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永忠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本科2010年3至5月份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抗病毒,降颅压,甲基强的松龙(MP)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A组:大剂量冲击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连用2 d;B组:小剂量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连用2 d,观察两组间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静脉注射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亦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观察

    作者:郑华;韩作玲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头痛、恶心以及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继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预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并减少继发感染事件。

  • 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郭洁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区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合理布局,知识培训,定人管理,保持病室内清洁整齐,物品定时消毒,加大感染的监控力度等措施进行管理.结果 没有发生新增医院感染病例.结论 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 自制CPAP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干预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金平;王超;徐茜茜;刘根华;聂微萱

    目的 探讨自制CPAP对重症手足口病进行早期气道干预与低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法相比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上有何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共200例,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参照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制CPAP通气,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两组患儿的药物治疗及监测方法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时给予早期CPAP治疗.比较两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转化为危重型的发生概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自制CPAP对重症手足口病进行早期气道干预,可增加跨肺压力,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节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压低膈肌等作用,通过扩张萎陷的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作用,降低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使病情稳定,并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使用越早,疗效越显著.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基层医院儿科的一种简便易行、无创安全、经济且疗效显著的呼吸支持设备.

  • 2012~2014年青岛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赵娜;陈真真;陈宗波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期)血清标本556例.其中328例血清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71型扩增为阳性,112例CoxA16型特异引物扩增为阳性,116例为其他型手足口病患儿.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8例的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临床治疗及转归.结果 328例患儿均有皮疹,病程中出现发热(97.87%)、惊厥(67.07%)、肢抖(58.23%)、呕吐(31.40%)、嗜睡(14.94%)、抽搐(3.96%)、头痛(46.34%)、意识障碍(0.61%)、胸片提示神经源性肺水肿(3.05%)、肺出血(0.61%)、需要呼吸支持(7.00%).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诊1~2年,仅有1例患儿存在运动障碍未完全恢复,1例患儿存在癫痫,药物可控制,其余未留有后遗症.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莨菪类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65例分析

    作者:夏德全;吴翠萍;倪秀莹

    目的 分析莨菪类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65例患儿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时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能迅速改善微循环,缓解病情,改善预后,达到良好临床效果.结论 莨菪类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能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琴;潘颖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4 月-2011 年10 月治疗的14 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和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比,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等情况.结果:重症组1 例患儿入院后2 h 内死亡,其他患儿均治愈后出院,经随访没有出现后遗症表现;经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有皮疹和发热的表现;重症组的血糖值、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普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多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治疗应及时,以有效避免后遗症.

  • 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剑;陈鹤;康剑;周利利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是否对重症手足口病具有早期识别、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手足口病病区确诊为手足口病的病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组25例,普通手足口病组25例,无神经系统感染的非手足口病组20例。测定普通手足口病组、重症手足口病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阴性对照组急性期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普通手足口病组、重症手足口病组均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组急性期S-100β蛋白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手足口病组急性期及恢复期S-100β蛋白均高于普通手足口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头颅核磁共振检出异常,重症手足口患者组为72.0%明显高于普通手足口病组的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5.909,P<0.001)。重症手足口患者组发生后遗症为24.0%,普通手足口病组无后遗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35,P=0.030)。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组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S-100β蛋白高于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病例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组发生后遗症为27.3%,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组无后遗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监测手足口病患儿S-100β蛋白可用于早期判断患儿是否合并中枢神经感染,可早期客观识别是否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可评估手足口病患儿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金芳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儿科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IVIG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及指标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发热消退(3.4±1.2)(d)、皮疹消退(2.5± 0.8)(d)、口腔溃疡消退(2.6±0.9)(d)、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3.1±1.5)(d)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炎症因子TNF-ɑ、CRP、IL-6及心肌酶谱CK-MB、CK值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的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治疗7d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

  •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作者:王洪青;钮明杨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干预措施,阻止轻症患儿向重症患儿转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28 例HFMD 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 例患儿中,男81 例,女47 例,男女之比为1.72 ︰ 1,发病年龄大5 岁,其中0~3 岁多,占90.6%;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 3 d,出现嗜睡、激惹、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粪肠道病毒71 型检测阳性128 例(100%).结论重病症及危重症HFMD 病例主要是EV71 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 岁,尤其1~2 岁.对于HFMD 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 重症手足口病52例治疗总结

