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高龄腹主动脉瘤内漏腔内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武文娟;刘玉春;曹剑

    2006年10月,我科收治1例高龄腹主动脉瘤支架术后内漏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戈小虎;杨建平;慈红波;方青波;朱锋;管圣;阿力木江;朱兵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短期生存率高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远期并发症不可忽视.本文就EVAR术后瘤体变化及应对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血管内支架锚定器装置在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现况与系统评价

    作者:魏猛;朱化刚;Michael Feldmann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锚定器(ANCHOR)装置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T/EVAR)的应用现状及治疗效果。方法结合应用实践并以 ANCHOR、endoAnchor、endostapling、EVAR、endograft、endoleaks和vascular endosaple为关键词检索纳入截至2015年7月的18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和评价。结果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和临床应用实践表明,在适当选择的患者中,T/EVAR血管内支架锚定器的应用能减少支架移位和Ⅰ型内漏的发生,降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动脉瘤的修复成功率。结论 T/EVAR术应用ANCHOR装置锚定支架是安全可行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使得许多高危型主动脉瘤采用T/EVAR术修复成为可能。

  • 肾动脉烟囱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梓伦;常光其;王劲松;姚陈;殷恒讳;胡作军;王冕;王斯文;王深明

    目的:评估肾动脉烟囱支架应用于瘤颈解剖复杂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利用肾动脉烟囱支架延长近端锚定区进行EVAR治疗7例瘤颈复杂的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近端瘤颈长度≥10 mm者4例,<10 mm者3例。结果7例患者近端瘤颈长度为(12.7±5.2)mm,近端瘤颈成角为(68.6±14.6)°。1例术中主体支架向远端移位至瘤腔,利用肾动脉烟囱支架延长锚定区后在近端植入直筒型覆膜支架,内漏消失;3例释放主体支架后因存在明显Ⅰ型内漏,利用肾动脉烟囱支架延长锚定区后在近端植入主动脉延支(cuff),内漏明显减少仅存少量延迟内漏。利用烟囱技术重建左肾动脉5例,右肾动脉1例,双侧肾动脉1例。平均随访16.6个月,随访期内无患者死亡,术后30天出现股动脉穿刺点感染、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和腹股沟血肿各1例,术后1年1例患者仍存在少量内漏,余患者内漏消失,8枚肾动脉烟囱支架均保持通畅。结论对于瘤颈较短并成角较大的AAA,术前预定或术中视近端内漏情况临时决定采用肾动脉烟囱技术,可以有效延长近端锚定区,为EVAR提供技术保障,短中期结果显示安全、有效,远期效果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单中心治疗经验

    作者:葛红卫;朱云峰;朱永斌;吴元兵;姜云飞;黄一鸣;李丹丹;陈诚;王鑫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进行EVAR的70例肾下型AAA患者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EVAR手术技术成功,成功率97.1%,2例(2.9%)术后持续性内漏接受再次手术.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4.3%).术后发现原发性内漏10例(14.3%),其中Ⅰ型内漏8例(11.4%,Ⅰa型7例,Ⅰb型1例),Ⅱ型内漏2例(2.9%);2例Ⅰ型内漏(Ⅰa、Ⅰb型各1例)分别于术后第3日、6个月再次手术,8例随访中自愈.继发内漏4例(5.7%),均经弹簧圈栓塞加覆膜支架治愈.发生臀肌跛行18例(25.7%),经扩血管祛聚等治疗后症状减轻.穿刺入路侧下肢缺血2例(2.9%),1例行股-股转流后症状消失,1例自动出院.随访2~66个月,平均(7.9±12.8)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5例(7.1%);3年内死亡7例(17.5%).结论 内漏致动脉瘤体增大是EVAR治疗AAA严重的早中期并发症,尽早发现并处理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能有效提高远期生存率.

