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唐筛:“高龄父亲”被忽视
目前标准的早期妊娠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是组合检测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孕妇血清标志物、超声测量的胎儿颈部透明带(后颈的部分组织)和孕妇年龄三项数据代入一个算法中进行计算,来评估婴儿基因畸变的可能性.
-
舟山市食品从业人员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分析
为了解本地食品从业人群中乙肝二对半的模式构成,以便制订有效的乙肝防制措施,我们对500例体检初筛HBsAg阳性患者进行了乙肝二对半模式构成分析.
-
成人与儿童HBV感染的检测报告
为了解HBV感染的成人与儿童血清标志物的分布有何不同,笔者对1996~1998年间门诊感染病人中成人2 537例,儿童1 020例,共计3 557例的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法试剂盒检测,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并设立阴性,阳性质控血清,用意大利DV99OBV4酶标仪读取OD值,其结果见附表.
-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实验条件的研究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常用的指标,即俗称的"两对半".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HBV)的免疫反应状态,由于不同血清标志模式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非传染病专业的医师很难准确掌握.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无创性诊断及其进展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目前尚缺乏一种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以便能及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本文就其无创性诊断方法:血清标记物、蛋白质组学、miRNA、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予以归纳,阐述其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
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后分离血清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HBV-DNA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HBeAg阳性情况.结果 RT-PCR判定为大三阳45例,小三阳25例,其他10例;RT-PCR判定为HBV-DNA阳性67例,占比83.75%;ELISA法判断阳性70例,占比87.50%,不同方法判断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CR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都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以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状况进行检测,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拟出国人员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拟出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拟出国人员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g)及其抗体(HBe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3310份血清样本中1946份为全阴性,占检测总数58.79%;1364份为HBVM5项中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41.21%.模式共有14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3、5"和"1、4、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5"和"2"模式为主.[结论]在拟出国的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总感染率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提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与评价
乙型肝炎,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已高达10%以上.乙型肝炎,也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所监测的传染病之一.因此,对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g、HBcAb、HBV-DNA、HBV-DNA-P)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评价作一个简要的综述.
-
孕妇血清标志物筛查异常妊娠的临床观察
2007年1月~ 2008年6月于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2 672例孕妇,在妊娠15~20周进行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的检测,并追踪妊娠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
IUPU与自制气囊两种建腔方式用于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对血清CRP、IL-6、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IUPU与自制气囊两种建腔方式用于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手术对血清CRP、IL-6、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囊肿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对症治疗后择期行单孔单通道后腹腔肾囊肿手术治疗,但试验组选择IUPU法建立后腹腔,而对照组选择自制气囊法建立.术后给予分级护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血糖和皮质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分子水平增高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卡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讨论:自制气囊法治疗肾囊肿对血清CRP、IL-6、血糖和皮质醇水平较IUPU建腔影响较小,且治疗效果更佳.
-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检验科检查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123例患者HBV-DN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标志物(HBV-M)进行检查,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12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共78例HBeAg阳性标本,45例HBeAg阴性标本;78例HBeAg阳性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00.0%,HBeAg阴性标本HBV-DNA阳性率为24.44%,2种HBeAg标本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病HBV-DNA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HBV-M)密切相关,开展相关检测,对判断患者体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具有推动作用。
-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检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检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8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FQ-PCR)检测血清 HBV-DNA 含量。结果:120例HBsAg、HBeAg、HBcAb阳性标本,HBV-DNA的阳性率98.3%(118/120),平均HBV-DNA含量(786 E+07 IU/mL);220例 HBsAg、HBeAb、HBcAb 阳性标本,HBV-DNA 阳性率96.4%(212/220),平均 HBV-DNA 含量(1.18 E+05IU/mL);140例HBsAg、HBcAb单项或多项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85.7%(120/140),平均HBV-DNA含量(3.16 E+04 IU/ml);150例HBV血清标志物全阴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率2%(3/150)。结论: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均是诊断乙型肝炎的较好指标,两者联检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
丁肝病毒感染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丁肝病毒(HDV)感染与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关系,探讨HBV与HDV在重叠感染时的相互作用.方法:对抗HDV-IgM阳性的患者血清用ELISA法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DV阳性患者中,HBV复制活跃的感染模式为63.7%,HBV复制缓慢的感染模式为26.5%,HBV五项均阴性的感染模式为8.9%.结论:HDV的致病机理复杂,HBV复制活跃者比HBV复制缓慢者更易感染HDV病毒,且HDV感染不影响HBV复制.
-
ELISA法与IRMA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考察ELISA法与IRMA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IRMA 法(固相放射免疫)对本院体检的467名某大型畜牧公司职工进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考察两种方法在对5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敏感性.结果:ELISA法和IR-MA法之间并无显著性区别.仅有1例出现了钩状效应,但并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结论:ELISA法与IRMA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稳定.差异并无显著性,均可有效应用于乙肝病毒的检测.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总结临床使用血清标志物检测进行乙肝诊疗的经验.方法:对60例乙肝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过检测研究发现,HBsAg、HBeAg、抗-HBc检测阳性者为16例,阳性率26.7%;HBsAg、抗-Hbe、抗-HBc检测阳性者为13例,阳性率21.7%.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然后根据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有利于制定相应的乙肝防治策略,这对在实际临床中进行乙肝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低水平的血清患者,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临床预防乙肝有积极意义.
-
南阳市血清低水平HBSAg携带者在随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调查
乙型肝炎在本地区有较高感染率,有一部分为隐性感染[1],血清水平低,不易检测出来,临床采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当HBsAg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不必稀释可以直接使用中和试验确认.设定吸光度(A)值0.05~2.01,且定量检测<50010u/L为低水平HBsAg.本课题通过对南阳市随机体检人去血清HBsAg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
孕妇血清标志物筛查异常妊娠的临床观察
运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二联法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以胎儿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为主的先天性缺陷,对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出生率、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孕妇血清标志物的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
四种血清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 探讨四种血清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运用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YFRA21-1、CEA、CA199、CA724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CA724、CEA、CA199与CYFRA21-1的检测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对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A724、CEA、CA199与CYFRA21-1表达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标志物在诊断胃癌中的价值大,CA724、CEA、CA199与CYFRA21-1可作为诊断标志物.
-
职业暴露人员血源性感染相关标志物基线检测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血源性感染相关标志物水平,为制定医疗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血液标本检测方法,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5项血源性感染相关标志物基线进行分析.结果 经对10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其中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计HBsAb)阳性率为1.96%,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均为零.结论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感染尚不能确定,但应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血源性疾病筛查和注射乙肝疫苗.
-
宜春市城区2005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宜春市城区服务行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为有效控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5 762份血样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LT和HBV血清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0.05%,HBV感染率为59.27%,HBeAg阳性率2.12%,抗-HBs阳性率53.55%,单项抗-HBs阳性率16.90%.HBV血清标志物模式有13种模式.以145、245、135、25、2、5模式为主,约占总数94.60%.结论 本城区的HBV感染率和HBsAg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做好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同时,对HBV易感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HBV血清标志物的模式较为复杂,出现13种表现模式,乙肝标志物检出模式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