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毛炎红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给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期妊娠患者于术前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观察术中镇痛效果.结果:异丙酚镇痛效果确切,可达完全无痛、无记忆效果.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静脉麻醉的应用

    作者:王云

    评价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此方法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但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瑞芬太尼的注药速度和在停药前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措施.

  • 异丙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刘德生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对麻醉要求较高,既要维持足够深度的麻醉,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而不致发生严重的缺氧.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或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对2岁以上患儿施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SpO2的观察

    作者:宋建平

    本文比较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脉博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老年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比较

    作者:鲍文强;马汉祥

    目的 比较应用依托咪酯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E组,n=30)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P组,n=30),记录两组患者镜检过程中SBP、DBP、HR、SpO2 的变化、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检者麻醉后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组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P<0.01);P组受检者心率低于55次/min以下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但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小.

  • 微泵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潘春英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8例口腔颌面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记录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麻醉恢复时病人清醒较快,舒适,无呼吸再抑制现象.结论 异丙酚复和瑞芬太尼麻醉,麻醉诱导迅速,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快速苏醒和较高的满意度.

  • 静脉麻醉在ERCP检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红玲;贾萍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镇静作用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50例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组25例,在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ERCP;常规组25例,ERCP术前静注地西泮7.5-10mg,肌注哌替啶75-100mg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操作过程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 麻醉组的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两组术中心率和血压较术前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静脉麻醉在ERCP操作中镇静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利于医师操作.

  • 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夏平;刘俊;王锋;张雪琴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门诊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50例胃镜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吸氧组(n=360),Ⅱ组为未吸氧组(n=90).两组均开放静脉通道,然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肠镜检查者可先静推芬太尼0.05mg/kg,待病人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可开始进镜检查.记录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高值和低值,麻醉时间和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结果 血压、心率变化:病人在推药后1-3分钟,两组均出现下降趋势,进镜后可回升,维持在正常范围.呼吸变化:两组病人均出现潮气量、呼吸频率减少,少数病人出现呼吸暂停,多在数10秒钟恢复;脉搏氧饱和度Ⅰ组略有下降,但均在90%以上,Ⅱ组明显下降(低到68%).麻醉时间和清醒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具有无痛、安全、有效、无不良记忆等优点,但要注意加强管理,尤其是老年人的呼吸循环管理.

  • 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术下胃镜检查82例分析

    作者:阮继刚;张飞雄;司岑;陈夏平;郭新宁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胃镜检查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3例发生一过性缺氧.结论高血压患者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行胃镜检查安全可行,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 静脉麻醉下经口气管导管引导放置胃管21例报告

    作者:杨占宏;王凤娥

    目的讨论危重及应激反应重的病人插胃管的方法.方法采用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经气管导管引导放置胃管.结果21例病人插胃管均获成功,且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该方法可解除病人的痛苦,减轻应激反应,减少经鼻气管导管引导放置胃管的并发症.

  •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廖永强;张曙;石海燕;宋甲

    目的观察利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罗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对呼吸循环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50例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A组,n=25),氯胺酮基础麻醉后,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臂丛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比卡因0.5ml/kg;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n=25),术中氯胺酮1-2mg/(kg*h)间断静注.结果术中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儿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平稳,家长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

  • 瑞芬太尼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汉祥;马富强;刘红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一种新型的阿片μ受体激动剂.而阿片类镇痛药是平衡麻醉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常用的芬太尼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后易在脂肪和骨骼肌中蓄积,导致术后恢复期出现诸如呼吸抑制等后遗效应.由于芬太尼主要在肝脏代谢,故而对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很难估计.而REM是一种由酯酶代谢的强效μ阿片样受体激动剂,主要在肝脏外经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1-3],迅速水解为无生物活性的代谢物瑞芬太尼酸(GI90291),其作用起效迅速且消除极快,消除半衰期3-l0分钟,清除率约为40m1/(kg·min)[4].与其他阿片类药物不同,本品持续输注或重复用药均不产生蓄积现象,时-量相关半衰期(CSHT)是恒定的[5,6],因而苏醒快.由于本品代谢不依赖于器官功能,故肝、肾功能不全不会影响其作用持续时间[7-9].应用于临床麻醉显示出突出的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阿片类镇痛药[10].

  • 静脉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张燕;戚扬颂

    目的 研究比较静脉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用于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髋、膝关节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对照组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复位;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复位患者更舒适安全满意,生命体征更平稳.结论 静脉麻醉用于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更安全可靠.

  • 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作者:马小梅;朱战奋;孙玉华

    无痛性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之一,通常采用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使受术者在无知觉、睡眠状态下完成手术,避免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1].我院2003年3月~2006年10月共对283例患者实施了无痛人流手术,并在手术中运用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效果.报道如下.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霞;潘海燕

    目的 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单纯吸入七氟醚麻醉在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结肠镜检查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A组)和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组50例.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瑞芬太尼;B组面罩吸入七氟醚.两组用药均于结肠镜开始退镜时停止.分析麻醉诱导时间、结肠镜检查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体动反应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麻醉诱导时间长,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升高(P<0.05),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寒战和体动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更适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与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不良反应发生少,麻醉恢复质量好,使患者更舒适.

  • 异丙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作者:努尔比艳·克尤木;冯蕤;郑宏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静脉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64例,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咪达唑仑组.麻醉诱导时异丙酚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5~2.0mg/kg,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0.2 mg/kg,至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6 μg/kg、潘可罗宁0.08~0.1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行恒速输注,2组分别为异丙酚8 mg·kg-1·h-1,10 min后减至6 mg·kg-1·h-1,20 min后减至4 mg·kg-1·h-1;咪达唑仑0.2 mg·kg-1·h-1,10 min后减至0.15 mg·kg-1·h-1,20 min后减至0.125 mg·kg-1·h-1.分别于术后5、10、20、30、60 min记录Glasgow昏迷分级评分(Gcs)及睁眼时间、对简单命令有反应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3天询问患者是否有术中知晓.结果 异丙酚组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异丙酚组患者睁眼时间、对简单命令有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天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患者的术后苏醒优于咪达唑仑.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术50例临床观察

    作者:班丽;吴义成;成守江;郏治平;马素美;何英

    人工流产术虽是妇产科常见手术,却使患者留下难言的痛苦.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手术质量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无痛人流手术逐渐成熟起来.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麻醉施行无痛人流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涛;张雪蓉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咪唑安定1 mg+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5、10 min的SBP、DBP、HR、SpO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 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 min的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樊敏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门诊常见妇科手术,是妇女避孕失败或疾病、家庭原因致使无法继续妊娠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术通常会给患者造成痛苦,需要有效且安全的镇痛药物来实施手术[1].人工流产手术中常用的药物是丙泊酚,通过静脉注射,具有苏醒快、时效短、麻醉作用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但是容易抑制呼吸,而且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因此需要复合一些镇痛药辅助,如芬太尼等,以降低用量、减少呼吸抑制作用.本研究观察我院1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在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下进行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 静脉麻醉加表麻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振英;李斌

    我们将静脉麻醉加表麻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较单纯静脉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863 条记录 85/94 页 « 12...82838485868788...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