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13个省份结核分枝杆菌5种特异性抗原人T细胞表位多态性分析

    作者:陈双双;徐永娟;肖诗琪;李马超;刘海灿;赵秀芹;蒋毅;吴移谋;万康林

    目的 分析我国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临床分离株中GlnA1、Mpt70、LppX、GroES和LpqH 5种抗原编码基因多态性及其人T细胞表位的多态性.方法 选取13个省份临床分离的173株MTBC,采用PCR扩增5种抗原基因,并运用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其人T细胞表位与非表位的变异情况.利用Mega 6.0软件分别计算同义突变率(dS)和非同义突变率(dN)及其比值.结果 173株菌的基因glnA1非表位区出现2个非同义突变位点;基因mpt70表位区出现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基因lpqH表位区表现为1个非同义突变位点和1个同义突变位点;groES在整个基因中未发现任何突变;基因lppX表位区表现为5个非同义突变和1个同义突变位点,其中152位的氨基酸相同位点有9株菌发生了同义突变,表现较高的多态性.同时基因lppX的15个T细胞抗原表位中有7个表位发生了改变,其dN/dS值为0.19.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pt70、LppX和LpqH的人T细胞表位区具有多态性,反映了此抗原可能参与逃避宿主免疫的分化选择.GlnA1的非表位区的多态性,对该菌株的免疫反应影响较小.GroES序列相对保守,不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可能对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诊断及新型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作用.

  • 应用ELISPOT方法筛选确定HIV-1B'/C亚型疫苗六种抗原的H-2d限制的T细胞表位

    作者:齐香荣;高瑛瑛;陆柔剑;邓瑶;孟昕;谭文杰;阮力

    为了筛选和确定用于检测表达HIV-1B'/C亚型病毒6种抗原(gp160、gag、pol、rev、tat和nef)的艾滋病疫苗免疫小鼠后H-2d限制的特异性T细胞表位,本研究使用表达上述6种抗原的复制型DNA疫苗和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联合免疫BALB/C小鼠,通过矩阵设计将HIV-1 B(C)亚型6种相应抗原全序列肽库分别混合成肽池,使用肽池对免疫小鼠进行IFN-γ ELISPOT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肽库中特异反应的优势表位肽.结果显示:筛选到七条针对Gag的特异表位肽,其中有5条与文献报道相同,另2条为新表位肽;筛选到3条针对Pol蛋白特异表位肽,其中一条为新表位肽;筛选到2条针对gpl60特异表位肽,其中一条为新表位肽;在Nef肽库中筛选到一条新的表位肽;从Tat肽库中筛选到3条表位肽.这三条肽在肽库中是连续的序列,都包含(或部分包含)网上公布的表位序列;在Rev肽库中没有筛选到能够产生阳性反应的特异性表位肽.本研究使用IFN-γ ELISPOT方法筛选和确定了可用于检测表达HIV-1 B/C亚型病毒6种抗原(gp160、gag、pol、rev、tat和nef)的艾滋病疫苗免疫小鼠后H-2d限制的特异性T细胞表位.

  • 戊型肝炎病毒颗粒性蛋白疫苗H-2d限制性Th表位的筛选

    作者:伍小路;吴婷;欧山海;林春鑫;程通;李少伟;张军;夏宁邵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重组抗原HEV 239能形成类病毒颗粒,具备演变成多价疫苗的载体的潜力,此文旨在筛选、鉴定其内包含的H-2d限制性Th表位.以50μg HEV 239蛋白与完全弗式佐剂混合后皮下免疫BALB/c鼠,以覆盖HEV 239蛋白全长的15氨基酸肽库体外刺激其脾细胞,用IFN-γ-ELISPOT方法检测其细胞免疫应答,并通过磁珠剔除脾细胞中CD4+T细胞或CD8+T细胞以分析筛选得到的T细胞表位的特性.结果显示:HEV 239中包含优势的T细胞表位P34(HEV PORF2 AA533~AA547,HSKTF FVLPL RGKLS)及数个较弱的T细胞表位,P34对HEV 239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的刺激效果与HEV 239蛋白相当,剔除实验表明该表位为CD4+T细胞表位,即Th表位.

