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肝患者HBV-LP与HBV-D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胡忠金;向四国;胡萍丽;李英姿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HBV-LP与HBV-D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确诊为乙肝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观察指标为HBV-LP和HBV-DNA,比较两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HBV-LP阳性率高,HBV-DNA拷贝数高,与HBV-LP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乙肝患者HBV-DNA复制明显,血清HBV-LP检测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

    关键词: 乙肝 HBV-LP HBV-DNA
  •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张强;雷清

    目的:通过对我院 337 例乙肝表丽抗原大蛋白(LHBS)阳性患者与 HBV-DNA 检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 LHBS 在临床上的麻用意义.方法: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385 例,两对半中 HBeAg 阳性和两对半中 HBeAb 阳性的分别做 LHBS,同时送 PCR 实验室检测HBV-DNA.结果:①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HBV-DNA 的拷贝数与 LHBS 的 LOD 值成正相关.结论:LHBS 在基层医院应用与 HBVDNA 意义基本相同.

  • 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黄国珍

    目的:分析并探讨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检查的127例HBsAg阳性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HBV-DNA定量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肝功能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具有多样性。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模式的出现概率大,为52.8%。HBsAg阳性与抗-HBs阳性相伴出现者有111例,占87.4%。127例HBV感染者的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50.4%,肝功能总异常率为43.3%。HBeAg阳性组的HBV-DNA检测阳性率、HBV-DNA平均含量、肝功能总异常率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见模式的研究在HBV感染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能够辅助临床观察,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

  • HBV-DNA检测在HBV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应用

    作者:代龙文;雷清

    目的:ELISA方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观察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8年我院就诊乙肝患者778例,用荧光定量聚台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其血清的HBV-DNA和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1组(HBsAg、HBeAg、抗HBc阳性)、2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3组(HBsAg阳性)的患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6.7%、54.2%、18.8%,其拷贝数分别为1.62×108/ml,1.12×106/ml,7.61×104/ml.结论:荧光定量PCR对乙型肝炎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及疗效观察具有临床实用及指导意义.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对治疗乙肝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伟容

    目的:探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对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146名HBV感染者用ELISA检测HBVM作为参照,再分别用FQ-PCR和nPCR检测参与研究的所有HBV患者HBV-DNA,并判断HBV的复制和活动情况。对照组另外选择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模式1和模式4中的HBV基因的阳性率都很高,模式1的阳性率与n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差距显著(P<0.05)。模式2阳性率与n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差距不显著(P>0.05)。nPCR法和FQ-PCR法的结果对比可见,n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Q-PCR(P<0.05)。nPCR的阳性率要比ELISA的阳性率高很多(P<0.05)。ELISA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很多(P<0.05)。结论:采用nPCR检测技术诊断HBV疾病的检出率高、特异性强,对HBV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呋啶治疗重型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龚诗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呋啶治疗重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拉米呋啶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异甘草酸镁和拉米呋啶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HBV-DNA、血清学检测指标乙肝"两对半"、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检测: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V-DNA值均有下降,但血清中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6、24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V-DNA值均有明显下降,两组的血清中HBV-DNA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8,16,24周时血清中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值均有明显的差异,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改善肝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8、16、24周时血清中毒物标志物HBV-DNA和HbeAg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呋啶治疗重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拉米呋啶.

  • 慢性乙型肝炎产妇脐带血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小珊;朱辉超;朱文标

    目的:分析脐带血乙肝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在对慢性乙型肝炎产妇自发性早产及胎儿垂直感染的影响。方法69例围产期慢性乙型肝炎产妇接受血液学及病毒学评估后,将56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其脐带血HBV-DNA与SPB发生的关系,并分析脐带血HBV-DNA与产妇HBV-DNA水平的相关关系,分析12个月后接种完疫苗的56例婴儿HBV感染与脐带血及母亲HBV-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56例产妇中,共有13例产妇发生SPB,SPB的发生与脐带血中HBV-DNA水平呈明显相关性(r=0.679,P<0.01)。脐带血中HBV-DNA水平与产妇HBV-DNA水平呈明显相关性(r=0.498,P<0.01)。而脐带血及产妇HBV-DNA水平并不增加婴儿乙型肝炎感染的风险。结论脐带血中HBV-DNA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产妇SPB发生明显相关,但脐带血及产妇HBV-DNA水平并不增加婴儿乙型肝炎感染的风险。

