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淮安市经异性性传播的HIV感染者中HIV-1病毒基因亚型特征分析

    作者:范炜;燕清丽

    目的 了解淮安市经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中HIV-1病毒基因亚型分布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从60名异性性传播HIV-1感染者血液中提取DNA或RNA,用巢式PCR或RT-PCR方法扩增gag、env基因区片段,测定序列并分析.结果 60份标本中,确定了48份标本的基因亚型,发现有4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_AE亚型占62.5%,CRF07_BC亚型占22.9%,CRF08_BC亚型占6.3%,B亚型占6.3%.结论淮安市异性性传播感染HIV者中,流行着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亚型这4种亚型病毒株,CRF01_AE为主要流行亚型.

  • 部分省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

    作者:惠珊;许艳;王璐;郭巍;葛琳;丁国伟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省(直辖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的构成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艾滋病疫情严重程度及地理分布不同的4个省,选取各省HIV异性性传播报告病例较多且较集中的地区作为调查现场.抽取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的HIV感染者,对其HIV异性性传播方式、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等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符合纳入标准并知情同意的HIV感染者676例,其中经商业性伴传播者占47.6%(322/676);经固定性伴传播者占28.1%(190/676);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者占24.3%(164/676).在经商业性伴传播者中,男性占73.9%,≥50岁年龄组占35.1%.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者以<30岁年龄组为主,占54.9%.结论 所调查城市/地区HIV异性性传播方式以经商业性伴传播为主,但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及固定性伴传播HIV感染者同样不容忽视.

  • 195例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秀新;薛芳辉;赵东设;陈艳艳

    目的:了解调查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的主要方式和分布特征,为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获取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异性性传播方式及性行为特征等.结果:共调查195例经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病例,男性140例,女性55例.其中经商业性伴传播者占60.51%;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者占24.62%;经固定性伴传播者占14.87%.传播方式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以商业异性性伴传播为主(71.43%),女性以固定性伴传播为主(34.55%).在经商业性伴和固定性伴传播者中,≥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44.07%、58.62%;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者以<30岁年龄组为主,占41.67%.结论:所调查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以商业性伴传播为主,经非商业临时性伴及固定性伴传播同样需要关注.应利用多种平台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是该地区防控艾滋病的工作重点.

  • 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

    作者:李敬云;李林;李宏;鲍作义;李韩平;王哲;庄道民;刘永健;刘思扬

    目的在河南省某地农村建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不一致(DC)的夫妻队列并进行随访,观察HIV通过异性性传播的频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访谈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了52对(一方HIV阳性而另一方阴性但无吸毒、性乱、输血等HIV感染危险行为)夫妻进入研究队列,在0.5、1和2.5年进行3次随访,每次随访均询问夫妻双方的性生活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同时抽取20 ml抗凝静脉血检测HIV抗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毒载量.结果(1)0.5、1和2.5年的随访率分别是92.3%、75.0%和28.8%.在随访的过程中,DC夫妻中HIV阴性一方HIV抗体始终保持阴性,未出现HIV抗体阳转及HIV的传播.(2)在队列建立时(0年)以及0.5、1和2.5年随访时,DC夫妻性生活次数每月1次至每周1次的分别占65.4%、72.9%、71.7%和80.0%,有时使用或从来不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76.9%、66.6%、69.1%和60.0%,不同随访时间性生活次数和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C夫妻中的HIV阳性一方在0.5、1和2.5年随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上升的比例分别是85.4%、66.6%和60.0%.15对在2.5年随访到双方的夫妻,HIV阳性一方中病毒载量稳定和下降的占66.7%,绝大部分病毒载量保持稳定或下降者同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保持稳定或上升.结论研究中未观察到HIV在夫妻之间的传播.HIV阳性一方稳定的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计数可能是HIV未发生传播的原因之一,宿主的遗传免疫学因素以及HIV的生物学特性对传播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 杭州市2015-2017年非婚非商业的异性性传播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特征分析

