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食管超声胃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对肺癌进行病理学诊断的手段主要有CT引导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及开胸活检等,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较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对中心型肺癌穿刺风险很大.随着超声胃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广泛应用,该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中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1].对于临近食管的肺部病变,我们采用经食管超声胃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获得病变组织,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获得满意的效果.
-
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cTTE)联合经食管超声(TEE)在卵圆孔未闭(PF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胸闷患者200例,先进行cTTE检查,对cTTE检查阳性病例及不能配合行Valsalva动作的患者进行TEE检查.结果 cTTE检查PFO阳性89例,阳性率44.5%,其中Valsalva动作后右向左分流(RLS)少量9例,中量27例,大量53例,cTTE检查阳性病例均进行TEE检查,86例阳性,阳性病例中RLS少量者PFO内径(1.8±1.0)mm.RLS中量者PFO内径(3.2±1.5) mm,RLS大量者PFO内径(4.2±1.8) mm;3例阴性病例RLS为少量.7例不能配合行Valsalva动作且cTTE阴性病例进行了TEE检查,3例阳性,PFO内径0.8~1.6 mm,4例阴性.RLS分流量与PFO内径呈正相关(r=0.641,P<0.05),与PFO长度无相关性(r=0).结论 cTTE联合TEE在PFO的诊断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诊断PFO并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ultiplan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MTE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TEE筛选符合封堵条件的2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在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以ASD伸展径加0~4 mm为标准,选择相应型号的封堵器,导管送封堵器至ASD处,依次释放左房面伞、腰部及右房面伞,观察位置合适时撤出导管,完成手术.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了ASD封堵,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即刻无残余分流.MTEE测量的ASD大直径显著小于ASD伸展径[(20.2±5.4)mm:(24.5±6.1) mm,P<0.01],平均相差4.3 mm.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1个月及3个月经胸超声检查均无残余分流及其它并发症.结论:用MTE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MTEE在病例的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及放置封堵器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 心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在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TTE)和经食管超声(TEE)在正常人肺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窦性心律患者.均行TTE和TEE检查,利用二维、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观察4条肺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频谱.结果 TTE对4条肺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左上肺静脉90%,右上肺静脉86%,左下肺静脉40%,右下肺静脉2%;TEE为:左、右上肺静脉均为100%,左下肺静脉83%,右下肺静脉85%.TTE和TEE 2种方法在测量肺静脉形态及血流速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TEE比TTE所检测的频谱质量要好,而且有良好的信噪比.左、右上肺静脉的血流束与声束间的角度小于20°,可测量到较理想的血流频谱.取样容积的深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收缩期血流速度及频谱质量没有影响,但随着取样容积位置的加深,舒张期血流速度逐渐减低.结论 在肺静脉的研究方面经食管超声比经胸超声能够获得质量更好、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
经食管超声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在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阵发性房颤组(B组)、持续性房颤组(C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转为窦性心律组(D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仍为房颤组(E组)的190例受检者进行研究.结果 B组肺静脉内径在正常范围内,而C组肺静脉内径增宽,射频治疗前后内径变化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的血流速度间没有显著差异,S/D>1;而C组与A组和B组有显著差异,S2波速度减低,D波速度加快,S/D<1.D组与C组S2波有显著差异,E组与C组无显著的差异.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肺静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在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经胸(TTE)及经食管(TEE)超声心动图对分为阵发性房颤组(A组)及持续性房颤组(B组)的140例受检者进行研究.结果 A组中, TTE技术没有检测到左心耳血栓,TEE技术在90例中检测出6例左心耳血栓,占6.6%;B组中,TTE技术在50例中发现4例左心耳血栓,占8%; TEE中发现20例左心耳血栓,占40%;右心耳血栓3例,占6%;在左心耳血栓中有15%的患者TEE检查发现2块左心耳的附壁血栓.左、右心耳同时发现血栓者占3%. 结论TTE及TEE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食管超声诊断先天性主动脉二叶式瓣的价值
目的:探讨TE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二叶式瓣(DAV)的价值.方法:采用HP2500超声诊断仪,经胸超声(TTE)探头频率2.0~3.5MHz,TEE探头频率5.0MHz.对TTE拟诊的33例DAV患者TEE做进一步复查,重点观察主动脉长、短轴切面时主动脉瓣叶的数目、布局、形态、回声、启闭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TTE拟诊的33例中有24例被确诊,并有11例已经手术证实诊断正确.TTE拟诊的其余9例中1例为四叶瓣,8例为三叶瓣,TTE误诊率为27.28%.结论:TE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二叶式瓣的准确性大大高于TTE,为该病明确诊断和内外科选择治疗方案等有重要价值.
-
经食管超声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及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 通过经胸超声及经食管超声,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耳功能,探索其左心耳自发显影(SEC)及左心耳血栓(LAA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1)将受检查者分为三组.记录三组受检者的年龄及超声数据,对三组数据进行均数比较.(2)根据TEE的结果分为SEC和(或)LAAT组和未见异常组,将两组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SEC和(或)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三组参数中,年龄及代表左心及左心耳内径的参数随着对照组、A、B组的趋势逐渐增大,代表左心及左心耳功能的参数则逐渐减小.(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AEF和LAA-PFV为SEC和(或)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食管超声在评估左心耳功能及诊断左心耳血栓方面可提供敏感指标,其中LAAEF、LAA-PFV是SEC和(或)LAAT形成的强独立预测因素.
