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史硕达;张丹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F/T)比值的变化在良性与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37例前列腺增生(BPH)、32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 当T-PSA在4~10μg/L之间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T-PS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浓度与F/T比值呈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检测T-PSA和F-PSA,计算F/T比值,可弥补在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传统检验中单纯测定T-PSA的不足,尤其对T-PSA在4~10μg/L之间的诊断"灰色区"更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 血中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春明;崔诗晗;王冰

    目的 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 F-PSA、T-PSA及二者比值测定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建江;刘兴态;汪亚洲

    目的 分析探讨F-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及F-PSA与T-PSA比值测定在早期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F-PSA及T-PSA,计算F-PSA与T-PSA比值,并与健康人群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T-PSA、F-PSA对Pca与前列腺增生在4~10 μg/L范围存在空白区,利用F-PSA与T-PSA比值可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检出率.结论 F-PSA与T-PSA比值优于PSA其他测定方式的诊断,特别是对T-PSA灰区Pca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超声造影、增强MRI及其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不同区间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作者:赵华为;孙家琳;何江伟;王玉杰;哈木拉提·吐送;安恒庆;张立东

    目的 分析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不同区间内超声造影、增强MRI及其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3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增强MRI检查,并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证实.根据不同PSA分为3组:4.0 ng/ml≤PSA< 10.0 ng/ml组54例,10.0 ng/ml≤PSA<20.0 ng/ml组40例,PSA≥20.0 ng/ml组38例,比较各组两种诊断方法及其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4.0 ng/ml≤PSA< 10.0 ng/ml组中,超声造影、增强MRI及其联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2.00%、96.00%及80.00%,增强MRI与超声造影和联合应用的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 ng/ml≤PSA<20.0 ng/ml组中,超声造影、增强MRI及其联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42.86%、52.38%及80.95%,特异性分别为73.68%、68.42%及63.16%,二者联合应用与单一方法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A≥ 20.0 ng/ml组中,32例前列腺癌,三种方法均准确诊断.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为4.0 ng/ml≤PSA<10.0 ng/m时,增强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有诊断优势;为10.0 ng/ml≤PSA<20.0 ng/ml区间,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诊断优势;PSA≥20.0 ng/ml时,超声造影检查简便,可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定位准确性,具有诊断优势.

  •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学群;陈钰仪;赵萍;卓文杏

    目的 探讨前列腺声像图特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47例经直肠超声引导系统6点加目的 性穿刺患者前列腺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组17例,前列腺增生组30例.结果 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异常血流信号发现率分别为88.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异常回声结节发生率和前列腺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游离前列腺特导性抗原(FPSA )、前列腺特导性抗原密度(PSAD)、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692、0.739、0.214.以PSAD≥0.15 μg/ml·cm3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50%,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56.7%.结论 异常血流分布较低回声结节更具有特征性的前列腺癌超声表现,其指导目的 性穿刺的准确率较高,PSAD是较TPSA及FPSA/TPSA更有价值的前列腺癌预测指标.

  • 经直肠动态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早期前列腺癌临床价值的评价

    作者:周宁明;储继志;张萍华;周任远;施国伟

    目的评估经直肠动态多普勒能量血流显像(TRDPFI)鉴别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TRDPFI对88例患者的前列腺结节进行观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和/或手术,取得病理结果.检测结果与直肠指诊(DRE)、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经直肠B超(TRUS)相对照.结果88例患者中26例(29.5%)为前列腺癌,62例为良性增生结节(70.5%).运用TRDPFI良性增生结节与癌结节内的动脉检出率,结节内的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有显著差别,经卡方检验、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癌结节内显示穿入血流率达92.31%(24/26),本组良性增生结节无一例测及穿人血流(P<0.01).结论经直肠能量多谱勒血流显像能显著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两种13针方案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郭永华;肖保军

    目的:对比6区12+X针与5区13针两种布针方案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161例,根据穿刺方案不同分为6区12+X针组86例和5区13针组75例,比较两组的穿刺阳性率、出血率及肉眼血尿发生率;同时根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分别将两组各分成≤10 ng/ml、10~20 ng/ml、≥20 ng/ml三个亚组,比较两组不同PSA水平穿刺阳性率的差异。结果①6区12+X针组和5区13针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33.7%(29/86)、21.3%(1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SA的升高,两组穿刺阳性率均升高,两组PSA≤10 ng/ml的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区12+X针组与5区13针组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5%(9/86)、8.0%(6/75);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8.6%(16/86)、29.3%(22/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区12+X穿刺方案可提高实验室指标在诊断盲区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张唯力;徐光勇;杨光永;胡自力;刘川;乔天愚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1例晚期前列腺癌,包括肿瘤分期、PSA水平、转移部位与诊断方法、抗雄激素治疗反应、缓退瘤撤除反应.结果:PSA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它可以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结论:PSA作为瘤标对晚期前列腺癌有意义,它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 更换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5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田;王骁;肖龙;张科;罗耀辉;肖民辉