    作者:陈珺芳;吴虹;张兴亮;罗艳;丁建明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杭州市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的新报告HIV感染者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报告HIV感染者,且现住址为杭州市、传播途径为非婚异性性传播.采用SPSS.2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的感染者经非婚异性性传播的比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相关因素.结果 新报告HIV感染者中的非婚异性性传播占38.03%(1 393/3 663),其中,非商业性传播占非婚异性性传播的50.83%(708/1 393),商业性传播占非婚异性性传播的49.17%(685/1 393).男女性别比为3.51∶1(1 084/309).男性以非婚商业性传播为主(61.81%,670/1 084),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95.1%,294/3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婚非商业异性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女性(aOR=48.25,95%CI:26.94~88.44)、年龄<30岁组(aOR=2.43,95%CI:1.31~4.51)、30~岁组(aOR=1.92,95%CI:1.11~3.33)、40~岁组(aOR=1.80,95%CI:1.08~3.00)、已婚和未婚(与离异或丧偶相比,aOR=1.57,95%CI:1.10~ 2.24;aOR=1.78,95%CI:1.15~2.7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与小学及以下相比,aOR=1.82,95%CI:1.18~2.80)、职业为干部/职员(与农民相比,aOR=2.03,95%CI:1.04~ 1.91)、非婚性伴数<5个(与非婚性伴数≥5个相比,aOR=10.65,95%CI:6.41~17.42).结论 2015-2017年杭州市非婚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比例高,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的HIV感染者在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的风险上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影响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的生物学因素

    作者:李林;李敬云

    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研究世界各地艾滋病流行的情况,不论流行开始以何种传播途径为主,终都将殊途同归,转变为以异性性传播为主.性传播尽管效率不高(大约0.3%),由于不洁性生活和性乱活动发生的频率很高,对HIV持续传播和流行所起的作用重大.HIV性传播还受到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和宿主两方面,宿主因素又包含免疫学因素和遗传学因素.

  • 2008-2014年中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丽艳;丁正伟;秦倩倩;蔡畅;郭巍;崔岩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主要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经异性性途径传播对未来艾滋病流行形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2014年新发现并报告自述为经异性性传播的≥15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口学、暴露史信息,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结果 2008-2014年共发现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320 889例,每年新发现经异性性传播病例从2008年的23 402例增至2014年的68 671例,各年龄组HIV/AIDS病例数均逐年增加.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例所占构成比,从2008年的8.7%上升到2014年的66.4%,其中男性构成比从2008年的55.3%升至2014年的68.2%.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的分析显示,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病例所占构成比从2008年的78.2%升至2014年的88.2%,其中15~49岁年龄组中非婚异性性传播所占比例(85.2%)略高于≥50岁年龄组(84.2%).男性HIV/AIDS感染方式为非婚异性性接触的病例所占比例为93.8%,女性中为69.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000.000,P<0.001).结论 HIV经异性性传播作为我国HIV/AIDS流行的主要因素,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传播方式以非婚异性性传播为主,且在地域分布、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提示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策略,以控制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

  • 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新勤;石健;陈世海;徐永芳;农全兴;周吉;周芳华;李萍;莫秀娟;宾福玉;朱建靖;梁红慧;李斯斯;林倩;何怡

    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在2007年我国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1%[1].广西2006年的疫情显示,注射吸毒、性途径及母婴传播的比例分别占当年报告数的40.4%、37.1%和0.8%[2].为了解当地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水平及影响因素,我们于2007-2008年对来自社区和戒毒所的733例吸毒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09.02.018

  • 暗娼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干预成本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

    据估计2007年我国现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中女性占30.8%,异性性传播占40.6%,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发生在有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的人群中.暗娼在艾滋病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该人群哨点检测数据发现,HIV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7年的0.50%左右,所以必须重视晴娼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 运城市现存活HIV/AIDS病人中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分析

    作者:李效民;董旭峰;李秀兰;孙燕;王晋生

    目的 了解运城市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3年12月31日前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现住址为运城市的HIV/AIDS病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异性性传播方式.结果 调查464例HIV/AIDS病人,经固定性伴传播者占55.6%(258例),经商业性伴传播者占18.3%(85例),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者占26.1%(121例).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及不同报告年份的HIV/AIDS病人,异性性传播方式所占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经商业性伴及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经趋势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城市HIV/AIDS病人中经商业性伴及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艾滋病干预工作中针对HIV/AIDS病人及其配偶的干预工作不能放松,同时应重视商业性伴传播及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艾滋病的问题.

