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疗体会

    作者:白晨平;李红卫;王智茹

    目的 报道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该院2010-2014年诊断和治疗TOS患者32例.保守治疗24例,采取局部理疗,按摩,药透,合理的功能锻炼,局部痛点封闭;手术治疗8例,术中切断前、中、小斜角肌或异常纤维束带,松解受压的臂丛神经血管,术中严格止血,松解彻底,术后积极功能锻炼.结果 按Roos疗效评定标准,保守治疗患者:优9例,良9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62.5%;手术患者:优3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 TOS一旦确诊,应积极保守治疗,若疗效不佳或反复发作者,应及早手术,彻底松解臂丛神经血管.但需注意术后仍有复发者.

  • 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22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作者:兰天;耿双

    回顾性分析22例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患者首诊误诊资料,探讨误诊TOS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临床医师对TOS的认识,细致问诊及查体,逐一排除其它疾病而确诊。

  • 独取阳明经穴温针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范少挺

    目的:观察独取阳明经穴并采用温针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手、足阳明经的足三里、天枢、肩髑、手三里穴位,采取温针治疗.对照组采取颈椎电动牵引加局部封闭治疗.封闭共治疗2次,余2组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7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40.0%、83.3%;对照组3.3%、43.3%,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温针配合阳明经取穴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疗效确切,且优于颈椎牵引加局部封闭治疗的对照组.

  • 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田强;赵家友;李振宝;吴山

    目的:观察脊柱推拿手法结合局部软组织松解手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颈椎脊柱推拿手法结合局部软组织松解手法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局部软组织手法治疗,每周3次,治疗2周后比较2组功能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治疗3月后,2组与治疗前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推拿结合局部软组织松解手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疗效良好,推拿调整颈椎紊乱可能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可靠途径

  •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焦利斌;田纪青;田纪渭;项伟;潘海珍;韩东强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 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作者:方有生;陈德松;顾玉东

    目的了解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依据,为临床诊治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提供指导. 方法解剖30具成人固定尸体,作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了解臂丛神经上干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临床随访7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疗效. 结果前斜角肌在C3~6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均有起点,中斜角肌起源于第2~6或第2~7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C5.6神经根出椎间孔后被中斜角肌和前斜角肌交叉的起点腱性纤维而包裹.7例术后5例疗效佳,1例复发局封后症状消失. 结论前中斜角肌交叉起点是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术中应于前中斜角肌起点处切断该肌.

  • 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肋喙韧带劳损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25例

    作者:刘强

    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原因很多,笔者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注意到肋喙韧带劳损亦为其原因之一,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笔者通过应用小针刀松解肋喙韧带治疗25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15例报告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

    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廊出口处受压所致的症候群称之为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以颈肩痛、手部麻木、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2002~2006年我院手术治疗TOS 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杨佃会教授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验案举隅

    作者:胡怀珍;李国强;黄绍磊;刘真;杨佃会

    笔者在跟师临证实践中,曾治疗1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刘某,男,42岁,2016年7月初诊.主诉:右侧颈肩部疼痛2周余,伴手指麻木.既往史:患者2周前因过度劳累后外出受凉出现右侧颈肩部疼痛,昼轻夜重,可放射至右前臂尺侧,伴无名指、小指酸胀、麻木,平卧患肢外展时症状减轻,仰头、深吸气、头转向患侧时症状加重,洗脸等正常活动受限.曾贴膏药、服布洛芬等止痛药未缓解.舌红苔薄,脉弦,纳可,眠差,二便调.查体:见颈部僵硬,前斜角肌处压痛明显,可触及增粗的条索状物.

  • 锁骨中段骨折畸形愈合致胸廓出口综合征一例

    作者:陈云丰;陆叶;敖荣广

    1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摔倒后左肩部直接着地,致左肩疼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锁骨中1/3骨折,予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伤后5个月因左肩、左前臂疼痛影响正常生活于我院就诊.

  • 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朱家恺

    目的综述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出周围神经损伤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裂伤近年的进展有:健侧C7神经根通过颈椎前食管后方的通道直接移至患侧;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MRI和CTM能早期诊断.对于臂丛神经上干或下干根性撕脱伤可用臂丛内神经移位术:即用尺神经部分束移位至肱二头肌肌支;健侧C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保留前股前内侧)移位术或肱肌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屈指肌束或骨间前神经.胸廓出口综合征多见于常保持头直视前方姿势的人群中、易发生颈肌劳损者.放射性神经病尽早用肾上腺皮质素、抗凝药和高压氧治疗.结论虽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已有很大进展,但在促进神经再生、功能重建方面尚需深入研究.

