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猪蛔虫对人群蛔虫感染和传播作用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彭卫东;周宪民

    目的 了解在人蛔虫和猪蛔虫感染并存的农村社区内因交叉感染发生的可能性,猪蛔虫对人群蛔虫感染传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两个基线情况基本相同的自然村,即江西省新建县樵舍乡蔓湖行政村的老支村和畔支村为实验现场。在对两村所有人群进行相同药物治疗处理的同时,对其中1个村的猪群也进行治疗,并以约2个月的间隔重复对猪治疗2次,但对另一村的猪群不作治疗处理。在随后1年内,约每2个月1次,用改良加藤法观察两村人群蛔虫感染的回升情况。结果 药物治疗后连续5次横断面调查表明,人群蛔虫流行率和感染度在两村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658,F<1.658,P>0.1)。结论 当地猪蛔虫的传播对人群蛔虫的传播无重要影响。

  • 猪蛔虫与常见蠕虫共同蛋白组分及抗原性分析

    作者:姚群燕;秦鑫锞;林振宇;姜昌富

    目的 分析猪蛔虫可溶性抗原(Ascaris suum antigen,AsAg)与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抗原(Schistosoma japonicum antigen,SjAg)、囊虫可溶性抗原(Taenia solium cysticer cuscellulosae Antigen,TscAg)、旋毛虫可溶性抗原(Trichinella spiralis antigen,TsAg)和肺吸虫可溶性抗原(Paragonimus westermani antigen,PwAg)的共同蛋白组分及其抗原性. 方法 用Dot-ELISA分析5种抗原的交叉反应性,用SDS-PAGE分析AsAg、SjAg、TscAg、TsAg 和PwAg的蛋白组分;将各蛋白组分分别与猪蛔虫免疫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 结果 SDS-PAGE显示AsAg与SjAg、TscAg、TsAg 和PwAg间存在分子质量相近的蛋白组分;Western blot显示上述抗原均能被猪蛔虫免疫血清识别. 结论 AsAg与SjAg、TscAg、TsAg 和PwAg间存在着具有抗原性的共同蛋白组分.

  • 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对骨髓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效果观察

    作者:仲维霞;屈金辉;王洪法;崔勇;赵桂华

    目的 观察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对于骨髓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效果. 方法 培养骨髓瘤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调整细胞浓度为(3~5)×105/ml,接种于96孔组织培养板中,100μl/孔,于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h.设实验孔、空白对照孔和5-FU阳性对照孔.实验孔分别于10μl对数生长期骨髓瘤细胞中加入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浓缩上清液至终浓度分别为30、60、90、120、150、180 μg/ml,每个浓度重复9孔,5-FU阳性对照孔终浓度为400μg/ml.连续培养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浓度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浓缩上清液对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结果 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对骨髓瘤细胞SP2/0有杀伤作用,发酵产物浓度为150 μg/ml时,杀伤作用大,杀伤率大为78.845%,相当于400 μg/ml的5-FU对骨髓瘤细胞SP2/0的杀伤作用. 结论 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对于骨髓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 猪蛔虫缺氧诱导因子在雌雄成虫转录差异性的研究

    作者:宋杰;何庆丰;陈维春

    目的 检测雌、雄成虫猪蛔虫缺氧诱导因子转录水平的差异性,探讨猪蛔虫性别差异的分子机制,为蛔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猪蛔虫雌、雄成虫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蛔虫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和hif-1β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提取的RNA浓度为1.5-2.0 μg/μ1,A260/A280位于1.9-2.0之间.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引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曲线和扩增曲线,检测雌成虫hif-1α和hif-1β基因表达的2-△△Ct分别为15.99±3.65和26.26±7.09,雄虫分别为1.02±0.06和1.0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蛔虫hif-1α和hif-1β基因转录水平雌成虫高于雄成虫,表明雌虫更能适应宿主体内低氧环境.

  • 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杀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仲维霞;屈金辉;王洪法;赵桂华;崔勇

    目的 研究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抑杀作用,探讨此抗菌肽可作为治疗黑热病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培养利什曼原虫至适当浓度,接种于96孔组织培养板中,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为30、60、90、120、150、180μg∥ml的蛔虫抗菌肽酵母发酵产物浓缩上清液,每个浓度重复9孔,对照组加相应体积的对照表达产物,分别在连续培养24、48和72 h后,每孔加入20μl四甲基偶氮唑盐(5 mg∥ml),继续培养4 h,每孔加入100μlformanzan溶解液,孵育4 h左右,在570 am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数值计算杀伤率.结果 实验组按浓度由低到高(30~180μg//ml)对应的杀伤率在培养24 h后为20.12%、41.39%、64.89%、65.14%、66.49%和66.49%,培养48 h后为40.12%、67.34%、75.1l%、82.03%、82.75%和82.75%;培养72 h后为45.89%、65.57%、78.49%、82.58%、85.38%和85.38%.蛔虫抗菌肽发酵产物浓度为150μg/ml时,杀伤作用大,杀伤率为85.38%,IC50为50μg/ml.结论 蛔虫抗菌肽对利什曼原虫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 175猪蛔虫肠道内的α-淀粉酶的同工酶