  •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B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和T细胞表位分析

    作者:刘银凤;张莉;李海龙;张雷

    目的 分析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B的二级结构及其潜在的优势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 方法 应用在线工具TMHMM对PorB全长氨基酸序列进行跨膜区域分析,利用EXPASY服务器上的GOR4和SOPMA工具预测PorB的二级结构,通过DNAStar软件Protean模块的Karplus-Schulz、Kyte-Doolittle、Emini方法和Jameson-Wolf方法分析PorB蛋白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性,以综合预测其优势B细胞表位.选择常见的HLA基因型,并兼顾小鼠H2-Ed、Ek限制性,利用SYFPEITHI软件以多肽氨基酸是否为锚定残基、辅助残基或优势残基进行记分,选择得分高的肽段作为候选T细胞表位,采用NetMHC-Ⅱ软件以肽段分子与MHC分子的亲和力为依据,判断肽段的抗原性,综合SYFPEITHI和NetMHC-Ⅱ软件分析结果以确定T细胞抗原表位存在的可能区域. 结果 PorB蛋白的N端第1-20氨基酸为跨膜区,第20以后的氨基酸则位于膜外;PorB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亦可见α螺旋和β折叠;根据其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性特征综合分析,PorB优势B细胞表位可能存在于氨基酸序列N端的第165-175,195-206,236-243,275-282肽段;SYFPEITHI和NetMHC-Ⅱ软件预测出T细胞优势表位可能位于第18-32、126-142和186-200肽段. 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orB蛋白的T细胞和B细胞优势表位可能分别是第18-32、126-142和186-200肽段,165-175,195-206,236-243,275-282肽段,为淋球菌表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 鼠IL-4Rα-EX-TT自体疫苗的制备及哮喘治疗研究

    作者:吴守振;李海龙;段明玥;王宁

    目的针对鼠 IL-4Rα胞外段制备含 TT830-844表位的 mIL-4Rα-EX-TT自体疫苗,观察其对小鼠哮喘的治疗。
      方法全基因合成 mIL-4Rα-EX-TT,并插入 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 BL2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利用阴离子和分子筛两步层析分离。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HPLC分析蛋白纯度。以 mIL-4Rα-EX-TT蛋白免疫 BALB/c小鼠,ELISA测定其效价。以鸡卵白蛋白构建 BALB/c哮喘模型,mIL-4Rα-EX-TT自体疫苗治疗, PA S 染色检测气道杯状细胞数量及黏液分泌。
      结果制备 mIL-4Rα-EX-TT蛋白并纯化,其纯度为96%, Western blot表明纯化的 mIL-4Rα-EX-TT蛋白能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mIL-4Rα-EX-TT蛋白免疫 BALB/c小鼠能够产生抗体,其效价为1:10000。与对照组比较,mIL-4Rα-EX-TT蛋白干预组明显减少了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的数量和黏液分泌。
      结论制备的 mIL-4Rα-EX-TT自体疫苗减少了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数量和黏液分泌。

  • 人角蛋白17的HLA-DR限制性T细胞表位区的确定

    作者:沈柱;王刚;樊建勇;李巍;刘玉峰

    目的对银屑病自身抗原--角蛋白17的HLA-DR限制性T细胞表位区进行确定. 方法借助相关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进行角蛋白17的辅助性T细胞抗原表位区预测;从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扩增出人角蛋白17全长基因;根据预测结果,融合表达、纯化相应的表位区;分离纯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将各表位区肽段分别与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体外作用,检测T细胞增殖程度和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变化,从而筛选出特异性强反应性表位区. 结果角蛋白17的 65~120肽段、305~374肽段能够显著促进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均为P<0.001). 结论人角蛋白17的65~120肽段和305~374肽段是银屑病特异性强反应性HLA-DR限制性T细胞表位区.本研究为以后研究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打下了一定基础.