-
超声诊断双侧心房血栓形成1例
患者女,46岁.主因"活动后气促20年,加重半年"入院.诊断为风心病、心房纤颤.入院查体:心界稍大,心率103次/min,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P2亢进.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所见: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左房内可见"云雾"状回声,左心房顶部似可见团块状回声,建议经食管超声进一步检查.
-
胸主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在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学组织定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食管超声对43例冠心病患者的胸主动脉管壁及粥样斑块进行检测,观察管壁二维超声改变,测量组织的声学密度值.结果胸主动脉正常内膜声学密度值为(38.5±7.4) dB,脂质斑块为(37.0±3.2) dB,纤维斑块为(40.7±6.9)dB,钙化斑块为(54.3±4.2) dB,主动脉夹层内的机化血栓为(29.4±7.1) dB.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区分不同性质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多平面经食管彩超引导Amplatzer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食管彩超选择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ASD)病例并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关闭ASD的价值.方法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 MTEE)引导封堵器的位置,左房面伞的释放,观察关闭后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 者经胸超声测量缺损大小为28~36mm,平均内径31mm,2例主动脉后壁无明显残端,封堵均取得成功,未出现残余分流等任何并发症.结论食管彩超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封堵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简便、准确、痛苦小、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
经胸和食管超声观察肺及纵隔肿瘤与心血管粘连程度
以往肺及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是依靠X线、CT和支气管镜检查。近年来用超声研究肺及纵隔肿瘤的报道渐多。本研究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对比观察肺及纵隔肿瘤对心血管粘连浸润压迫的程度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
-
超声心动图在多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多发房间隔缺损(M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经胸超声(TTE)及经食管超声(TEE)筛选多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X线及TTE观测下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术后行TTE及心电图检查、X线平片评价疗效。 -
超声心动图在多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多发房间隔缺损(M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经胸超声(TTE)及经食管超声(TEE)筛选多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X线及TTE观测下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术后行TTE及心电图检查、X线平片评价疗效。 -
经食管超声在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术中的应用
近几年,随着腔内血管外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地将微创血管腔内技术应用于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中[1-3].尽管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技术比腹主动脉瘤简单,但更容易出现内漏并发症.提高裂口一期封堵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精确判断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第一裂口的位置为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我们对4例移植物放置前无法精确判断第一裂口位置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病例在腔内治疗的同时应用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ic,TEE)进行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
-
经食管超声监测在经右心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总结、介绍在经右心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经食管超声的应用.方法观察对象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2例;所用仪器为ACUSON 128 XP10双功超声仪,探头频率5~7 MHz;房间隔封堵器为AGA公司的Amplatzer封堵器;主要观察项目:封堵前明确缺损的大小、房间隔残留的大小、残留边缘的厚度及整个房间隔的长度;封堵过程中监测导丝和输送鞘管的位置、指导封堵器左房盘片位置的调整;封堵后了解有无封堵器周围及房间隔残留漏,确定二、三尖瓣活动是否正常.结果第1例的缺损较小1次放置即封堵成功;第2例在放置过程中发现另1约1.2 mm的缺损位于下腔静脉侧残留房间隔内,同时较薄的部分房间隔不能挂住右房盘片,致使第1次放置后下腔静脉侧左房盘片与房间隔之间的角度较大,没能封住小的缺损,收回右房盘片,调整角度,第2次放置成功.手术耗时1.0~1.5 h.术中及术后患者均无明显的异常反应.术后1周复查,右心房、室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结论超声监测下房间隔缺损经右心导管封堵术患者痛苦小,效果确实,安全性高,手术风险小,封堵易成功,术后恢复快,适合在我院推广应用.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的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前的价值.方法:35例ASD患者分别应用二维经食管超声(2D-TEE)、RT-3D TEE观察ASD形态特征、与周围结构位置的关系、测量ASD大径、将适合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的患者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并分析其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结果:RTDD TEE能够直观判断ASD的类型、数目、边缘情况,明确指导治疗方法,在心室收缩末期可测得大径,与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高于2D-TEE.结论:RT-3DTEE在ASD的诊断中能够在形状、结构和毗邻关系等判断方面提供ASD的形态特征的三维立体视角,适合介入封堵术的患者的治疗.
-
食管癌离体标本的声像研究
本文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离体标本进行了肉眼观察及声像分析,归纳食管癌的声像特征有:病变管壁增厚;管壁层次模糊或消失;局部形成形态不规整向表面隆起的低回声团块}肿块境界清或欠清;肿块后壁回声改变不明显.并就肿瘤侵犯深度做了超声与病理对照.对非肿瘤部位的食管壁声像作了描述.
-
经食管超声背向散射积分预测左心房血栓的价值
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左心耳的血栓较常见.本研究运用经食管超声(TEE),对71例房颤患者进行背向散射积分(IBS)定量,以探讨IBS对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早期预测价值.
-
经食管超声潘生丁负荷试验评价冠状动脉储备能力的临床研究
经食管超声(TEE)的临床应用使无创性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成为可能.本研究应用TEE潘生丁负荷试验评价冠状动脉储备能力(CFR),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对照,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