  • CTA判断主动脉瘤管腔内修复术术后内漏

    作者:郭红梅;姚亮;高俊杰;何成平;王振祥;杨立

    目的 分析应用CTA技术观察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Tndovascular Aartic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内漏.方法 针对主动脉瘤EVAR术后行CTA复查、临床资料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借助PACS观察支架置入后有无内漏、发现内漏后判断其来源并做出内漏分型,判断EVAR前后动脉瘤变化情况和与支架节段相关血管并发症.结果 52例主动脉瘤EVAR术后复查病人,平均年龄(68.92±22.73)岁,可见15例(28.85%)16处内漏,其中Ⅰb型1例(1.9%)、Ⅱ型7例(13.46%)、Ⅲ型7例(13.46%)8处;8例原动脉瘤显示增大,密切随访中;1例内漏同时发生原动脉瘤破裂、病危出院;1例胸主动脉EVAR术后2月,发生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3例发生支架局部感染需相应治疗,其中1例需切除支架并截肢.结论 现代EVAR术后应用CTA复查,应重视Ⅱ、Ⅲ型内漏的发生;支架发生感染、原动脉瘤破裂可导致严重后果.

  • 超声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肖明;张杰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具有创伤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但术后需持续终生的影像学随访以及时发现支架相关并发症,内漏是其中常见和重要的一种并发症。传统影像学随访方式主要为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但反复的CTA检查存在高强度X线暴露、造影剂肾毒性等劣势。多项研究表明,超声造影在内漏探查方面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无辐射、无造影剂、无肝肾毒性,可作为除CTA外的一种有效的EVAR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CEUS、CTA和CDUS对EVAR术后内漏检出效果的比较与评价

    作者:张忆东;杨筱;张波;姜玉新;陈跃鑫;刘昌伟

    目的 分析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3种检查方法在腔内动脉瘤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患者内漏检出率和分型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CEUS在EVAR术后随访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EVAR患者共18例次CEUS和CDUS检查结果和12例次CT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CDUS、CEUS和CTA的内漏检出率,以及各项检查对内漏检出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EUS、CDUS和CTA的内漏检出率分别为55.6%(10/18),38.9%(7/18)和41.7%(5/12).CEUS与CDUS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κ=0.675),内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250);CEUS与CTA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差(κ=0.211),内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375).结论 CEUS的内漏检出率略高于CDUS和CTA,但是不存在明显差异.CEUS尤其有助于隐匿性内漏的检出和内漏分型的判断,可以作为EVAR术后CTA和CDUS检查的有效补充;但是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尚需更多的病例资料的积累和分析.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福霞;王文;海录;崔海鸥;赵威;马忠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1、3、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其并发症有无内漏、内漏的位置及内漏分型;同期,所有检查者均行CTA检查,二者对照.结果 30例检查者术后1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内漏有7例,其中Ⅰ型4例(远端3例、近端1例);Ⅱ、Ⅲ、Ⅳ型各1例);CTA检查结果显示未见Ⅳ型内漏,其余各型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一致;术后3个月复查,其中Ⅰ型1例死亡,其余3例及Ⅲ型1例经临床二次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漏消失;未经治疗的1例Ⅱ型内漏仍然存在,上述结果与CTA均符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均未显示Ⅳ型内漏;术后6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结果与CTA结果相符,均与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相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并发症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度95.8%、准确度86.7%、阳性似然比23.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并发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较CTA高,且无创、无辐射、可以重复操作等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彩色双功超声扫描在腹主动脉瘤血管内修复术后随访的价值

    作者:王节;刘萃;张国华;原金生

    目的评价彩色双功超声扫描(CDUS)在腹主动脉瘤(AAA)血管内修复术(EVR)后随访的价值.方法用CDUS对28例腹主动脉瘤血管内修复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将有内漏者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进行比较.结果检出内漏4例5人次占14.29%,其中Ⅰ型内漏2例占7.14%,Ⅱ型内漏2例占7.14%,Ⅲ型内漏1例占3.57%;血管内支架分支阻塞2例占7.14%;腹股沟血肿2例占7.14%.结论 CDUS对于AAA血管内修复术后的随访检查能确定内漏的类型及病因血管;有无支架狭窄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迟发性Ⅰ型内漏继发瘤体破裂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王华;石鹏