  • 角蛋白17上HLA-DRB1*07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确定

    作者:

    目的对银屑病自身抗原棗角蛋白17的HLA-DRB1*07限制性T细胞表位进行确定.方法在前期已确定角蛋白17的HLA-DRB1*07限制性T细胞表位区试验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服务器对其中的T细胞表位进行分析预测,人工合成T细胞表位DNA并进行GST融合表达和纯化;分离纯化外周血T细胞,将各融合表位肽段分别与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的T细胞体外作用,检测T细胞增殖程度和培养上清中1FN-γ水平变化,从而筛选出强反应性表位.结果角蛋白17的S1(118-132)、S2(169-183)、S4(323-337)和S4(348-362)表位能够显著地促进银屑病患者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S1(118~132)(VRALEEANTELEVKI)、S2(169~183)(ANILLQIDNARLAAD)、S4(323~337)(MQALEIELQSOQLSMK)和S4(348~362)(ENRYCVQLSQIQGLI)是银屑病特异性强反应性HLA-DRB1*07限制性T细胞表位.本研究为以后研究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打下了一定基础.

  • 嵌合的βhCG-CTP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吴建华;颜建华;姚宏;章容

    目的 通过分子改进提高βhCG-CTP避孕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根据分子设计及免疫识别原理,利用蛋白质固相合成技术人工合成一小分子表位嵌合多肽,内含βhCG-CTP上的两个B细胞表位(β8、β9)以及一个源自麻疹病毒融合蛋白的T细胞表位,以此多肽免疫家兔,以WHO的βhCG-CTP疫苗标准品为对照,用ELISA测定所产生的抗体滴度,比较两者的免疫原性.结果 该嵌合多肽免疫家兔后产生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WHO βhCG-CTP疫苗标准品,且能与天然hCG结合.结论 人工合成的表位嵌合多肽免疫原性较βhCG-CTP明显提高,而多肽分子的抗原性未受影响,免疫家兔后诱生的抗体与天然hCG结合力强,引入T细胞表位能提高小分子多肽的免疫原性,表明通过分子改进可提高避孕疫苗的免疫原性.

  • 幽门螺杆菌UreB抗原表位预测及其有效表位噬菌体展示的筛选

    作者:王学海;毛亚飞;严杰

    目的 筛选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B亚单位(UreB)分子中的抗原表位,为研制多抗原肽(MAP)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UreB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和分析.构建ur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表达产物rUreB,常规皮内免疫法制备兔抗血清.选择UreB主要T细胞和B细胞联合表位肽并构建其噬菌体展示系统,PEG/NaCl沉淀法提纯重组噬菌体,SDS-PAGE鉴定目的重组PⅢ蛋白(rPⅢ).分别以商品化抗Hp全菌IgG和rUreB抗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对上述表位肽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 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ureB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6%~99.5%和96%~100%.rUr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52%,提纯后仅见单一蛋白条带.预测的4个主要表位肽UreB230、UreB322、UreB479和UreB527在M13噬菌体中获得成功表达,采用不同一抗的Western blot均显示相似的阳性结果,但UreB322和UreB527反应强度明显高于UreB230和UreB479.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ureB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和UreB主要T细胞和B细胞联合表位肽噬菌体展示系统.所采用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可有效地预测抗原表位.UreB322和UreB527是UreB有效抗原表位,可作为幽门螺杆菌MAP疫苗的候选表位.

  • 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C-端T细胞表位鉴定

    作者:王平忠;白雪帆;黄长形

    目的鉴定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HTNV NP) C-端T细胞表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理、疫苗研制及抗病毒免疫反应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FRS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IFN-γ ELISPOT实验和T细胞增殖实验,测试7名患者PBMC对23条NP C-端合成多肽的T细胞应答.结果 IFN-γ ELISPOT实验结果表明,2名供体(3、4)可分别检测到对51、70号2条多肽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供体3,70号肽特异性T细胞频率为45 SFC/106PBMC;在供体4,51号肽特异性T细胞频率为82 SFC/106PBMC.T细胞增殖实验与ELISPOT结果基本一致,但53号肽和64号肽还可分别刺激供体1和供体4的T细胞增殖,而未能诱导IFN-γ分泌.结论 51号和70号多肽可能是NP C-端较强的T细胞表位.