  • 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非婚异性性传播病例感染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

    作者:陈方方;郭巍;王丽艳;李东民;秦倩倩;李培龙;蔡畅;曲书泉;崔岩

    目的 了解调查地区艾滋病经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的主要方式,为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控制提供线索.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新发现经性传播病例的既往性接触史,比较不同人群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方式.结果 2014年1-6月,完成了对3257例经非婚异性性行为途径感染HIV病例的调查,男性2586人,女性671人.男性和女性感染HIV的方式有显著差异,男性以商业异性性行为为主(77.8%),其次为临时异性性伴传播(15.5%);女性中,商业性伴、临时性伴和固定性伴传播各占1/3.男性感染方式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分组中情况不同,女性则差异不显著.结论 艾滋病经性传播方式复杂、多样,各地区差异较大.应深入了解各地区艾滋病经性传播方式,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

  • 中山市213例HIV/AIDS病人配偶HIV抗体检测及随访情况分析

    作者:王曼;孙映梅;李雷;陈楚莹;来学惠;陈建海;汪涛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配偶HIV抗体检测及随访HI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病例报告信息和随访信息,采用SPSS分析2010-2012年中山市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人的配偶检测及随访情况,随访信息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结果 213例已婚HIV/AIDS病人被纳入分析,175例(82.2%)的配偶接受过HIV检测,其中41.1%(72/175)的配偶首次检出HIV抗体阳性.女性病例配偶的HIV抗体阳性率是男性病例配偶抗体阳性率的2.31倍[相对危险度(RR) =2.31,95%可信区间(CI):1.62~3.3].文化程度越高,配偶HIV抗体阳性率越低(趋势x2 =5.73,P=0.02).配偶接受HIV抗体检测的HIV/AIDS病人中,100例在确诊后2个月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47例<200个/μL,26例200~349个/μL;CD4细胞<350个/μL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率是CD4细胞≥350个/μL病例配偶的2.28倍(RR=2.28,95%CI:1.09~4.79).配偶首次检测HIV抗体阴性的103例HIV/AIDS病人中,68例(66.0%)的配偶完成随访≥1次,合计随访81.8人年,其中1例出现阳转,阳转率为1.22/100人年(95%CI:0~3.6/100人年).结论 中山市发现已婚HIV/AIDS病人,配偶首次检测HIV阳性率高.今后工作应促进病例早发现,提高配偶HIV检测率和随访率.

  • 德州市德城区报告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病例的传播途径的复核与分析

    作者:胡玉宏;赵琳;王保山;徐杰;王光辉;郝连正;段青;张洪波

    目的 了解德州市德城区经异性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的感染情况,对其感染途径进行复核分析.方法 对2003-2017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德城区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且现存活的HIV感染者和病人,进行面对面个人深入访谈,依据调查目的设计访谈提纲,以信息饱和为终止标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访信息,对其感染途径进行复核分析.结果 49例访谈对象,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为27~65岁,在婚28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4例.经复核,49例中26例存在感染途径误报,将同性性传播(25例)、其他传播(1例)报为异性性传播.真实的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25例,异性性传播23例,其他传播1例.结论 德城区异性性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可能被高估,全国其他地区疫情是否存在相同现象值得探讨.

  • 艾滋病毒感染者家庭避孕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放;吴尊友;徐臣;张云同;吕莉

    全世界约有3/4的HIV感染者是由性传播引起,而在性传播的感染者中约3/4由异性性传播引起,其余1/4由男性同性恋引起[1].在不同国家针对HIV感染的高危人群、特种人群推广避孕套的措施都证实了坚持使用避孕套能降低感染HIV的危险[2,3].然而,避孕套的使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选择90位已婚HIV感染者,以其夫妻双方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影响HIV感染者家庭使用避孕套的因素,以探讨更有效的推广避孕套的措施,预防HIV夫妻间的性传播.

  • 291例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男性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惠珊;许艳;王璐;郭巍;葛琳;丁国伟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于2010年6-8月,选择不同疫情严重程度及地理分布的4个省份,再从每个省份中选取异性性传播病例数较集中的城市/地区作为调查现场.抽取所调查市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经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病例,对其中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291例,调查对象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居多,占64.50%.在低档场所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中高档场所低.50岁及以上年龄组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为38.80%,其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频次及商业性性伴数量均较其他年龄组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其他年龄组低.结论所调查地区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居多,调查对象在这些场所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50岁及以上年龄组中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需引起重视.

