRNA)、AMPK抑制剂复合物C(AMPKi)联合多柔比星(DOX)对MCF-7细胞进行处理,在不同时间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38的活化,MTT检测细胞存活率间接反应细胞增殖.结果 DOX可诱导MCF-7细胞AMPK的活化,AICAR单独或联合DOX可诱导AMPK的激活及增加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AICAR+ DOX组与DOX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7.7±1.6)%和(71.4±1.8)%(P<0.001);AMPKi或AMPK siRNA联合DOX后,p-AMPK及p-ACC表达明显下降,p38活化水平不受影响,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AMPKi+DOX组与DOX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7±1.8)%和( 96.3±1.7)%(P<0.001),AMPK siRNA +DOX组与错义siRNA+DOX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9±2.2)%和( 95.9±1.8)%(P<0.001).结论 AMPK介导DOX诱导的抗乳腺癌细胞增殖.

  • 染料木黄酮抑制多柔比星诱导的多药耐药膀胱肿瘤T24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晋峰;刘红耀;郭志强;张华屏;米振国

    目的 建立膀胱肿瘤T24细胞多药耐药(MDR)模型并鉴定其耐药特性,观察染料木黄酮对多柔比星(ADM)诱导的多药耐药T24( T24/AD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膀胱肿瘤T24细胞,采用ADM浓度梯度诱导,培养出具有稳定MDR表型的T24/ADM耐药细胞株,光镜观察新建细胞株的形态学特点,MTT法检测多种药物对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活性以及染料木黄酮对T24/ADM细胞增殖的有效作用浓度.结果 用ADM诱导6个月后的T24/ADM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T24/ADM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受能力均明显提高,与亲本细胞株T24相比,耐药细胞株T24/ADM对ADM的耐药指数达15.79,对5-氟尿嘧啶、顺铂、环磷酰胺的耐药指数依次为4.68、3.81、5.53.用染料木黄酮作用于T24/ADM细胞后,对T24/ADM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0 μg/ml,质量浓度为20~ 100 μg/ml的染料木黄酮具有抑制T24/ADM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 建立的T24/ADM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达到实验要求.质量浓度为20~ 100 μg/ml的染料木黄酮可部分抑制人类膀胱肿瘤T24/ADM细胞的增殖.

  • 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贾霖;贾利;高飞;王允

    目的使用吡柔比星(THP)和多柔比星(ADM)治疗晚期乳腺癌.对比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4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THP为主的联合方案,对照组(18例)应用ADM为主的联合方案,均化疗4个周期以上.结果 THP组有效率(66.7%)高于ADM组(44.4%),其毒副作用较ADM组明显轻.结论 TH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疗效与ADM相当或优化,毒副作用较ADM低,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 生长抑素联合多柔比星治疗晚期胆囊癌

    作者:晁延军;石明;苏旅明;安东均;马富平;李英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多柔比星方案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多柔比星方案治疗3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化疗后,无完全缓解病例,3例出现了白细胞明显降低,1例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中位进展时间为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1年生存率为56.66 %(17/30).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多柔比星治疗晚期胆囊癌有一定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

  • 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陈芾珩;刘元生

    多柔比星(ADM)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长期应用容易导致累积性、不可逆性心脏病变.有关ADM心脏毒性的机制较复杂,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病变、心肌细胞凋亡等.近年来一系列减少ADM心脏毒性而不影响其抗肿瘤活性的措施被人们采用.文章就ADM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期望为改善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供借鉴.

  • 血小板生成素对大鼠多柔比星使用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芾珩;刘元生;苏永忠;陈惜隧;姜美銮;李回军;谭凤娇;侯展文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多柔比星(ADM)急性心肌损伤模型,观察血小板生成素(TPO)对使用多柔比星后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 3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ADM组、ADM+TPO低剂量(TPOL)组、ADM+TPO高剂量(TPOH)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ADM20mg/kg腹腔内注射,TPO干预组则加用不同剂量的TPO(10 μg/kg或30 μg/kg,隔天1次,共3次).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癌蛋白Ⅰ(cTNI);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并利用组织学评分评价心肌损伤程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TPO低、高剂量干预组CK-MB活力分别为(14.65±1.91)ng/ml、(14.21±1.70)ng/ml,cTNI的活力分别为(9.66±1.31)ng/ml、(10.07±1.20)ng/ml,均较ADM组的对应值(19.58±3.49)ng/ml、(12.50±1.62)ng/ml明显下降,P值均<0.05;电子显微镜下ADM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给予TPO后这样的变化减轻;ADM组心肌病理损伤积分较TPO组高(P<0.01);上述指标在ADM+TPOL组及ADM+TPO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对大鼠ADM应用后有心肌保护作用.

  • 索拉非尼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甲状腺低分化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安常明;王铮;韩志楷;李正江;唐平章;马洁

    目的 评估索拉非尼、脂质体阿霉素及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甲状腺低分化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 用脂质体阿霉素和索拉非尼治疗甲状腺低分化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裸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7组,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单药脂质体阿霉素组、索拉非尼组、低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和高剂量联合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利用索拉非尼和脂质体阿霉素对甲状腺低分化癌模型进行化疗,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单药脂质体阿霉素组、索拉非尼组、低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化疗结束后的终肿瘤体积分别为(1274.13±393.76) mm3、(1060.00±469.05) mm3、(726.76±488.22) mm3、(451.54±97.75) mm3、(518.37±164.44) mm3、(310.51±210.53) mm3和(228.44±129.21) mm3,各组移植瘤终瘤体质量分别为(1.13 ±0.42)g、(0.91 ±0.39)g、(0.78 ±0.45)g、(0.55 ±0.17)g、(0.52±0.19)g、(0.34±0.21)g和(0.19 ±0.09)g,单药脂质体阿霉素组、索拉非尼组、低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8%、40.8%、42.3%、62.9%和72.6%,高剂量联合组抑瘤率除与中剂量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0.357)均高于其余各组,中剂量联合组优于单药脂质体阿霉素组(P=0.001),而与索拉非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92).各治疗组平均瘤体质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F=9.985,P<0.05).各治疗组均无荷瘤鼠死亡,高剂量联合组荷瘤鼠体质量在治疗过程中较其余各治疗组有明显减轻(F =14.792,P<0.05).结论 脂质体阿霉素和索拉非尼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应用对甲状腺低分化癌移植瘤模型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中剂量联合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