    作者:

    关键词: 猪蛔虫 肠道 淀粉酶
  • 069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猪蛔虫成虫酸性蛋白酶定位

    作者:

  • 肝片吸虫和猪蛔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免疫小鼠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力

    作者:孙文宇;刘述先

    [目的]观察天然肝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FhGST)和猪蛔虫谷胱甘肽转移酶(AsGST)免疫的小鼠对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力.[方法]从肝片吸虫和猪蛔虫中提取天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免疫3次,间隔时间为14d和7d.第3次免疫后5d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大陆株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鼠.感染6wk后用肝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分别计数肝脏、脾脏和大肠组织沉积虫卵数,并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3个免疫组(FhGST、AsGST和日本血吸虫Rgst)分别与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的减虫率分别为27.8%、37.9%、33.1%和31.3%、41.0%、36.4%(P<0.01).肝脏的EPG减卵率为13.5%~17.7%(佐剂对照组,P<0.05)和23.9%~27.6%(空白对照,P<0.01).脾脏的EPG减卵率为30.4%~59.6%(P<0.05),大肠的为38.7%~62.3%(P<0.01).[结论]FhGST和AsGST具有明显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 人蛔虫和猪蛔虫差异的比较研究

    作者:翁培兰;彭卫东

    人蛔虫和猪蛔虫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人蛔虫和猪蛔虫的形态学、宿主感染特异性、免疫学、生化学和核型进行比较研究,对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方面的有关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人蛔虫 猪蛔虫 比较
  • 应用蛋清甘油涂片技术对猪蛔虫子宫细胞HE染色观察

    作者:李根茂;司银楚;丰平;许文忠

    猪蛔虫子宫的形态学描述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和科研的内容之一,本文介绍利用蛋清甘油涂片技术将猪蛔虫子宫组织粘固在载玻片上,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 HRP-ASSP用于Dot-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素娟;姜昌富;黄进;姚蓝;魏兰英;方正明

    目的 探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猪蛔虫可溶性蛋白质(HRP-ASSP)用于Dot-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Sj-S)中抗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改良过碘酸钠法,采用HRP标记ASSP得到HRP-ASSP,经Dot-ELISA观察HRP-ASSP与ASSP免疫兔血清反应,并测定效价;再将HRP-ASSP分别用于直接Dot-ELISA和间接Dot-ELISA检测10份Sj-S,并与检测10份健康人血清(Hp-S)、8份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P-S)、10份囊尾蚴病患者血清(C-S)和6份旋毛虫病患者血清(T-S)进行比较.结果 HRP-ASSP与ASSP免疫兔血清呈阳性反应;直接Dot-ELISA检测Sj-S阳性反应率为100%,Hp-S、P-S、C-S、T-S阳性反应率为20%~50%;间接Dot-ELISA检测Sj-S阳性反应率为100%,其他血清阳性反应率均为0.结论 ASSP与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可能具有高亲和力,HRP-ASSP用于间接Dot-ELISA检测Sj-S中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双羟萘酸噻嘧啶咀嚼片抗猪蛔虫的药理效应

    作者:熊玉卿;周宪民;傅军;况荣华;刘立生;严涛;彭卫东

    目的:研究双羟萘酸噻嘧啶咀嚼片抗猪蛔虫的药理效应.方法:将双羟萘酸噻嘧啶咀嚼片、普通片与阿苯哒唑等抗寄生虫药对小猪人工感染蛔虫病理模型进行治疗,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比较上述各药治疗前后的EPG(克粪便虫卵数)和虫卵阴转率.结果:双羟萘酸噻嘧啶咀嚼片与片剂一样在肠虫营养液中,显著引起蛔虫虫体僵硬,导致猪蛔虫头颈段活动停止.双羟茶酸噻嘧啶咀嚼片8mg@kg-1和10mg@kg-1组对小猪感染蛔虫均具有非常显著的驱治效果,治疗后虫卵阴转率达97.26%和100%(88h)、97.51%和100%(186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0mg@kg-1组虫卵阴转率及EPG显著高于阿苯哒唑(肠虫清)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试验药混悬液LD50为1 27.74~167.86mg@kg-1;小鼠累积灌胃给予该药的小致死量大于8g@kg-1.结论:双羟萘酸噻嘧啶咀嚼片对小猪蛔虫感染具有显著的驱治效应.