  •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检测的探讨

    作者:黄静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HBV-DNA 与ELISA 法乙肝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 法和荧光定量PCR 技术分别对353 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及HBV-DNA 的定量检测.结果 ELISA 法呈大三阳组患者的HBV-DNA 阳性率及病毒平均拷贝数均高于小三阳组;HBeAg(+)组的阳性率及病毒平均拷贝数高于HBeAg(-)组;HBeAb(+)组有较低的HBV-DNA 阳性率及病毒平均拷贝数.结论 HBVDNA的含量与乙肝免疫学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应注意两者联合应用.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谭建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50例予恩替卡韦口服,观察治疗第12周、24周、48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等指标。结果HBeAg阳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50%、56.7%、96.7%;HBeAg阴性患者ALT复常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35%、45%、90%,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70%、80%、96.7%;HBeAg阴性患者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60%、70%、8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转率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分别为26.6%、33.3%、53.3%,其中12周与48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应用替卡韦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 HBV标志物的组合模式与其发中铬铜锌含量

    作者:庞艳新

    本文对30名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者HBC标志物及其发中铬铜锌含量进行测定.其中HBsAg与HBeAg双阳性者有8例,占总数的26.67%."大三阳"者,占总数的20.00%.30名从业人员发锌含量低于正常者高达27人,占总数的90%.本调查说明发锌含量低与乙肝关系极为密切.

    关键词: HBsAg HBeAg HBcAb HBV-DNA
  • HBV-DNA荧光定量与ELISA测定乙肝五项指标及肝功能相关性分析

    作者:容文潮;苏明茂;黄秀华;赵一帆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52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用RQ-PCR定量法测定HBV-DNA含量,用ELiSA法测定HBV-M,同时进行肝功﹙ALT、AST、r-GT﹚测定。结果 HBV-DNA定量大三阳组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P<0.05);HBV-DNA定量与ALT、AST、r-GT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HBV-DNA定量与HBV-M关系密切,与ALT、AST和r-GT有一定的相关性,全面检测各项指标有利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 贺普丁联合安福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钦;许成;张小帆

    目的 评价贺普丁联合安福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与临床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择1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82例,给予贺普丁100mg,qd加安福隆安福隆干扰素IFN-α2b 5Mu im q.o.d,疗程为12个月;对照组82例,单用IFN-α2b 5Mu im q.o.d,疗程为1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和临床副作用;两组停药后观察追踪6个月,观察两组持续应答状况. 结果疗程结束时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生化应答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9.27%与59.76%(P<0.01);79.27%与59.76%(P<0.01);64.63%与48.78%(P<0. 05)及 64.63%与48.78%(P<0.05).停药后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持续应答率分别为52.44%和30.49%(P<0.01). 结论贺普丁联合安福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炎,能迅速改善慢乙肝患者的症状、体征,更有效地抑制HBV-DNA的复制,促进慢乙肝患者 HBeAg的转换,减少临床复发的机率.

  • 乙肝感染患者中乙肝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波

    目的:探讨乙肝感染患者中乙肝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门诊乙型肝炎患者共420例,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1蛋白以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结果:乙肝病毒感染不同情况下的HBV-DNA及前S1蛋白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的249例患者中,有193例患者(77.5%)的前S1蛋白阳性,而HBV-DNA阴性的171例患者中,仅有25例患者(14.6%)的前S1蛋白阳性,两者的诊断一致性为55.3%(232/420)。结论:乙肝感染患者中乙肝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在医院推广使用。