    患者男性,85岁,1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剧烈腹痛,伴发热,无畏寒,疼痛不能缓解,并诉双下肢麻木,不能站立,来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部就诊。体格检查:神志清,腹软,下腹部压之不适,无反跳痛。既往史:冠心病、高血压史多年,多次住院,并于3年前(2010年10月)在本院行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exclusion,EVE),术后随访检查CT,彩色多普勒超声未发现内漏及其他阳性表现。本次急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腹主动脉瘤体大小约125 mm×90 mm,内部回声呈混合型,大部分为低回声,一部分为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图1),瘤体内支架位置偏心,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支架内血流信号通畅,液性区内无血流信号显示(图2);腹腔内积液大前后径约30 mm。超声提示:腹主动脉瘤支架术后,比较以往超声检查瘤体较前增大,内部液性区考虑内漏所致,合并腹腔积液。CT检查提示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造影剂外渗,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可见造影剂沿右髂动脉管壁与支架远端下缘间反流后外渗,诊断I型内漏(图3),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并施行再次支架植入术。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庄敏彦;陈忠;黄保堂;于晋

    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是近年来出现的针对动脉扩张病的微创疗法.临床治疗目的在于重建腹主动脉血流,防止瘤样病变发展,改善其预后.1991年,阿根廷外科医师Parodi等[1]首次报道,采用EVAR 治疗腹主动脉瘤(AAA)并获得成功,成为腔内血管外科治疗史上的里程碑.此后,该技术在世界各地大型医院或研究中心相继开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证实.1997年,我国景在平等率先进行了腹主动脉瘤的EVAR治疗.目前,EVAR已经被广大血管外科医师接受并得到广泛开展,50%以上的AAA患者采用EVAR治疗[2-3].现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相关问题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TEVAR手术支架直径选择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戈小虎;管圣;方青波;任昊;阿力木江;赛力木;田广磊

    目的 探讨腔内胸主动脉修复(TEVAR)手术支架直径选择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3年4月218例接受TEVAR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中178例术后患者进行中期随访.结果 178例患者中,18例在腔内治疗后支架远端及近端出现新破口或内漏.1例“逆撕”患者曾拟行封堵器封堵,但因破口较大,未能成功,目前该患者随访至今;12例出现支架尾部破口的患者采用覆膜支架对接,其中10例患者使用了限制性支架;近端内漏5例患者,其中2例再次随访时内漏消失,3例患者采用直径较大覆膜支架再次封堵,内漏消失.术后围手术期无死亡,17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 ~ 36个月,平均随访(25.6±8.4)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术前准确测量主动脉弓直径对选择合适直径的支架和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降低内漏的发病率很重要,远端限制性支架对于真腔狭小及预防远端支架相关的破口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地防治作用.

  •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池振庆;苗自玲;吴小鹏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内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43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腔内治疗。根据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覆膜支架植入。植入分叉型支架34例(79.1%),直管型支架6例(14.0%),主-髂单臂型支架3例(7.0%)。术后通过定期随访,了解动脉瘤大小变化及内漏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即时造影发现内漏11例,其中Ⅰ型内漏8例(Ⅰa型5例,Ⅰb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分叉型支架植入致内漏9例;直管型支架植入致Ⅰa、Ⅰb型内漏各1例。Ⅰ、Ⅲ型内漏经过一期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型血管或裸支架等处理,8例内漏消失。3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50(平均18.3)个月,3例残留内漏在3个月时消失。在术后6、12个月随访时分别发现迟发性Ⅰb型、Ⅱ型内漏各2例,继续随访1~2年,未见瘤体明显增大。结论内漏的发生与动脉瘤的解剖学条件、移植物缺陷和操作技术有关;防治内漏需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支架,并有成熟的操作经验。

