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或许,该去看看心理科
有时患者去医院看病,做了N项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去看心理门诊,这会让患者有些不愉快:我身体真的不舒服,看什么心理啊?这不是瞎建议吗?其实,医生并非瞎建议,心身合一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很多人对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联系还相当陌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包括有器质性病变的心身疾病和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障碍的心身症.
-
离休干部心身疾病调查研究
心身疾病系指由长期心理社会因素、情绪因素、紧张因素等引起的躯体症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与内脏机能持续不可逆的病理变化.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于心理社会因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注重对离退休老干部心身疾病发病情况及其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探求防治老干部心身疾病的新途径,以提高其心身素质.
-
情绪与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诸多心理因素中,情绪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
综合医院开放式心身疾病病房的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开放病区心身疾病患者护理及管理模式.方法 (1)重视首因效应;(2)病房开放式;(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4)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工作;(5)根据引起心身疾病的不同原因及疾病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6)病患者外出管理;(7)管理上实现责任制.结果 对心身疾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及护理,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后续病情复发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 开放式管理的病房有利于心身疾病患者的治疗,是现代神经内科疾病治疗发展的趋势.
-
谈谈心理精神因素和皮肤病的关系
心理和精神与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由心理和精神因素导致的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其定义是心理和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及转归等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
-
河北省离退休老年人心身疾病调查
目的 了解保定市满城、徐水等地离退休人员心身疾病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223名离退休人员5种心身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中31.66%患有高血压,28.51%患有冠心病.患病情况与家庭环境、性特征、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结论 离退休人员由于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对这一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将有利于离退休人员的心身健康.
-
大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成因与对策
近几年来,亚健康状态在大学教师群体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在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教师进行开放式访谈、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大学教师中存在的"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教师预防亚健康的途径与对策.
-
健康教育对防治大学生心身疾病的重要作用--138例大学生休学病因调查分析
当今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奋力拼搏的社会之中,离开父母的呵护,独自来到集体生活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许多学生难以适应,继而会出现心身疾患.笔者以南京大学1993~1998年138例休学同学的年度分布为例,从大学生休学年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休学病种统计的前三位中,找出其发病原因的共性部分,表明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对防治大学生心身疾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方向.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身疾病的探索
心身医学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一个医学科学分支.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身心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治疗是对西医治疗的有力补充,能够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缩短病程,安全可行.
-
中医心理疗法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心理学一词,但却有着极为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和实践经验.中医学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中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一样都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在两千多年来创造、发展了多种中医心理治疗法既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也丰富了中医学体系,成为中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
现阶段心身疾病诊断及防治研究
心身疾病与躯体疾病均具有躯体症状,躯体症状均因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导致,不同之处在于病因上.心理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重要诱因,一般躯体疾病不具备这一特点,心身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现代化及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意识和矛盾冲突加剧,导致人们出现心理紧张,必然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引起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对现阶段心身疾病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心身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段的划分标准作出新的规定:45~59岁为中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特点的糖代谢紊乱,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心身疾病.中年又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既是家庭的栋梁,又是工作岗位上的骨干,生活和事业负担较重.此时患上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心理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均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因此,在药物治疗和加强锻炼的同时,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助于病情的稳定,药物的发挥,疗效的巩固.现报告如下.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患者十分痛苦.有效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
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浅谈
相关概念健康新概念:长期以来"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影响深远,人们往往只注重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只重视锻炼身体而不重视加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人类的疾病与死亡谱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心身疾病(近年也称之为生活方式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干预
从全球来看,21世纪是一个人口普遍老龄化的社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正在迅速成为老龄化国家.随着老龄人口及高龄人口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加.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其发生不仅与生物学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糖尿病的控制是长期的、终身的,其防治原则是以糖尿病专业医务人员为核心,依靠病人、医护人员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配合.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为重要.我科对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0例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女性绝经后的时期是其生命围期的1/3左右.女性较男性更大地承受着社会、事业、家庭的巨大压力,心身疾病也较男性为多,可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
瑜伽明目术
瑜伽是根据佛教出现前就流传着的静坐、冥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瑜伽这个词的原意本来是"把马套上"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它引申,作为"控制"而使用着.其后,随着瑜伽疗法的发展,它又分出很多流派.例如:哈他·瑜伽,以注重练习时的体位及呼吸方法为主;拉甲·瑜伽,以注重心理调整为主等等,对于这种疗法的治病原理,瑜伽的经典著作开头中这样写道:"所谓瑜伽,就是要控制和调整心理的功能."长期的医疗实践已证明,通过瑜伽练习使人们"解脱"或"悟道",确实能够起到保持和促进心身健康,防治心身疾病发生与发展的效果.
-
心情不好极易致胃病
有关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略高于1/3为躯体疾病,不到1/3为神经功能症,其余1/3即为心身疾病.为此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友谊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唐安平教授.
-
长寿也有因果律
心身中有善与恶的因果律俄国伟大的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道德科学也能够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一门精确的科学,道德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按照因果规律由此及彼地在外部条件影响下发生的."如同自然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原则一样,道德世界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好人一生平安,恶人终落得个"手铐伴铁窗"的下场.这一点人们普遍都能接受.然而,思想意识领域里的善念或恶念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律,就很少有人细思察觉.人们往往以为心灵深处的恶意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其实,心理有障碍,生理必定失调.内心常存恶念和怨恨、委屈、不平、绝望等灰色情绪之人所得恶果,往往是罹患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心身疾病或疑难杂症."心病还须心药医",心理平衡了再加上药物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身体才能真正恢复健康.
-
快乐控糖安全达标
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2008年的糖尿病流行性调查中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9.7%.目前,大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临床工作中,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尤其以老年朋友居多.抑郁、焦虑患者不仅血糖控制差,而且慢性并发症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