    目的 探讨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58例CRPC患者,其中34例去势+氟他胺250 mg每日3次治疗无效后,更换比卡鲁胺50 mg每日1次;24例去势+比卡鲁胺50mg每日1次治疗无效,更换氟他胺250 mg每日3次.每4周随访PSA,治疗期间维持血睾酮去势水平.结果 34例患者由氟他胺更换比卡鲁胺治疗后,16例PSA水平较治疗前PSA基线值降低大于50%,有效率47.05%,有效维持时间2~18个月;24例患者由比卡鲁胺更换氟他胺治疗后,8例PSA水平较治疗前PSA基线值降低大于50.00%,有效率33.33%,有效维持时间2~12个月.结论 更换抗雄药物治疗对部分CRPC患者有一定疗效.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恶性程度中的意义

    作者:何如钢;周青松

    目的 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测定值在前列腺癌(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85例Pca并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分析比较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D和Gleason评分在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结果 手术切缘有浸润者36例,PSAD平均值为(0.36±0.34)ng/mL;手术切缘无浸润者49例,PSAD平均值为(0.34±0.40)ng/mL,PSM阳性组明显高于PS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囊有浸润者13例,PSA平均值为(19.1±22.8)ng/mL、PSAD平均值为(0.54±0.59)ng/mL;精囊无浸润者72例,PSA平均值为(10.8±6.6)ng/mL,PSAD平均值为(0.32±0.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有转移者7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92±0.98;淋巴结无转移者46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71±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D对于Pca恶性程度的判断比较准确,同时还可以作为预测Pca预后的一项指标,若同时联合三项指标可显著提高预测结果.

  • 预防性抗生素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意义

    作者:苟欣;何梓铭

    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三种基本方法。特别是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确定前列腺癌诊断有决定意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的器材,一般医疗单位都可以施行。但许多作者因这项检查可并发尿路感染,血尿,尿道出血,发热,附睾炎,或直肠出血等。手术前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近三年来,我们进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96例次。完成穿刺检查后,不给予抗生素,以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7年5月~2000年5月对96例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硬结,血前列腺特异抗原<10ng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年龄51~81岁,平均70.3岁。已经口服抗生素或有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者不进入本观察组。

  • 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康振;张配配;李拔森;闵祥德;冯朝燕;可赞;王良

    目的 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2-2016年总共2 200例行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病例中PSA为4~10 ng/mL,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前行多参数MRI(mp-MRI)检查,未接受任何形式治疗的PCa及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收集mp-MRI图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p-MRI,根据PIRADS v2对所有病灶定量评分,记录PIRADS v2分值及病灶所在区域.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PIRADS v2诊断PSA灰区PCa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例PCa患者和30例BPH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tPSA、fPSA、f/t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 v2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 =0.932(95%CI 0.822~0.984),P<0.01;佳切点为PIRADS v2≥4分,诊断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3.10%.Logistic回归显示,PIRADS v2评分是PCa的独立预测因子,Hazard Ratio(HR)=17.847 (3.745~85.078),P<0.01.PIRADS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85,P=0.022).结论 PIRADS v2评分对PSA灰区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病理结果具有相关性.

  • 灰区前列腺癌无创诊断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俊;李家泉;刘平;邓克非

    目的:探讨无创方法直肠指检(direct rectal examination,DRE),经肛门直肠超声波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核磁共振检查(me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灰区前列腺癌34例和前列腺增生病例41例;分别行DRE、TRUS、MRI检查,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并比较.结果:DRE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61.8%,漏诊率38.2%,假阳性率7.3%;TRUS对灰区的诊断符合率70.6%,漏诊率29.4%,假阳性率14.6%;MRI对灰区的诊断符合率47.1%,漏诊率52.9%,假阳性率19.5%.联合DRE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4%;联合TRUS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1.2%;联合MRI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6.5%.结论:3种无创方法中TRUS有较好的检测效能,联合穿刺活检可明显减少灰区前列腺癌的漏诊率.