  •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Ⅰ型内漏的治疗(附3例报告)

    作者:黄宝骏;陈晓意;林晓东;陈政波;杜嘉林;王三明;胡世雄;吴泽宇;黄炽明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Ⅰ型内漏再行开放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至2014年救治的3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Ⅰ型内漏再行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3例均采用腹主动脉瘤切除+支架取出+人造血管置换术,术后均给予相应积极支持治疗.结果 3例均手术成功,术后48小时内死亡1例,痊愈2例.结论 腹主动脉瘤隔绝术后出现Ⅰ型内漏、破裂、血栓闭塞等原因再次急诊入院的患者,介入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时,应果断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宁俊杰;唐骁;符伟国

    1994年,Dake实施了世界上首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1]。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TEVAR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成为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案[2]。然而,TEVAR术后的患者仍有可能发生内漏、逆行性主动脉夹层和截瘫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TEVAR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诊断和处理

    作者:刘长建;刘昭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死亡率低和适应证广等优点[1,2]。但EVAR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据EUROSTAR的大宗病例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6%~27%,约有10%~30%的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需要再次施行某种治疗。内漏是EVA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大约有25%患者发生内漏[3]。White等[4]于1997年早提出“内漏”术语,描述为动脉血流持续进入支架人工血管(stent graft,SG)外的动脉瘤腔内。内漏是大多数EVAR术后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原因,每年发生率为0.5%~1%,可以发生在术后随访的早期和晚期,甚至在初次手术许多年后[5]。Bobadilla等[6]一项研究发现用华法林等药物抗凝,可能与EVAR术后内漏危险性增加有相关性。

  •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围手术期观察的经验

    作者: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

    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endovascular repair,EVR)至今已有10余年历史,在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一定比例的内漏发生,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围手术期出现的心、肺、脑、肝等并发症.

  • 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65例经验

    作者:谷涌泉;郭连瑞;齐立行;俞恒锡;佟铸;郭建明;高喜翔;张建;汪忠镐

    目的 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28例(43.1%),将腹主动脉拉直再释放支架;同时具有短瘤颈和严重成角10例(15.4%);涉及双髂总动脉瘤的保留髂内动脉的处理5例(7.7%),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以防盆腔脏器缺血,2例分期行髂内动脉覆盖;人路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腔内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到达预定位置困难5例(7.7%);合并其他特殊病变2例(3.1%).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其中进口血管支架29例(44.6%),国产血管支架36例(55.4%). 结果 手术均成功.23例(35.4%)即时内漏,其中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15d,平均8.2d.随访60例(92.3%),随访时间1~8年,平均3.5年.死亡5例(8.3%),死亡原因均与该病无关.1例半年后支架移位,内漏,再次行腔内修复,置延长段支架后内漏消失,继续随访22个月,支架形态和位置良好,无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其他内漏均消失.左下肢缺血3例,原因为1例左侧髂分支支架移位导致闭塞,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下肢缺血症状缓解,2例髂动脉打折,再次腔内治疗放置裸支架后缺血症状缓解. 结论 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和腔内治疗器材的不断完善,过去认为不能采用腔内治疗的复杂腹主动脉瘤也可以采用腔内治疗,对于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中远期疗效.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处理

    作者:李文睿;李清乐;张小明;张韬;李伟;张学民;焦洋;蒋京军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8年8月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术后Ⅰ型内漏接受再干预的临床资料,14例共17处Ⅰ型内漏(3例双侧Ⅰb型),其中Ⅰa型4处,Ⅰb型13处.均根据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明确内漏类型,决定手术方式,随访并评估治疗结果.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1例切口淋巴漏,加压包扎治疗.术后随访4~97个月,中位数41个月.2例(14.3%)因内漏复发行再干预治疗.2例(14.3%)死亡,其中1例可疑为主动脉相关事件.结论 根据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部位、原因,施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10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