  •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复合核酸疫苗诱导小鼠抗体免疫性的研究

    作者:缪军;李珣;薛采芳;刘忠湘;甄荣芬;秦恩强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分泌性的VR1012/TPA/HG-MSP1-17和非分泌性的VR1012/HG-MSP1-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能力.方法 以200μg/100μl或100μg/100μl每次每只VR1012/HG-MSP1-17或VR1012/TPA/HG-MSP1-17肌注免疫BALB/c或C57BL/6小鼠.用ELISA间接法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用体外抑制试验检测免疫血清抑制疟原虫生长效果.结果 经3次100μg/100μl每次每只VR1012/HG-MSP1-17免疫后,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均产生了明显的HG和YMSP119抗体.但总体抗体水平不高.BALB/c小鼠经3次200μg/100μl每次每只的VR1012/HG-MSP1-17免疫后,产生了较高的HG抗体,但MSP1-17的抗体无明显变化,经3次200μg/100μl每次每只VR1012/TPA/HG-MSP1-17免疫后,仅产生较低的HG抗体,无MSP1-17抗体的产生.用200μg/100μl VR1012/HG-MSP1-17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做体外抑制试验,结果抑制效果明显.结论 VR1012/HG-MSP1-17比VR1012/TPA/HG-MSP-17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其免疫鼠血清能明显地抑制疟原虫生长.

  •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有效T和B联合抗原表位噬菌体展示和抗原性测定

    作者:罗冬娇;严瑾;冯雪鸣;丁威;俞利平;陈小囡;严杰

    目的 分析并确定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HpaA)分子中有效T细胞和B细胞联合(T/B)抗原表位.方法 重组表达HpaA(rHpaA)并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和分析HpaA分子中T细胞和B细胞表位,PCB扩增T/B联合表位肽片段并构建其噬菌体展示系统.采用PEG/NaCl沉淀法提纯展示了T/B联合表位的重组噬菌体PⅢ蛋白(rPⅢ).分别以商品化幽门螺杆菌全菌IgG抗体和rHpaA抗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对rPⅢ蛋白中展示的T/B联合表位进行筛选和鉴定.采用MTT检测rHpaA免疫小鼠脾细胞在不同重组噬菌体蛋白刺激下的增殖情况.结果 HpaA分子中共有5个T/B联合表位:HpaA10、HpaA37、HpaA79、HpaA116和HpaA143.所有T/B联合表位均成功地展示于M13噬菌体PⅢ蛋白表面.Western blot、ELISA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均显示,HpaA116是优势抗原表位,HpaA37和HpaA79为有效抗原表位,HpaA10和HpaA143为无效抗原表位.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幽门螺杆菌HpaA的T/B联合表位肽噬菌体展示系统.HpaA37和HpaA79,尤其是HpaA116是HpaA有效T/B联合抗原表位.

  • 桃主要致敏蛋白Pru p 3 T细胞表位鉴定

    作者:邓珊;尹佳;王瑞琦

    目的 Pru p 3是桃主要致敏蛋白,目前尚未见桃Pru p 3 T细胞表位在我国桃过敏反应中的研究,本研究探讨桃主要致敏蛋白Pru p 3 T细胞表位.方法 纳入蒿花粉相关桃过敏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者10人,采集受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PBMC分别与8条Pru p 3来源的肽段共同孵育,比较桃过敏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受各肽段刺激后的增生水平,分析不同肽段的变应原性.结果 肽段Pru p 367-82对桃过敏患者PBMC的活化程度高,20例桃过敏患者中对该肽段刺激指数(SI)阳性者14例,占70%;Pru p 323-38对桃过敏患者PBMC的活化率为55%(11/20).Pru p 367-82与Art v 390-105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为81%.结论 Pru p 323-38和Pru p 367-82是引起我国桃过敏反应的主要T细胞表位,Pru p 367-82可能是参与蒿花粉桃交叉反应的T细胞表位.