  • 自制质控品在实时荧光法HBV-DNA定量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作者:尚小云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时,自制质控品的扩增循环阈值(CT)作为靶值在室内质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留取已知HBV-DNA浓度的患者血清和甲、乙、丙、戊肝和HIV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通过一定比例稀释得到预期浓度的质控物,分装并-70℃保存。分别计算出靶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OCV%、RCV%),以CT值在±2S为质控警告线±3S为质控失控线,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质控物佳条件下的、S和OCV分别为27.5、0.65和2.36%;常规条件下的、S和RCV分别为28.7、0.73和2.54%。RCV值<2 OCV值,此RCV可以接受。结论自制质控品的CT值作为靶值应用于RT-PCR法HB-VDNA定量的室内质控中,制图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推广。

  • 标本的处理对乳汁HBV-DNA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晓;许琳婧;花艳艳;丁楠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方法对乳汁样本中HBV-DNA定量结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病毒DNA的样本前处理方法。方法: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进行检测,以离心后的上清液、上清液浓缩、沉淀3种方法平行检测52份大三阳产妇的乳汁HBV-DNA含量。结果:沉淀方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均P<0.05)。与其他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离心沉淀检测HBV-DNA是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FQ-PCR HBV-DNA 乳汁
  • HBsAg阳性孕妇血中病毒载量与婴儿感染HBV关系分析

    作者:王淼;刘映霞;周建华;黄海燕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毒载量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进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脐血及外周血HBV-DNA含量,探讨母体血中HBV-DNA含量与婴儿感染HBV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和外周血血清中HBV-DNA含量,对比不同病毒载量及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孕妇分娩婴儿宫内感染情况。结果:132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A组(高病毒载量组)60例,B组(低病毒载量组)72例,其中A组经抗病毒治疗为A1组37例,未治疗为A2组23例。所有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有14例脐带血HBV-DNA阳性,即宫内感染率为10. 6%(14/132)。出生后7个月检测婴儿感染HBV者2例,即感染率为1. 52%(2/132)。低病毒载量组无一例婴儿发生感染;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高病毒载量组孕妇,发生率为23. 3%(14/60);而经过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几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结论:HBsAg阳性孕妇随着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宫内感染率随之增高,降低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可明显降低婴儿感染HBV几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HBsAg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的相关性

    作者:鹿雷明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HBsAg定量水平与肝脏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了解HBV-DNA及HBsAg对预测肝纤维化进展的意义.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患者243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A组,78例)、中度组(B组,70例)、重度组(C组,52例)及肝硬化组(D组,43例),分别检测其HBV-DNA、HBsAg、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B、C、D3组HBV-DNA、HBsAg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HBsAg、CⅣ、HA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D组HBsAg、CⅣ、HA、LN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BV-DNA与CⅣ显著正相关(r=0.368,P<0.05),HBsAg与CⅣ、HA、LN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7、0.418、0.365,P<0.05).结论 HBsAg水平与CⅣ、HA、LN等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反映肝纤维化病变进展状况.

  • 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对比分析

    作者:毛庆民;毛鑫

    本实验对收集的1510例HBV感染者血清进行了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对比分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1510份血清标本来自我院2009年1月- 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919例,女性591例,年龄15~66岁.(2)方法:HBV-DNA定量采用FQ-PCR技术检测,试剂为深圳匹基有限公司产品;HBV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检测仪器为杭州博日 FQD-33A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和芬兰wellscanMK3全自动酶标仪.(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含量与核酸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娟娟;高美华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膜大蛋白(HBV-LP)含量与HBV-DNA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70例HBV感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的HBV-LP、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70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LP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在152份HBeAg阳性血清中,HBVDNA与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95.142%和93.18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在118份HBeAg阴性血清中,HBV DNA与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46.102%和56.1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HBV-LP含量能反映HBV感染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HBeAg,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研究分析

    作者:王苏平;范建华

    目的 探讨乙肝病人以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PreSl抗原)的检测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HBV)感染及其传染性的依据.方法 491份样品采用EUSA法做HBV-M、HBV-PreS1抗原及PCR法做HBV-DNA检测,并进行分类计算统计.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模式的样品做HBV-PreS1抗原及HBV-DNA检测.两者符合率达90%以上:尤其是急性肝炎两者符合率达97.89%.结论 HBV-PreS1抗原检测可用EUSA法,方法直接,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作为临床上判断乙肝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新标志.

973 条记录 10/49 页 « 12...78910111213...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