  • MiR-36f对猪蛔虫幼虫感染力和发育的影响

    作者:冯胜勇;付京花;邵长春;朱兴全;徐民俊

    目的 探讨猪蛔虫虫卵和幼虫期特异表达的miR-36f的是否与猪蛔虫幼虫的感染性和发育有关.方法 将合成的miR-36f的模拟物,抑制剂以及模拟物对照和抑制剂对照通过浸泡的方法被猪蛔虫三期幼虫吸收后,分别将这四组幼虫通过灌胃的方式感染小鼠,以不作任何处理的幼虫感染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四天后采用贝尔曼法收集各组小鼠肺和肝的幼虫.对各组回收幼虫的数量以及幼虫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并采用qRT PCR方法对miR-36f的两个靶基因OST48和cytochrome b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抑制miR-36f以后,miR-36f的两个靶基因OST48和cytochrome b均被下调,幼虫发育和感染力受到抑制.结论 提示猪蛔虫的miR-36f与幼虫个体发育和感染力有关.

  • 负载人蛔虫和猪蛔虫抗原树突状细胞影响T细胞亚群活性研究

    作者:祝伟;黄川;黄艳琴;胡银英;戴志芳;袁芳;袁铿

    目的 探讨人蛔虫和猪蛔虫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对T细胞亚群活性的调节作用差异.方法用IL-4和GM-CSF联合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性DC,分别负载两种不同基因型蛔虫抗原,由低到高各分3组,并设置空白对照进行培养.负载了蛔虫抗原的DC,按1∶25的比例分别与同源性脾淋巴细胞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ELISA和qPCR分别检测比较负载后DC表面分子表达变化及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骨髓细胞诱导所得初始DC高表达表面分子CD86(85.5%)、CD83(38.24%)和CD80(94%),在负载蛔虫抗原后,各组仍高表达,但CD83和CD80较初始DC有所下降,且猪蛔虫抗原组和人蛔虫抗原组分别低和高于空白对照组.ELISA检测显示,各时间段实验组TNF-α 的表达量都低于对照组,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在各组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各时间段的相同浓度除24h外,人蛔虫抗原组高于猪蛔虫抗原组(P<0.05).qPCR结果显示,相对于人蛔虫抗原组Foxp3 mRNA的表达量,空白对照组和住蛔虫抗原组各个时间段都较低,且都与前者存在差异性(P<0.05);人蛔虫抗原组的表达量在短期内增加明显,但又随时间而减少;猪蛔虫抗原组则先增后减,但都与空白对照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 负载了人蛔虫抗原的DC能更强促进淋巴细胞Th2类反应和Foxp3表达,影响调节性T细胞功能.

  • 我国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周春花;彭卫东

    目的 应用多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前期研究中运用ITS这一遗传标记未能区分的G2型人蛔虫和G2型猪蛔虫,进一步探讨其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 选用20个常染色体微卫星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确定等位基因大小,使用软件CERVUS V2.0、ARLEQUIN V3.11、FSTAT V2.9.3和 GENETIX V4.05对69个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分别检出378和229个等位基因.20个基因位点中有14个位点在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中的优势等位基因一致.有18个位点中均存在G2型人、猪蛔虫各自的特有等位基因.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02和0.777,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79和0.737.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 显示,遗传变异2.6%来自种群间,68.6%来自个体间,两蛔虫种群间FST值为0.0268,基因流(Nm)为9.08.结论 G2型人蛔虫和猪蛔虫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两者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并存在基因交流.但两者特有等位基因的差异和不同的优势等位基因的存在,提示其遗传上的重要差异,似可部分解释其宿主寄生特异性方面的不同.

  • 猪蛔虫幼虫体外培养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宁;黄翠琴;林瑞庆;宋惠群;朱兴全

    目的 研究适合猪蛔虫幼虫体外培养的佳条件.方法 将猪蛔虫幼虫在不同培养液(KW-2、RPMI-1640、DMEM(含酚红)、DMEM(不含酚红))中进行培养,并观察其存活、生长以及发育情况.结果 幼虫在KW-2培养液中生长情况好,虫体活力很强,3d后成活率高达87.67%,其次是在RPMI-1640培养液中.在培养液DMEM(含酚红)、DMEM(不含酚红)中生长情况较差,存活不超过7d.其中KW-2培养液中在4~5d出现虫体头端有松动的鞘出现,在RPMI-1640培养液中7~8d出现鞘松动,DMEM(含酚红)、DMEM(不含酚红)中未发现有脱鞘现象出现.结论 猪蛔虫的体外培养的佳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从而为研究寄生线虫的发育生物学以及特异性发育的功能基因组学奠定基础.

  • 三种驱虫药驱除猪蛔虫效果比较

    作者:梁运霞;宋德花;刘广文;梁晓东

    将患有猪蛔虫病的120头仔猪分成4组.第Ⅰ组按200μg/kg体重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注射液;第Ⅱ组按10mg/kg混料饲喂丙氧咪唑;第Ⅲ组100mg/kg混料饲喂敌百虫;第Ⅳ组为对照组.进行了三种驱虫药驱除猪蛔虫的效果比较,其结果显示:阿维菌素驱除猪蛔虫的效果佳,丙氧咪唑效果也比较好,敌百虫稍差.增重率和料肉比指数分别为:131.6%,89.7%;123.7%,91.1%;115.8%,92.9%.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