  • 上海市经异性性传播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陶静;郁晓磊;张晶;洪亮;吴健;王绪琴;盖晶;周艳秋;郑敏

    目的:调查上海市2013年新发现的经异性性传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病毒亚型分布情况,为探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思路.方法:对289份经异性性传播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后进行DNA测序,使用HIV-Blast软件判定其亚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289份pol区基因片段,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构成比大,为54.3%;其次为CRF07_BC,为28.7%;B亚型为7.3%;CRF55_01B为4.2%;CRF08_BC为3.5%.其中,单纯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男性感染者有168例,占男性感染者总数的65.1%(168/258),亚型分布以CRF01_AE为主,占56.0%(94/168);异性性接触合并有男男同性接触史的男性感染者有83例,占32.2%(83/258),亚型分布也以CRF01_AE为主,占61.4(51/83),略高于单纯异性接触者;异性性接触合并注射毒品途径感染者7例,占2.7%(7/258),其亚型分布以CRF07_BC为主,有6例(6/7).结论:上海市2013年经异性性传播HIV-1感染者的亚型分布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但在异性性传播伴有注射吸毒史的感染者中则以CRF07_BC亚型为主.

  • 淮安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范炜;燕清丽;还锡萍

    目的 了解淮安市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人群的性传播构成方式以及病毒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对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现住址为淮安市的经异性性传播病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和高危行为史.从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血液中提取DNA或RNA,用巢式PCR或RT-PCR方法扩增gag、env基因区片段,测定序列并分析.结果 共调查HIV/AIDS病例166例,经商业异性性传播者占38.0%,经婚内或者固定性伴侣性传播者占40.4%,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者占21.7%.结合gag和env 2个基因片段,终确定了103分样本的基因亚型,发现有6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_AE占52.4%、CRF07_BC占20.4%、CRF08_BC占11.7%、B(泰国B)占9.7%、B(欧美B)占3.9%、CRF55_01B占1.9%.结论 淮安市HIV经异性性传播方式以经婚内或固定性伴传播为主;感染HIV-1流行株较为复杂,存在6种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_AE重组型是主要流行株.

  • 非艾滋病村初婚校外青少年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刘志勇;轩志东

    2007年,我国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1].

  • 性病门诊男性性病就诊者HIV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殷凡非;郑迎军;吴涛;刘磊;王晓春

    2014年,我国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性传播占92.2%,其中异性性传播66.4%,同性性传播25.8%。1我国HIV重要的传播途径已经变成经性传播,在男男性行为人群( MSM )中流行更呈现迅猛上升之势。2国外已有研究表明,性接触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时,HIV感染者中有30%以上来源于早期感染阶段的传播。3在HIV早期感染阶段,感染者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而造成病毒的进一步传播。4我国已实施自愿咨询检测( VCT)、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 P ITC )、高危人群HIV检测等措施,在高危人群中尽早发现HIV感染者,性病就诊者是一个重要人群,该人群包括了MSM、暗娼及多性伴者等高危人群。研究证明,5,6在性病患者中, HIV检出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在该人群中加强HIV检测非常必要。因此,需要了解目前我国性病门诊HIV检测的开展情况和影响性病就诊者HIV检测的各方面因素,从而为扩大性病就诊者HIV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 2011-2014年禹州市报告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

    作者:常红丽;郭影;王全新;陈亚菲

    目的 了解禹州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的构成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禹州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报告的感染途径判断为“异性传播”的病人和感染者,进行社会人口学、传播方式和性行为特征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异性传播病例148例,核实后异性传播病例120例,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一致率为81.10 %(120/148).异性传播病例中经商业性伴传播占58.30 %(70/120);经固定性伴传播占36.70 %(44/120);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占5.00%(6/120).在经商业性伴传播中,男性占84.30%;40-4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高为41.40%,大于60岁年龄组占24.30%,月收入小于2000元者居多占60.00%.经固定性伴感染艾滋病中女性的比例达68.20%.结论 禹州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以经商业性伴传播为主,但经固定性伴传播及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艾滋病同样不容忽视.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