    作者:尹胜平;蒋茵;覃平;邱明好;李巧于;葛善飞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以提高对该病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4 月~11 月收治的52 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转归.结果 52 例重症患儿中无并发症者14 例,并发支气管肺炎12 例,并发脑炎20 例,脑脊髓炎2 例,神经源性肺水肿1 例,肺出血1 例,急性迟缓性麻痹2例.52例重症患儿中终死亡3 例,其中1 例因脑脊髓炎并发脑疝而死亡,1 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1 例因肺出血死亡.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疾病早期有共同的临床特点,如能在神经系统受累早期识别并处理,能防止患儿向危重症发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 128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与生化指标改变的研究

    作者:高连重;李素静;左洁;唐玲

    目的 探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与生化指标改变在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于2015年1月~ 2016年1月,在我院随机选取128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实验组,150例EV71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1)生化指标:实验组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心率明显加快,ST-T段异常变化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心肌酶等生化指标变化与心电图变化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梁复欣

    目的 分析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联合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组(联合治疗组,n=40)两组,对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烧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0.0%(32/40)(P<0.05),退烧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患儿的退烧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静;刘惠敏;王铮;谢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护理要点。方法以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患儿为对象,阐述患儿的观察要点并总结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与针对性的护理,患儿住院22d后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密切的监测观察、有效的治疗、积极采取对症处理措施是保障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

  • 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169例护理体会

    作者:张增梅;贾翠兰;孙希平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护理要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通过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特点、东莨菪碱治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护理要点及措施,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病情进展,及时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能迅速缓解病情,改善预后,达到良好临床效果.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临床护理

    作者:韦慧芳;黄艳玲

    目的:分析与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儿的护理方法。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了解通过护理后,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存在死亡病例以及康复情况。结果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2例患儿终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12.5%。其余患儿均终痊愈出院,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提前做好预防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脑炎等并发症的护理、严密监控患儿的临床体征。通过积极的、科学的、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提高其临床疗效。

  • 应对重症手足口病的医院急救流程研究

    作者:张凌峰;金薇;孙明;丁莉莉

    目的 制定救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流程在预防、发现和救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方法 运用制定出的救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流程,应用于1000 张的综合性医院从2008 年5、6、7、8 月至2010 年7 月观察发现和排查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疑似病例的有效性.结果此套救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流程,共筛查门急诊就诊患者数19856 例、手足口部位皮疹明显伴发热6756 例、并发脑炎23 例、只有散在性皮疹症状不典型者1273 例、医学观察328 例、并发肺水肿1 例、期间无院内感染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漏诊、漏登记和死亡病例.结论 该套救治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流程在目前情况下是有效可行的,为未来在类似传染病的防治上积累资料.

  • 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立民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0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及类似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喜炎平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常规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发热和肢体抖动或惊跳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跳或肢体抖动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防止患者进展为危重症,保护脑功能。

  • 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李琳;刘涛

    目的:通过对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了解早期临床特点,总结救治经验,为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内容为病情、实验室指标、救治方案。结果78例患儿均为E V71感染,6例为3期A期病例,其余均为2期病例,早期的临床症状有持续高热、呕吐、皮疹、头痛及精神萎靡,其中有抽搐1例,脑疝4例,均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给予相应的救治后,均治愈。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关键时期为2期和3期A,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等精神症状,给予降颅压,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酌情使用激素可有效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

  •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热对手足口病致残、致死率的探讨

    作者:王卫国;程海霞;王蕾;蔡灯塔;马友凤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热对手足口病致残、致死率,并对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实验对象选取了2013年年中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对所有的患者均使用了利巴韦林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并根据分组的不同,将患者所接受的辅助药物分成松龙等,并且所施加的计量也有较大区别。大剂量与小剂量的组别施加的药品相差十倍,并设立一个组别不使用任何激素进行治疗。后再观察所有小组的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统计了每个小组患儿的治疗状况之后,发现不同小组的数据之间没有统计学含义。而没有使用任何激素辅助治疗的小组患者患病当中的发热时间比其他小组要高得多,充分证明了激素对治疗手足口病的功效。在试验完成之后,A、B、C三个小组的患者都痊愈出院,并且在治疗的时候没有出现其他影响身体情况的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在幼年患者患上手足口病之后,在其病理期内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缩短发热时间,避免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影响后继治疗,同时也可以避免患儿家长出现负面情绪。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只能有效缩短发热时间,却无法使患者提前出院。

552 条记录 7/28 页 « 12...45678910...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