  • 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特异性识别和激活手足口病患儿CD4+T细胞免疫活化

    作者:高宁;李梅;李亚萍;王文俊;石娟娟;贾晓黎;党双锁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诱导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应答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市儿童医院住院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共31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3组:急性感染期组(16例)、临床恢复期组(9例)和感染恢复后1个月组(6例);另外,选取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重叠肽技术合成覆盖EV71衣壳蛋白VP136条重叠肽段作为抗原,采用IFN-γ酶联免疫斑点分析法(ELISPOT)和磁珠分选法(MACs)体外检测各组患儿EV71 VP1特异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免疫应答特征.结果 急性感染期组有4例(25%)患儿对VP1蛋白存在T细胞免疫反应,临床恢复期组5例(56%)患儿对VP1蛋白存在T细胞免疫反应,其中EV71感染临床恢复期组患者反应强度强,显著高于急性感染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2、P=0.041),而感染恢复后1个月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T细胞免疫反应,临床恢复期组患者T细胞反应强度显著高于感染恢复后1个月组(Z=-2.105、P=0.035)和对照组(Z=-2.633、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EV71感染患儿VP1蛋白被识别的频率(即例数)随着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而消失.VP1蛋白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以特异性CD4+T细胞为主导;筛选确定了8个EV71 VP1蛋白区CD4+T细胞表位.结论 EV71感染患儿在发病期对VP1蛋白存在特异性T细胞反应,且以特异性CD4+T细胞为主导;筛选确定EV71感染患儿VP1蛋白的CD4+T细胞表位有助于阐明EV71感染的细胞免疫学发病机制.

  • 富含T细胞表位的肿瘤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片段克隆表达及纯化

    作者:衣艳梅;陈东;梁艳清;李翰;杜军

    目的:表达并纯化富含T细胞表位的肿瘤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片段.方法:利用T细胞表位预测软件及酶切位点预测软件分析FAP全长,选取FAP蛋白内富含T细胞表位又缺少酶切位点的多肽AA264~AA449(NP_032012.1)作为目的表达片段.该多肽所对应的核酸片段为mRNA798~1418(GenBank:BC019190.1).利用PCR技术从含有FAP基因全长的质粒pCDNA3.1-FAP中扩增目的基因mRNA798~1418,并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在BL21工程菌中实现重组蛋白His6-FAP264-449的表达,并利用His标签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富含T细胞表位的FAP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AP798-1418,对该质粒进行BamH1/Xho1双酶切鉴定,鉴定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实现了对该质粒编码的融合蛋白His6-FAP264-449的表达,表达后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利用His标签纯化了该融合蛋白,纯化后灰度分析其纯度达9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富含细胞表位的FAP片段,为下一步以FAP为靶标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基础.

  • 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和T细胞表位分析

    作者:伍慧妍;何颖;许晨霞;刘雪婷;张俊艳;王珊;邹泽红;陶爱林

    目的 分析牡蛎过敏原Crag 1的二级结构及其B、T细胞表位,为探索基于抗原表位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得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氨基酸序列,通过DNA Star Protean软件,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和Chou-Fasman方法分析其二级结构;采用Kyte-Doolittle法、Karplus-Schulz法、Emini法、Jameson-Wolf法综合分析Cra g 1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使用SYFPEITHI和NetMHC-Ⅱ在线网站分析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其B细胞表位接近覆盖Cra g 1氨基酸全序列;而T细胞优势表位位于第89~103、108~122、129~143位肽段.结论 本研究分析牡蛎过敏原Crag 1的B、T细胞优势表位,为日后Crag 1的基础免疫学研究,如疫苗的研制、诊断试剂的制备和其抗原性改造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人偏肺病毒多表位抗原的构建与表达