  • 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利

    目的:总结胸廓出口综合征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气胸、乳糜漏、淋巴积液等并发症,制定康复运动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术后随访6~9个月:肩背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无肢端麻木感,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者4例;肩背部疼痛消失,患侧仍伴有肢端麻木症状,但不影响原来工作者2例;肩背部疼痛及肢端麻木症状较术前有所缓解,仍影响日常正常工作、生活者1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能更充分保护臂丛神经及其供血血管,术后临床效果良好。

  •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分析

    作者:郑晓君;彭盛;宋品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臂丛神经血管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和胸小肌在肩胛骨的喙突附着处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 臂丛神经损害的病因及诊断

    作者:刘洁;杨友松;高国勋

    臂丛神经损害临床常见。近几年,随着检查手段的发展,对臂丛神经损害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在略提臂丛神经解剖生理的基础上,着重概述臂丛损害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面的一些进展。1 臂丛的解剖基础 人类的臂丛神经由5条(C5—T1)脊神经的前支组成。形成干、股、束,后组成周围神经。臂丛包括5个根3个干,C5—C6组成上干,C7组成中干,C8—T1形成下干,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每股组成3个束,束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cm,约150?000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 皮肤交感反应在神经型胸廓综合征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马彩虹;黄霄云

    目的:分析皮肤交感反应检测在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26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表现.结果:皮肤交感反应异常7例,异常率为26.9%,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电位异常23例,异常率为88.5%,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异常9例,异常率为34.6%,尺神经运动传导异常8例,异常率为30.7%,正中神经F反应异常22例,异常率为84.6%,尺神经F反应异常21例,异常率为80.7%.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对胸廓出口征患者进行准确诊断,而皮肤交感反应可明确诊断患者是否存在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损伤,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小切口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

    作者:蒋雪生;朱剑华;沈鹏;姬亚锋

    目的:研究小于5 cm的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切口.方法:对9 例患者用该切口,成功地切断了前、中小斜角肌的腱性部分,手术时间为1 h左右.结果:9 例的近期疗效良好,感觉有明显改善,肌力增加.结论:采用5 cm及小于5 cm的胸廓出口综合征切口可切断前、中、小斜角肌,达到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目的.

  • 颈肋综合征13例分析

    作者:宋知非;任杰;陈晖;骆东山

    目的 探讨颈肋综合征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例颈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手术探查所见和手术方法.本组臂丛下干受压型8例,臂丛中、下干受压型3例,全臂丛受压型2例.13例均有下颈部肿块,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术中见不完整颈肋4例,完整颈肋7例,颈肋由两个节段组成2例;同时合并前、中、小斜角肌异常和纤维索带,共同构成对臂丛特别是下干的卡压.结果 随访6个月~5年3个月,手术疗效优6例,良5例,可2例.结论 颈肋综合征和颈肋两者内涵不同.颈肋可分为横突增长、不完整颈肋、完整颈肋和特殊形态等4种.而臂丛下干支配区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以及下颈部肿块是颈肋综合征的重要特点,臂丛下干受压型是其主要临床类型.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应将颈肋等卡压组织逐一切除或切断.建议将颈肋综合征作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特殊类型加以研究.

  •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疗体会

    作者:于利;张卫国;鲁明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我院自1997~2003年诊断和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23例24侧,诊断为臂丛上干型TOS 2例,下干型17例18侧,全臂丛型1例,血管型2例,混合型1例.手术切除颈肋及过长的横突,同时作臂丛神经外膜松解术.术中发现23例有纤维束带压迫臂丛神经,均切断前斜角肌,松解臂丛神经及受压的锁骨下血管,如果发现中、小斜角肌压迫臂丛神经血管,则予切断.术后当天行颈肩部活动.结果按Ross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0例11侧,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3%.结论胸廓出口综合征应早期手术探查,彻底松解臂丛神经血管.

  • 胸廓出口综合征行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成昌霞;周学颖;高学海

    目的 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行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对20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行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治疗,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胸廓出口综合征行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满意;医生对护士手术配合满意.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推拿手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52例

    作者:曹星;陆丽娜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8周,治愈3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推拿按摩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103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