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地区分布和人群特征

    作者:季成叶;宋银子;马冠生;马军;何忠虎;陈天娇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表性人群的腰围分布,为建立标准腰围界值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内地15省(区、市)和香港地区7~18岁人群横断面调查资料,样本对象共178 865人,划分沿海城市、其他城市、北方乡村、南方乡村和香港地区5个群体,分析各人群腰围分布状况.结果 5个群体人群体格发育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沿海城市"群体在7~18岁时腰围第85百分位数(P85)始终高于其他群体.相反,"南方乡村"群体腰围P85不仅低于城市且低于"北方乡村"群体."香港地区"群体在学龄初期腰围水平高,但进入青春期后增长缓慢,腰围P85终落后于"北方乡村"群体.南、北方乡村群体自青春期开始腰围水平表现为追赶趋势.该差异不仅源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异,也源于南、北方地区差异,预示在使用腰围进行筛查时,超重、肥胖检出率在上述群体中将呈梯层分布趋势.相关分析显示腰围与身高、体重、BMI等体格指标间高度相关.将中国人群腰围分布与美国、荷兰比较,提示有必要建立适合本国人群的腰围筛查界值点,应用LMS法为中国儿童建立性别年龄别腰围百分位数曲线.结论 研究结果将为建立中国儿童人群腰围筛查界值点提供依据.

  •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

    作者: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群体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期间超重、肥胖流行动态. 方法资料来自1985、1991、1995和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共计98万余人,分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水平乡村4个群体,统一使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新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筛查分类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分析不同群体在不同年代的检出率.结果 1985年,中国即使大城市男女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也仅为 0.2%和 0.1%,超重率 1%~2%,无实质性肥胖流行.90年代开始超重率大幅上升,增幅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北京等发达大城市男性 7~9岁、 10~12岁和女性 7~9岁年龄组肥胖率分别为 4.7%、 3.8%和 3.2%,肥胖高发人群初步形成.学生人群中营养不良和超重增加趋势并存,两极分化明显.1995年前后,城乡均出现超重检出率大幅增长,发达大城市男女超重率分别比10年前增长3倍和2倍;肥胖检出率男性 6%~8%,女性 4%~6%.2000年前后,大城市进入肥胖全面增长期,北京等发达大城市男性 7~9岁、 10~12岁和女性 7~9岁、 10~12岁年龄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达到 25.4%、 25.5%和 17.0%、 14.3%,男性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 12.9%和 9.1%,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他群体超重率都增长迅猛,但肥胖率还较低,中小城市为 4.8%(男)和 2.6%(女),富裕乡村为 1.2%(男)和 0.9%(女),经济中下水平乡村为 0.9%(男)和 1.2%(女).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上处于肥胖流行早期,但增势迅猛.提出加强监测、营养教育、科学膳食、有氧锻炼、培养健康饮食行为等肥胖综合防治策略,并针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村人群不同特点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早期预防超重发生、控制超重向肥胖发展的目标.

  • 内蒙古2009-2010年1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状况

    作者:惠春霞;钱永刚;王文瑞;王海玲;姜晓峰;朱广谨

    2004年WHO定义肥胖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儿童肥胖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1].超重儿童可能成为肥胖的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期超重与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其成年后的生理功能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是某些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因此,开展儿童超重、肥胖的调查研究对预防儿童期成年期疾病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于2003年11月正式推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2].笔者按该分类标准,对内蒙古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状况进行了研究.

  • 苏州市2012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沈蕙;徐勇

    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了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1],评价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有了统一依据,但是我国长期缺乏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季成叶主编的第七版《儿童少年卫生学》中《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以及《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为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提供了评价学生营养不良的依据。现用以上评价标准,对苏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健康教育,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肥胖不同判定标准比较

    作者:蒋骅;范宏恩;陶岚;张桂莲;司梅;亓德云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是世界性问题.目前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筛选标准众多,学校卫生工作领域使用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即有1985和2000年2个版本,而流行病学研究多用2003年11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标准不同导致同类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比较.我们以上述3种不同儿童青少年肥胖筛选标准,对2007学年虹口区学生健康体质监测数据进行营养评价,比较其中的差异,为今后统一筛查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侯冬青;李辉;孙淑英;夏秀兰;陈芳芳;米杰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 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不同发育时期的中位年龄.8岁前乳房或阴毛发育达TannerⅡ期(B2,P2),或10岁前月经初潮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 778名女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5 040人,占总样本51.5%,郊区(县)4 738人,占总样本的48.5%.北京市学龄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1±1.1)岁,城区女性(11.9±1.1)岁,郊区(县)女性(12.5±1.1)岁;女性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乳房:(9.5±1.2)岁、(9.4±1.1)岁和(9.6±1.2)岁;阴毛:(11.1±1.1)岁、(10.8±1.1)岁和(11.4±1.1)岁.城区女性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发育均显著早于郊区(县)女性.月经初潮早发生率为0.79%,城区高于郊区(县)(1.03% vs 0.55%;x2=6.93,P<0.01);乳房、阴毛早发育率分别为2.91%和0.22%.1962~1982年北京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每10年提前0.7岁(8.4个月);近10年平均提前0.43岁(5.2个月).结论 北京市城区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明显早于郊区(县)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长期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近10年这一趋势趋于减缓.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男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金山;侯冬青;李辉;王亚军;米杰;陈芳芳;王天有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男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 815名6~18岁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男性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单位概率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年龄、外生殖器、阴毛、睾丸开始发育年龄.9岁前阴毛达TannerⅡ期(P2),或睾丸体积>4 mL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 815名6~18岁男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4 958人,占总样本50.5%,郊区(县)4 857人,占总样本量的49.5%.北京市学龄男性首次遗精年龄为(14.4±1.2)岁,其中城区男性(14.1±1.1)岁,郊区(县)男性(14.8±1.2)岁;睾丸体积达4 mL时的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0.7±1.2)岁、(10.8±1.2)岁和(10.7±1.2)岁;阴毛开始发育(P2)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2.2±1.1)岁、(12.0±1.1)岁和(12.4±1.1)岁.城区男性首次遗精年龄、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均早于郊区(县)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阴毛和睾丸体积来诊断的性早熟率分别为1.92%和0.17%.结论 北京学龄男性首次遗精、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存在城区和郊区(县)差别.需要广泛开展男性青春期发育规律的研究,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评价标准.

  • 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及局限性

    作者:陈芳芳;米杰

    衡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参考标准较多,有WHO推荐的生长参考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针对营养过剩的肥胖标准,也有各个国家建立的本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在中国,除了WHO生长参考标准和IOTF肥胖标准外,常用的还有中国9城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参考值和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值分类标准等.

  • 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于颖;李峰;史视明

    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脂源性激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葡萄糖转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2008年9月~2010年8月,我们对肥胖儿童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脂联素水平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唐山市某小学单纯性肥胖儿童109例(肥胖组),男51例、女58例,年龄8~10岁;均符合"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BMI)值筛查分类标准"中肥胖标准,BMI>22.2 kg/m2.另在相同学校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组100例,BMI<17.7 kg/m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