    作者:李晓燕;孔梅;郭丽茹;杨东靖;苏旭;刘英华;邹明;吕莉琨

    目的 构建含人偏肺病毒(hMPV)B细胞和T细胞表位的多表位抗原,并在原核系统表达,评价其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方法 以人偏肺病毒NL/1/00不同蛋白为模板,采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Bepipred、ABCpred、Bcepred、LEPS及LBTOPE预测B细胞表位,以NetMHCpan及NetMHC预测CTL细胞表位,以NetMHCⅡ预测Th细胞表位.综合各软件预测结果,确定候选B细胞及T细胞表位,各表位间加入间隔序列“GPGPG”和“KK”,串联为多表位抗原基因mea,与pET32a(+)连接后转化E.coli BL21(DE3)宿主菌,经含氨苄的LB平板培养基筛选、鉴定获得重组pET32a(+)-mea,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多表位抗原(MEA),以镍层析柱纯化,以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以MEA免疫小鼠,以ELISA法检测产生抗体效价,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体特异件.结果 共预测筛选人偏肺病毒B细胞表位6个,CTL表位4个,Th细胞表位2个,串联为多表位抗原基因mea,经与pET32a(+)重组后,转化E.coli BL21(DE3)宿主菌,经IPTG 30℃诱导5h,上清及沉淀均有目的蛋白表达.上清经镍层析柱纯化后获得重组多表位抗原MEA,浓度为1 mg/ml.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MEA可与抗His抗体结合.经MEA免疫的BALB/c小鼠的抗血清经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105以上;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血清能与感染vero-E6细胞的hMPV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了hMPV多表位抗原基因,并在原核系统成功表达,获得多表位抗原MEA.该抗原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并可与hMPV病毒发生结合,具有病毒特异性.

  • 生物信息分析细粒棘球绦虫EgA31蛋白T细胞及B细胞的优势抗原表位

    作者:赵骁;张峰波;王红英;闫芳;安梦婷;李玉娇;庞楠楠;丁剑冰

    背景:EgA31蛋白是参与成虫吸盘肌收缩的一类蛋白,是细粒棘球蚴绦虫保护性免疫中重要的候选疫苗分子.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细粒棘球绦虫EgA31蛋白进行分析,预测其可能的T细胞及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EgA3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记号为AAC21558.1),利用ProtParam在线程序分析EgA31蛋白的分子质量、理论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原子组成、消光系数、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疏水性,DNAstar Protein模块、SOPMA在线服务器分析蛋白二级结构,Phyre的同源建模服务器预测其蛋白质三级结构,后通过ABCpred、BepiPred、SYFPEITHI、IDBE等软件联合预测细粒棘球绦虫EGA31蛋白的T细胞及B细胞的优势抗原表位.结果与结论:①EgA31蛋白由60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含有112个强碱性氨基酸,121个强酸性氨基酸,归类为不稳定且亲水性蛋白;②在线分析发现,EgA31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约占82.36%,延长链约占4.16%,β-转角约占3.16%,无规则卷曲约占10.32%;③通过ABCpred、BepiPred、SYFPEITHI、IDBE等软件联合分析后预测了4段优势T细胞抗原、6段优势B细胞抗原以及1段T-B细胞联合表位;④生物学信息方法能较为全面地预测细粒棘球绦虫EgA31蛋白的优势T细胞及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制疫苗和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个核细胞对合成肽反应性研究

    作者:姜良勇;徐悦;王福庆;陈诗书;倪立青;劳志英;冯国璋

    目的:寻找与类风湿性关节性(简称类风关)相关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4种合成的短肽:DW15肽、HSP肽、GRP肽、CⅡ肽,体外刺激从类风关患者外周血、关节液、滑膜中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关节内(关节液+滑膜)MNC对GRP肽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关节内MNC对PHA刺激的反应显著低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MNC.结论:GRP肽是部分类风关患者关节内T细胞的T细胞表位.

  • 乙肝核心抗原为载体进行HCV T表位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陈佳玉;李凡

    目的 以乙肝核心抗原(HBc)为载体构建含有HCV T细胞表位的表达载体pTrc-core-T1,为HCV治疗性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法在原核表达质粒pTrc-core 的HBC e1-loop处添加NheI酶切位点,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工合成的 HCV T细胞表位(1445-1453 aa)基因插入NheI酶切位点处,构建成重组质粒pTrc-eore-T1,并经酶切、PCR及测序加以鉴定.结果 质粒pTrc-core-T1酶切、PCR及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 成功构建了病毒颗粒样抗原表达载体 pTrc-eore-T1,为HCV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