  • 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鹏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病死率居第2位[1].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低于美国,但近年来有明显增长趋势.自1979年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以来,血清PSA检测已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分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之一.同时,自PSA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早期、无症状和可治愈阶段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得到明显提高[2].尽管PSA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并不具有癌症特异性.相关资料表明,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前列腺按摩、经尿道器械检查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PSA值增高,并且介于前列腺癌和良性疾病之间的患者,血清PSA水平有所重叠,从而导致许多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 去势术后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聂军;罗卫平;蒋科;杭震宇;史涛

    目的:观察比较晚期前列腺癌在去势术后行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5例,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1例)和B组(24例)。A组患者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去势术后长期间歇性口服雄激素阻断药物(氟他胺250 mg,每天2次或者比卡鲁胺50 mg,每天1次),持续用药。B组行间断性雄激素阻断:去势术后口服雄激素阻断药物(氟他胺250 mg,每天2次或者比卡鲁胺50 mg,每天1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至小于0.2 ng/mL后维持2个月,停药,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内PSA>10 ng/mL时重新开始服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进展、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PSA水平(0.24±0.03)ng/mL明显小于A组(0.27±0.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排尿症、胃肠道症状、性功能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势术后间歇性抗雄激素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手段,效果满意,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适应证的选择及停复药时机的把握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药物治疗后夜尿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薛志刚;王伟;陈山;毕金文;陈玉成;佟琦弘;王保平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夜尿情况。方法将2014年1~6月在北京市怀柔地区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BPH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α受体阻滞剂和(或)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治疗,均在治疗前后接受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在治疗后行3 d排尿日记记录和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结果药物治疗后,BPH 患者 I-PSS、刺激性症状评分、梗阻性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PH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夜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8例BPH患者中,76.4%(113/148)的BPH患者为夜间尿量增多(NP)型夜尿,夜尿次数为(2.3±1.1)次,夜尿量为(845.7±339.0)mL。BPH患者夜尿量与夜尿次数、睡前4 h饮水量、单次大排尿量及晨尿量相关(r=0.419、0.402、0.445、0.440,P=0.002、0.031、0.001、0.001)。NP型和非NP型下尿路症状(LUTS)病史、夜尿量、晨尿量、日间排尿次数、睡前4 h饮水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经过α受体阻滞剂和(或)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治疗后,LUTS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许多患者夜尿缓解效果不满意。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放射性核素的诊治进展

    作者:牟健

    前列腺癌在欧美地区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而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普及等原因,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前列腺癌大多以内分泌治疗为主,但行内分泌治疗14~30个月后,几乎均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1],而大多数CRPC患者伴有远处转移.CRPC是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的难题,虽然现在新型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应用于CRPC患者,但治疗效果仍欠满意,患者预计生存期小于19个月[2].临床上常有运用传统放射治疗,但放射性核素治疗运用较少,常常是较易忽视的一种治疗方法,此前放射性核素治疗如89锶(89Sr)、二氯化镭(223RaCl2)等,仅对前列腺癌骨骼转移处肿瘤有一定疗效,对原发病灶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骨痛的治疗,有较明显的局限性.但随着对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认识,利用PSMA单克隆抗体及PSMA配体络合放射性核素,不仅能更加精确地诊断前列腺癌早期转移灶及复发灶,还能对CRPC靶向放射治疗.其中靶向的放射治疗不仅仅只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处肿瘤,也对原发病灶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其诊断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延边地区1627例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t-PSA检测分析

    作者:李忠吉;李素香;朴英花

    [目的]通过对1 627例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筛查,探讨其对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结果]1 627例通过血清(t-PSA)筛查发现前列腺癌27例(1.7%),前列腺增生68例(4.2%),前列腺炎51例(3.1%).[结论]男性血清(t-PSA)不仅诊断前列腺癌(Pca)有较高价值的肿瘤标志物,而且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也有价值.与此同时初步的了解和统计了延边地区前列腺疾病与不同民族,即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是否有一定的关系,为今后大量普查工作做了初步的探讨.

  •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t值及PSAD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

    作者:潘建刚;刘俊生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鉴别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01-2002-12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76例BPH患者及56例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经腹部B超前列腺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年龄,计算出f/t比值、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值.分别比较 tPSA、f/t及PSAD在诊断灰区、灰区外低值区、灰区外高值区中鉴别2种疾病的能力.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及PSAD在2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01, P<0.05和P<0.01);在诊断灰区, 2组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意义(P>0.5),而f/t、PSAD的差别则有显著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及PSAD在 2组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f/t及PSAD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诊断灰区有重要的意义.

  • 血清TPSA、FPSA、F/T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田巧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 FPSA 与TPSA 比值(F/T) 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与前列腺癌(PCa) 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90例BPH、40 例PCa 患者的TPSA、FPSA,并计算出相应的F/T 值.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TPSA、F/T存在显著差异(P<0.01);当TPSA 在4.0~10μg/L 时,两组患者的TPSA无显著差异,而F/T 差异显著.结论 F/T 可以提高TPSA 对PCa、BPH 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

676 条记录 31/34 页 « 12...2627282930313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