  • 17-AAG联合阿糖胞苷、多柔比星对人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效应

    作者:刘毅;杨平地;于晓妉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AAG联合阿糖胞苷、多柔比星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的抑制效应,并定量分析其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17-AAG、阿糖胞苷、多柔比星单独或联合处理K562、HL-60细胞株48 h,四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中效原理法判断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结果 ①三种药物单用或两药联合作用于两种细胞株,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②17-AAG与阿糖胞苷或多柔比星联合作用于K562、HL-60细胞株,在低抑制效应时呈现拮抗作用,高抑制效应时呈现协同作用.③改变两药的联合比例影响合用效应.结论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AAG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有效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其与传统化疗药物阿糖胞苷、多柔比星联合可呈现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的比例是影响抑制效应的重要因素.

  • 脂质体阿霉素和热疗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作者:史正华;张剑宁

    目的 探讨脂质体阿霉素和热疗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采用水浴加温法,观察单纯热疗、阿霉素化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热疗+阿霉素化疗、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MTT法确定阿霉素和脂质体阿霉素的工作浓度并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热疗+阿霉素化疗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0.16%±3.78%、62.09%±3.05%,均显著高于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40.27%±2.32%)、阿霉素化疗组(30.56%±2.03%)、单纯热疗组(16.5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热疗+阿霉素化疗组(P<0.05).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热疗+阿霉素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4.19%±2.69%、60.29%±1.47%,均显著高于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46.72%±2.09%)、阿霉素化疗组(35.09%±1.46%)、单纯热疗组(17.85%±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热疔+阿霉素化疗组(P<0.05).结论 加热可增强阿霉素及脂质体阿霉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且对脂质体阿霉素的增敏作用更强.

  • 泊洛沙姆多柔比星偶联物胶束抗肿瘤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吴燕;吴诚;孙昌正;赵应征

    目的 制备泊洛沙姆多柔比星(阿霉素)偶联物(DOX-P)胶束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核磁光谱法考察泊洛沙姆多柔比星偶联物胶束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热分析,DSC)观察聚合物的Tm和TC.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术观察人肺腺癌细胞A549对DOX-P胶束的摄取量,MTT法比较游离DOX和DOX-P胶束对A549/DOX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核磁光谱法证实多柔比星处于胶束核心,DSC表明DOX-P 的Tm和TC降低,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均支持胶束能够增强耐药细胞对多柔比星的吸收,MTT法表明DOX-P胶束对耐多柔比星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DOX的毒性大于游离多柔比星.结论 所制备的DOX-P胶束偶联成功,体外抗肿瘤活性良好,且能克服A549/DOX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 甲磺酸托烷司琼预防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晓晴;宋三泰;江泽飞;冯奉仪;吴世凯;杨丽芳;高红军;胡小电

    目的:比较甲磺酸托烷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商品名:欧必亭)控制由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39例接受含顺铂和(或)多柔比星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进入AB,BA组.AB组第1周期化疗止吐给予甲磺酸托烷司琼,第2周期给予盐酸托烷司琼;BA组则相反.同一患者接受的第1,2周期化疗方案完全相同.结果:入组患者中,9例未按试验要求完成观察,故可评价疗效患者30例.A周期可评价不良反应35例,B周期36例.全组患者用甲磺酸托烷司琼后对食欲的影响,对恶心和呕吐的控制与盐酸托烷司琼相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与两药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轻度,均可耐受.结论: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多柔比星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进口药盐酸托烷司琼相似.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作者:武家琦;胡朔枫;张健;袁寒玉;石强;应晓敏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活检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与T/FAC(多西他赛、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或T/FEC(多西他赛、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有效性显著相关的基因.方法 从国际上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检索并获取乳腺癌基因表达谱数据,按照统一的新辅助化疗方式进行数据筛选,终保留4个符合要求的数据集,共844个样本.其中样本按照化疗效果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和残留浸润性癌(RD)两类.分析两组样本差异表达的基因,探讨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结果 通过分析,我们分别在4个数据集中找出显著差异的基因(校正P<0.05),按照表达水平的高低,分为pCR组相比RD组高表达的基因和低表达的基因两组.后,将4个数据的结果整合,得到在4个数据集中同时高表达或低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4和42个.基于交集的差异表达基因,对样本进行无监督聚类,发现pCR和RD两组倾向性地分别富集在两类(一致性检验,P<0.05).结论 分析得到的76个差异表达基因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有关,可能成为新的化疗疗效预测标志物.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多柔比星心脏毒性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刘浩;向定成;阴继凯;郭万刚

    多柔比星(DOX)的临床应用受到潜在的致命心脏毒性的限制. 增强DOX的抗癌作用同时减少相关的心脏毒性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可能的方法包括使用心脏保护药物、DOX衍生物以及改变给药方式.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防治DOX心脏毒性的新思路,试图找到既能发挥抗癌功效、又能起到心脏保护作用的靶点和药物.

  • 多柔比星处理的人癌细胞中非依赖于p53的p73下调

    作者: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处理
537 条记录 3/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